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挥挥手-《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

  淮安府。

  城门依旧大开,由着人进出,但士兵们一个个打起精神,注视着下面的一行人。

  约有百人左右,皆身披铁甲,带着煞气,骑在马上。

  各个眼神凌厉,看着就不一般。

  一身大红色官袍太尉得了下属汇报,匆匆赶到。

  “见过大人!”

  士兵们齐齐低头行礼。

  太尉越过他们,站在城楼中央。

  “大人,这些人像是手上沾过血的,不知道是不是盗匪。”有人回禀:“已经在城外待了半个时辰,都不曾离开,恐怕是在踩点。”

  太尉敲了他脑袋一下。

  “蠢货,回去多吃点核桃。”

  谁家土匪踩点这么光明正大?

  再凶悍也不过区区百人,还想抢淮安府?还不如说活腻了,主动来送命。

  “可有派人问过?或许是哪个大家族的子弟出门也说不定。”太尉皱眉。

  虽然朝廷有规定,不许权贵豢养的护卫过多。

  但人家私下养人,换个名义,什么小厮、佃户啥的,朝廷也不会深究。

  “问过,但他们不回应,所以才请大人您来看看,要不要把他们抓起来。”下属捂着额头委屈道。

  太尉抬手又给他后脑勺来一下。

  “抓个屁!”

  他气的胡子都翘起来,摆手:“来来来,换个聪明人来回禀。”

  人家只是在城门外驻足,一没硬闯,二没作奸犯科,三不知身份,就敢乱抓人?

  真是蠢到家了。

  下属委屈巴巴后退,自有人接替他。

  “大人!”

  “嗯,再派人去问,拿着本官令牌去!”太尉冷着脸,不管是谁,到了淮安府一亩三分地,不能还在他面前摆谱了!

  下属领命,刚要走。

  就见一人一马飞快出了城。

  那百多人终于动了,齐齐在马上行礼:“少将军!”

  没错,立了生死状,临危受命的方银,暂时领了少将军的名头,他有暂时全权接替蒙毅将军军务的权力。

  “嗯。”方银踢了踢马肚子,勒紧缰绳,侧身朝着城楼看去。

  他轻笑一声,朝着太尉遥遥行礼。

  随后喝令下属:“走!”

  方银转了方向,带头策马离开。百余人忙跟在他身后,动作整齐划一,明显是军中训练出来的。

  太尉从军多年,当然看出来了,他面色深沉:“刚才那些人喊他什么?”

  “好像是,少将军。”下属回道。

  少将军,连个名姓都没有,听着不伦不类。

  但太尉一下想到了那人。

  近来备受争议的蒙将军养子,临危受命,要去平小南蛮,从未在军中立过功绩,皇帝封他少将军,却连品级封号都没有。

  稀里糊涂,让人摸不着头脑。

  偏又给了他极高的权力。

  他怎么会来淮安府?太尉觉得事情不对,一下城楼直奔府衙。

  林大人听他说完,同样眉头紧锁。

  “从京城去边关,确实有一条路能经过淮安府,但这位少将军拿了虎符,有调兵之权,他不是应该去太原府调兵吗?”

  太原府地势特殊,朝廷在那里养了重兵。

  太尉哪知道原因:“少将军似乎进城了,不知见了谁,为什么来的,要不要查查?”

  林大人掀起眼皮看他一眼:“查什么?你想掺和兵部的事?”

  太尉噎住。

  他们要是京官,掺和下还可能有利可图,地方官什么都不懂,乱来,那就是找死。

  太尉反应过来:“那要不要下官,封口?”

  少将军的出京路线不应该是绝密吗?

  林大人想说不用,对方这么大张旗鼓,还特意在城门口停了这么久。

  暗中盯着的探子,只要不聋不瞎,都能发现。

  不知道这位少将军是故意的,还是没想到?

  他敲了敲桌子,开口却是:“嗯,去吧。”

  不管探子发没发现,他这里,得做他该做的事,不能失职。

  “是,下官这就去。”

  太尉匆匆走了。

  林大人咳嗽两声,他的心腹护卫才进来。

  “去查查,那位少将军进城做什么了。”

  他的身份不能大张旗鼓查,但私下里,该知道的,还是要知道的。

  就连太尉,对今日守城门的人下了封口令后,一回家找来心腹,去暗查。

  他主要好奇,这淮安府哪个人物,能和这位新出炉的少将军有关系?

  或者对方是蒙将军的人?

  秦家又不隐秘,带方银还出门到处拜年,所以他们一查一个准。

  得知少将军是探亲,林大人和太尉心情挺复杂。

  没想到蒙将军唯一弟子,亲眷都在淮安府。

  不过他们什么都没做,静观其变才是最好的。

  他们能查到的事,暗中盯着少将军的人,当然都会知道。

  “姓方的绕道为了探亲?”

  “恐怕不止,或许他不打算从太原府调兵了?去查附近军营有没有暗中调兵的动静。”

  “不好查吧,这里人生地不熟的。我倒是觉得方银一个傻子,只是单纯送命前探亲,留个遗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少将军册封一出,关于方银的种种,在有心人眼里就不是秘密。

  让曾经的傻子带兵,不少人觉得皇帝是病急乱投医。

  “先派人继续盯着姓方的动向,找机会动手,才是要紧事。”有人道。

  其他人默认。

  “既然是方银唯一的三弟,或许我们可以抓了他,威胁方银?”

  他们不屑方银的出身,但畏惧他的武力。

  当初各军校场大比,十几位年轻小将,经验丰富的老将联手围攻,都没能在方银手上占便宜。

  京中流传,方银如同昔日的楚霸王,有万夫不挡之勇。

  这些明里暗里的谋算,秦家无从而知。

  方铜日日盼着,二哥到了边关送报平安的信。

  足足一月,都没等到。

  一家三口越发不安,饶是他们知道,枝枝给方银的东西,足够让他在数千人中横着走。

  但还是控制不住胡思乱想。

  战场啊,刀剑无眼的地方。

  可正月一过,地里各种活都得忙起来。

  方铜只能回村,想着自个得干活,种地,万一边关缺粮食呢?

  他二哥胃口大,等他来信了,自个捐一批粮食到军里,二哥也能吃到。

  方南枝是用这些年攒的私房钱,在济世堂定了许多金枪药。

  搞得济世堂库存都不够了。

  大夫和药童还得新做,方南枝也跟做。

  见她这样,再加上小丫头算自己人,掌柜还给她打了折扣。

  喜欢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