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听曲-《穿成大力农女,咸鱼躺赢爽翻天》

  她端起茶杯,借着氤氲的热气观察着楼下。那些叫好的看客,神情投入,显然是真懂行,也是真热爱。

  这时代的名角,也很受人追捧,地位也很高,并且不缺银子。

  想听他们唱戏,要砸钱,要请。

  当然只是针对普通人,有权势的他们不敢招惹,请必去。

  楼下听曲的人如痴如醉,楼上自己家人也无比陶醉,听的很专心。

  其实她很想问他们,真能听懂吗?

  一曲唱罢,楼下叫好声一片,打赏的更多。

  简宁示意嬷嬷去打赏,能让家里人听的满意就值得。

  姥姥眼睛还盯着已经空了的戏台,喃喃道,“这薛湘灵,命是真不好,可后来也是真善有善报啊……”

  我去,姥姥真听懂了?

  她能说她没听懂吗?

  一个字好多腔调,她都不知道他们在说啥?组织不起来。

  “姥姥真厉害!”

  老婆子不明就里,她啥厉害了?

  “是啊娘,女子本就弱,哎!”

  姥爷捋着的胡须,“这人唱的真不错,一定是名角,声音多透亮。”

  “是啊爹,听完实在让人意犹未尽,今天胖丫带咱们来对地方了,我这都舍不得离开了。”

  “是吗?哈哈哈,我也觉得,临走前一定得再来听两场才行。”

  要不亏大发了。

  “好,临走时候我们再好好听几场。”

  简宁记在心里,不知道这些人能不能请家里去唱,他们家院子够大,支个台子也行吧?唱一天,选他们爱听的曲,让他们听个痛快!

  儿子和她一样不爱戏曲,现在已经指着门想要离开了,他早就待不住了。嬷嬷一直陪着他玩才没闹。

  “爹娘,天色已经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

  一场戏一个时辰,而今天这场好像是加长版,足足一个半时辰,一下午全耗在这了。这会子外头差不多已经天黑。

  下面的人陆续散完了,他们上面的人才开始下楼。

  下去的时候,看见好几个熟人,官员家眷。

  简宁又跟他们唠了一会嗑,等出了广德楼,才发现外头的天已经黑透了。

  “这么晚了?”

  头一次觉得时间过的这么快,他们来时还是大亮。

  “赶紧回吧,大家都饿了吧?”

  “吃了点心倒也不觉得饿,只是这时间过的真快。”

  “嬷嬷,家里厨子也不知做饭没有?”

  “应该没有,县主没回去他们也不知道该不该做,刚才应该派人回去交代一声,是奴才疏忽了。”

  想主子想不到的,伺候主子周全本就是他们这些下人该做的,只是刚才她真的忘了。

  “无碍,回家简单吃点就行,煮点面下点饺子也快。”

  嬷嬷扶着简宁上马车,这么好伺候的主子她第一次遇见,若是以前的主子,这会子她就是一顿棍棒。

  次日简宁又带他们出去赏梅。

  “现在还没到最冷时候,听说再过半月,梅花开的最盛,那时候再带你们来看看,满园梅香。”

  “现在就已经开的极好看,胖丫,你说京城的梅花咋和咱们村里的梅树不一样呢?”

  “咱们村里就村长家里一棵,孤零零的,他也不会打理,冬天连花都不长几朵,哪里会好看?

  梅花有许多品种,村长家的就是山上挖回家种的不知道啥品种,肯定不稀奇,和这满园精心打理的上好梅花能比吗?”

  这些梅花,听说一棵都价值几十甚至上百两银子。

  简老头觉得京城人忒讲究,一园子的花也有专门的人照料打理。

  “确实长的好。”

  “京城人爱梅花,他们觉得风雅,听说陛下宫内也有一处地方专门养着梅花供欣赏,名为‘倚梅园’。”

  “陛下也爱看啊?”

  “嗯,冬日里能欣赏的花大抵只有梅花了,除了陛下,宫内的娘娘们也喜欢赏梅,喜欢折一枝带回家。”

  本来不咋爱看花,觉得不就几朵红色小花,不知道美在哪里的人立刻觉得这满园子梅花好看的不得了。

  他们很喜欢,非常喜欢。

  中午,简宁带他们去吃了京城最正宗的烤鸭。

  “我们之前在别处吃的都是仿制品,只有这里的最正宗。大家多吃点,不够再叫就是。”

  这会子的烤鸭店不但真材实料,鸭子也是游水鸭,就连片皮师傅都不会只给皮不给肉。

  一整只鸭子,该切片的切片,该煮汤的煮汤。

  一点不会缺斤少两,全进了他们肚子。

  现在时候的烤鸭,只给鸭皮和鸭架啊,她很想知道,肉去哪里了?

  就请问肉呢?

  “这里的烤鸭比之前在府城的还要好吃,鸭皮真脆。”

  “鸭子也肥,你看看一只上面这么多肉,还在冒油。”

  “姥爷我包一个给你。”

  自己爹娘是吃过了,其他人还没吃过,简宁示范给他们看。

  “加点葱丝加点青瓜片,肉蘸点酱,饼子包着吃。”

  “冬日里青瓜还嫩鲜。”

  “暖棚里种的。”

  简宁眼瞅着桌上的肉迅速变少,有点不够的架势,她可是叫了三只鸭子呀!

  “嬷嬷,再去叫两只,其他菜也去点一些来,白粥来几碗。”

  “是!”

  “这里的馍馍真暄软。”

  “还有点甜丝丝的味道。”

  “姥姥,这不是馍馍,是发糕,米做的,加了点糖。”

  “难怪了,我吃着咋和馍馍味不一样。米原来还能做馍馍呀。”

  “能做,你喜欢以后回家我让家里厨子做了给你送去!”

  “欸,好!”

  老了牙口不好,就爱吃软和东西。

  饭后,也没回家午休,而是带他们去了京城最有名的大栅栏。

  吃喝玩乐买东西,这里一条街应有尽有。

  她总觉得京城和前世的京城没啥区别,甚至名字都很像,有时候都有些迷糊,不知道自己到底身处哪里。

  一行人又逛到天黑才到家,到家后管家告诉她侯爷派人来了,跟她说可以去泡温泉,说是已经打点好了,这个冬天他们可以随时过去,想去多少次都行。

  这人办事还怪快。

  “爹娘,你们明日想去寺庙烧香还是泡温泉?”

  桌上的人看向简宁。

  “何为泡温泉?”

  “就是小溪那种,大池子,水是热的,一直都是热的。”

  “还有热水?不是人烧,它自己热?”

  “对,就是溪水那种,一直在流淌,但是流出来的水全是热水,那种不冷不热,刚好适合泡澡的温度。

  在里头泡澡不担心水凉,池子很大,咱们女的一个池子,爷们一个池子。温泉对身子很好,泡完身心舒畅。”

  “泡澡?洗澡?”

  郑老爷子提高嗓门,不可置信。

  来京城短短几天已经洗了两次澡,难道还要再洗一次?

  不是,这里人有病是吧?没事就洗澡洗澡,就不怕洗秃噜皮了?

  他不想再洗澡了!

  过年前都不想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