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摸鱼摸鱼。
一转眼就过去了一个小时。
姜文哲看了旁边不断颤抖的苏与一眼,忍不住微微一笑。
哪怕自己现在被包成了木乃伊,只剩下脑袋和右手能动,又如何?
照样让苏与她们满载而归。
姜文哲拿出手机,打开自己的微博,想看看网友都回了什么。
可刚点开微博评论区,姜文哲感觉自己瞬间被满屏的热情留言淹没:
【逍遥哥太实在了!第一次见到劝粉丝少看电影的明星!】
【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家!别人都在想怎么圈钱,只有逍遥哥在为我们着想!】
【《战狼》值得这个票房!我们就是要用票房告诉资本,好电影就该有好回报!】
【逍遥哥,我爷爷是退伍老兵,看完《战狼》哭得像个孩子。他说这是第一部真正拍出军人魂的电影。这票值!】
【从《万疆》到《战狼》,逍遥哥一直在用作品传递正能量。这样的艺人,我们捧一辈子!】
【逍遥哥,我钱多!我乐意!我要拿钱砸你!谁让你创作出那么多把我听哭的歌!】
【其他明星:快来看我的烂片!逍遥哥:大家要理性消费。高下立判!】
而最火的一条评论,被顶到了最前面:
【大家别被逍遥哥“骗“了!他越这么说,我越要刷!明天就带全家再去看一遍!】点赞89万
姜文哲看的眼眶发热。
这些粉丝,有些可爱啊。
罢了。
爱怎么着怎么着吧。
我多写点歌,多写点剧本,拿作品砸你们总可以了吧!
这时,苏与总算缓了过来。
她含情脉脉地看着姜文哲,轻声说:“老公,谢谢你这种时候都还想着我。”
姜文哲将手机放到一边,微笑着说:“小事。”
擦了擦手,姜文哲开始继续写还没写完的《极乐净土》。
苏与见姜文哲又继续开始工作,她也不打扰。
而是躺在旁边,满眼幸福地看着姜文哲。
过了一会,苏与拿出手机,登录上微博去看姜文哲新发的那条微博下面的评论。
这已经成了她的习惯。
谁让逍遥哥的粉丝,很多都特别‘沙雕’呢,特别有意思。
看到一些好玩的评论,苏与忍不住捂嘴轻笑。
果然,又有些粉丝特别的搞。
十几分钟后,苏与看到其中一条评论,微微一愣。
【逍遥哥,希望您能看看这段节目,太气人了!您是我们华语界的大师,您如何评价?】
后面还跟着一段视频链接。
在这条评论下,还有不少的评论。
“靠,看完以后好气,这叫小智郎的玩意算什么东西?他有资格评价我们华语么?!”
“玛德!还有那些觉得小智郎说得对的华国人,绝对都是煞笔!”
“这事逍遥哥好像不适合参与进去吧?要参与也应该是文坛那些大佬。”
“关键是逍遥哥现在都重伤了,还是别让他看到这些吧,不然以逍遥哥那爱国的程度,看到这些怕是要气炸。”
“楼上说的有道理,等逍遥哥好了,再把这些给他看!”
“那些文坛大佬不一定会站出来,毕竟很多人想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几个会像逍遥哥这样,大胆的站出来抨击!”
苏与微微皱了皱眉,然后点进了那段视频。
标题用刺眼的红色字体写着:【旅华学者小智郎先生访谈:华文的不足之处】
只是看到这个标题,苏与的怒气一下子就上来了。
我们华文,需要你一个樱花岛国人去评价?
你算什么东西!
画面里,一个戴着金边眼镜,留着八字须的中年男人正对着话筒侃侃而谈:
“我在华国生活了十五年,对华语也算有深入研究,今天我就跟大家讲讲华语的问题......”
“华语虽然历史悠久,但它的结构过于复杂,学习成本极高。相比之下,英文只需要26个字母就能组合出所有词汇,而华语呢?光是常用汉字就有几千个,更别提那些生僻字了。”
“很多生僻字简直就离谱,繁琐难记,枯涩难懂,毫无美感......”
“不仅是生僻字,哪怕是那些常用字,也太过繁琐,表达效率远不如英文精准......我们来举个例子。”
他抬手推了推眼镜,身后的大屏幕突然出现对比图:左边是密密麻麻的华语段落,右边是对应的英文翻译。
“各位请看,表达同样的意思,华语需要三十七个字,英文只需二十一个词。这就是落后的体现——跟不上全球化的快节奏。”
“从传播效率来看,华语确实远远落后于英文。全球化的今天,英文才是真正的国际语言,华语恐怕只能在小范围内使用.......”
“更重要的是思维模式。”
小智郎的声音还在继续,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华语讲究意境模糊,英文追求逻辑清晰。”
“这也是为什么近代科学理论大多诞生于英文环境的原因,因为模糊的文字无法支撑精准的思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视频里的现场观众发出一阵低低的附和声,有人甚至举起写着“赞同”的牌子。
小智郎脸上的笑容越发得意:“我并非否定华语的文化价值,但从实用性来讲,它确实已经落后于时代。未来的世界,必然是英文主导的全球化语境.....”
只是看完这一段,苏与已经怒火中烧,忍不住小声骂道:“小智郎是吧,你给我等着!煞笔玩意!”
她声音虽小,可姜文哲听觉视觉都是正常人的三倍。
依旧被他听清楚了。
姜文哲转头看向苏与,问道:“怎么了?这么生气?”
苏与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将手机递给了姜文哲。
“老公,你看这个......”
姜文哲低头一看,屏幕上赫然写着:【旅华学者小智郎访谈:华文的不足之处】。
“什么玩意?!”
姜文哲的瞳孔猛地一缩,手指已经不受控制地点开了视频。
“华语虽然历史悠久,但它的结构过于复杂,学习成本极高......”
“很多生僻字简直就离谱,繁琐难记,枯涩难懂,毫无美感......”
“从传播效率来看,华语确实远远落后于英文......”
每听一句,姜文哲的指节就攥紧一分,指关节泛白,几乎要把手机捏碎。
这傻逼小智郎!
苏与有些担心地看着他:“老公,你别太生气......“
喜欢带女神摸鱼,成文娱教父很合理吧
一转眼就过去了一个小时。
姜文哲看了旁边不断颤抖的苏与一眼,忍不住微微一笑。
哪怕自己现在被包成了木乃伊,只剩下脑袋和右手能动,又如何?
照样让苏与她们满载而归。
姜文哲拿出手机,打开自己的微博,想看看网友都回了什么。
可刚点开微博评论区,姜文哲感觉自己瞬间被满屏的热情留言淹没:
【逍遥哥太实在了!第一次见到劝粉丝少看电影的明星!】
【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家!别人都在想怎么圈钱,只有逍遥哥在为我们着想!】
【《战狼》值得这个票房!我们就是要用票房告诉资本,好电影就该有好回报!】
【逍遥哥,我爷爷是退伍老兵,看完《战狼》哭得像个孩子。他说这是第一部真正拍出军人魂的电影。这票值!】
【从《万疆》到《战狼》,逍遥哥一直在用作品传递正能量。这样的艺人,我们捧一辈子!】
【逍遥哥,我钱多!我乐意!我要拿钱砸你!谁让你创作出那么多把我听哭的歌!】
【其他明星:快来看我的烂片!逍遥哥:大家要理性消费。高下立判!】
而最火的一条评论,被顶到了最前面:
【大家别被逍遥哥“骗“了!他越这么说,我越要刷!明天就带全家再去看一遍!】点赞89万
姜文哲看的眼眶发热。
这些粉丝,有些可爱啊。
罢了。
爱怎么着怎么着吧。
我多写点歌,多写点剧本,拿作品砸你们总可以了吧!
这时,苏与总算缓了过来。
她含情脉脉地看着姜文哲,轻声说:“老公,谢谢你这种时候都还想着我。”
姜文哲将手机放到一边,微笑着说:“小事。”
擦了擦手,姜文哲开始继续写还没写完的《极乐净土》。
苏与见姜文哲又继续开始工作,她也不打扰。
而是躺在旁边,满眼幸福地看着姜文哲。
过了一会,苏与拿出手机,登录上微博去看姜文哲新发的那条微博下面的评论。
这已经成了她的习惯。
谁让逍遥哥的粉丝,很多都特别‘沙雕’呢,特别有意思。
看到一些好玩的评论,苏与忍不住捂嘴轻笑。
果然,又有些粉丝特别的搞。
十几分钟后,苏与看到其中一条评论,微微一愣。
【逍遥哥,希望您能看看这段节目,太气人了!您是我们华语界的大师,您如何评价?】
后面还跟着一段视频链接。
在这条评论下,还有不少的评论。
“靠,看完以后好气,这叫小智郎的玩意算什么东西?他有资格评价我们华语么?!”
“玛德!还有那些觉得小智郎说得对的华国人,绝对都是煞笔!”
“这事逍遥哥好像不适合参与进去吧?要参与也应该是文坛那些大佬。”
“关键是逍遥哥现在都重伤了,还是别让他看到这些吧,不然以逍遥哥那爱国的程度,看到这些怕是要气炸。”
“楼上说的有道理,等逍遥哥好了,再把这些给他看!”
“那些文坛大佬不一定会站出来,毕竟很多人想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几个会像逍遥哥这样,大胆的站出来抨击!”
苏与微微皱了皱眉,然后点进了那段视频。
标题用刺眼的红色字体写着:【旅华学者小智郎先生访谈:华文的不足之处】
只是看到这个标题,苏与的怒气一下子就上来了。
我们华文,需要你一个樱花岛国人去评价?
你算什么东西!
画面里,一个戴着金边眼镜,留着八字须的中年男人正对着话筒侃侃而谈:
“我在华国生活了十五年,对华语也算有深入研究,今天我就跟大家讲讲华语的问题......”
“华语虽然历史悠久,但它的结构过于复杂,学习成本极高。相比之下,英文只需要26个字母就能组合出所有词汇,而华语呢?光是常用汉字就有几千个,更别提那些生僻字了。”
“很多生僻字简直就离谱,繁琐难记,枯涩难懂,毫无美感......”
“不仅是生僻字,哪怕是那些常用字,也太过繁琐,表达效率远不如英文精准......我们来举个例子。”
他抬手推了推眼镜,身后的大屏幕突然出现对比图:左边是密密麻麻的华语段落,右边是对应的英文翻译。
“各位请看,表达同样的意思,华语需要三十七个字,英文只需二十一个词。这就是落后的体现——跟不上全球化的快节奏。”
“从传播效率来看,华语确实远远落后于英文。全球化的今天,英文才是真正的国际语言,华语恐怕只能在小范围内使用.......”
“更重要的是思维模式。”
小智郎的声音还在继续,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华语讲究意境模糊,英文追求逻辑清晰。”
“这也是为什么近代科学理论大多诞生于英文环境的原因,因为模糊的文字无法支撑精准的思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视频里的现场观众发出一阵低低的附和声,有人甚至举起写着“赞同”的牌子。
小智郎脸上的笑容越发得意:“我并非否定华语的文化价值,但从实用性来讲,它确实已经落后于时代。未来的世界,必然是英文主导的全球化语境.....”
只是看完这一段,苏与已经怒火中烧,忍不住小声骂道:“小智郎是吧,你给我等着!煞笔玩意!”
她声音虽小,可姜文哲听觉视觉都是正常人的三倍。
依旧被他听清楚了。
姜文哲转头看向苏与,问道:“怎么了?这么生气?”
苏与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将手机递给了姜文哲。
“老公,你看这个......”
姜文哲低头一看,屏幕上赫然写着:【旅华学者小智郎访谈:华文的不足之处】。
“什么玩意?!”
姜文哲的瞳孔猛地一缩,手指已经不受控制地点开了视频。
“华语虽然历史悠久,但它的结构过于复杂,学习成本极高......”
“很多生僻字简直就离谱,繁琐难记,枯涩难懂,毫无美感......”
“从传播效率来看,华语确实远远落后于英文......”
每听一句,姜文哲的指节就攥紧一分,指关节泛白,几乎要把手机捏碎。
这傻逼小智郎!
苏与有些担心地看着他:“老公,你别太生气......“
喜欢带女神摸鱼,成文娱教父很合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