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哭泣的佑宁-《穿越60年代,不留遗憾》

  "玄子,嫂子,坐这儿!"王奕搬来两把最结实的椅子,用袖子擦了擦,"我们正愁人少不热闹呢!"

  三个女知青立刻围到叶菁璇身边。李晓红是个圆脸姑娘,扎着两条麻花辫,眼睛亮晶晶的:"嫂子,听说你是京城人?我也是京城的!咱们是老乡呢!"

  叶菁璇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真的?你家在哪个区?"

  随即叶菁璇就和李晓红聊了起来。

  张楠是个戴眼镜的斯文姑娘,从兜里掏出一副扑克牌:"嫂子,咱们玩牌吧?四个人刚好够打升级。"

  很快,女人们就围坐在炕上玩起了牌,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

  孙玄注意到叶菁璇的肩膀渐渐放松下来,脸上也有了真心的笑容。

  男人们这边则摆开了酒局,王奕拿出几个粗瓷碗,给每人倒了小半碗高粱酒。

  这酒是镇里自酿的,度数高,味道冲,但胜在便宜够劲。

  "孙哥,敬你!"刘国庆举起碗,"感谢村里人对我们的照顾!"

  孙玄和他碰了碰碗,抿了一口。火辣辣的酒液顺着喉咙烧下去,让他忍不住眯起眼睛。

  "孙哥在县里哪个部门工作啊?"陈光明好奇地问。他长得白白净净,说话带着明显的大碴子味。

  孙玄笑了笑:"在采购科。"

  知青们交换了一个眼神,显然对这个答案有些意外。

  陈光明拨弄着手风琴的键盘,若有所思:"我们还以为...孙哥是在什么重要部门呢。"

  "嗨,就是个普通采购员,"孙玄又喝了口酒,"也都是跑腿的活儿。"

  王奕给孙玄添酒,凑近小声说:"你小子可真能扯。"

  王奕可是很清楚孙玄的,虽然孙玄是个采购员,但在县里的能量可不是一般的大。

  孙玄摇摇头没接话,他不喜欢张扬这些事,尤其是面对这些离乡背井的年轻人。

  他们中有的比他还小两三岁,本该在大学里读书,却因为时代浪潮被卷到了这偏远的山村。

  酒过三巡,气氛热络起来。陈光明又拉起了手风琴,这次是《红莓花儿开》。

  刘国庆跟着哼唱,他的嗓音出奇地好,低沉浑厚,像专业的歌唱演员。

  "刘哥以前是音乐学院的学生吧?"陈光明问道。

  刘国庆的手抖了一下,酒洒了几滴:"啊...是,音乐学院的。"他的眼神闪烁,似乎不愿多谈。

  女人们那边不时传来惊呼和笑声。

  叶菁璇的声音清晰地传过来:"...然后我爸爸就把那只鸽子养在阳台上,结果它天天早上五点就开始咕咕叫,把整栋楼的人都吵醒了..."

  孙玄转头看去,叶菁璇正手舞足蹈地讲着什么,三个女知青听得入迷。

  她已经摘掉了帽子和围巾,脸颊因为兴奋而泛着红晕,眼睛亮得像星星。

  孙玄很久没看到她这么开心了。

  "嫂子真漂亮,"陈光明顺着孙玄的目光看去,由衷地赞叹,"像电影明星似的。"

  孙玄心里涌起一股自豪感,又给每人倒了点酒:"来,再干一个!"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西斜,窗棂的影子拉得老长,屋里的光线渐渐暗了下来。

  叶菁璇那边已经结束了牌局,四个女人头碰头地凑在一起,看张楠演示一种新式的毛衣编织法。

  过了一会几个女知青就准备去王奕家的厨房做饭了。

  孙玄见状,赶紧起身走过去:"菁璇,时候不早了,咱们该回去了。"

  叶菁璇点点头,强忍着情绪向知青们道别。

  女知青们依依不舍,李晓红甚至偷偷塞给她一小包奶糖:"嫂子,这是我从北京带来的,你留着吃。"

  回程的路上,叶菁璇一直没说话。孙玄知道她又在想家了,便故意讲些村里有趣的事逗她开心。

  "有一个知青,秋收时把镰刀甩出去,差点砍到自己的脚..."

  叶菁璇"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轻轻捶了孙玄一下:"你别老取笑人家。"

  回家的路上,叶菁璇突然停下脚步:"玄哥,谢谢你。"

  "谢我什么?"

  "谢谢你带我来这里,"叶菁璇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我知道你是看我想家了..."

  孙玄握住她的手,发现已经暖和多了:"那群知青挺有意思的吧?"

  "嗯,"叶菁璇点点头,"李晓红家离我家就隔着两条胡同。"

  快到家时,叶菁璇突然说:"玄哥,等孩子出生后,我们真的能回京城看看吗?"

  孙玄紧了紧握着她的手:"一定能的。我答应你。"

  这个承诺像一颗种子,埋在了两人心里。

  孙玄推开院门时,天已经完全黑了,院子里只有厨房窗户透出的一抹昏黄灯光。

  寒风卷着细碎的雪粒打在脸上,像无数根细小的针叶菁璇裹紧了围巾,往丈夫身边靠了靠。

  刚踏进院子,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就穿透了寒冷的空气。

  那声音稚嫩却极具穿透力,还夹杂着断断续续的"小婶婶"的呼唤。

  孙玄和叶菁璇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加快了脚步。

  堂屋里,孙佑宁正趴在孙母怀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小家伙的脸涨得通红,眼泪鼻涕糊了一脸,崭新的蓝布棉裤膝盖处湿了一大片,在煤油灯下泛着水光。

  孙父坐在炕沿上抽旱烟,眉头皱成个"川"字。孙逸则站在屋子中央,脸色铁青,手里还攥着根细竹条。

  门开的声响惊动了屋里的人。

  孙佑宁转过头,看见叶菁璇的瞬间,哭声陡然拔高了八度:"小婶婶!哇——"他伸出两只小胳膊,像是溺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稻草。

  叶菁璇连忙上前,顾不得脱外套就蹲下身,把孙佑宁搂进怀里:"小佑宁,这是怎么了?怎么哭得这么伤心啊?"

  她的手轻轻拍着孩子的后背,感受到小小的身体在自己怀里一抽一抽的。

  孙佑宁把脸埋在叶菁璇肩上,抽抽搭搭地说:"我爹...我爹打我了..."声音委屈得像是受了天大的冤屈。

  孙逸冷哼一声,手里的竹条"啪"地敲在桌沿上:"你还好意思说?给你小婶婶说说我为啥打你?"

  孙佑宁立刻闭了嘴,只是把叶菁璇搂得更紧了,小脸埋在她颈窝里不肯抬头。

  孙玄脱下棉袄挂好,走到哥哥身边:"哥,怎么了?发这么大火?"

  他瞥了眼那根竹条——是扫帚上抽下来的细枝,打人疼但不伤筋骨,农村家长常用的"家法"。

  孙逸气得直喘粗气,指着儿子说:"你问问这小兔崽子干了什么好事!"

  他抹了把额头的汗,"下午从红梅娘家回来,路上这小子尿憋了也不说,愣是在摩托车后座上尿了裤子!"

  叶菁璇闻言,下意识看了眼孙佑宁湿漉漉的裤裆。

  小家伙察觉到她的目光,羞得把脸埋得更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