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得有道理。”吴书记缓缓点头,“但是,这件事风险太大了。一旦失败,咱们不仅救不了周叔,连自己都会搭进去。”
“吴叔,现在还有退路吗?”孙玄反问,“就算咱们什么都不做,他们也不会放过咱们。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一把。”
他看着吴书记,眼神诚恳:“我知道您担心什么。但您想想,周叔要是倒了,咱们红山县这些人,能有好下场吗?咱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吴书记久久没有说话,只是一口接一口地抽着烟。办公室里的烟雾越来越浓,几乎让人看不清彼此的表情。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掐灭手里的烟,像是下定了决心,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你说得对,没有退路了。拼一把,或许还有希望。”
他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了几步,脚步比刚才沉稳了许多。“玄子,你说得那两个方向,都可以试试。找文件,找证人。但是,这件事不能大张旗鼓地做,得暗地里进行。”
“我明白。”孙玄点头,“我会小心的,不会让人发现。”
“找文件的事,你去办。”吴书记说道,“你在采购科,平时接触各个部门的机会多,档案室那边你也熟,找起来方便。记住,要找中央发的正式文件,最好是近期的,这样才有说服力。”
“好。”
“找证人的事,我来想办法。”吴书记继续说道,“我在红山县待了这么多年,总有几个信得过的老伙计。我会让他们悄悄去联络,看看能不能找到愿意作证的人。”
他看着孙玄,眼神严肃:“玄子,这件事,风险很大。你……”
“吴叔,您别说了。”孙玄打断他,“我不怕。就算为了您,为了周叔,为了红山县,我也得去做。”
吴书记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很重,带着信任和期许:“好小子。记住,一定要小心,凡事多留个心眼。如果遇到什么麻烦,立刻告诉我,千万别自己扛着。”
“我知道了,吴叔。”
两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比如怎么避开调查组的耳目,怎么确保证人和文件的安全。
窗外的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办公楼里的人大多已经走了,只剩下零星几个办公室还亮着灯。
“时候不早了,你先回去吧。”吴书记说道,“从明天开始,咱们分头行动。记住,表面上一定要和平时一样,别露出任何破绽。”
“嗯。”孙玄站起身,“吴叔,您也早点休息,别太累了。”
吴书记点了点头,看着孙玄走出办公室,才重新坐回椅子上。
他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心里清楚,接下来的日子,注定不会平静。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悄然打响。
孙玄走出办公楼,夜色像墨一样浓稠,把整个县城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
偶尔有几声狗吠传来,更显得四周空旷。他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月亮,被乌云遮了一半,朦胧不清。
1969年的红山县,空气里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紧张。
清晨的薄雾还没散尽,县政府办公楼前的槐树上,几只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却驱散不了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霾。
孙玄踏着露水走进办公楼时,遇见不少同事,大家脸上都带着凝重,眼神交汇时只是匆匆一点头,谁也没心思多说一句话。
这几天,孙玄几乎把档案室翻了个底朝天。积满灰尘的档案柜被他一个个拉开,泛黄的文件堆在桌上,像一座小山。
他的手指在纸页上快速划过,油墨的气味混杂着霉味钻进鼻腔,眼睛因为长时间盯着小字而酸涩发胀。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一堆1966年的中央文件里找到了关键内容——一份关于“区分传统民俗与封建迷信”的指示,里面明确提到“民间婚丧嫁娶习俗,只要不涉及封建迷信活动,应予以尊重”。
找到文件的那一刻,孙玄激动得差点把手里的搪瓷杯摔在地上,连夜把关键内容抄录下来,仔细核对了三遍才敢交给吴书记。
而吴书记那边也没闲着。白天他在办公室应付调查组的问询,晚上就换上便装,带着两个信得过的老伙计,揣着几个窝窝头,悄悄摸到城西的胡同里。
昏黄的煤油灯下,他坐在老乡炕沿上,一边听着窗外的风声,一边耐心地劝说那些亲眼目睹冲突的街坊。
“老哥,我知道你们怕,但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吴书记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恳切,“革委会的人动手打人是事实,老刘家的孩子枉死也是事实,咱们不能让公道被埋进土里啊。”
大多数人只是唉声叹气,摇着头说“不敢”,但也有几个性子耿直的,看着吴书记布满红血丝的眼睛,咬着牙点了头:“吴书记,您信得过俺,俺就跟您去!大不了就是被批斗,总不能让好人受冤!”
这天上午十点,县政府会议室的门被推开时,气氛瞬间凝固。
长条木桌两边,一边坐着调查组的五个人,为首的是个梳着油亮背头的中年男人,姓赵,据说从地区革委会来的,眼神里总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
另一边,红山县的干部们按职位坐下,吴书记坐在主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上的搪瓷杯,杯沿的磕碰处露出斑驳的白瓷。
孙玄走进会场时,目光第一时间投向吴书记。
两人视线在空中交汇,孙玄微微扬了扬下巴,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又飞快地低下头,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
这个细微的动作没能逃过吴书记的眼睛,他紧绷的嘴角松动了些,端起搪瓷杯抿了一口凉茶,茶水的苦涩似乎冲淡了些许焦虑。
会议开始后,赵组长率先开口,敲了敲桌子:“今天召集大家,是要对城西出殡事件做个初步结论。咱们废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
他的声音带着金属般的冷硬,像一块石头砸在平静的水面上。
吴书记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在谈结论之前,我想先给各位看些东西。”
他示意身边的干事把一叠文件递过去,“这是我们找到的中央文件,里面明确指出,民间出殡属于传统习俗,与封建迷信不能混为一谈。老刘家出殡时既没请阴阳先生,也没搞烧香拜佛,就是想让老人入土为安,这怎么就成了封建迷信?”
孙玄坐在下面,手心微微出汗,他看见赵组长拿起文件,只是漫不经心地翻了两页,就扔在桌上。
嘴角撇出一抹冷笑:“吴书记,这些文件是哪年的?现在是什么形势?”
“吴叔,现在还有退路吗?”孙玄反问,“就算咱们什么都不做,他们也不会放过咱们。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一把。”
他看着吴书记,眼神诚恳:“我知道您担心什么。但您想想,周叔要是倒了,咱们红山县这些人,能有好下场吗?咱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吴书记久久没有说话,只是一口接一口地抽着烟。办公室里的烟雾越来越浓,几乎让人看不清彼此的表情。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掐灭手里的烟,像是下定了决心,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你说得对,没有退路了。拼一把,或许还有希望。”
他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了几步,脚步比刚才沉稳了许多。“玄子,你说得那两个方向,都可以试试。找文件,找证人。但是,这件事不能大张旗鼓地做,得暗地里进行。”
“我明白。”孙玄点头,“我会小心的,不会让人发现。”
“找文件的事,你去办。”吴书记说道,“你在采购科,平时接触各个部门的机会多,档案室那边你也熟,找起来方便。记住,要找中央发的正式文件,最好是近期的,这样才有说服力。”
“好。”
“找证人的事,我来想办法。”吴书记继续说道,“我在红山县待了这么多年,总有几个信得过的老伙计。我会让他们悄悄去联络,看看能不能找到愿意作证的人。”
他看着孙玄,眼神严肃:“玄子,这件事,风险很大。你……”
“吴叔,您别说了。”孙玄打断他,“我不怕。就算为了您,为了周叔,为了红山县,我也得去做。”
吴书记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很重,带着信任和期许:“好小子。记住,一定要小心,凡事多留个心眼。如果遇到什么麻烦,立刻告诉我,千万别自己扛着。”
“我知道了,吴叔。”
两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比如怎么避开调查组的耳目,怎么确保证人和文件的安全。
窗外的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办公楼里的人大多已经走了,只剩下零星几个办公室还亮着灯。
“时候不早了,你先回去吧。”吴书记说道,“从明天开始,咱们分头行动。记住,表面上一定要和平时一样,别露出任何破绽。”
“嗯。”孙玄站起身,“吴叔,您也早点休息,别太累了。”
吴书记点了点头,看着孙玄走出办公室,才重新坐回椅子上。
他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心里清楚,接下来的日子,注定不会平静。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悄然打响。
孙玄走出办公楼,夜色像墨一样浓稠,把整个县城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
偶尔有几声狗吠传来,更显得四周空旷。他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月亮,被乌云遮了一半,朦胧不清。
1969年的红山县,空气里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紧张。
清晨的薄雾还没散尽,县政府办公楼前的槐树上,几只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却驱散不了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霾。
孙玄踏着露水走进办公楼时,遇见不少同事,大家脸上都带着凝重,眼神交汇时只是匆匆一点头,谁也没心思多说一句话。
这几天,孙玄几乎把档案室翻了个底朝天。积满灰尘的档案柜被他一个个拉开,泛黄的文件堆在桌上,像一座小山。
他的手指在纸页上快速划过,油墨的气味混杂着霉味钻进鼻腔,眼睛因为长时间盯着小字而酸涩发胀。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一堆1966年的中央文件里找到了关键内容——一份关于“区分传统民俗与封建迷信”的指示,里面明确提到“民间婚丧嫁娶习俗,只要不涉及封建迷信活动,应予以尊重”。
找到文件的那一刻,孙玄激动得差点把手里的搪瓷杯摔在地上,连夜把关键内容抄录下来,仔细核对了三遍才敢交给吴书记。
而吴书记那边也没闲着。白天他在办公室应付调查组的问询,晚上就换上便装,带着两个信得过的老伙计,揣着几个窝窝头,悄悄摸到城西的胡同里。
昏黄的煤油灯下,他坐在老乡炕沿上,一边听着窗外的风声,一边耐心地劝说那些亲眼目睹冲突的街坊。
“老哥,我知道你们怕,但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吴书记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恳切,“革委会的人动手打人是事实,老刘家的孩子枉死也是事实,咱们不能让公道被埋进土里啊。”
大多数人只是唉声叹气,摇着头说“不敢”,但也有几个性子耿直的,看着吴书记布满红血丝的眼睛,咬着牙点了头:“吴书记,您信得过俺,俺就跟您去!大不了就是被批斗,总不能让好人受冤!”
这天上午十点,县政府会议室的门被推开时,气氛瞬间凝固。
长条木桌两边,一边坐着调查组的五个人,为首的是个梳着油亮背头的中年男人,姓赵,据说从地区革委会来的,眼神里总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
另一边,红山县的干部们按职位坐下,吴书记坐在主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上的搪瓷杯,杯沿的磕碰处露出斑驳的白瓷。
孙玄走进会场时,目光第一时间投向吴书记。
两人视线在空中交汇,孙玄微微扬了扬下巴,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又飞快地低下头,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
这个细微的动作没能逃过吴书记的眼睛,他紧绷的嘴角松动了些,端起搪瓷杯抿了一口凉茶,茶水的苦涩似乎冲淡了些许焦虑。
会议开始后,赵组长率先开口,敲了敲桌子:“今天召集大家,是要对城西出殡事件做个初步结论。咱们废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
他的声音带着金属般的冷硬,像一块石头砸在平静的水面上。
吴书记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在谈结论之前,我想先给各位看些东西。”
他示意身边的干事把一叠文件递过去,“这是我们找到的中央文件,里面明确指出,民间出殡属于传统习俗,与封建迷信不能混为一谈。老刘家出殡时既没请阴阳先生,也没搞烧香拜佛,就是想让老人入土为安,这怎么就成了封建迷信?”
孙玄坐在下面,手心微微出汗,他看见赵组长拿起文件,只是漫不经心地翻了两页,就扔在桌上。
嘴角撇出一抹冷笑:“吴书记,这些文件是哪年的?现在是什么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