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国,真定。
张任在攻破新市县,将城内三千乌桓杀戮殆尽,头颅于城外筑成京观后,他并没有停驻于新市,而是引轻骑退还,返回了真定县,于真定养精蓄锐了起来。
“报,袁熙所部先锋抵达了新市县。”一名斥候飞马来报。
“来的不慢。”张任微微颔首,同时追问了一句道:“袁熙所部有什么动静,可是在着手南下。”
斥候摇了摇头,他应道:“禀将军,袁熙所部先锋抵达新市后,入驻了新市县,没有立即着手南下。”
“嗯,若有其他消息,立时来报。”张任点了点头,挥手让斥候退下。
斥候倒退几步,而后转身离去。
“你怎么看?”在斥候离去后,张任向一旁的张绣问话道。
张绣没有立即作答,而是斟酌了片刻,方才出声道:“将军,绣以为,多半是我军尽诛三千乌桓,后筑成京观一事,惊吓到了袁熙,所以袁熙在没有聚齐人马的情况下,不敢行南下之举。”
“等到袁熙所部数万人马聚齐,就将是袁军南下的时候。”张绣最后补了一句推断。
“有理。”张任肯定了张绣的话,接着道了一句:“不管袁熙打的什么盘算,我等只于真定休养,伺隙寻机,把握战机击溃袁熙,到了那个时候,我军方才可以放心南下,不用担心后方生忧。”
“嗯,将军说的是,不破袁熙,我军终不得南下同马伏波夹击邺城。”张绣颔首应声。
接下来几日,张任和张绣于真定坐等,当然二人并非什么事情都不做,如远放斥候、探听消息,第一时间掌控袁熙所部情况的事务,二人是把关的极为严苛,能做到对袁熙所部动向一清二楚,没有战争迷雾。
据斥候探马回报,新市县每日都有人马抵至,城内屯驻不下,就屯驻到了城外,现在的新市县内外皆是军中的营帐,军伍往来穿梭,好似一座大兵营般。
到如今,根据新市县午间炊烟的数量,可以推定新市的袁军已经有了两万多人,且从幽州还有源源不断的人马赶赴抵至,由此可估出袁熙所部当不下三万人。
“三万?”张任轻笑了一声:“是我们的两倍,兵法云倍则攻之,看来袁熙所部南下的时间快临近了。”
张绣眉宇微皱,他忧心道:“袁熙所部的人马是我们的两倍,将军为何不怎么忧愁,反倒是神色略显恰意。”张绣不解,明明敌军人数多,可张任给出的表现却是出人意料。
张任温言应道:“袁熙此辈庸碌,自以为战场交锋,靠的是人多势众,可袁熙哪里明白,两军对垒,比的是军心士气、比的是底下儿郎们的战场斗技高低,比的是将校指挥能力的优劣。”
“单凭人数的话,昔日昆阳一战,败的就不是王莽一方,合该是光武帝了,兵不在多而在于精,这般浅显的道理袁熙都不懂,反倒是强行拼凑了三万人,卿试观之,不出十日,我为卿攻破此贼。”
张任说的豪迈,气壮云霄,张绣也为张任的话所感染,他扬声道:“将军,来日某请命为先锋,为将军向袁熙讨一个彩头,壮一壮我军的声势。”
“先锋一任,非卿属谁。”张任爽快的将先锋一职交给了张绣。
新市县。
大军逐渐南下,汇集于此,城内城外营帐有如繁星点点,数不尽数,新市城头的袁熙见之,数日前那座乌桓京观带来的惊骇,已经从他的心底消弭殆尽。
当下的袁熙望着麾下雄壮、倍于秦军的人马,胸中有一股豪情升起,他将依仗此间数万人马,一举攻破蟠踞在真定的秦军,赢下河北对阵秦军的第一功。
倘能如此,袁熙眼皮低垂,陷入了幻想,如果他能从秦军手中赢下一场,捷报传到邺城,父亲肯定会非常开怀,心中对他这位仲儿记上一笔大功。
说不定,说不定,袁熙口中低声喃喃道,父亲会在对兄长袁谭失望至极,袁尚又过于年轻不能堪当大任的当下,把他置为嗣君的侯选,只需他再立一二功劳。
“嘿嘿嘿。”袁熙神游畅想,感到痛快万分,竟是不自觉的嘿嘿笑了起来。
袁熙身后,一众幽州将校听到袁熙突然发笑,不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眸子中都有些茫然和疑惑。
“公子为何发笑。”袁熙麾下战将焦触站了出来,他发问了一句:“可是有什么喜事?”
“卿等以为张任如何?”袁熙收起脸上的笑意,意味深长的向一众将校问道。
焦触和张南对了一眼,这边还是焦触站了出来,他回道:“素闻张任骁勇,临战不可当其锋,只是往日我军同张任很少交手,未能摸清张任的底细。”
“然今时,乌桓名王乌索兼其部众三千,一战为张任所灭,足可见张任威名非假,确乎有一二真材实料。”
“非也,非也。”袁熙摆出一副焦触所言不当的神色,他嘴角挂起一抹讥讽道:“乌桓之所以为张任所灭,盖因乌桓被堵在新市城内,不得发挥他们骁骑驰骋、往来如风的长处,倘若是平地之上真刀真枪干上一仗,孰胜孰败还很难说定。”
“此外,张任袭杀乌桓,拿下新市,却是不敢据守此城,而是退守了真定,足可见张任心生怯意…呵…如张任之辈,也只能干点偷鸡摸狗的勾当,当面锣对面鼓开干的硬仗,非是张任所敢当也。”
说到痛快处,袁熙一扫眉宇间因乌桓兵败而浮起的忧愁,他这番话既是激励麾下的将校,也是给自己壮胆,毕竟若是他这位主帅都怯战,底下的士卒岂不是遇到秦军就一触而溃。
“诸君。”袁熙朗声言道:“如今我大军三万会于新市,而张任麾下人马,据斥候摸底打探,盖不过一万五千余,我军的兵力是秦军的两倍,即我等是优势的一方,今次一战,唯胜而已。”
“将军说的极是。”张南跳了出来,他奉迎袁熙道:“张任鼠辈,只有行偷袭之事,非是磊落君子,而今我大军南下,当一举攻杀张任,化秦军唯齑粉。”
“张将军这话通透啊。”焦触捧哏道,循着焦触和张南的口风,一众幽州将校纷纷出声应和,一时间攻灭秦军,夺回常山国,似乎是一件探囊取物、轻易无比的事情。
“传我将令,来日南下,兵发真定。”见到将校踊跃,士气高昂,袁熙面上浮起一抹笑意,他大手一挥,战袍飞舞,发出了一道自信洋溢的军令。
“诺。”焦触拱手应诺,同时应时请命道:“公子,来日交锋,某请命为先锋,定斩张任于马下,为公子献礼。”
“好好好。”袁熙连道三个好字,他应下了焦触所请:“来日交锋,就以焦将军为先锋。”
第二日。
焦触大马金刀,身着银盔,在袁熙的目送下,统轻骑两千先行南下,一来是去摸一摸秦军的底,考究秦军的战力,二来是寻觅战机,赢上一场,皆以鼓舞大军的军心士气。
袁熙目送焦触,直到焦触所部轻骑两千身影渺若尘土,他方才收回的不舍的目光,他对焦触寄以厚望,望焦触能有所建功,就算是猎杀秦军斥候,也算是大功一件,可以大壮麾下将士的胆气。
焦触即去,这边袁熙没有停歇下来,他督促人马整顿行装,收拾营垒。
翌日,袁熙着麾下人马循着焦触前行的踪迹,就此踏上南下的道路,至于新市城内不留一人,他将攒劲拳头发出全力一击,定要一战破秦。
人马过万,无边无涯,袁熙所部三余万人马,南下行军时,好似一条长龙,绵延十数里,前部人马经过的地方,后方人马需要挨上几刻钟才能抵至。
袁熙身处阵中,神色中带着一抹希冀,同时又有片许的担忧。
他希冀着一举攻破张任,保证冀州和幽州之间通道的畅通无阻,并凭借此胜赢得父亲袁绍青睐的目光,越过兄长袁谭,登临河北嗣君的位置,再进一步,西灭刘璋,南灭曹操,一统寰宇,荡平宇内,开创袁氏帝国的基业。
而同时,袁熙担忧不敌张任,万一为张任所败,他的幽州刺史一职,怕是也做到了头,要改弦更张,换易他人了,不过在念及敌我双方的兵力对比,袁熙胆气升腾,目无余子。
行不过数里,只见有一人飞马而来:“报。”
袁熙一眼瞧出,这人是出自焦触麾下,是焦触的亲卫,他对着左近的将校言笑道:“喏,焦将军南下不过一日,这么快就着人给我带来好消息了。”
“快说,焦将军怎么讲?”袁熙语气急切的问了一句。
焦触亲卫却是没有什么好神采,他面容低垂,语气也是低沉:“公子,焦将军南下遇到秦军的轻骑……”
“秦军的轻骑,多少人马?”袁熙不待斥候讲完,他追问道。
“八百余骑。”焦触亲卫给出了一个数字。
袁熙扬起笑意,他朗声道:“以两千对八百,胜负自可知也,且说焦将军斩获几何,我要为他表功。”
“公子。”焦触亲卫发出悲鸣声,抬头道:“焦将军与敌骑交锋,孰料敌骑中有一白马银盔的骁将,单骑直突,我军无人可挡,这人冲到焦将军近处,长枪一挥,拨掉焦将军手上长刀,而后猿臂一伸,竟是将焦将军生擒了过去……”
“我军失却主将,无有战心,两千余骑,却是不知剩下几人。”
“小人冒死逃窜回来,只为将真情通报给公子。”
这位焦触亲卫面怀悲痛,心伤同袍遇难是真,但同时,他逃窜回来,一为保全自家性命,二为通过向袁熙第一时间通禀消息,换取袁熙的青眼和嘉赏。
可袁熙面色一沉,眸光中杀气凛然,好似一只噬人的猛虎,他紧紧的盯着焦触亲卫,发出一句冰冷的话语:“你这厮若是所言当真,那你身为焦将军亲卫,焦将军临阵被擒,而你不思救主,反倒是逃窜回来,此一该杀也。”
“二来焦将军为我麾下猛将,素来骁勇善战,岂会为秦将一击生擒,且以两千对八百,就算不胜,也不至于大败,你这厮必是不慎为秦军擒住,成了秦军的间细,才有了这番沮坏我军心的言辞。”
“来人,与我斩杀此獠,继续进军。”
“公子。”焦触亲卫连忙喊话道:“公子,小人所言句句是真,小人对你的忠心也是日月可鉴,还望公子着人去印证消息,勿要错杀忠良啊。”
作为将领亲卫,这人读过一点书,明白一些道理,出口间言辞有可采的地方,但入得袁熙耳中,却是令袁熙面色越发阴沉,一双眸子杀意呼之欲出。
袁熙喝令武士道:“还等什么,速速斩了此獠,莫要令其为秦军张目,沮坏我大军军心。”
“冤啊……”在一声喊冤后,焦触亲卫的头颅落地,一腔热血喷洒一地。
“继续进军。”袁熙看也不看在地上打滚的焦触亲卫的脑袋,他发出了继续行军的命令。
大军继续向前,第二日抵达了真定县的近处,袁熙没有立即攻城,而是先行安营,行军是一件辛苦事,他打算让士卒修养调整后,再与秦军大战。
入夜。
袁熙神色有些颓然,接着那名为他斩杀的焦触亲卫,又有焦触所部溃兵返回,几番验证,焦触为秦军生擒一事,已经可以确认下来了,同时生擒焦触的秦将身份,袁熙根据溃兵的描述汇总,推定是秦将张任。
“果是蜀地骁将。”袁熙不明白,蜀地偏鄙,少有良马,如何出了张任这等马上功夫一流的将领。
说实在,眼下袁熙萌生了半点的退意,他想退回新市,等着秦军上门来攻,依仗坚城同秦军交战,但大军南下至此,若是就此退回,军心士气必然不利,弄不好秦军衔尾追击,退军变成了溃败。
就在袁熙忧愁之时,手下人来报,张任递来战书,约定来日大战。
“嗯?”袁熙目光聚焦,放在这封请战书上。
张任在攻破新市县,将城内三千乌桓杀戮殆尽,头颅于城外筑成京观后,他并没有停驻于新市,而是引轻骑退还,返回了真定县,于真定养精蓄锐了起来。
“报,袁熙所部先锋抵达了新市县。”一名斥候飞马来报。
“来的不慢。”张任微微颔首,同时追问了一句道:“袁熙所部有什么动静,可是在着手南下。”
斥候摇了摇头,他应道:“禀将军,袁熙所部先锋抵达新市后,入驻了新市县,没有立即着手南下。”
“嗯,若有其他消息,立时来报。”张任点了点头,挥手让斥候退下。
斥候倒退几步,而后转身离去。
“你怎么看?”在斥候离去后,张任向一旁的张绣问话道。
张绣没有立即作答,而是斟酌了片刻,方才出声道:“将军,绣以为,多半是我军尽诛三千乌桓,后筑成京观一事,惊吓到了袁熙,所以袁熙在没有聚齐人马的情况下,不敢行南下之举。”
“等到袁熙所部数万人马聚齐,就将是袁军南下的时候。”张绣最后补了一句推断。
“有理。”张任肯定了张绣的话,接着道了一句:“不管袁熙打的什么盘算,我等只于真定休养,伺隙寻机,把握战机击溃袁熙,到了那个时候,我军方才可以放心南下,不用担心后方生忧。”
“嗯,将军说的是,不破袁熙,我军终不得南下同马伏波夹击邺城。”张绣颔首应声。
接下来几日,张任和张绣于真定坐等,当然二人并非什么事情都不做,如远放斥候、探听消息,第一时间掌控袁熙所部情况的事务,二人是把关的极为严苛,能做到对袁熙所部动向一清二楚,没有战争迷雾。
据斥候探马回报,新市县每日都有人马抵至,城内屯驻不下,就屯驻到了城外,现在的新市县内外皆是军中的营帐,军伍往来穿梭,好似一座大兵营般。
到如今,根据新市县午间炊烟的数量,可以推定新市的袁军已经有了两万多人,且从幽州还有源源不断的人马赶赴抵至,由此可估出袁熙所部当不下三万人。
“三万?”张任轻笑了一声:“是我们的两倍,兵法云倍则攻之,看来袁熙所部南下的时间快临近了。”
张绣眉宇微皱,他忧心道:“袁熙所部的人马是我们的两倍,将军为何不怎么忧愁,反倒是神色略显恰意。”张绣不解,明明敌军人数多,可张任给出的表现却是出人意料。
张任温言应道:“袁熙此辈庸碌,自以为战场交锋,靠的是人多势众,可袁熙哪里明白,两军对垒,比的是军心士气、比的是底下儿郎们的战场斗技高低,比的是将校指挥能力的优劣。”
“单凭人数的话,昔日昆阳一战,败的就不是王莽一方,合该是光武帝了,兵不在多而在于精,这般浅显的道理袁熙都不懂,反倒是强行拼凑了三万人,卿试观之,不出十日,我为卿攻破此贼。”
张任说的豪迈,气壮云霄,张绣也为张任的话所感染,他扬声道:“将军,来日某请命为先锋,为将军向袁熙讨一个彩头,壮一壮我军的声势。”
“先锋一任,非卿属谁。”张任爽快的将先锋一职交给了张绣。
新市县。
大军逐渐南下,汇集于此,城内城外营帐有如繁星点点,数不尽数,新市城头的袁熙见之,数日前那座乌桓京观带来的惊骇,已经从他的心底消弭殆尽。
当下的袁熙望着麾下雄壮、倍于秦军的人马,胸中有一股豪情升起,他将依仗此间数万人马,一举攻破蟠踞在真定的秦军,赢下河北对阵秦军的第一功。
倘能如此,袁熙眼皮低垂,陷入了幻想,如果他能从秦军手中赢下一场,捷报传到邺城,父亲肯定会非常开怀,心中对他这位仲儿记上一笔大功。
说不定,说不定,袁熙口中低声喃喃道,父亲会在对兄长袁谭失望至极,袁尚又过于年轻不能堪当大任的当下,把他置为嗣君的侯选,只需他再立一二功劳。
“嘿嘿嘿。”袁熙神游畅想,感到痛快万分,竟是不自觉的嘿嘿笑了起来。
袁熙身后,一众幽州将校听到袁熙突然发笑,不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眸子中都有些茫然和疑惑。
“公子为何发笑。”袁熙麾下战将焦触站了出来,他发问了一句:“可是有什么喜事?”
“卿等以为张任如何?”袁熙收起脸上的笑意,意味深长的向一众将校问道。
焦触和张南对了一眼,这边还是焦触站了出来,他回道:“素闻张任骁勇,临战不可当其锋,只是往日我军同张任很少交手,未能摸清张任的底细。”
“然今时,乌桓名王乌索兼其部众三千,一战为张任所灭,足可见张任威名非假,确乎有一二真材实料。”
“非也,非也。”袁熙摆出一副焦触所言不当的神色,他嘴角挂起一抹讥讽道:“乌桓之所以为张任所灭,盖因乌桓被堵在新市城内,不得发挥他们骁骑驰骋、往来如风的长处,倘若是平地之上真刀真枪干上一仗,孰胜孰败还很难说定。”
“此外,张任袭杀乌桓,拿下新市,却是不敢据守此城,而是退守了真定,足可见张任心生怯意…呵…如张任之辈,也只能干点偷鸡摸狗的勾当,当面锣对面鼓开干的硬仗,非是张任所敢当也。”
说到痛快处,袁熙一扫眉宇间因乌桓兵败而浮起的忧愁,他这番话既是激励麾下的将校,也是给自己壮胆,毕竟若是他这位主帅都怯战,底下的士卒岂不是遇到秦军就一触而溃。
“诸君。”袁熙朗声言道:“如今我大军三万会于新市,而张任麾下人马,据斥候摸底打探,盖不过一万五千余,我军的兵力是秦军的两倍,即我等是优势的一方,今次一战,唯胜而已。”
“将军说的极是。”张南跳了出来,他奉迎袁熙道:“张任鼠辈,只有行偷袭之事,非是磊落君子,而今我大军南下,当一举攻杀张任,化秦军唯齑粉。”
“张将军这话通透啊。”焦触捧哏道,循着焦触和张南的口风,一众幽州将校纷纷出声应和,一时间攻灭秦军,夺回常山国,似乎是一件探囊取物、轻易无比的事情。
“传我将令,来日南下,兵发真定。”见到将校踊跃,士气高昂,袁熙面上浮起一抹笑意,他大手一挥,战袍飞舞,发出了一道自信洋溢的军令。
“诺。”焦触拱手应诺,同时应时请命道:“公子,来日交锋,某请命为先锋,定斩张任于马下,为公子献礼。”
“好好好。”袁熙连道三个好字,他应下了焦触所请:“来日交锋,就以焦将军为先锋。”
第二日。
焦触大马金刀,身着银盔,在袁熙的目送下,统轻骑两千先行南下,一来是去摸一摸秦军的底,考究秦军的战力,二来是寻觅战机,赢上一场,皆以鼓舞大军的军心士气。
袁熙目送焦触,直到焦触所部轻骑两千身影渺若尘土,他方才收回的不舍的目光,他对焦触寄以厚望,望焦触能有所建功,就算是猎杀秦军斥候,也算是大功一件,可以大壮麾下将士的胆气。
焦触即去,这边袁熙没有停歇下来,他督促人马整顿行装,收拾营垒。
翌日,袁熙着麾下人马循着焦触前行的踪迹,就此踏上南下的道路,至于新市城内不留一人,他将攒劲拳头发出全力一击,定要一战破秦。
人马过万,无边无涯,袁熙所部三余万人马,南下行军时,好似一条长龙,绵延十数里,前部人马经过的地方,后方人马需要挨上几刻钟才能抵至。
袁熙身处阵中,神色中带着一抹希冀,同时又有片许的担忧。
他希冀着一举攻破张任,保证冀州和幽州之间通道的畅通无阻,并凭借此胜赢得父亲袁绍青睐的目光,越过兄长袁谭,登临河北嗣君的位置,再进一步,西灭刘璋,南灭曹操,一统寰宇,荡平宇内,开创袁氏帝国的基业。
而同时,袁熙担忧不敌张任,万一为张任所败,他的幽州刺史一职,怕是也做到了头,要改弦更张,换易他人了,不过在念及敌我双方的兵力对比,袁熙胆气升腾,目无余子。
行不过数里,只见有一人飞马而来:“报。”
袁熙一眼瞧出,这人是出自焦触麾下,是焦触的亲卫,他对着左近的将校言笑道:“喏,焦将军南下不过一日,这么快就着人给我带来好消息了。”
“快说,焦将军怎么讲?”袁熙语气急切的问了一句。
焦触亲卫却是没有什么好神采,他面容低垂,语气也是低沉:“公子,焦将军南下遇到秦军的轻骑……”
“秦军的轻骑,多少人马?”袁熙不待斥候讲完,他追问道。
“八百余骑。”焦触亲卫给出了一个数字。
袁熙扬起笑意,他朗声道:“以两千对八百,胜负自可知也,且说焦将军斩获几何,我要为他表功。”
“公子。”焦触亲卫发出悲鸣声,抬头道:“焦将军与敌骑交锋,孰料敌骑中有一白马银盔的骁将,单骑直突,我军无人可挡,这人冲到焦将军近处,长枪一挥,拨掉焦将军手上长刀,而后猿臂一伸,竟是将焦将军生擒了过去……”
“我军失却主将,无有战心,两千余骑,却是不知剩下几人。”
“小人冒死逃窜回来,只为将真情通报给公子。”
这位焦触亲卫面怀悲痛,心伤同袍遇难是真,但同时,他逃窜回来,一为保全自家性命,二为通过向袁熙第一时间通禀消息,换取袁熙的青眼和嘉赏。
可袁熙面色一沉,眸光中杀气凛然,好似一只噬人的猛虎,他紧紧的盯着焦触亲卫,发出一句冰冷的话语:“你这厮若是所言当真,那你身为焦将军亲卫,焦将军临阵被擒,而你不思救主,反倒是逃窜回来,此一该杀也。”
“二来焦将军为我麾下猛将,素来骁勇善战,岂会为秦将一击生擒,且以两千对八百,就算不胜,也不至于大败,你这厮必是不慎为秦军擒住,成了秦军的间细,才有了这番沮坏我军心的言辞。”
“来人,与我斩杀此獠,继续进军。”
“公子。”焦触亲卫连忙喊话道:“公子,小人所言句句是真,小人对你的忠心也是日月可鉴,还望公子着人去印证消息,勿要错杀忠良啊。”
作为将领亲卫,这人读过一点书,明白一些道理,出口间言辞有可采的地方,但入得袁熙耳中,却是令袁熙面色越发阴沉,一双眸子杀意呼之欲出。
袁熙喝令武士道:“还等什么,速速斩了此獠,莫要令其为秦军张目,沮坏我大军军心。”
“冤啊……”在一声喊冤后,焦触亲卫的头颅落地,一腔热血喷洒一地。
“继续进军。”袁熙看也不看在地上打滚的焦触亲卫的脑袋,他发出了继续行军的命令。
大军继续向前,第二日抵达了真定县的近处,袁熙没有立即攻城,而是先行安营,行军是一件辛苦事,他打算让士卒修养调整后,再与秦军大战。
入夜。
袁熙神色有些颓然,接着那名为他斩杀的焦触亲卫,又有焦触所部溃兵返回,几番验证,焦触为秦军生擒一事,已经可以确认下来了,同时生擒焦触的秦将身份,袁熙根据溃兵的描述汇总,推定是秦将张任。
“果是蜀地骁将。”袁熙不明白,蜀地偏鄙,少有良马,如何出了张任这等马上功夫一流的将领。
说实在,眼下袁熙萌生了半点的退意,他想退回新市,等着秦军上门来攻,依仗坚城同秦军交战,但大军南下至此,若是就此退回,军心士气必然不利,弄不好秦军衔尾追击,退军变成了溃败。
就在袁熙忧愁之时,手下人来报,张任递来战书,约定来日大战。
“嗯?”袁熙目光聚焦,放在这封请战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