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喷壶-《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

  方铜一家回村,都撸起袖子去地里忙活。

  一天五次打药,也是很累人的。

  他们先打水,泡草木灰,用葫芦瓢一勺一勺的泼洒。

  泼洒得均匀,不能一次泼太多。

  草木灰水泼完,再用药汁兑水泼一次。

  反正一天下来,费时费力。都是女人老人在干,几乎守在地里了。

  男人们也忙,水田还得插秧。

  方南枝做了两次,累的手腕酸痛。

  她给自个揉着小手腕,好奇在心里问系统。

  “系统哥哥,研究出杀菌剂那个位面是怎么撒药的?”

  系统:“根据发展,杀菌剂已经被淘汰,他们直接改良种子,让种子具有各种抗菌性,防涝耐旱。”

  啊?

  那为什么给她的种子……

  “但那种麦种有很多化学添加剂,并不适合你们这个世界。还可能反作用,污染土壤。”

  方南枝张大嘴,摸了把硬邦邦的黄土。

  “那他们不怕污染吗?”

  系统解释:“他们的地质成分,与你们不同。宿主这里更接近原始土质。”

  方南枝挠挠头,似懂非懂。

  “那他们淘汰前,怎么用杀菌剂的?”

  “一般采用花洒喷洒的方式。”系统在她脑海里放了张图片,类似喷泉,还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转。

  方南枝有点羡慕,完全不用人力。

  “这个法子,宿主想用的话,有点困难。再往前,人们一般采用水龙头浇灌。”

  不等小丫头追问,系统无情道:“但宿主已经用不了。”

  “除此外,比较辛苦的法子,就是喷壶打药。”系统又在方南枝脑海里放了喷壶的样子。

  小丫头眼睛亮亮的:“这个喷壶,白色的,用的什么材质?”

  “是塑料,宿主可以用竹筒代替哦。”系统终于给出实用性建议。

  仔细问了喷壶的原理,方南枝记下后,屁颠屁颠找爹去了。

  “爹!爹!爹!帮我做个东西。”

  方铜刚挑了两趟水,压得肩膀疼,一听闺女喊,从善如流放下担子。

  “做什么?”

  方铜和闺女走了,留下铁柱一脸怨气。

  说好的哥俩轮流担水,他都挑七八趟了,铜子又偷懒。

  唉,净欺负老实人。

  父女俩回院子,先找了根很粗的竹筒,从中间锯开。

  方铜还给竹筒外面打磨了一遍。

  方南枝找出个细细的竹筒,比量半天,在粗竹筒竹壁上划了一个圈。

  她爹沿着圈,给掏了个洞出来。

  试了下,细竹筒倾斜刚好插进去。

  然后找了三个粗细不同,刚好能套在一起竹圈,一起套在细竹筒上。

  开始钻小孔。

  这就是喷壶嘴了。

  “爹,再弄个把手。”方南枝指挥。

  方铜点头,他直接掰了根竹片,微微一弯曲,用木钉固定在竹筒上。

  方南枝往里面倒水,然后拎着把手,略微倾斜,水就从壶嘴喷洒出来。

  且小孔控制了水量,不用担心一次洒太多。

  方铜觉得不错,就是担心壶嘴滑出来。

  想了想,他又找根绳子,在壶嘴上绑了一圈,固定在壶身上,这样就有个牵扯的力道。

  方铜也试用了下:“不错不错,这个省力,方便。等着,我给你娘也做一个。”

  方南枝喜滋滋点头。

  等小丫头拿着两个喷壶跑回地里,给娘一个。

  母女俩用喷壶打药,确实方便许多,不少人都好奇。

  陈嫂子还过来试了试。

  “老三做的?手还挺巧。”

  “这法子好这法子好,我手重,用水瓢泼,总是全洒出去,有这个喷壶就方便了。”

  其他人也夸。

  于是,一群男人围住方铜问咋做。

  方铜叉腰站在一块大石头上,滔滔不绝给大伙讲。

  还顺带夸闺女的聪明,他心灵手巧啥的。

  就这么浪费一个上午,一直忙着担水的铁柱,怨气都是实质化了。

  方铜拍了拍他肩膀:“不错,铁柱,我让人捎了肉,晌午来我家吃。”

  “带你媳妇一起。”

  铁柱点头:“嗯,下午你挑水。”

  别以为他会吃人嘴软。

  方铜憨笑:“狗蛋不是过来吗?”

  兄弟几个中,成小虎没地,二娃家只有水田,铁柱因为分家出来,地也不多。

  孙大成和狗蛋却得先回自家地忙活的。

  不过狗蛋和他爷爷旱田也不多,忙半天就打完药了。

  每日都来这边帮忙。

  铁柱叹气:“你是要把兄弟几个当驴使啊?”

  “我是那样人吗?下午你俩去盯着短工插秧,麦田交给我。”方铜拍拍胸脯。

  他虽然喜欢偷懒,但分时候的好吧。

  铁柱松口气。

  中午吃的大肉面,钱凤萍亲自做的,配上韭菜花、蒜末,那叫一个香。

  方南枝硬是吃了两碗,撑的肚子滚圆,只打嗝。

  “又不是没吃过,你这孩子。”钱凤萍给她揉肚子。

  方南枝傻笑:“娘今天做的格外好吃。”

  方铜一边剔牙,一边看过来:“那以后吃饭前,你挑三担水,保证顿顿都这么香。”

  累了吃啥不香。

  小丫头不理他,也不让娘揉肚子,拿了草帽往外走。

  “娘,我去看抓鱼。”

  鱼,就是他们家池塘的。

  当初方铜找村长要的好处,池塘淤泥被挖后,里面就开始种莲花,放鱼苗。

  几年下来,池塘已经固定出产莲蓬和鱼了。

  一到农忙时候,方铜就做主捞鱼。

  能用来加菜,给短工吃。

  这样饭菜有荤腥,还省了买肉钱。

  “去吧,你耀祖哥在池塘边呢,找他玩,你可别下水啊。”钱凤萍嘱咐。

  杜耀祖,村长的长孙,陈氏儿子。

  自从几年前不干木匠学徒,非要跟方铜后,方铜就把池塘的事交给他了。

  每年负责买鱼苗、捞鱼、挖莲藕啥的。

  此外,还有一些往县里酒楼卖山药卖糖炒栗子的活。

  都是繁杂琐碎的活,方铜顾不上,杜耀祖这小子认真肯干,细心,没出过差错。

  从两年前开始,方铜就把这几样小生意的利润,抽了一成给杜耀祖当工钱。

  这样一来,他可没少赚。

  有时候一个月收入,比全家一年还多。

  老村长直念叨长孙出息了,眼光好,心里是感谢方铜。

  方南枝随口应了声,就跑远了。

  喜欢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