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游学11-《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

  方南枝想,按照律法来说,为县令父母官者,该纠正当地风气,抵抗歪门邪道。

  但县令若真当家事处理,在律法上,似乎也挑不出毛病。

  也就是说,全看个人怎么做。

  方南枝心头叹气,已然明白了什么。

  有些事,只怕罗县令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许是舍弃了这部分,换来当地乡绅的好感。

  因为他身处高位,有些事,是大是小,他就有权利一手遮天。

  方南枝心情不太美妙了。

  她不傻,能想到,曹寡妇是自愿送出孩子给山神的,但山里其他人家愿意这么做吗?

  或被村里人胁迫,或被贵人们暗示,总有不愿意的。

  就算他们主动,愿意献出孩子,可孩子们也是无辜的。

  他们不该被这么对待。

  小丫头握紧拳头,她没再问下去,已经没意义了。

  后面的赏花弹琴,她有些提不起兴趣,早早离开了。

  方南枝心里不是滋味,她觉得这样是不对的,起码他们本朝是注重教化的,不是蛮夷之地,怎么能出现人祭呢?

  她穿过大街小巷,看不少人家门口贴着山神画像,她蹙眉,她沉思,后来,脚步越来越坚定。

  回到客栈,陈大夫已经等许久了。

  他是来做中间人的,那些贵人老爷,想要买方南枝那种药包。

  用于打猎的话,实在是一种利器啊。

  方南枝摇摇头,表示是师傅给她的,她已经没有了。

  陈大夫信她才有鬼,当时,都看着小妮子配药包了,也就是贵人老爷们没太关注,才能被忽悠。

  不过,他也没拆穿:“嗯,此事我会处理。”

  同为医者,有些东西不用说透,他们都懂。

  有些药是双刃剑,谁知道给出去他们会不会用在狩猎自保上?要是用来害人,那平白承担份因果。

  类似毒药,可不能随意出手,朝廷也会追究的。

  “方小大夫,不知你接下来,打算去哪儿?”陈大夫厚着脸皮搭讪。

  他打算让儿子跟着一块去游学看看。

  主要是跟在方南枝身边,能多学些东西啊。

  要不是他年纪大了,他恨不得亲自去。

  “哪儿也不去,先在蒲柳镇待一段时间。”方南枝也不隐瞒。

  陈大夫有点意外,想到这丫头在山上的表现,忍不住提点。

  “方小大夫,我们是大夫,只做大夫该做的事就好。”

  有时候要学会自保啊。

  唉,方小大夫医术高超,就是年纪太小,太冲动,也不好。

  “陈大夫,我有两位先生,一位教孔孟之道,一位教岐黄之术,无论是儒家还是医家,都教我有仁义之心。”方南枝目光灼灼,藏着底气和傲气。

  陈大夫被这个回答镇住。

  良久,才道:“论医术才学,老夫比不上方小大夫,但老夫年纪大,经历的多了,知道一点,助人要在能力范围内,过刚易折。”

  方南枝面色郑重,知道这是掏心窝子的话。

  她朝着陈大夫行礼:“多谢陈大夫教导,您放心,我不会莽撞行事。”

  这丫头一点就透,陈大夫看出她是真明白了。

  摇摇头,笑着离开了,少年人啊,总是热血一些,他可比不上。

  等回了客房,暗梅忍不住问:“小姐,您想插手山神一事?不是已经阻止人祭了吗?”

  “暗梅,你知道的,这次用药包阻止了,下一次万一开山再出问题呢?”

  方南枝看着杯中茶水,喃喃。

  “就算开山顺利,可人的心是贪婪的,会不满足的,谁知以后会不会发展为每次都用人祭呢?”

  暗梅闻言,后背有些发凉。

  她听明白了。

  只要那些人坚信,用人祭给山神会得到更好的馈赠,那人祭就难以结束。

  “小姐,您想怎么做?要不要让袁伯回去叫人?”

  暗梅想着,周家应该拿不出太多身手好的侍卫了,但这事借用太子力量,能轻而易举解决。

  太子,可是把方小大夫当成唯一朋友的,应该会帮忙。

  方南枝摇头:“我怎么能来硬的?来硬的说不准还会和当地官府对上。”

  到时候,自个再陷落进去就不好了。

  这种事,当然要学习陈大夫的做法。

  她觉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明天开始,好好了解下本地山神,还有神童子和神侍们。

  方南枝心底已经有了计划,但觉得干这样的大事,应该有备无患些。

  当晚,她就细细规划。

  第二日就起晚了,她也不着急,静下心来,和暗梅、袁伯去逛街了,要吃蒲柳镇特色美食。

  要了三碗阳春面,六个肉饼,三人吃的喷香。

  方南枝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得多,暗梅和袁伯是习武之人,消耗也大,所以到最后又加了一碗阳春面。

  “这面看似平平无奇,但味道却鲜香滑嫩,回味无穷啊。”

  方南枝夸赞。

  “姑娘您可真会吃,我家阳春面是蒲柳镇的头一份。”摊主听到了,忍不住骄傲。

  “摊主,您这面里,猪油算是灵魂吧。”方南枝显然吃出来了。

  摊主点点头:“是,不过主要这调制汤头,讲究可大了去了,不是只猪油就行的。”

  他很自信,挺直了腰背。

  方南枝赞同:“您可真厉害,能有门手艺养家,就很有本事了。”

  她说的话接地气,摊主很受用,嘴上却谦虚。

  “姑娘谬赞,我不过是讨口饭吃,养活一家老小罢了。”

  方南枝年纪小,长得白净可爱,说话还好听,尤其说夸人的话,让人觉得她是发自肺腑的。

  两人很快就聊欢了,什么蒲柳镇有一片柳树林,风景极佳,可以看看。

  想要拜山神,在城里山神庙哪有诚意?得去城外,出城不远的山底,那才是真的山神庙。

  已经建立两三百年了。

  蒲柳镇别看小,但热闹,来往的客商不少,想要买新奇货物,就去西市,外来的客商会在那里出售些东西。

  方南枝听的津津有味,直到摊子生意热闹起来,她才结账离开,不打扰摊主了。

  她带人溜溜达达,去山神庙,虽然已经知道,城里的庙是三年前建的,就连山神像也只有三年。

  本地人觉得,这里很难体会到山神的神韵,只忙碌没空出城时,才来这里拜神。

  喜欢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