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获得广交会展位-《重生六零:原始森林任我行》

  京城的福运招待所里,窗外的雪越下越大,积压在树枝上,压得枝丫微微弯曲,倒像一串串白玉珊瑚。

  赵国强摸出那把银勺,看了看,忽然觉得这雪下得真好。

  不光解了来年的旱情,更像是给这桩刚起步的生意铺了层厚褥子,暖烘烘的,透着股踏实的盼头。

  第二天一早,外贸部的吉普车准时停在招待所门口。

  王科长特意赶来送行,手里拎着个网兜,装着两包北京特产的酱菜。

  “路上吃。”他把网兜塞给赵国强,又拍了拍同行的考察团领队,“老周,到了那边多照看着点,厂里有啥困难,及时跟部里说。”

  领队笑着应道:“放心吧,王科长。这可是咱们外贸部今年的重头戏,错不了。”

  火车启动时,雪还没停。

  赵国强望着窗外飞逝的雪景,忽然想起厂里的工人们——此刻他们大概正围着炉火编竹篾,听说有外国人来考察,怕是早就把车间扫得一尘不染了。

  戴金丝眼镜的男人凑过来,指着窗外的田野:“Snow here,very beautiful(这里的雪,很美)。”

  赵国强点头,心里却在想,等这批货出了国,等更多人知道中国的竹编有多精巧,到那时,东北的雪地里,该会响起更多叮叮当当的竹编声吧。

  那声音里,藏着的可不光是日子的奔头,更是手艺传下去的底气。

  他从包里摸出个竹编烟盒,正是之前那个能弹烟的款式,递给男人:“try(试试)。”

  男人学着他的样子一推,香烟“啪”地弹出来,惹得周围人都笑起来。

  车厢里飘着淡淡的烟草味,窗外的雪光映着每个人眼里的期待,赵国强忽然觉得,这趟远门,走得值。

  火车抵达抚松县仙人桥镇时,陈国军书记亲自带着车队前来迎接。

  “小赵啊,你可给咱们公社长脸了!”他用力拍着赵国强的肩膀,声音洪亮,“现在市里县里都传开了,说你给国家赚外汇,比卖人参还厉害!”

  外国团队在工厂里转了整整三天。

  他们看到工人用锋利的篾刀将毛竹削成薄如蝉翼的篾片,看到车床将原木切割成精准的部件,看到质检员用游标卡尺测量每一处榫卯结构,眼神里的惊叹就没断过。

  “太神奇了!”卷发女人在流水线上拿起一片竹篾,对着阳光看,语气里满是不可思议,“这么薄还不断裂,这工艺是怎么做到的?”

  赵国强神秘一笑:“祖传秘方。”

  当团队进入成品仓库时,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整齐码放的折叠家具层层叠叠,各种规格的葫芦壶在货架上泛着温润的光泽,连包装用的麻绳都编织着防滑纹路,处处透着精细。

  “these are all ready(这些都准备好了)?”戴金丝眼镜的男人声音发颤,显然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

  “是的。”赵国强点头,语气笃定,“订单完成后,随时可以装船。”

  这些,都是他打电话回去时,让厂里暂停对外售卖折叠家具和竹编制品,才在这几天之内凑出来的成品。

  回国前,几个洋人紧紧握住赵国强的手,不住地感谢他这段时间的招待。

  这段时间,赵国强可是用了心的。

  凡是东北的美食,铁锅炖大鹅、小鸡炖蘑菇、地三鲜、锅包肉,样样都让他们尝了个遍。

  反正对他来说,弄这些食材一点都不麻烦,他空间里的食材,想要什么都有。

  几位客人一再嘱咐赵国强,尽量提前把他们的货物发出去,他们迫切想要早点看到这些新奇的东方商品,能在他们国内引起怎样的轰动。

  赵国强自然也是满口答应。

  这些人订了货回去,如果大卖,作为他们的竞争对手,肯定也会千方百计地打听消息,然后前来中国进货。

  与此同时,赵国强对国家对外经贸部的人也招待得十分周到,还趁机向对方提及了自己两个厂想要参加今年的春季广交会。

  每年四月份,都是春季广交会举办的时间。

  中国的广交会创办于一九五七年,是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

  四月十五日到十九日为第一期,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为第二期,五月一日至五月五日为第三期。

  现在,赵国强他们可以提前准备好物品去参加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的广交会。

  俗话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国家对外经贸部的这些人,这段时间吃得好、喝得好,而且赵国强还每人送了些小礼品,比如葫芦水壶,大的小的都有,还有折叠扇帽,每人送了两顶。

  所以,当对外经贸部的老周向上面反映此事后,上面非常爽快地同意了到时候给一个较好的展位给赵国强的两个厂子。

  现在国家对于能够出口创汇的工厂是非常重视的。

  他们这两个厂没经过广交会都能拿到三十多万美元的订单,说明他们的产品非常受外国客商的青睐和看重。

  这样的厂必须特殊对待。

  所以,对于领队老周说的,赵国强想为两个厂谋取展位的事情,领导们短暂商议之后,就爽快地同意了。

  在送走外国客商以及国家对外经贸部的一群同志之后,整个厂里都开始为这第一笔订单而忙禄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