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佑安和佑宁的任务-《穿越60年代,不留遗憾》

  孙佑安和孙佑宁听说有小弟弟小妹妹要出远门,既羡慕又好奇,围着叶飞问东问西。

  "京城有多大?"

  "有天安门吗?"

  "能看到伟人吗?"

  叶飞耐心地回答着孩子们的问题,承诺下次带他们一起去京城玩。

  一顿饭吃得热热闹闹,连平时爱闹腾的两个小婴儿都异常安静,仿佛也被这喜庆的气氛感染了。

  饭后,孙玄和叶飞主动承担了洗碗的任务。厨房里,两个男人一边干活一边聊天。

  "大哥,你见过晓梅姐的父母了吗?他们好相处吗?"孙玄问道。

  叶飞擦着碗,脸上带着笑:"见过了,都是知识分子,晓梅父亲是医院的副院长,母亲是中学老师。刚开始对我这个当兵的有点看法,后来看我对晓梅真心实意,也就接受了。"

  孙玄能想象那种场面——一个粗犷的军人面对书香门第的岳父母,肯定有不少趣事。

  但他没多问,只是真诚地说:"祝你们幸福。"

  叶飞点点头,突然压低声音:"玄子,有件事得拜托你。"

  "你说。"

  "十月份来京城,可能得住上一阵子。"叶飞神色变得严肃,"爸妈年纪大了,特别是爷爷,身体不如从前了。他们想多看看孩子,也舍不得菁璇..."

  孙玄立刻明白了:"没问题,我和单位请长假。正好也让菁璇多陪陪家人。"

  叶飞感激地拍了拍妹夫的肩膀:"好兄弟。"

  下午,孙玄兑现承诺,带着叶飞在红山县城转了一圈。

  两人骑着摩托车,从县政府到供销社,从电影院到国营饭店,孙玄如数家珍地介绍着这个小县城的点点滴滴。

  "别看地方小,人情味浓。"孙玄在一家小吃店前停下,买了两个烧饼,"菁璇刚来时也不习惯,现在交了不少朋友。"

  叶飞啃着烧饼,若有所思:"玄子,谢谢你。我知道我妹妹脾气倔,你能这么包容她,我很感激。"

  孙玄摇摇头:"大哥说哪里话,菁璇是好媳妇,能娶到她是我的福气。"

  傍晚回到家,叶菁璇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晚餐。

  饭桌上,叶飞正式向大家告别——他明天一早就得赶火车去省军区报到,然后回京城准备定亲的事宜。

  "这么快就走?"叶菁璇不舍地问。

  "军令如山啊,"叶飞歉意地说,"等十月,咱们京城见!"

  当晚,孙家再次设宴为叶飞饯行。这次的气氛比昨晚更加热烈,连孙父都多喝了几杯。

  叶菁璇抱着孩子坐在哥哥身边,不时低声说些什么,兄妹俩时而大笑,时而眼含泪光,想必是在回忆童年的点点滴滴。

  夜深了,宴席散去,孙玄和叶菁璇回到东厢房,两个孩子已经睡熟。

  叶菁璇轻轻抚摸着孩子,眼中满是憧憬:"玄哥,再过两个多月,我们就能带着孩子们回京城了..."

  孙玄从背后搂住妻子,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嗯,爸妈和爷爷看到孩子们,一定高兴坏了。"

  窗外,繁星点点。槐树的影子在月光下轻轻摇曳,仿佛也在为这个家庭的喜事而欢欣。

  第二天早上孙玄吃完早饭就去上班了,本来孙玄还想送叶飞去火车站的,但被叶飞拒绝了,昨天孙玄请假了,今天叶飞说什么也不让孙玄去送他了。

  孙玄无奈,吃完早饭后就骑着摩托车去上班了。

  叶飞站在门后,军绿色的挎包带子已经勒出了锁骨处的红痕。

  “哥,再喝口绿豆汤吧,刚晾好的。”叶菁璇的声音带着点发颤,她把儿子往怀里紧了紧,明熙还不懂离愁,小手在舅舅的军装上抓着那颗红五星,咯咯地笑。

  叶飞没回头,喉结滚了滚,桌上那碗绿豆汤还冒着丝丝凉气,碗边结着层薄薄的白霜,是孙母凌晨就起来煮的。

  “不喝了,路上下火车再找水喝。”他终于转过身,目光先落在两个孩子身上。

  “叔叔阿姨,”叶飞往前跨了两步,腰杆挺得笔直,军裤的裤线像用熨斗烫过般笔挺。

  “菁璇和孩子们,就麻烦你们多费心了。”

  他顿了顿,喉结又动了动,“菁璇嫁到孙家,你们待她比亲闺女还亲,我……”话没说完,孙父已经走上前,粗糙的手掌在他肩上拍了两下。

  “小叶,说这些就见外了。”孙父的声音带着烟嗓的沙哑,却透着股让人踏实的劲儿。

  “菁璇进了我们孙家的门,就是孙家的人,你妹妹是个好姑娘,玄子也是个实诚人,他们小两口日子过得好,我们就安心。”

  孙母这时候也走上前,把一个布包往他挎包里塞:“这里面是烙饼、煮鸡蛋,还有几个馒头,路上饿了垫垫。”

  他喉头哽着,千言万语涌到嘴边,最后只化作一个郑重的军礼。

  军帽的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他泛红的眼眶。

  他知道不能再等了,火车站的汽笛声说不定已经响了,再看一眼妹妹和孩子,他怕自己迈不开腿。

  “那我走了。”他转身的动作快得像执行命令,军靴踩在青砖地上发出笃笃的声响,一步,两步,三步……

  胡同里的风突然大了些,卷起地上的尘土扑在他后颈,像有人在轻轻推他快走。

  下午,红山县城的天空飘着几朵般的白云。

  县政府大院里,下班铃声刚刚响起,孙玄就第一个合上文件,与同事们匆匆道别后快步走向停车场。

  摩托车的引擎声在夏日的空气中格外清脆。孙玄熟练地驶出县政府大院,拐上去往孙家胡同的熟悉道路。

  路两旁的白杨树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欢迎他回家。每天这个时候,孙玄的心都会不由自主地雀跃起来——家里有两个小宝贝正等着他呢。

  拐进胡同时,孙玄远远就看见几个孩子在路边玩耍。孙佑安和孙佑宁不在其中,想必已经回家了。

  自从双胞胎出生后,这两个小侄子就多了项"光荣任务"——每天帮忙照看小弟弟小妹妹。

  孙玄停好摩托车,推开院门。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厨房飘出缕缕炊烟——孙母正在准备晚饭。

  东厢房的门虚掩着,隐约能听见婴儿的咿呀声和孩子们的说话声。

  "菁璇,我回来了吗?"孙玄一边放包一边喊道。

  孙母从厨房探出头来:"菁璇去供销社了,说是扯点布给两个孩子再做点尿布子。佑安和佑宁在屋里看着孩子呢。"

  孙玄点点头,轻手轻脚地走向屋子。他本想给孩子们一个惊喜,却在推门前听到了如下对话:

  "大哥,你抱稳点!小弟弟要掉下去了!"这是孙佑宁的声音,带着几分焦急。

  "我抱着呢!你快点换啊!"孙佑安不耐烦地回道,"臭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