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老茶壶4-《张老三讲故事》

  船舱里的柴油味混合着汗臭,熏得陆明夏太阳穴突突直跳。她蜷缩在角落,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醒魂壶上的裂纹。壶身冰凉,再没有之前那种温热感,仿佛里面的"老茶头"已经沉睡。

  "南平到了!南平到了!"船工的吆喝声惊醒了她。

  陆明夏随着人流挤下船,站在陌生的码头上。武夷山的轮廓在远处若隐若现,被一层薄雾笼罩着。她掏出茶谱里的地图对照,发现天心观的位置在九龙窠深处,一个连旅游地图上都没有标注的地方。

  "姑娘,去哪?"一个皮肤黝黑的摩托车司机凑过来,"武夷山景区?八十块。"

  "去九龙窠。"陆明夏说。

  司机脸上的笑容僵住了:"那地方不对外开放,路也不好走......"

  "两百。"陆明夏直接掏出钱包。

  摩托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两个小时,周围的景色从茶园逐渐变成原始森林。司机在一处岔路口停下,指着一条被杂草覆盖的小径:"从这走三公里就是九龙窠,再往里我就不去了。"

  陆明夏付了钱,司机临走时犹豫着说:"姑娘,那地方......不太平。去年有几个驴友进去,再没出来。"

  山里的空气潮湿闷热,陆明夏的后背很快被汗水浸透。小径越来越窄,最后完全消失在一片藤蔓后面。她拨开藤蔓,眼前豁然开朗——

  九条溪流在山谷中交汇,形成一片开阔的洼地。洼地中央立着一座破败的道观,青灰色的墙皮剥落大半,露出里面的夯土。门楣上"天心观"三个字已经模糊不清。

  陆明夏刚踏进院子,就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茶香。观内空无一人,正殿的神像东倒西歪,供桌上的香炉积了厚厚的灰尘。但偏殿门口的地面却很干净,像是经常有人走动。

  "有人吗?"她的声音在空荡荡的殿内回荡。

  偏殿的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一只枯瘦如柴的手伸出来,对她勾了勾手指。

  陆明夏走近,看到一个佝偻着背的老道士坐在蒲团上。老道脸上的皱纹深如沟壑,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正直勾勾地盯着她怀里的醒魂壶。

  "陆家的丫头?"老道的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陈瞎子出事了?"

  陆明夏心头一震:"您怎么知道......"

  "茶香断了。"老道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我和陈瞎子同年同月同日生,他若有三长两短,我闻得到。"

  老道自称姓张,是天心观最后一位守观人。他接过醒魂壶,手指轻轻抚过那道裂纹,脸色越来越凝重。

  "壶灵受损,需要'九龙真水'滋养。"张道长起身,"跟我来。"

  道观后院有一口古井,井壁上刻着九条蟠龙。张道长打上一桶水,水在阳光下呈现出奇异的青蓝色。他将醒魂壶浸入水中,壶身立刻泛起一层细密的气泡。

  "这是......"

  "九龙窠的灵脉之水。"张道长盯着水中的壶,"周家人伤到了壶灵的根本,普通法子救不了。"

  水中的气泡越来越多,最后竟然像沸腾般翻滚起来。张道长突然伸手入水,一把捞出醒魂壶。壶身上的裂纹竟然缩小了一半,内壁的金色纹路也重新显现出来。

  "暂时稳住了。"张道长把壶还给陆明夏,"但要完全修复,得找到'母树'。"

  "母树?"

  "武夷山大红袍的始祖,那六棵千年古茶树。"张道长领着陆明夏来到后山,指着远处悬崖上的几株茶树,"真正的母树茶,能唤醒万物之灵。"

  陆明夏顺着望去,只见陡峭的岩壁上确实生长着几株苍劲的古树,被铁栅栏围着,有专人看守。

  "那是景区保护的......"

  "假的。"张道长冷笑,"真的母树在另一个地方。"他凑近陆明夏耳边,"只有醒魂壶认主之人才能找到。"

  夜幕降临,道观里点起了油灯。张道长煮了一壶野茶,听陆明夏讲述事情的来龙去脉。当听到周子墨手腕上的伤疤时,老道的眼睛眯了起来。

  "血手印......"他喃喃道,"周家老鬼的标记。"

  原来七十年前纵火烧茶庄的周家老太爷练过邪术,死前把毕生功力封在血脉中,后代里会有一个人继承这种力量。这种人手腕上会出现烧伤痕迹,形状如同血手印。

  "周家小崽子找到假茶谱后,很快就会察觉不对。"张道长啜了口茶,"他们一定会追到这里。"

  正说着,醒魂壶突然在桌上震动起来,壶嘴冒出缕缕白烟。烟雾在空中凝结成一个模糊的老人面孔,比之前清晰了许多。

  "小茶仙......"雾气中的声音依然虚弱,但已经能听清,"周家人......进山了......"

  张道长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到窗前。远处的山路上,隐约可见几道手电筒的光柱。

  "来得真快。"老道转身从神龛后面取出一个布包,"丫头,带上这个,从后山走。沿着溪流往上,见到三棵呈品字形的老松就往右拐,那里有条隐秘的小路通向真正的母树所在。"

  陆明夏接过布包,里面是一把古旧的铜钥匙和一个小瓷瓶。

  "钥匙能打开母树园的锁,瓶子里是'醉仙茶'的精华,危急时刻用。"张道长推着她往后门走,"我会拖住他们。"

  "可是您......"

  "我活了九十多岁,够本了。"老道笑了笑,露出残缺的黄牙,"陆家对我有恩,是时候报答了。"

  后山的夜路难行,陆明夏跌跌撞撞地沿着溪流前进。醒魂壶被她用布条绑在胸前,隔着衣服能感觉到微微的热度。月光被茂密的树冠遮挡,她只能借着溪水的反光辨认方向。

  走了约莫一个小时,前方果然出现三棵呈品字形排列的古松。陆明夏向右拐进一条几乎被杂草淹没的小径,没走多远就撞上了一道铁栅栏。

  栅栏上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大锁,看起来几十年没人动过了。陆明夏掏出铜钥匙,试了几次才插进锁孔。随着"咔嗒"一声响,锁开了。

  栅栏后面是一片雾气弥漫的茶园,能见度不足五米。陆明夏小心翼翼地前进,脚下的土地松软潮湿,散发着淡淡的硫磺味。

  雾气中突然传来"沙沙"的声响,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茶丛中移动。陆明夏屏住呼吸,看到前方隐约出现一个人影——那是个穿着古代衣袍的老者,正弯腰采摘茶叶。

  老者似乎察觉到她的存在,缓缓直起身子。就在陆明夏想要开口时,身后传来树枝断裂的声音。她猛地回头,看到周子墨带着三个壮汉追了上来。

  "跑啊,继续跑啊。"周子墨脸上的纱布已经取下,露出大片灼伤的皮肤。在月光下,那些伤痕呈现出诡异的紫红色,确实像极了手印形状。

  陆明夏转身就跑,冲进了浓雾深处。身后的追兵越来越近,她突然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重重摔在地上。醒魂壶从怀中滚出,在地上转了几圈停在一双布鞋前。

  那是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弯腰捡起了醒魂壶。当他的手触碰到壶身时,整个壶突然迸发出耀眼的金光。

  "三百年了......"老者的声音如同风吹过树叶,"终于等到有缘人。"

  周子墨等人追到近前,看到老者时明显愣了一下,但很快又露出狰狞的表情:"老东西,把壶和茶谱交出来!"

  老者不慌不忙地将醒魂壶还给陆明夏,然后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布袋。他解开袋口,轻轻一吹——无数茶籽飞散开来,在空中化作点点绿光。

  周子墨突然捂住眼睛惨叫起来:"我的眼睛!什么东西......"他的手下也纷纷倒地,痛苦地翻滚着。

  "走。"老者拉住陆明夏的手腕,"他们暂时看不见我们。"

  两人穿过茶园,来到一处岩壁前。老者在一块凸起的岩石上按了几下,岩壁竟然缓缓移开,露出一个洞口。

  洞内别有洞天——六株枝干遒劲的古茶树生长在一个天然溶洞中,洞顶的裂隙透下天光,正好照在茶树身上。茶树根部有一眼清泉,泉水呈现出梦幻的碧蓝色。

  "这才是真正的母树。"老者说,"外面那些是给游客看的替身。"

  陆明夏走近茶树,发现树干上刻满了古老的符文,和醒魂壶内壁的纹路如出一辙。她突然明白了什么:"您就是......"

  "老茶头。"老者微笑,"或者说,是壶灵的本体。"

  原来三百年前,武夷山一位得道茶师将毕生修为注入这六株母树,树灵凝聚成形,被封入醒魂壶中守护陆家。如今壶身受损,只有母树本体的力量才能完全修复。

  "把壶浸入树根处的泉水。"老茶头说,"然后取一片最嫩的茶叶含在口中。"

  陆明夏照做。当壶身没入泉水的瞬间,整个洞穴突然亮如白昼。六株母树无风自动,树叶发出悦耳的沙沙声,像是某种古老的歌谣。

  泉水开始沸腾,醒魂壶上的裂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壶嘴喷出一道水柱,在空中化作一条小龙的形状,绕着陆明夏转了三圈,最后钻回壶中。

  "契约已成。"老茶头满意地点头,"从今往后,你就是醒魂壶真正的主人了。"

  洞外突然传来周子墨歇斯底里的吼叫声:"给我烧!把整座山都烧了!"

  浓烟很快从洞口涌入。老茶头脸色一变:"周家小崽子疯了!快,取一壶母树茶汤,我们得离开这里!"

  陆明夏用醒魂壶盛满泉水,老茶头摘下六片茶叶投入其中。茶汤立刻变成了璀璨的金色,散发出令人心神宁静的香气。

  "喝一口,然后泼向火源!"老茶头拉着她往洞穴深处跑。

  陆明夏抿了一口茶汤,转身泼向洞口。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茶汤在空中化作一片雨云,顷刻间降下倾盆大雨,将刚刚燃起的火苗尽数浇灭。

  洞穴深处有一条隐秘的地下河,老茶头带着陆明夏乘上一叶竹筏。在黑暗中漂流了不知多久,前方终于出现亮光——他们从山另一侧的一个小瀑布冲了出来。

  竹筏在溪流中靠岸,陆明夏回头望去,九龙窠上空浓烟滚滚,但火势似乎已经被控制住了。

  "周家人不会善罢甘休。"老茶头叹了口气,"丫头,你得学会用醒魂壶的力量。"

  他从怀中取出一片碧绿的玉简:"这是《陆氏茶谱》的最后一章,你爷爷当年藏在这里的。现在,是时候让它重见天日了。"

  陆明夏接过玉简,只见上面刻着四个小字:"茶可通神"。

  喜欢张老三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