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5年的南加州荒原,风沙裹挟着辐射尘掠过失落山丘地堡的合金装甲门,地堡内部却弥漫着压抑的肃穆。
钢铁兄弟会创始人、第一任最高长老罗杰·麦克森,在与晚期辐射性癌症抗争数月后,于地堡医疗舱内停止了呼吸。
这位曾在“超级战争”后带领幸存者重建秩序的传奇领袖,临终前攥着儿子罗伯特·麦克森(即后来的麦克森二世)的手,留下了两句改变兄弟会命运的嘱托:“守护科技火种,更要守住人性底线”。
彼时的罗伯特·麦克森已担任兄弟会“将军”一职十年,一手打造了兄弟会首支全动力装甲作战分队,在肃清地堡周边死亡爪巢穴的战役中屡立奇功。
按照兄弟会“战功优先、血脉为辅”的传承准则,长老议会以全票通过决议,推举亨利继任第二任最高长老。
而年仅16岁的约翰·麦克森——罗杰的孙子、亨利的独子,却拒绝了祖父留下的“长老候选”特权,执意以普通新兵身份加入圣骑士预备役。
他在入伍考核中徒手制服了一头成年变种狗,用动力装甲举起300公斤的废弃坦克履带,其格斗天赋与战术意识让首席教官伦巴斯圣骑士感叹:“这孩子血管里流着的,是战场的血。”
约翰·麦克森的成长轨迹,恰与钢铁兄弟会的扩张节奏同步。
2141年,随着失落山丘地堡周边50公里内的掠夺者势力被彻底肃清,长老议会召开了一场影响深远的会议。
会上,罗伯特·麦克森提出“封闭招募”政策:停止从外部荒原吸纳幸存者,转而依靠内部成员通婚、子女培养补充新血。
这一决策的背后,既有对外部成员“缺乏纪律、易染陋习”的担忧,也有对兄弟会“精英化、纯粹化”的执念。
政策实施后,地堡内建起了专属的育幼院与军事学院,孩子们从5岁起接受体能训练与科技教育,12岁即可佩戴兄弟会徽章——这种“内生式”发展模式,虽让兄弟会人口增速放缓,却也锻造出一支忠诚度与战斗力双高的核心队伍。
到2145年,西海岸钢铁兄弟会已成为南加州荒原无可争议的强权。
失落山丘地堡周边20个小型定居点自愿纳入兄弟会“保护圈”,每年缴纳10%的物资作为“安全税”,换取动力装甲巡逻队的庇护。
兄弟会的工程师们修复了战前的部分铁路轨道,用改装的柴油机车运送物资,甚至在据点周边建立了小型农业温室,实现了部分粮食自给。
也是在这一时期,兄弟会与哈勃城建立了稳定的贸易关系。
哈勃城由商人安格斯于2120年建立,坐落于战前的圣贝纳迪诺县一处购物中心遗址,凭借便利的地理位置与丰富的物资储备,逐渐成为南加州荒原的贸易枢纽。
兄弟会向哈勃城出口修复的医疗设备、武器零件,换取粮食、净水与手工制品。
每次商队抵达哈勃城,身着银灰色动力装甲的兄弟会护卫都会引来围观——对荒原居民而言,这既是安全感的象征,也是遥不可及的“精英符号”。
但繁荣的背后,隐忧已在滋生。罗伯特·麦克森执政期间,极度重视自然科学与军事科技的发展:地堡内的实验室里,科学家们拆解战前的能量武器、研究动力装甲的升级方案;图书馆中,战前的物理、化学、工程学书籍被反复翻阅,甚至编印成册供成员学习。
与之相对的是,人文科学被逐渐边缘化——历史书籍被束之高阁,文学作品被视为“无用的消遣”,就连兄弟会的创始人罗杰·麦克森的事迹,也仅在长老议会与圣骑士内部流传。
到2148年,一批刚成年的“初生者”(兄弟会内部对新生代成员的称呼)中,竟有超过半数不知道罗杰·麦克森是谁,更不清楚兄弟会“守护科技、对抗混乱”的初心。
有长老曾向罗伯特进言,建议加强历史教育,却被他以“战场不需要诗人,只需要战士”驳回。这种对人文精神的漠视,为后来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而在哈勃城周边,一股邪恶势力正在悄然崛起——这便是毒蛇帮。
毒蛇帮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2125年,最初由一群逃兵、罪犯组成,以掠夺商队、绑架奴隶为生。
当年,毒蛇帮曾试图攻占哈勃城,安格斯亲自带领城防队坚守三天三夜,用改装的重机枪击退了敌人,甚至亲手斩杀了毒蛇帮当时的首领。
经此一败,毒蛇帮元气大伤,被迫向北撤退至内华达山脉边缘的荒原,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始终以小股势力骚扰商队,从未形成气候。
变化发生在2141年初。此时的毒蛇帮首领是一个名叫“蛇主”的神秘人物,他凭借残酷的手段统一了分散的帮派势力,并引入了狂热的宗教思想——他宣称自己是“荒原之神”的使者,毒蛇是“神圣的象征”,追随者只要服从他的命令,死后就能进入“无辐射的乐土”。
为了壮大势力,蛇主下令:将俘虏的奴隶与商队护卫纳入帮派,愿意效忠者可免除一死,反抗者则被喂给帮派豢养的变异巨蟒。
通过这种“以战养战”的方式,毒蛇帮的人数在短短九年内从不足百人扩张至上千人,他们还在南加州中心地带北部、失落山丘地堡以南30公里处的一处废弃军事基地建立了据点,开始系统性地袭击周边定居点与商队。
毒蛇帮的崛起,最初并未引起罗伯特·麦克森的重视。
2150年夏,兄弟会的商队在前往哈勃城的途中遭遇毒蛇帮袭击,3名护卫受伤,半数货物被劫。
消息传回失落山丘地堡后,长老议会召开紧急会议,多数长老建议派出主力部队清剿,但罗伯特却认为“一群乌合之众不足为惧”。
他在会议上拍着桌子说:“我们的动力装甲能抵御子弹,能量武器能击穿钢板,这些拿着生锈砍刀、弓箭的匪徒,见到我们的盔甲就会吓得逃跑。”
最终,议会采纳了他的意见,仅派出4支侦察兵小队追踪毒蛇帮的踪迹,任务定位为“军事演习”而非“实战”。
约翰·麦克森当时已晋升为圣骑士,他曾多次向父亲进言,提醒毒蛇帮的“宗教狂热”可能带来的威胁——据侦察兵报告,毒蛇帮成员在战斗中悍不畏死,甚至会用身体挡住子弹,而且他们的武器上涂抹了从荒原毒蜥体内提取的毒素,一旦受伤,若不及时处理,几小时内便会丧命。
但罗伯特始终不以为然,他觉得儿子“太过谨慎”,甚至调侃道:“你祖父当年面对的是核战后的辐射怪物,我面对的是死亡爪,你这点小麻烦,算得了什么?”
这种轻视最终酿成了悲剧。2155年3月,毒蛇帮袭击了一支由兄弟会护送的净水商队,导致5名成员死亡。
罗伯特震怒之下,决定亲自带队清剿——他挑选了20名精锐圣骑士,身着最新式的T-51b动力装甲,携带等离子步枪与火焰喷射器,前往毒蛇帮的据点。
出发前,约翰曾试图劝阻:“父亲,毒蛇帮人数众多,且据点易守难攻,我们应该等待主力集结。”但罗伯特却固执地说:“我要让这些匪徒知道,得罪钢铁兄弟会的下场。”
战斗打响后,兄弟会的动力装甲与先进武器起初占据了绝对优势,毒蛇帮成员成片倒下,据点外围的防御很快被突破。
但就在罗伯特带领小队深入据点时,意外发生了——一枚纯手工打造的加料手榴弹在他身边爆炸,虽然动力装甲挡住了大部分冲击波,却也导致他的头盔脱落。
就在罗伯特弯腰捡拾头盔的瞬间,一名隐藏在暗处的毒蛇帮成员射出了一支涂满毒素的箭头,恰好擦过他的脖颈。
起初,罗伯特并未在意这道不起眼的伤口,他甚至亲手斩杀了那名射箭的匪徒。
但半小时后,毒素开始发作——他感到头晕目眩,脖颈处的伤口红肿流脓,体温急剧升高。
随行的医疗兵紧急为他注射了抗毒血清,却无济于事——毒蛇帮使用的毒素是经过变异的新品种,现有血清根本无法中和。
当天傍晚,罗伯特·麦克森在返回地堡的途中停止了呼吸,临终前,他紧紧抓住约翰的手,断断续续地说:“是我……错了……照顾好……兄弟会……”
父亲的死,彻底改变了约翰·麦克森。长老议会在罗伯特去世后的第三天召开紧急会议,以“稳定军心、应对危机”为由,破格将26岁的约翰提拔进长老议会,并赋予他“战时指挥权”。
约翰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下令对毒蛇帮发动“全面清扫战役”。他吸取了父亲的教训,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首先由侦察兵摸清毒蛇帮所有据点的位置与兵力部署,然后将兄弟会主力分为3个作战分队,分别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发起进攻,同时请求哈勃城派出城防队协助封锁西部通道,防止毒蛇帮成员逃脱。
伦巴斯圣骑士被任命为战役总指挥,他带领第一分队主攻毒蛇帮的核心据点。
战斗中,兄弟会的动力装甲部队展现出了压倒性的优势——等离子步枪击穿了据点的混凝土墙壁,火焰喷射器烧毁了毒蛇帮的帐篷与物资,圣骑士们如同银色的死神,在据点内推进。
毒蛇帮成员虽然狂热,但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抵抗显得苍白无力。蛇主试图组织残余势力反扑,却被伦巴斯用动力剑劈成两半。
仅仅一个月后,“全面清扫战役”便宣告结束。
毒蛇帮的主力被歼灭,超过300名成员战死,150余人被俘(其中大部分是被迫加入的奴隶,约翰下令将他们释放,并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与净水)。
少数残余势力向北、向东逃窜至内华达山脉深处,从此销声匿迹;还有零星成员留在南加州荒原,偶尔抢劫小型商队,却再也无法对兄弟会与哈勃城构成威胁。
这场战役不仅巩固了兄弟会在南加州的霸权,也让约翰·麦克森赢得了全体成员的认可。
2159年1月,长老议会以全票通过决议,推举约翰·麦克森为钢铁兄弟会第三任最高长老,而伦巴斯则被提拔为首席圣骑士,负责兄弟会的全部军事事务。
约翰在就职演讲中,首次提到了“人文与科技并重”的理念:“我们守护科技,是为了让荒原恢复秩序;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不重蹈覆辙。罗杰·麦克森的精神,不该被遗忘。”
此后,他下令在地堡内建立“历史纪念馆”,将罗杰、亨利的事迹整理成册,纳入新生代成员的必修课程——这一举措,逐渐扭转了兄弟会“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
而在与毒蛇帮的战争中,钢铁兄弟会与哈勃城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战役初期,为了摸清毒蛇帮的动向,约翰曾派出5名侦察兵伪装成商人潜入哈勃城,与哈勃城的情报贩子建立联系。
这些侦察兵在哈勃城停留期间,不仅获取了毒蛇帮的情报,还与哈勃城的商人们达成了新的贸易协议——兄弟会将为哈勃城提供更多的武器装备与医疗支持,而哈勃城则需向兄弟会供应更多的粮食与净水,且商队由兄弟会的武装车辆全程护送。
这种合作模式带来了双赢:兄弟会的物资储备更加充足,哈勃城的安全得到了保障,城市规模也在这一时期快速扩张——从最初的购物中心遗址,逐渐发展成拥有数千人口、多条商业街的荒原重镇。
但合作背后,摩擦也从未停止。哈勃城的商人以逐利为天性,而兄弟会则坚守“科技管控”的原则,两者的矛盾在2157年达到了顶点。
当时,一伙以“布莱克”为首的净水商,看中了兄弟会的先进武器——他们拥有废土上最大的净水厂,控制着南加州几乎全部的净水供应。
布莱克找到长老议会,提出用“每月10万升净水”换取兄弟会的100支等离子步枪与5套动力装甲。
这一请求被约翰直接拒绝:“武器是用来守护秩序的,不是用来交易的。一旦这些高级武器落入恶人手中,造成的灾难将远超净水的价值。”
被拒绝后,布莱克并未放弃。他暗中收买了3名兄弟会的低级成员,计划在深夜潜入地堡的武器库,偷走一批武器。
然而,兄弟会的安保系统远超他们的想象——武器库外不仅有红外感应装置,还有圣骑士24小时巡逻。
当晚,3名内鬼刚打开武器库的大门,就被巡逻的圣骑士发现,最终全部被抓获。
此事让约翰意识到,哈勃城的商人中,仍有部分人对兄弟会的武器心怀觊觎。
为了“以儆效尤”,他亲自带领10名身着动力装甲的圣骑士前往哈勃城,在城市中心的广场上举行了“武力展示”——圣骑士们表演了动力装甲的负重、跳跃能力,用等离子步枪击穿了10厘米厚的钢板,火焰喷射器在广场上划出一道火墙。
随后,约翰当着所有市民的面,宣布了布莱克的罪行,并下令将其净水厂的10%股份收归兄弟会,作为“赔偿”。
布莱克虽然心有不甘,却也不敢反抗——他清楚,一旦与兄弟会为敌,自己的净水厂将不复存在。其他商人见状,也纷纷收敛了心思,再也不敢提及“购买武器”的话题。
经此一事,兄弟会在哈勃城的威严彻底确立,而约翰也并未滥用这种威严——他后来下令,将收归的股份收益用于资助哈勃城的孤儿院与学校,帮助城市培养人才。
这种“恩威并施”的策略,让兄弟会与哈勃城的关系逐渐走向稳定,为后续多年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2159年底,站在失落山丘地堡的了望塔上,约翰·麦克森望着远处哈勃城的灯火,以及巡逻归来的动力装甲小队,心中感慨万千。
从祖父创立兄弟会,到父亲执政时的扩张与失误,再到自己带领兄弟会走出危机、确立霸权,三十多年的时间里,钢铁兄弟会已从一支小小的幸存者队伍,成长为西海岸荒原的守护者。
而约翰知道,这并非终点——荒原上的威胁从未消失,辐射尘仍在飘荡,新的敌人可能随时出现。他握紧了腰间的动力剑,目光坚定:“守护这片土地,我们的使命,还在继续。”
钢铁兄弟会创始人、第一任最高长老罗杰·麦克森,在与晚期辐射性癌症抗争数月后,于地堡医疗舱内停止了呼吸。
这位曾在“超级战争”后带领幸存者重建秩序的传奇领袖,临终前攥着儿子罗伯特·麦克森(即后来的麦克森二世)的手,留下了两句改变兄弟会命运的嘱托:“守护科技火种,更要守住人性底线”。
彼时的罗伯特·麦克森已担任兄弟会“将军”一职十年,一手打造了兄弟会首支全动力装甲作战分队,在肃清地堡周边死亡爪巢穴的战役中屡立奇功。
按照兄弟会“战功优先、血脉为辅”的传承准则,长老议会以全票通过决议,推举亨利继任第二任最高长老。
而年仅16岁的约翰·麦克森——罗杰的孙子、亨利的独子,却拒绝了祖父留下的“长老候选”特权,执意以普通新兵身份加入圣骑士预备役。
他在入伍考核中徒手制服了一头成年变种狗,用动力装甲举起300公斤的废弃坦克履带,其格斗天赋与战术意识让首席教官伦巴斯圣骑士感叹:“这孩子血管里流着的,是战场的血。”
约翰·麦克森的成长轨迹,恰与钢铁兄弟会的扩张节奏同步。
2141年,随着失落山丘地堡周边50公里内的掠夺者势力被彻底肃清,长老议会召开了一场影响深远的会议。
会上,罗伯特·麦克森提出“封闭招募”政策:停止从外部荒原吸纳幸存者,转而依靠内部成员通婚、子女培养补充新血。
这一决策的背后,既有对外部成员“缺乏纪律、易染陋习”的担忧,也有对兄弟会“精英化、纯粹化”的执念。
政策实施后,地堡内建起了专属的育幼院与军事学院,孩子们从5岁起接受体能训练与科技教育,12岁即可佩戴兄弟会徽章——这种“内生式”发展模式,虽让兄弟会人口增速放缓,却也锻造出一支忠诚度与战斗力双高的核心队伍。
到2145年,西海岸钢铁兄弟会已成为南加州荒原无可争议的强权。
失落山丘地堡周边20个小型定居点自愿纳入兄弟会“保护圈”,每年缴纳10%的物资作为“安全税”,换取动力装甲巡逻队的庇护。
兄弟会的工程师们修复了战前的部分铁路轨道,用改装的柴油机车运送物资,甚至在据点周边建立了小型农业温室,实现了部分粮食自给。
也是在这一时期,兄弟会与哈勃城建立了稳定的贸易关系。
哈勃城由商人安格斯于2120年建立,坐落于战前的圣贝纳迪诺县一处购物中心遗址,凭借便利的地理位置与丰富的物资储备,逐渐成为南加州荒原的贸易枢纽。
兄弟会向哈勃城出口修复的医疗设备、武器零件,换取粮食、净水与手工制品。
每次商队抵达哈勃城,身着银灰色动力装甲的兄弟会护卫都会引来围观——对荒原居民而言,这既是安全感的象征,也是遥不可及的“精英符号”。
但繁荣的背后,隐忧已在滋生。罗伯特·麦克森执政期间,极度重视自然科学与军事科技的发展:地堡内的实验室里,科学家们拆解战前的能量武器、研究动力装甲的升级方案;图书馆中,战前的物理、化学、工程学书籍被反复翻阅,甚至编印成册供成员学习。
与之相对的是,人文科学被逐渐边缘化——历史书籍被束之高阁,文学作品被视为“无用的消遣”,就连兄弟会的创始人罗杰·麦克森的事迹,也仅在长老议会与圣骑士内部流传。
到2148年,一批刚成年的“初生者”(兄弟会内部对新生代成员的称呼)中,竟有超过半数不知道罗杰·麦克森是谁,更不清楚兄弟会“守护科技、对抗混乱”的初心。
有长老曾向罗伯特进言,建议加强历史教育,却被他以“战场不需要诗人,只需要战士”驳回。这种对人文精神的漠视,为后来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而在哈勃城周边,一股邪恶势力正在悄然崛起——这便是毒蛇帮。
毒蛇帮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2125年,最初由一群逃兵、罪犯组成,以掠夺商队、绑架奴隶为生。
当年,毒蛇帮曾试图攻占哈勃城,安格斯亲自带领城防队坚守三天三夜,用改装的重机枪击退了敌人,甚至亲手斩杀了毒蛇帮当时的首领。
经此一败,毒蛇帮元气大伤,被迫向北撤退至内华达山脉边缘的荒原,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始终以小股势力骚扰商队,从未形成气候。
变化发生在2141年初。此时的毒蛇帮首领是一个名叫“蛇主”的神秘人物,他凭借残酷的手段统一了分散的帮派势力,并引入了狂热的宗教思想——他宣称自己是“荒原之神”的使者,毒蛇是“神圣的象征”,追随者只要服从他的命令,死后就能进入“无辐射的乐土”。
为了壮大势力,蛇主下令:将俘虏的奴隶与商队护卫纳入帮派,愿意效忠者可免除一死,反抗者则被喂给帮派豢养的变异巨蟒。
通过这种“以战养战”的方式,毒蛇帮的人数在短短九年内从不足百人扩张至上千人,他们还在南加州中心地带北部、失落山丘地堡以南30公里处的一处废弃军事基地建立了据点,开始系统性地袭击周边定居点与商队。
毒蛇帮的崛起,最初并未引起罗伯特·麦克森的重视。
2150年夏,兄弟会的商队在前往哈勃城的途中遭遇毒蛇帮袭击,3名护卫受伤,半数货物被劫。
消息传回失落山丘地堡后,长老议会召开紧急会议,多数长老建议派出主力部队清剿,但罗伯特却认为“一群乌合之众不足为惧”。
他在会议上拍着桌子说:“我们的动力装甲能抵御子弹,能量武器能击穿钢板,这些拿着生锈砍刀、弓箭的匪徒,见到我们的盔甲就会吓得逃跑。”
最终,议会采纳了他的意见,仅派出4支侦察兵小队追踪毒蛇帮的踪迹,任务定位为“军事演习”而非“实战”。
约翰·麦克森当时已晋升为圣骑士,他曾多次向父亲进言,提醒毒蛇帮的“宗教狂热”可能带来的威胁——据侦察兵报告,毒蛇帮成员在战斗中悍不畏死,甚至会用身体挡住子弹,而且他们的武器上涂抹了从荒原毒蜥体内提取的毒素,一旦受伤,若不及时处理,几小时内便会丧命。
但罗伯特始终不以为然,他觉得儿子“太过谨慎”,甚至调侃道:“你祖父当年面对的是核战后的辐射怪物,我面对的是死亡爪,你这点小麻烦,算得了什么?”
这种轻视最终酿成了悲剧。2155年3月,毒蛇帮袭击了一支由兄弟会护送的净水商队,导致5名成员死亡。
罗伯特震怒之下,决定亲自带队清剿——他挑选了20名精锐圣骑士,身着最新式的T-51b动力装甲,携带等离子步枪与火焰喷射器,前往毒蛇帮的据点。
出发前,约翰曾试图劝阻:“父亲,毒蛇帮人数众多,且据点易守难攻,我们应该等待主力集结。”但罗伯特却固执地说:“我要让这些匪徒知道,得罪钢铁兄弟会的下场。”
战斗打响后,兄弟会的动力装甲与先进武器起初占据了绝对优势,毒蛇帮成员成片倒下,据点外围的防御很快被突破。
但就在罗伯特带领小队深入据点时,意外发生了——一枚纯手工打造的加料手榴弹在他身边爆炸,虽然动力装甲挡住了大部分冲击波,却也导致他的头盔脱落。
就在罗伯特弯腰捡拾头盔的瞬间,一名隐藏在暗处的毒蛇帮成员射出了一支涂满毒素的箭头,恰好擦过他的脖颈。
起初,罗伯特并未在意这道不起眼的伤口,他甚至亲手斩杀了那名射箭的匪徒。
但半小时后,毒素开始发作——他感到头晕目眩,脖颈处的伤口红肿流脓,体温急剧升高。
随行的医疗兵紧急为他注射了抗毒血清,却无济于事——毒蛇帮使用的毒素是经过变异的新品种,现有血清根本无法中和。
当天傍晚,罗伯特·麦克森在返回地堡的途中停止了呼吸,临终前,他紧紧抓住约翰的手,断断续续地说:“是我……错了……照顾好……兄弟会……”
父亲的死,彻底改变了约翰·麦克森。长老议会在罗伯特去世后的第三天召开紧急会议,以“稳定军心、应对危机”为由,破格将26岁的约翰提拔进长老议会,并赋予他“战时指挥权”。
约翰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下令对毒蛇帮发动“全面清扫战役”。他吸取了父亲的教训,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首先由侦察兵摸清毒蛇帮所有据点的位置与兵力部署,然后将兄弟会主力分为3个作战分队,分别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发起进攻,同时请求哈勃城派出城防队协助封锁西部通道,防止毒蛇帮成员逃脱。
伦巴斯圣骑士被任命为战役总指挥,他带领第一分队主攻毒蛇帮的核心据点。
战斗中,兄弟会的动力装甲部队展现出了压倒性的优势——等离子步枪击穿了据点的混凝土墙壁,火焰喷射器烧毁了毒蛇帮的帐篷与物资,圣骑士们如同银色的死神,在据点内推进。
毒蛇帮成员虽然狂热,但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抵抗显得苍白无力。蛇主试图组织残余势力反扑,却被伦巴斯用动力剑劈成两半。
仅仅一个月后,“全面清扫战役”便宣告结束。
毒蛇帮的主力被歼灭,超过300名成员战死,150余人被俘(其中大部分是被迫加入的奴隶,约翰下令将他们释放,并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与净水)。
少数残余势力向北、向东逃窜至内华达山脉深处,从此销声匿迹;还有零星成员留在南加州荒原,偶尔抢劫小型商队,却再也无法对兄弟会与哈勃城构成威胁。
这场战役不仅巩固了兄弟会在南加州的霸权,也让约翰·麦克森赢得了全体成员的认可。
2159年1月,长老议会以全票通过决议,推举约翰·麦克森为钢铁兄弟会第三任最高长老,而伦巴斯则被提拔为首席圣骑士,负责兄弟会的全部军事事务。
约翰在就职演讲中,首次提到了“人文与科技并重”的理念:“我们守护科技,是为了让荒原恢复秩序;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不重蹈覆辙。罗杰·麦克森的精神,不该被遗忘。”
此后,他下令在地堡内建立“历史纪念馆”,将罗杰、亨利的事迹整理成册,纳入新生代成员的必修课程——这一举措,逐渐扭转了兄弟会“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
而在与毒蛇帮的战争中,钢铁兄弟会与哈勃城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战役初期,为了摸清毒蛇帮的动向,约翰曾派出5名侦察兵伪装成商人潜入哈勃城,与哈勃城的情报贩子建立联系。
这些侦察兵在哈勃城停留期间,不仅获取了毒蛇帮的情报,还与哈勃城的商人们达成了新的贸易协议——兄弟会将为哈勃城提供更多的武器装备与医疗支持,而哈勃城则需向兄弟会供应更多的粮食与净水,且商队由兄弟会的武装车辆全程护送。
这种合作模式带来了双赢:兄弟会的物资储备更加充足,哈勃城的安全得到了保障,城市规模也在这一时期快速扩张——从最初的购物中心遗址,逐渐发展成拥有数千人口、多条商业街的荒原重镇。
但合作背后,摩擦也从未停止。哈勃城的商人以逐利为天性,而兄弟会则坚守“科技管控”的原则,两者的矛盾在2157年达到了顶点。
当时,一伙以“布莱克”为首的净水商,看中了兄弟会的先进武器——他们拥有废土上最大的净水厂,控制着南加州几乎全部的净水供应。
布莱克找到长老议会,提出用“每月10万升净水”换取兄弟会的100支等离子步枪与5套动力装甲。
这一请求被约翰直接拒绝:“武器是用来守护秩序的,不是用来交易的。一旦这些高级武器落入恶人手中,造成的灾难将远超净水的价值。”
被拒绝后,布莱克并未放弃。他暗中收买了3名兄弟会的低级成员,计划在深夜潜入地堡的武器库,偷走一批武器。
然而,兄弟会的安保系统远超他们的想象——武器库外不仅有红外感应装置,还有圣骑士24小时巡逻。
当晚,3名内鬼刚打开武器库的大门,就被巡逻的圣骑士发现,最终全部被抓获。
此事让约翰意识到,哈勃城的商人中,仍有部分人对兄弟会的武器心怀觊觎。
为了“以儆效尤”,他亲自带领10名身着动力装甲的圣骑士前往哈勃城,在城市中心的广场上举行了“武力展示”——圣骑士们表演了动力装甲的负重、跳跃能力,用等离子步枪击穿了10厘米厚的钢板,火焰喷射器在广场上划出一道火墙。
随后,约翰当着所有市民的面,宣布了布莱克的罪行,并下令将其净水厂的10%股份收归兄弟会,作为“赔偿”。
布莱克虽然心有不甘,却也不敢反抗——他清楚,一旦与兄弟会为敌,自己的净水厂将不复存在。其他商人见状,也纷纷收敛了心思,再也不敢提及“购买武器”的话题。
经此一事,兄弟会在哈勃城的威严彻底确立,而约翰也并未滥用这种威严——他后来下令,将收归的股份收益用于资助哈勃城的孤儿院与学校,帮助城市培养人才。
这种“恩威并施”的策略,让兄弟会与哈勃城的关系逐渐走向稳定,为后续多年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2159年底,站在失落山丘地堡的了望塔上,约翰·麦克森望着远处哈勃城的灯火,以及巡逻归来的动力装甲小队,心中感慨万千。
从祖父创立兄弟会,到父亲执政时的扩张与失误,再到自己带领兄弟会走出危机、确立霸权,三十多年的时间里,钢铁兄弟会已从一支小小的幸存者队伍,成长为西海岸荒原的守护者。
而约翰知道,这并非终点——荒原上的威胁从未消失,辐射尘仍在飘荡,新的敌人可能随时出现。他握紧了腰间的动力剑,目光坚定:“守护这片土地,我们的使命,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