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达成合作,联合研究院-《我的学生全是巨星》

  陶原不懂要收购什么样的企业。

  陈一航没有给他明确的方向,他心想买东西,要看好的,哪家干净、气派,就选哪家。

  一早,他骑着摩托车,来到了市东郊。

  “这边工厂还挺多……”

  看着一个个的工厂,他心想找对地方了,昨天去的西边,总共就三五家。

  陶原溜达着。

  “东海鑫鑫酱菜有限公司……做酱菜的,这个应该合适。”

  他来的这个时间,正好是员工上班的点。

  员工们骑着车子,三三两两的朝里进着。

  陶原跟着车流走了进去。

  他不知道,鑫鑫是全市最大的酱菜厂。

  要说初生牛犊不怕虎,陶原进了办公楼,瞅着门牌,便进入了老板办公室。

  那老板五十多岁模样,正在烧水沏茶。

  看到他后皱了皱眉。

  看他年龄,还以为是公司的员工,问道:

  “有事找你们部门负责人或者史厂长,怎么?他们处理不了?”

  陶原道:“史厂长是谁?我不认识啊!你们工厂卖的事情,找他?”

  老板吃惊道:“什么意思?我什么时候说要卖掉工厂了?”

  陶原笑道:”你没说,我是现在想问问,老板,你们的工厂,卖不卖?”

  老板有些懵。

  咋还毛都没长全的小子,问他这个事?

  他听出来了。

  “你不是我们公司的?”

  陶原摇摇头:“不是,我是看上了咱们工厂,想买下来。”

  老板要当即要把他赶出去。

  陶原好一顿说。

  老板无动于衷。

  直到陶原想起把敢想搬出来,这老板才信了一丢丢。

  “敢想要收购我的工厂?”

  老板摸不住敢想的底细,也不愿意和他掰扯,直接说3000万,低于这个数不考虑。

  陶原打电话给了陈一航。

  …………

  3000万买个食品厂…

  陈一航实在太无语了,陶原这小子是一点常识没有…

  好吧。

  这小子是个学混子,学混子对这个一窍不通,太正常不过了。

  他只能苦口婆心地告诉他:“怪我没有提前告诉你,需要你找的厂,最好是生意不好,连年亏损快要干不下去的。”

  “不要太大。”

  “购买费用控制在1000万以内,最好不超过500万。”

  说到这。

  陈一航笑了笑,他想到一个好玩的。

  “你说的这个3000万的,就当是你的一道考题。”

  “明年毕业之前,把你现在的小厂发展起来。”

  “收购它。”

  不等陶原反驳,他挂了电话。

  陈一航心想鑫鑫酱菜有限公司,听起来这么熟悉,打开电脑搜了搜,没有查到。

  于是把白婵叫过来。

  问了问。

  白婵笑道:“咱们市最大的酱菜厂吧,他们家的包装箱,是我爸爸供应的。”

  “我要不要问问我爸爸?”

  陈一航摆摆手。

  “不必了。”

  好你个陶原。

  让你收购食品厂,你去收全市最大的。

  他也想,但现在实力不允许啊!

  钱还得花在刀刃上。

  白婵道:“下午没安排吧?我和刘蕊去弄金龙鱼的商标和开户。”

  陈一航道:“没事,去吧。”

  侯仰元那边,从昨天晚上到现在,还没给信息。

  不需要她干等着签字。

  陈一航估摸着,他们八成是想看敢想,面对这次小危机,能不能顺利度过。

  再做决定。

  几个亿的合作,这么大的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

  他把大千的事情抛到脑后。

  下午午睡醒来。

  李孜青已回到敢想,陈一航把精力放回到她身上。

  27号,还有8天时间。

  李孜青就要开始她的主持首秀了。

  《华夏好声音》,也是陈一航在微博运营计划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不能随便将就。

  陈一航虽然不懂播音主持,但是他了解好声音的运营逻辑。

  他回忆着前世好声音的情况,把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整套节目的内容,尽可能地详细地说给李孜青。

  不间断地讲了半下午。

  陈一航说的口干舌燥。

  刚喝了一杯水,还没放下水杯,侯仰元过来了。

  “陈总,我们李总想和你聊聊。”

  他说完,拨通了电话,递给了陈一航。

  陈一航接过。

  电话那头是李红岩,听声音比他大不了多少。

  两个人聊了几近一个小时。

  李红岩和张进不一样,后者谈投资,几乎句句不离企业,完全围绕着风险点、盈利模式和预期收益等等。

  李红岩是发散性思维。

  从互联网聊到科幻小说,从历史人文到中西文艺复兴,涉猎广泛。

  若陈一航真是个体育老师,早就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了,可惜,他是个编剧。

  为了写作,天文地理、民俗传说,各类知识点都有涉猎。

  两个人谈得那叫一个投机。

  李红岩最后总结了他愿意达成本次合作的两点。

  一是陈一航是个有才华的疯子。

  “早一步是先知,早两步是先烈,早三步是疯子。”

  “时至今日,人工智能还非常遥远,陈总愿意提前布局,绝对是个疯子。”

  “但这个世界,只有疯子才能成功。”

  “只疯还不行,还要有才华。”

  第二点是陈一航不惧北联。

  “看得出来,陈总非但拿北联当提款机,更是要抢在圭谷之前做事。”

  “很有诱惑力。”

  他愿意赌一把。

  李红岩说他原本,能接受的微博市值是8个亿,不过为了本次合作,他愿意溢价。

  这句纯属扯淡。

  陈一航明白,李红岩是看中了微博的运营权,以及背后的高山资本。

  如果合作不成,大千想参与进来,到时候几家争斗,花费的远远不止8个亿。

  入局晚了,甚至粥都喝不上。

  恰恰相反。

  将微博笼络在手,大千一是拥有了搜索之外的跳板。

  二也能和敢想交好,未来在文学、游戏领域分上一杯羹。

  产生1 1大于2的功效。

  不过,在谈到人工智能研究院时,两个人产生了分歧。

  李红岩的想法是,既然敢想出人出力,那应该把联合研究院的地点,放在京城。

  陈一航坚持放在沂河。

  两个人都想放在各自的眼皮底下。

  李红岩的理由非常简单,那些他提供的人才,大部分人在京城安了家,京城的信息网络最发达。

  陈一航则是道:

  “圭谷地处北纬37度,和沂河基本在一条线上。”

  “为何不能把沂河,打造成华夏的硅谷?”

  两人谁也不让谁,最后各自让步,一半时间在京城,一半时间在沂河。

  前半年沂河没有场地,先在京城。

  一直到敢想物色好办公场所。

  另外就是,研究院人员工资,前2年由大千发放,2年以后,各占一半。

  在挂断电话之前。

  陈一航道:“既然咱们已经成为了合作伙伴,免费送你一个新的广告语吧。”

  大千原来的广告语是:大千世界,寻找由我。

  李红岩笑道:“怎么说?”

  陈一航道:“大千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