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工厂扩招-《重生六零:原始森林任我行》

  赵国强缓缓降落到地面,走出空间后,便立刻前往查看各处河流的水位情况。

  还好,大雨下了一阵,将地面浇透之后,雨势就渐渐变小了。

  他马不停蹄地在全国各地巡视了一遍,欣慰地发现并没有洪水泛滥的迹象,这才放下心来。

  毕竟,若是因为自己降雨导致哪里遭受水灾,那可就成了笑话。

  既然要制造“神迹”,自然得做到恰到好处。

  他尤其放心不下最容易泛滥的黄河地段,特意前往黄河上游仔细检查了一番,确认不会引发洪水,这才安心回家休息。

  第二天一早,赵国强起床,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新气息,那是久旱逢甘霖后的独特味道。

  昨夜连续几场雨将大地彻底浇透,却没有留下太多积水,因为太久未曾降雨,雨水都迅速渗进了泥土里。

  这几天,全国范围内的赈灾行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赈灾地点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往各个地区,每个省份所获的粮食都只在本省发放。

  消息灵通的人早已得知,不仅自己所在的省份如此,全国所有的省、直辖市、自治区皆是这般,都有从天而降的粮食。

  大家都认为这是老子李耳安排给众人的粮食,因此,没有任何人敢私自截留或侵吞。

  这些粮食,赵国强送到哪个省、哪个市、哪个自治区,那一堆粮食就会分发给本省、本市、本自治区的民众。

  因为赵国强曾宣称三天后要开始下雨,国家宁可信其有,不敢信其无,赶忙在三天时间内,将所有怕淋水的粮食全部运走,存放到各处仓库,随后有条不紊地向下发放。

  电视上,就连收音机里都在播报相关消息。

  不过,收音机里并未提及“神迹”之事,只是宣告国家获得了一大批粮食,从现在起,这些粮食、蔬菜以及肉类将会逐步分发给所有民众。

  所有粮食都按照人口统计,按人头进行分发。

  即便有人身处他乡,其粮食也可在逃难之地领取。

  此刻,整个华夏大地,所有人都朝气蓬勃,对明天充满了希望。

  粮食问题解决了,旱灾也随之消散,原本干涸枯竭的河流,如今又重新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河水。

  赵国强一个晚上连续降下三次雨水,又引动天空中的积雨云降了一些雨水,虽然没有造成洪水泛滥,但那些河流,无论大河小河,水流都变得十分充沛,都快达到洪水的警戒线了。

  让赵国强颇感意外的是,降雨没过两天,天空竟又飘起了雪花,开始下起雪来。

  看来,自己在华夏境内大范围降雨,终于引发了天象的变化,改变了原本干旱的天气。

  这几天,赵国强都没去黑市卖粮食,因为如今根本卖不掉,大家都不缺粮了,也没去打猎。

  他空间里养殖的野兽数量虽大大减少,但品种却极为丰富,有国内的,有缅甸的,甚至还有来自非洲大草原的,从野鸡、野兔,野猪到犀牛、河马,空间里应有尽有。

  于是,赵国强静下心来,专注于在空间里利用牙雕秘籍,进行竹根雕和木雕创作。

  他利用空间里最大的竹根,制作出了竹水杯、竹饭碗,还精心雕琢出一些极为漂亮的葫芦型竹水壶。

  这些葫芦水壶简直栩栩如生,跟真的葫芦一般无二。

  他还将它们染成了多种颜色,有金黄色、黑色、紫色、青色、绿色,还有竹子本身去皮后的黄白色。

  在葫芦表面,他或是雕刻出老子骑青牛的画面,或是刻上八仙的图案,亦或是呈现张果老倒骑毛驴、吕洞宾腰悬长剑,手拿着葫芦喝酒的场景。

  他带着这些葫芦来到竹编厂,瞬间就赢得了竹编厂研发室工人们的惊叹。

  “赵部长,您这脑袋瓜子太灵活了!咱们国家刚经历了这么神奇的事儿,现在您推出这个葫芦,相信肯定能大卖。

  这下咱们厂里又多了一样爆款产品啊!”

  如今,不管是竹编厂还是家具厂,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都异常火爆,供不应求。

  现在人们工资虽然不高,但能消费的地方更少,而家具厂和竹编厂的产品既不需要工业票,也不需要其他票据,自然深受大家青睐。

  以前一直无处消费的人们,忽然发现有这样能用钱买到的好商品,自然纷纷掏钱购买。

  而且,无论是竹编厂的产品,还是家具厂的产品,都制作得极为精美,堪称跨时代的作品,远远超越了国内其他家具厂,甚至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家具都更胜一筹。

  现在,家具厂生产的折叠家具,不仅在附近公社,甚至在抚松县周边的几个县城,都销售得热火朝天。

  竹编厂的竹编产品同样如此,其中最畅销的当属折叠扇帽和赵国强刚刚拿出的竹根雕葫芦。

  其他厂子的产品在供销社、百货大楼销售时,通常都要被抽取好几成的利润。

  但竹编厂和家具厂,因为有朱县长站台,再加上销售实在火爆,所以无论是百货大楼还是供销社,每处都只抽取了百分之十的利润。

  面对如此火爆的销售形势,赵国强与两个厂的管理人员商议后决定,两个厂再次招工。

  家具厂增招一百名工人,竹编厂同样增招一百名工人,其中竹编厂的根雕组要多增加二十人,专门生产竹根雕葫芦。

  这种竹根雕葫芦所需的大竹根材料稀缺。

  当赵国强发现大竹根不够制作葫芦后,果断让厂里工人尝试制作一批小葫芦。

  当时,就有人提出质疑:“赵厂长,这么小的葫芦能装几滴水啊,做成水壶太不实用了吧?”

  赵国强笑着解释道:“这葫芦做水壶,大的装水,小的不装水都行。

  咱们把这种小葫芦做得漂亮、精致些,当成把玩的物件,可以挂在腰上、挂在胸前,甚至拿在手上把玩。你们先做一批出来试试看。”

  “最好是各种规格的都做一些,小到手指头 大小的同样也做一批 ,甚至比手指头小的也可以做一些。”

  “咱们 争取做到 有一根竹根,就雕一个竹葫芦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