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儿女的心意-《穿越60年代,不留遗憾》

  话分两头,另一边孙逸已经推着自行车走出了县政府的大门。

  车把手上挂着两个鼓鼓囊囊的布包,随着车轮转动轻轻摇晃。

  \"孙部长,这么着急回家啊?\"门卫老张笑着打招呼,眼睛瞟向车把上的布包,\"哟,今年福利不错?\"

  孙逸停下车,擦了把额头的汗:\"可不是嘛,县里今年大方,每人发了二斤月饼、一斤白糖,还有张肉票。\"

  他拍了拍布包,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明天过节,老张你也早点回,给你们的福利都分好了,下班后直接去后勤部领就行了。\"

  自行车铃铛叮当作响,孙逸蹬车的速度比平时快了不少。布包里飘出淡淡的油香和糖香,引得路边的孩子眼巴巴地望着。

  他心里盘算着:一份留给自家,一份给岳父岳母送去。虽然日子不宽裕,但过节该有的礼数不能少。

  拐进熟悉的胡同口,老远就看见自家烟囱里冒出的炊烟。

  孙逸心里一暖,脚下的力道又加重了几分。院门虚掩着,他推车进去,把自行车稳稳地靠在墙根下。

  厨房里传来炒菜的声响,吴红梅系着围裙正在灶前忙碌。夕阳透过窗棂照在她身上,勾勒出一道温暖的光晕。孙逸提着两个布包走进厨房,脸上带着笑:\"红梅,先别急着做饭。\"

  吴红梅回过头,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浸湿了几缕:\"回来了?我这就炒菜,菁璇那边还等着吃饭呢。\"

  孙逸把布包放在桌上,发出沉甸甸的声响:\"玄子回村里接爹娘去了,等他们回来一起吃。\"

  他解开布包,露出里面的油纸包,\"你看,县里发的福利。我的这份等会给你爹娘送去。\"

  油纸包里,五仁月饼金黄饱满,白糖用牛皮纸包得方正正,还有一张珍贵的肉票。

  吴红梅看了一眼,摇摇头:\"爹娘厂里也发福利了,这些就留着家里用吧。明熙和雅宁正长身体,得多补充营养。\"

  孙逸执意道:\"这是我做女婿的心意。家里够吃了,明天休息我再去供销社买点。\"

  他拿起一个月饼掰开,露出里面饱满的馅料,\"你尝尝,今年厂里特意订的老字号月饼。\"

  吴红梅接过半月饼,咬了一小口,嘴角沾上了芝麻馅:\"真香...可是...\"

  \"别可是了,\"孙逸打断她,\"你爹娘平时没少帮衬咱们,这点心意不算什么。\"

  他说着把布包重新系好,\"现在就去吧,赶在天黑前回来。\"

  吴红梅看着丈夫坚持的模样,心里暖融融的,终于点点头:\"那等我先把菁璇的鸡蛋羹端过去。\"

  她转身揭开蒸锅,一股蛋香扑面而来。黄澄澄的鸡蛋羹在碗里微微颤动,上面洒着几粒翠绿的葱花。

  孙逸帮忙拿来毛巾垫手:\"小心烫。菁璇这几天奶孩子辛苦,是该补补。\"

  吴红梅小心翼翼地端着碗往外走,孙逸跟在后面提着布包。

  穿过院子时,几只母鸡咕咕地围过来,被孙逸轻轻赶开:\"去去去,明天再喂你们。\"

  叶菁璇屋里,雅宁正咿咿呀呀地玩着自己的小手,明熙在婴儿车里睡得正香。见嫂子端来鸡蛋羹,叶菁璇连忙起身:\"嫂子太麻烦你了,我自己来就行。\"

  \"坐着别动,\"吴红梅把碗放在桌上,\"趁热吃。玄子去接爹娘了,等他们回来咱们一起吃晚饭。\"

  孙逸在门口探头:\"菁璇,我们出去一趟,很快回来。有事让隔壁张婶喊一声。\"

  叶菁璇笑着点头:\"哥嫂快去吧,我看家。\"

  出了门,孙逸推出自行车。吴红梅侧身坐在后座上,一手提着布包,一手轻轻揽着丈夫的腰。自行车驶出胡同,铃铛在傍晚的宁静中格外清脆。

  路上遇到熟人,都笑着打招呼:\"孙部长,带媳妇回娘家啊?\"

  \"是啊,送节礼去!\"孙逸的声音里带着自豪。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吴红梅靠在丈夫背上,听着他有节奏的蹬车声,忽然觉得这个中秋格外温暖。

  布包里的月饼香气时不时飘出来,和傍晚的炊烟混在一起,成了记忆里最难忘的节日味道。

  经过供销社时,孙逸停下了自行车,吴红梅拉着孙逸问道,“停下干嘛啊,咱们快点去把东西放下就回来。”

  孙逸拍了拍吴红梅的手,“我进去给爹买两瓶酒,你就别拦着了,这是我的心意。”

  吴红梅见孙逸态度坚决,也知道孙逸决定的事情,她说了也没用,只能任由孙逸进了供销社。

  没一会儿孙逸就提着两瓶酒出来了,吴红梅也没多说什么,自家的丈夫知道想着自己的爹娘,自己心里也是很高兴的。

  吴红梅嫁到孙家已经有不少年头了,她也很庆幸自己嫁对了人,公婆都没有磋磨她,家里的小叔子对她这个嫂子也是客客气气的。

  自己丈夫也没对自己说过重话,更别说对她动手了,夫妻二人还有了两个可爱的儿子,吴红梅现在觉得她的日子过的很幸福,也很开心。

  平时上班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闲聊,吴红梅可没少听哪家哪家的婆婆又开始磋磨儿媳妇了等等之类的话题。

  到了岳母家巷口,老远就看见岳父在门口张望。老人看见他们,脸上立刻笑开了花:\"就知道你们今天会来!\"

  厨房里,岳母正在包饺子,面板上整整齐齐排着元宝似的饺子。见女儿女婿来了,老人忙擦手迎出来:\"来得正好,一会煮饺子吃。\"

  孙逸把布包递过去:\"娘,这是厂里发的,给您和爹过节。\"

  岳母接过布包,嗔怪道:\"又带东西来,你们留着吃多好。\"但眼角的笑意藏不住。

  吴红梅挽着母亲的手臂:\"这是孙逸特意要送来的,说是我这个做女儿的心意。\"

  岳父泡上来,茶叶在杯子里慢慢舒展。孙逸和岳父聊着厂里的事,吴红梅和母亲在厨房里边包饺子边说贴心话。窗外,月亮渐渐升起,圆满明亮。

  \"明天都来家里过节,\"岳母包着饺子说,\"我买了条大鱼,咱们好好聚聚。\"

  孙逸笑着应下,看了眼窗外的月亮。这个时候,玄子应该接到爹娘了,或许正在回城的路上。他想着一大家人明天团聚的场景,心里像这月亮一样,圆满而明亮。

  回程时,月亮已经升得老高,吴红梅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哼起了小时候母亲教她的歌谣。孙逸蹬着车,感受着晚风拂面,忽然觉得,这就是最美好的生活。

  院子里,屋里传来热闹的说笑声,还有孩子们嬉闹的声音。孙逸和吴红梅相视一笑,快步走进屋去。

  月光洒满小院,中秋的味道,越来越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