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没什么意见,他偷偷试了下,有一条腿确实没知觉了,应该是那条腿废了,等能下床是要好好训练下。
几人出了医院,把人送到四合院门口,赵老三压低声音:“姐,你们进去休息吧。”
“嗯,小弟你白天是不是不能出来。”
“也不是,就是要伪装一下,姐你不用担心我,等他们补宴席的时候,我是肯定会来喝一杯的。”
赵琼华点点头:“好,你们也早点回去吧。”
“明天见。”
刘二牛见他们回来了,木讷道:“水都烧好了,你们洗洗休息,要吃什么不我去做。”
“没事,二牛你早点休息,我们自己弄点吃就成,你吃了没。”
“嗯,吃了馍馍。”
赵琼华轻声说:“要不一起吃一点,下点面条也快,二牛你也一起来。”
“……那好,谢谢。”
“客气了。”
*
第二天一早赵琼华带着女儿去买老母鸡,回来后用瓦罐炖上,熬了一上午才好,留下一半让他们吃,剩下一半连着瓦罐一起带到医院。
又带了些鸡丝粥去,老人家消化慢吃粥是最好的。
老爷子吃的香,一碗粥下肚身上都有了些力气:“唔,琼华啊,你这厨艺见长,居然都会熬鸡汤了。”
“其实也不是,是女婿在一旁盯着的,指望我熬鸡汤的话,那味道肯定不是这样,我怕爸你别再吐了。”
“诶,外孙女婿还会做饭?”
赵琼华说到这一脸满意:“是啊,我这女婿真是没话说,长得好学问好会赚钱家务也会,对小宁也是真心实意好。”
老爷子好奇道:“那你说说看,这女婿是怎么找到的,我之前听说是乡下人,怎么会是有学问的人。”
“不是那个,换了一个。”
“……啊,换了一个!”
赵琼华笑着点点头:“这件事造化弄人,也是老天爷开眼,不然真找原来那个的话,家里现在还不知道怎么样。”
半个小时后,老爷子连连赞叹:“真是捡到宝了,小宁这命也是真好。”
“是啊,之前找的都不合意,缘分到了自然送上门,没想到他们见第一面就能定下来,现在想想就跟做梦一样。”
赵老大跟听天书一样,只觉得很神奇。
“这么说来的话,外甥女婿是个不喜欢上班,更喜欢自由自在,也不喜欢守规矩的人,那这一点上跟老三有点像。”
“不过他比老三看着靠谱多了,老三打眼一看,人家都以为他是二流子,找对象找了好久,都没有人看上他的。”
老爷子附和道:“是啊,老三怕是要打光棍了。”
赵琼华无奈笑笑:“没事,或许是小弟没遇到中意的,不然就他那张黑的说白的嘴,哪个姑娘能躲得过。”
“随缘吧,我现在岁数大了,也实在是没精力管他。”
“对了囡囡,现在小泽他们在京都有房子,以后是不是来京都住,有了孩子后,当然是京都教育更好些。”
“大人在哪里都成,孩子不一样,尤其是现在改革开放了,国家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读书好以后才能有更好前途。”
老爷子知道南方在大力发展经济,以后京都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为了孩子来京都的话,那两家人就能走得更近些了。
赵琼华摇摇头,轻声说:“不清楚,小泽是个有主见的,这些事他们自己决定就好。”
“我虽然是丈母娘,但有些事上确实没年轻人看得准,再说他们还没孩子,等有了孩子也不着急,随他们自己看嘛。”
“等小宁回去,家里养猪场有人管着,我跟老苏多来京都看看您跟妈,等他们有了孩子,我只怕是走不开了。”
老爷子点头:“应该的,小泽是入赘那孩子就是苏家的,你这就从丈母娘身份转变了,带孩子也是应该的。”
“年轻人有几个会带孩子的,还是需要老一辈搭把手,不然一烦躁,年轻人就不乐意生孩子了。”
一家人聊着天,时间过得很快。
两天后老爷子出院,赵老三由副也转正主任了,再加上苏宁结婚的事,三喜临门两家人齐聚在四合院。
准备好好摆两桌庆祝一下,一大早上拖家带口,提着大包小包来四合院。
街里街坊端着碗,坐在家门口前,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好奇:“这是去谁家,那提着的东西可都是好东西啊,真有钱。”
“看方向好像是去22号方向的,他们家早上还放鞭炮了,门口也贴了喜字,估计是要办什么喜事吧。”
“谁去看了嘛,沾沾喜气也是好的。”
“也是,那我们吃完赶紧去看看,要真是结婚什么喜事的,要点糖也是好的。”
一辆小汽车停在巷子口,赵老三身穿一身中山装,戴着眼镜看起来一副老干部模样,眼神凌厉,哪里还有之前那副懒散的样子。
身后跟着助理手上,大包小包提着东西跟在身后,穿过巷子进了小院。
顾泽看着进来大变样的人,嘴角抽了下,这小舅舅装扮一下,瞬间成熟最少十岁,不过看着像长辈了。
赵老三让人把东西放好,慢条斯理走过来,递过去一个长盒子:“这是给你的钢笔,还有外甥女你的是项链,看看喜不喜欢。”
两人打开看了眼,苏宁的是金灿灿的项链,好看是好看,可问题是不是有点太粗了,挂上跟狗链子一样。
赵琼华看了眼,闭了闭眼:“小弟,金项链真不用选这么粗的,年轻人喜欢戴细一点的。”
“啊,这样嘛,我觉得黄金重一点的好。”
“……!!”
顾泽打开看了眼钢笔,嗯,没什么问题,拿起来看了眼才发现不对,笔帽扣子那金灿灿的不是黄金是什么。
再看一眼钢笔头,很好够金灿灿。
赵琼华见状无奈:“小弟啊,礼物送的挺好的,下次别送了。”
“姐,你看你咋嫌弃上了呢,我看他俩就挺喜欢的,多实在多有分量啊。”
“不喜欢还能融了做自己喜欢的,姐,这才叫实用不是,这一条都能换好几条项链了,外甥女你喜欢不。”
苏宁:“……喜欢!”
几人出了医院,把人送到四合院门口,赵老三压低声音:“姐,你们进去休息吧。”
“嗯,小弟你白天是不是不能出来。”
“也不是,就是要伪装一下,姐你不用担心我,等他们补宴席的时候,我是肯定会来喝一杯的。”
赵琼华点点头:“好,你们也早点回去吧。”
“明天见。”
刘二牛见他们回来了,木讷道:“水都烧好了,你们洗洗休息,要吃什么不我去做。”
“没事,二牛你早点休息,我们自己弄点吃就成,你吃了没。”
“嗯,吃了馍馍。”
赵琼华轻声说:“要不一起吃一点,下点面条也快,二牛你也一起来。”
“……那好,谢谢。”
“客气了。”
*
第二天一早赵琼华带着女儿去买老母鸡,回来后用瓦罐炖上,熬了一上午才好,留下一半让他们吃,剩下一半连着瓦罐一起带到医院。
又带了些鸡丝粥去,老人家消化慢吃粥是最好的。
老爷子吃的香,一碗粥下肚身上都有了些力气:“唔,琼华啊,你这厨艺见长,居然都会熬鸡汤了。”
“其实也不是,是女婿在一旁盯着的,指望我熬鸡汤的话,那味道肯定不是这样,我怕爸你别再吐了。”
“诶,外孙女婿还会做饭?”
赵琼华说到这一脸满意:“是啊,我这女婿真是没话说,长得好学问好会赚钱家务也会,对小宁也是真心实意好。”
老爷子好奇道:“那你说说看,这女婿是怎么找到的,我之前听说是乡下人,怎么会是有学问的人。”
“不是那个,换了一个。”
“……啊,换了一个!”
赵琼华笑着点点头:“这件事造化弄人,也是老天爷开眼,不然真找原来那个的话,家里现在还不知道怎么样。”
半个小时后,老爷子连连赞叹:“真是捡到宝了,小宁这命也是真好。”
“是啊,之前找的都不合意,缘分到了自然送上门,没想到他们见第一面就能定下来,现在想想就跟做梦一样。”
赵老大跟听天书一样,只觉得很神奇。
“这么说来的话,外甥女婿是个不喜欢上班,更喜欢自由自在,也不喜欢守规矩的人,那这一点上跟老三有点像。”
“不过他比老三看着靠谱多了,老三打眼一看,人家都以为他是二流子,找对象找了好久,都没有人看上他的。”
老爷子附和道:“是啊,老三怕是要打光棍了。”
赵琼华无奈笑笑:“没事,或许是小弟没遇到中意的,不然就他那张黑的说白的嘴,哪个姑娘能躲得过。”
“随缘吧,我现在岁数大了,也实在是没精力管他。”
“对了囡囡,现在小泽他们在京都有房子,以后是不是来京都住,有了孩子后,当然是京都教育更好些。”
“大人在哪里都成,孩子不一样,尤其是现在改革开放了,国家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读书好以后才能有更好前途。”
老爷子知道南方在大力发展经济,以后京都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为了孩子来京都的话,那两家人就能走得更近些了。
赵琼华摇摇头,轻声说:“不清楚,小泽是个有主见的,这些事他们自己决定就好。”
“我虽然是丈母娘,但有些事上确实没年轻人看得准,再说他们还没孩子,等有了孩子也不着急,随他们自己看嘛。”
“等小宁回去,家里养猪场有人管着,我跟老苏多来京都看看您跟妈,等他们有了孩子,我只怕是走不开了。”
老爷子点头:“应该的,小泽是入赘那孩子就是苏家的,你这就从丈母娘身份转变了,带孩子也是应该的。”
“年轻人有几个会带孩子的,还是需要老一辈搭把手,不然一烦躁,年轻人就不乐意生孩子了。”
一家人聊着天,时间过得很快。
两天后老爷子出院,赵老三由副也转正主任了,再加上苏宁结婚的事,三喜临门两家人齐聚在四合院。
准备好好摆两桌庆祝一下,一大早上拖家带口,提着大包小包来四合院。
街里街坊端着碗,坐在家门口前,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好奇:“这是去谁家,那提着的东西可都是好东西啊,真有钱。”
“看方向好像是去22号方向的,他们家早上还放鞭炮了,门口也贴了喜字,估计是要办什么喜事吧。”
“谁去看了嘛,沾沾喜气也是好的。”
“也是,那我们吃完赶紧去看看,要真是结婚什么喜事的,要点糖也是好的。”
一辆小汽车停在巷子口,赵老三身穿一身中山装,戴着眼镜看起来一副老干部模样,眼神凌厉,哪里还有之前那副懒散的样子。
身后跟着助理手上,大包小包提着东西跟在身后,穿过巷子进了小院。
顾泽看着进来大变样的人,嘴角抽了下,这小舅舅装扮一下,瞬间成熟最少十岁,不过看着像长辈了。
赵老三让人把东西放好,慢条斯理走过来,递过去一个长盒子:“这是给你的钢笔,还有外甥女你的是项链,看看喜不喜欢。”
两人打开看了眼,苏宁的是金灿灿的项链,好看是好看,可问题是不是有点太粗了,挂上跟狗链子一样。
赵琼华看了眼,闭了闭眼:“小弟,金项链真不用选这么粗的,年轻人喜欢戴细一点的。”
“啊,这样嘛,我觉得黄金重一点的好。”
“……!!”
顾泽打开看了眼钢笔,嗯,没什么问题,拿起来看了眼才发现不对,笔帽扣子那金灿灿的不是黄金是什么。
再看一眼钢笔头,很好够金灿灿。
赵琼华见状无奈:“小弟啊,礼物送的挺好的,下次别送了。”
“姐,你看你咋嫌弃上了呢,我看他俩就挺喜欢的,多实在多有分量啊。”
“不喜欢还能融了做自己喜欢的,姐,这才叫实用不是,这一条都能换好几条项链了,外甥女你喜欢不。”
苏宁:“……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