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给弟弟妹妹买棉衣-《重生六零:原始森林任我行》

  所有粮食称重完毕。

  陆九爷目光如炬,仔细盯着账本上记录的数字,半晌后才从怀中掏出一沓钞票,动作利落数好,大手一挥:“两千斤红薯,六毛一斤,一千二百块。

  三种粮食共一千五百斤,一块二一斤,一千八百块。”

  钞票在掌心翻飞,指尖一弹,三千块钱稳稳落在赵国强跟前,“数目没错,拿好!”

  付钱前,陆九爷身旁那个尖嘴猴腮的手下突然挤眉弄眼,朝老大使了个意味深长的眼色。

  那眼神仿佛在说:“要不要黑吃黑?这么多粮食,吞了够兄弟们吃半年!”

  陆九爷冷笑一声,猛地抬腿,一脚踹在那家伙屁股上:“滚一边去!”

  他瞥了眼堆成小山的粮袋,眼底闪过一丝忌惮。

  这年头粮食比金子还金贵,能搞到三千五百斤粮食的主,岂是好惹的?

  三千五百斤粮食,最少也需要几十个人,才能够运到这里来。

  对方运粮来此的人说不定早就在暗处布下天罗地网,几十号人藏在阴影里,枪口正对准他们的脑袋。

  他越想越后背发凉,仿佛真有无数双眼睛穿透空气,死死盯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这批粮食,对方既然全部拉来,就是想诚心交易。”

  陆九爷暗自思忖,“要是想耍诈,随便扔两袋样品就行了,何必大费周章?”

  他摩挲着下巴,目光如鹰隼般在四周扫视,试图从蛛丝马迹中猜出对方来历,却一无所获。

  赵国强接过钱,动作随意往口袋一塞。那沓钞票刚触到布料,眨眼间便消失不见——进了他的空间里面。

  他在空间里瞬间便清点完毕,不多不少,正好三千块钱。

  “小兄弟,你们的货质量不错,我就喜欢跟你们这种讲究的人做生意,下次有货还来找我。”

  陆九爷拍了拍赵国强肩膀,眼神里既有欣赏又有忌惮,“价格包你满意!”

  “行!九爷仗义,下次见!”赵国强笑着应下,目送陆九爷一行人远去。

  待对方身影彻底消失在街角,他快步闪身钻进灌木丛。

  念头一闪,再出现时,已置身县城小巷。

  他左右张望,确认四下无人后,出了空间,又从空间取出自行车,跨上车朝百货商店疾驰而去。

  今天天气忽然变天,开始 下起了冰粒子,他必须得去 城里的 百货商店 给弟弟妹妹购买防寒的衣物。

  天空更加阴沉下来,米粒大小的冰粒子噼里啪啦砸在地面,溅起细小的冰晶。

  赵国强蹬车的速度更快了,寒风呼啸着掠过耳畔,吹得他的头发全部向后飘起。

  抚松县城松江河镇站前街的百货商店,是方圆几十里最热闹的地方。

  远远望去,店门口人潮如织,男女老少挤得水泄不通。

  平日里这里就熙熙攘攘,一到节假日更是摩肩接踵,黑压压的人头望不到尽头。

  赵国强将自行车停在专人看守的停车区,掏出三枚一分的硬币,换来一块写着车牌号的牌子。

  他攥着车牌,哈了口白气暖暖手,这才挤进人声鼎沸的商店。

  他来到售卖成衣的区域 ,一眼就看到了里面 的几款 棉衣。

  柜台后的女服务员身段窈窕,眉眼含笑:“小同志,要点啥?”

  “姐姐,麻烦拿三件棉衣。”赵国强掏出布票和棉絮票,整齐摆在柜台上,又抽出一卷钞票捏在指间,“两件女式的,给我十四岁和十二岁的妹妹买的;再要件男童款,我八岁的弟弟穿,三件棉衣都要大一号的。”

  女服务员扫了眼票据,眼神透着几分关切:“小弟弟,大一号可不够。听姐姐的,买大两号。小孩子长得快,大两号多穿两年更划算。”

  “听姐姐的!您眼光好,帮我挑挑?”赵国强笑得真诚。

  “小嘴真甜!”服务员被逗乐,转身从货架取下棉衣。店里款式不多,翻来覆去就那几样。

  她精心挑了两件碎花棉衣,粉白底色缀着小巧圆点,衬得格外俏皮;又拿了件军绿色男童棉衣,布料厚实,长度绝对能盖住膝盖以下。

  赵国强买的可是成套的 棉衣,不但有上衣,而且还有棉裤。

  赵晓阳的棉衣十五块钱,两个妹妹的棉衣 十七块钱一件,再加上 六十尺布票,这才搞定。

  而且棉衣的领子很宽大 ,如果风雪大的时候,把领子竖起来 ,能遮住半个耳朵半个脑袋。

  到时候,脖子上再搭配上一条围巾, 那就更加暖和了。

  赵国强接过衣服,指尖拂过柔软的棉絮,脑海中浮现出弟弟妹妹穿上新衣的模样。

  自从经过微量圣水改造身体,加上顿顿白面馒头配各种肉的伙食,弟弟妹妹们以后肯定会长得飞快。

  他忍不住想,这年头的健康饮食,几十年后,除了吃特供食品的一群人, 其他人休想再吃到这样的健康食物了。

  如果人人都健康 长寿,医院的收入哪里来, 那养老资金的缺口岂不是更大?

  普通人想长寿 ,但是某些人并不希望普通人长寿,他们只希望自己长寿。

  甚至为了能够让自己长寿 ,他们将会不惜采取一切手段。

  紧接着,赵国强又踱步到鞋帽柜台。他冲里头的售货员笑道:“大姐姐,给成来三双棉鞋。两双女鞋,一双男鞋。

  ”他边说边掏出鞋票,整齐码在柜台上,“女鞋要三十五码、三十四码各一双,男鞋三十三码。”

  售货员手脚麻利,从货架深处搬出鞋盒。

  牛皮纸包裹的棉鞋带着淡淡的樟脑味,掀开一看,鞋面是厚实的灯芯绒,内里絮着雪白的棉花。

  赵国强伸手按压鞋帮,触感柔软又有韧劲。

  三双鞋整整齐齐摆在眼前,他逐一审视,确认针脚细密、鞋底防滑纹路清晰,这才点头:“就这三双。”

  “一双八块,三双二十四块。”售货员接过鞋票与钞票,在算盘上拨弄出清脆声响。

  赵国强接过找回的零钱,顺手就放进衣兜里面。

  不过若是有扒手 去他衣兜里面掏钱, 那绝对只会掏到空气。

  他摩挲着口袋里叠好的鞋盒,暗自庆幸自己的“双职工”身份。

  五金机械厂发的翻毛棉鞋还泛着油光,副食品厂的劳保鞋更是崭新。

  搁在平时,想在两个厂子兼职简直天方夜谭,可如今物资紧缺,只要能够采购来计划外物资,对于这样的工人, 厂里肯定会大加欢迎。

  现在厂里对计划外采购员的要求不过是每月一百斤肉罢了——不管是猪肉、牛肉还是野味儿,只要凑够斤两,就算大功告成。

  可别以为采购这一百斤肉 容易,很多采购员一个月打零蛋都是常有的事。

  买完棉鞋,赵国强又在布料区称了十斤棉花。

  雪白的棉絮堆在秤盘里,蓬松得像团云。

  他特意让售货员多抖了抖秤砣,看着指针稳稳停在刻度上,才心满意足地将棉花塞进粗布口袋。

  抱着沉甸甸的袋子踏出百货商店,冰粒子砸在脖颈生疼。

  他快步走向停车区,掏出那张停车票。

  看车人眯着眼核对号码,沙哑着嗓子道:“小伙子,雪下大了,路上当心。”

  赵国强应了声,蹲下身为自行车开锁。

  将棉鞋盒、棉花袋依次捆在自行车后架,他还特意绕了两圈麻绳加固,确保颠簸时不会散落。

  跨上自行车的刹那,寒风卷着冰粒扑在脸上。

  街道上已是行人寥寥,仅有的几个路人都裹紧棉袄,匆匆往家赶。

  这与他刚来时熙熙攘攘的人群简直是天差地别。

  看来下雪粒子了 ,大家都赶紧回家了。

  赵国强沿着铺了一层薄薄的雪粒子的路面骑行,在半道上他拐进一条幽深的小巷。

  斑驳的墙皮在风里簌簌掉落,巷口的老槐树枯枝摇晃,发出“吱呀”声响。

  确认四下无人,他心中念头转动,下一秒,雪地上只留下两道渐渐被雪花覆盖的车辙,空荡的巷子里,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