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改革,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的教育。
在火影的大力推动下,忍者规则这一科目被改名为了“德”“法”教育科目。“德”是道德的德,“法”是法律的法。
这是入学就开始的科目之一,前期完全没有讲到所谓的“忍者规则”,而是向孩子们讲述最普世的道德观念。在理解了这些以后,当孩子们在12岁分班时最终决定要成为忍者,才会去接触已经修正了许多离谱观念的忍者规则。火影希望,孩子们在成为忍者之前,先成为人,然后再以人的身份主动选择,是否要成为忍者。
虽然大改革苦了那年即将毕业的孩子们,也导致新生下忍的数量一下子腰斩了,毕竟经历四战之后的人们见识过了毁天灭地的力量,已经很清楚当忍者的危险性,连木叶这样以忍者为荣的地方也有不少家长转变了思路,不是很想让孩子当忍者了。
如今,火影给出了另一个选择,而目前看来这个选择好像很有盼头,并不比忍者的收入低,那他们又何必要执着于恢复旧制呢?
不过,这样大的改变肯定会招来反对的声音,只不过这些声音已经不敢撑着脖子“呐喊”了。这一届火影讲究“实践出真知”,如果只是单纯的纸上谈兵,他们根本就无法动摇大形势下的改变,甚至可能会因为声音太大,反而被火影盯上。
这些守旧的世家大族,可没有忘记六代目刚上任时的腥风血雨呢。
教育的种种成果,只能从一代又一代毕业生的身上体现,是个缓慢的过程。而经济方面的成绩,就有种立竿见影的效果了。
两年时间,不仅让木叶完全修复了战争的创伤,还新建了不少能提振经济的标志建筑和加工厂。
来木叶旅游的热潮在那场大爆之后并未消退,火影也是个人才,很快就想到了以旅游业发家致富的方式。什么推出特色节日啊,规划游览路线啊,建造地标建筑啊,设立旅游主题啊。这些火影大人那叫个信手拈来,滔滔不绝,把没想过这种发财路线的忍者们说得一愣一愣的。
而且,火影的规划里也藏了一部分野心。例如,他为木叶设立的旅游主题就是“忍者历史”,他要以历史为线,以整个木叶为基底,用身临其境的方法向旅客展现不该被遗忘的过去。
他要让人们明白,忍者也是和他们一样的人,而不是被大名异化出来的战争工具。他们是拥有情感和欲望的人,身边也有亲人朋友,在面对战争时也和他们没什么两样,他们也会哭、会痛、会病、会死。只是,在多数情况下,他们克服了对生的渴望,以血肉之躯将强敌挡在国门之外,英勇奋战到最后一刻。
这些蓄谋已久的“奇思妙想”先给忍者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木叶过往的教育里更注重对家园的守护宣传,在他们的认知里,忍者们打了那么多次大战,都是为了保卫木叶这片净土。至于火之国的国民?那是大名的管辖范畴,似乎和他们没有关系。
然而,忍者们这会儿才突然发现。木叶当初建成后拿了那么多有利资源,火之国可没少收,等到初代火影“第一次”去世,木叶势微之时,各忍村却打着进攻木叶的旗号在几个方向上同时侵略火之国。
大名在每次战争中只资助钱粮,而木叶却要以血肉之躯冲锋陷阵,连续三次都是在几方围剿下艰难胜出。
等战争打完之后,每场战役都被冠上了忍界之名,就好像...这仗只是忍者的内斗,和各国大名没有一点关系一样。
这会儿,有聪明人从历史中读出了某种险恶的用心,他们望向火影的眼神都变得清澈了许多。在他们眼中已经燃起了名为仇恨的火光,但这一次,他们终于没在把仇恨投向自己的同类,而是找到了真正的病灶。
至于还懵懵懂懂的忍者们,他们一时半会儿还做不到读懂历史背后的隐秘,但...这颗埋下的种子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
在经济上也十分重要的另一极就是外派的忍者们了。
必须承认,在一些特殊领域上,拥有查克拉,且身怀绝技的忍者确实拥有相当强的竞争力。而第一批走出去的忍者,大多都是有家室的,他们的亲人孩子并不会跟他们一起外派,而是继续留在木叶生活。
这样一来,忍者们在木叶之外挣得钱,有一部分一定会流回木叶,这笔钱显着提升了木叶村内的消费欲望,连带着拉动了木叶的经济。安定的生活会拉高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追求,而木叶此时恰好需要这些。
有了消费需求才有商机,然后才能带来各种各样的外来投资。但这一次,外来投资的引入并未激起木叶内部的波澜,因为火影已然把他们安排的明明白白,把能想到的空子都给堵死了,让他们只能老老实实地做生意。当然,人会灵活地适应环境,或许过不了多久,逐利的商人就会找到新的漏洞,但没关系,木叶的自我纠正不会停歇。
因为,渴望美好的生活,是每个人的愿望。而火影唤醒了他们的欲望,也在努力唤醒他们心中的“仁义礼智信”和为自己争取公平的信念,他们一定会跳出那被诅咒的循环,寻得忍者们真正的未来。
在火影的大力推动下,忍者规则这一科目被改名为了“德”“法”教育科目。“德”是道德的德,“法”是法律的法。
这是入学就开始的科目之一,前期完全没有讲到所谓的“忍者规则”,而是向孩子们讲述最普世的道德观念。在理解了这些以后,当孩子们在12岁分班时最终决定要成为忍者,才会去接触已经修正了许多离谱观念的忍者规则。火影希望,孩子们在成为忍者之前,先成为人,然后再以人的身份主动选择,是否要成为忍者。
虽然大改革苦了那年即将毕业的孩子们,也导致新生下忍的数量一下子腰斩了,毕竟经历四战之后的人们见识过了毁天灭地的力量,已经很清楚当忍者的危险性,连木叶这样以忍者为荣的地方也有不少家长转变了思路,不是很想让孩子当忍者了。
如今,火影给出了另一个选择,而目前看来这个选择好像很有盼头,并不比忍者的收入低,那他们又何必要执着于恢复旧制呢?
不过,这样大的改变肯定会招来反对的声音,只不过这些声音已经不敢撑着脖子“呐喊”了。这一届火影讲究“实践出真知”,如果只是单纯的纸上谈兵,他们根本就无法动摇大形势下的改变,甚至可能会因为声音太大,反而被火影盯上。
这些守旧的世家大族,可没有忘记六代目刚上任时的腥风血雨呢。
教育的种种成果,只能从一代又一代毕业生的身上体现,是个缓慢的过程。而经济方面的成绩,就有种立竿见影的效果了。
两年时间,不仅让木叶完全修复了战争的创伤,还新建了不少能提振经济的标志建筑和加工厂。
来木叶旅游的热潮在那场大爆之后并未消退,火影也是个人才,很快就想到了以旅游业发家致富的方式。什么推出特色节日啊,规划游览路线啊,建造地标建筑啊,设立旅游主题啊。这些火影大人那叫个信手拈来,滔滔不绝,把没想过这种发财路线的忍者们说得一愣一愣的。
而且,火影的规划里也藏了一部分野心。例如,他为木叶设立的旅游主题就是“忍者历史”,他要以历史为线,以整个木叶为基底,用身临其境的方法向旅客展现不该被遗忘的过去。
他要让人们明白,忍者也是和他们一样的人,而不是被大名异化出来的战争工具。他们是拥有情感和欲望的人,身边也有亲人朋友,在面对战争时也和他们没什么两样,他们也会哭、会痛、会病、会死。只是,在多数情况下,他们克服了对生的渴望,以血肉之躯将强敌挡在国门之外,英勇奋战到最后一刻。
这些蓄谋已久的“奇思妙想”先给忍者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木叶过往的教育里更注重对家园的守护宣传,在他们的认知里,忍者们打了那么多次大战,都是为了保卫木叶这片净土。至于火之国的国民?那是大名的管辖范畴,似乎和他们没有关系。
然而,忍者们这会儿才突然发现。木叶当初建成后拿了那么多有利资源,火之国可没少收,等到初代火影“第一次”去世,木叶势微之时,各忍村却打着进攻木叶的旗号在几个方向上同时侵略火之国。
大名在每次战争中只资助钱粮,而木叶却要以血肉之躯冲锋陷阵,连续三次都是在几方围剿下艰难胜出。
等战争打完之后,每场战役都被冠上了忍界之名,就好像...这仗只是忍者的内斗,和各国大名没有一点关系一样。
这会儿,有聪明人从历史中读出了某种险恶的用心,他们望向火影的眼神都变得清澈了许多。在他们眼中已经燃起了名为仇恨的火光,但这一次,他们终于没在把仇恨投向自己的同类,而是找到了真正的病灶。
至于还懵懵懂懂的忍者们,他们一时半会儿还做不到读懂历史背后的隐秘,但...这颗埋下的种子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
在经济上也十分重要的另一极就是外派的忍者们了。
必须承认,在一些特殊领域上,拥有查克拉,且身怀绝技的忍者确实拥有相当强的竞争力。而第一批走出去的忍者,大多都是有家室的,他们的亲人孩子并不会跟他们一起外派,而是继续留在木叶生活。
这样一来,忍者们在木叶之外挣得钱,有一部分一定会流回木叶,这笔钱显着提升了木叶村内的消费欲望,连带着拉动了木叶的经济。安定的生活会拉高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追求,而木叶此时恰好需要这些。
有了消费需求才有商机,然后才能带来各种各样的外来投资。但这一次,外来投资的引入并未激起木叶内部的波澜,因为火影已然把他们安排的明明白白,把能想到的空子都给堵死了,让他们只能老老实实地做生意。当然,人会灵活地适应环境,或许过不了多久,逐利的商人就会找到新的漏洞,但没关系,木叶的自我纠正不会停歇。
因为,渴望美好的生活,是每个人的愿望。而火影唤醒了他们的欲望,也在努力唤醒他们心中的“仁义礼智信”和为自己争取公平的信念,他们一定会跳出那被诅咒的循环,寻得忍者们真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