第796章 王氏-《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

  可王弓有自己的骄傲,他想找个赏识自己,也能让他敬佩的主公,而不是单纯的形势所迫。

  所以,他需要见见太子,谈一谈。

  同样的,兄妹俩也认为,太子用不用人有他自身考量,不能他们觉得人品好,就擅自给太子举荐。

  双向选择,说到底是他们自己的事。

  另外,对于王族长会不会想办法针对方南枝,或者威逼利诱,让她捞王继红。

  兄妹俩觉得不会。

  现在王家满脑袋的虱子,得想方设法平息皇帝和太子的怒气。

  她是太子的救命恩人,王家人疯了才敢对她来硬的,至于软的,她不吃不就行了?

  晚上,兄妹俩把事一说,方铜也决定明天上衙,他已经琢磨出羊毛棉衣了,特别暖和,他立功时候要到了。

  “这次我回去,有些人要难受喽。”

  方铜嘿嘿冷笑。

  钱凤萍无奈:“好好的,笑的怪渗人。”

  翌日早朝,才上朝,就有御史铺天盖地弹劾王氏。

  王氏小辈有个当县令的,居然贪赃枉法,收了士绅好处,强占良田?

  押进京城好好审问,如果属实,杀!

  王氏子科举时,收买考官,刻意打压对手,才学平平居然成了府试榜首?

  严查一干人等!

  王氏的人在国子监的横行霸道,欺负寒门学子……

  开除学籍!

  ……

  一上午,御史弹劾的很犀利,皇帝处罚很严。

  王继来是硬撑着来上朝的,全程都没给族人辩解,朝臣觉得怪怪的。

  弹劾之后,是王继来上的折子,是他替王继红呈上的请罪折子。

  随着这封折子,太子多年体弱多病原委被掀开。

  皇帝直接说,王继红居心叵测,当斩刑,还让人去吵架。

  王继来震惊又惶恐:“陛下,堂兄是罪不可恕,但害太子一事,他到底不是主谋,请陛下开恩。”

  皇帝神色莫测:“那王爱卿说说,送进宫的蛊虫,是为朕准备的?还是为皇后准备的?你们王家想弑君多久了?”

  王继来狼狈跪在地上。

  “臣不敢,臣万万不敢,王氏对陛下忠心耿耿,一切是王继红自作主张。”

  他再也不敢求情。

  但心里泛苦,族长做的最坏打算,是王继红被流放,虽然会吃些苦头,但家族可以暗中打点。

  没想到……皇帝这次一点机会都给他们。

  “陛下,方南枝救太子有功,是不是当赏?”说话的是周御史。

  昨天,他亲自去了方家一趟,见到老爹了,精神奕奕,神采飞扬,就是不愿意跟他回家。

  他说,总住在别人家多有打扰不像样。

  周老说,你个不孝子,就是见不得我和徒弟亲近,你都多大岁数了,还和小姑娘争风吃醋?

  直接给周御史鼻子气歪了。

  什么争风吃醋,他爹怎么越老越任性。

  行吧,不走就不走,周御史就想问两句,前几天发生的事,方南枝怎么治好太子的。

  周老又说,大人的事,你小孩子家家少打听!

  这回周御史一甩袖子走了。

  刚才还说他岁数大呢!他爹就是敷衍他。

  他爹就是有了传承衣钵的徒弟,看不上他这个亲儿子了。

  气归气,但他还是分得清里外拐的。

  太子病好了,故意不往外说,弄得方家提心吊胆不敢出门好几天,总得给点补偿吧?

  “嗯,周爱卿说的事。”皇帝早考虑过这事。

  “方南枝年纪虽小,但医术上的天赋,只怕天下罕见,胆大心细不说,最关键有一颗赤子之心,有此女,只怕医术可大兴。”

  这话一出,朝堂震惊。

  评价是不是太高了?

  一个小姑娘能带动医术发展?

  就算他们认为医家比不上读书识字,但一个行当想要大兴是那么容易的?

  哪怕是儒家,也是历经多少朝代的起伏,才留存下来的?

  别忘了焚书坑儒的事。

  “朕也希望,有朝一日,天下能涌现更多如方南枝一般的医者,那就赏她医石的牌子,有朝一日,她行医天下,或许用的上。”

  医石?

  众人面色古怪,这牌子,以前可没有,完全是为了方南枝创立的。

  医石二字,可以理解为医道基石,这份赞扬实在有点重了,

  也可能理解为医家磨刀石,不断磨刀,最后会越来越锋利,成为什么样都有可能。

  总之,这个赏赐有点不轻不重的感觉。

  不轻,就是背后隐含的分量,本朝第一个对医家的独特赏赐。

  不重,就是这牌子没实权,甚至比不上太子送的玉佩能耍威风,就是名头好听。

  其实皇帝一开始考虑要不要给方南枝封个县主之类,但清衍不同意。

  说什么区区县主,配不上他好朋友。

  总不能封郡主吧?爵位可不是那么好拿的,有的人家三四代人积累,才能换一个爵位的。

  可清衍依旧看不上,是他提出来要的牌子。

  这种无伤大雅的小事,皇帝没太多意见。

  “陛下英明!”蒙毅是最为方家高兴的。

  “陛下英明!”

  其他人也开口恭维。

  退朝后,皇帝去更衣休息会儿,才去御花园。

  御花园,王继文已经等了许久,但他面色沉稳,没有丝毫不耐烦之色。

  等明黄色的身影一来,他忙出了凉亭,跪下道:“陛下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

  皇帝声音不咸不淡。

  “不知道王族长,见朕有什么事?”

  王继文哀叹一声。

  “家门不幸,王氏没管教好子弟,险些惹下大祸,实在有愧于陛下,有愧于先皇,有愧于天下啊。”

  他提到先皇,也是一种提醒。

  先皇在世,还是很重用王氏等世家的。

  “王族长年纪日长,管理族事是不是力不从心了?”

  “族事繁忙,偶有疏忽时候,还请陛下理解。”

  王弃顺坡下驴。

  “此番,太子遭了无妄之灾,我王氏心中有愧,想做一些补偿……”

  终于提到正题了。

  喜欢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