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倒打一耙-《穿成大力农女,咸鱼躺赢爽翻天》

  在他愣神的时候,管家已经带着孩子走到他面前。

  县主说的没错,周围一定有大人,就站在一棵树后,大半个身子露在外头,当他们眼瞎?

  “萧老三,你闺女还你。”

  把孩子往他怀里一送,吓坏的小孩看见自己爹,“哇”的大哭。

  “爹,他们提溜我,他们不让我见小婶,爹,他们欺负我!呜哇哇!”

  萧老三僵硬住,“你们……”他喉结上下滚动,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尴尬,羞臊,还有无尽的失望。

  “你们不能这么对我闺女,就算她是县主也不能欺负百姓。”

  好会倒打一耙。

  “你见过百姓敢在县主府叫嚣,拍门踢门。”

  “我找小婶,我找我小婶!”

  “没人是你小婶!萧老三,孩子不懂事一定是大人没教好,我劝你还是老实点的好。”

  “她不会不见红花,你们是不是没通报她?是不是?”

  “县主说了,若是你们再敢在她面前放肆,在她府附近放肆,进大狱还是乱棍打死自己选一样。”

  萧老三瞳孔地震,乱棍打死?

  她还敢杀人?

  县主杀人难道不用偿命?

  是了,以前就有人说过,他们在有权势人眼里就是蚂蚁,随便怎么糟践踩踏都行。

  怀里的小人不干了,不来找小婶她的好日子岂不是没了。

  “我要见小婶,我愿意跟她在一起,你去告诉她,红花想她。”

  还真会贴脸开大。

  “你的想对县主没任何用处,萧老三,你好自为之。”

  简宁的人走了,县主没让他们动手他们不敢动手,换成别人或许没多少顾虑,只有萧家,他们关系实在太复杂了。

  “爹,小婶为啥不见我?你不是说我敲门后就会被人带进去?”

  萧老三刚被人威胁,县主闺女的质问让他脸疼的很。

  忍不住咆哮,“闭嘴,还不是你废物,让你哄个人都哄不好,除了吃还会啥?你跟你娘一样,都是只会咋咋呼呼的废物。”

  小姑娘被骂傻了,忘了要哭,傻傻看着自己爹。

  他咋了?为啥骂她?

  萧老三气急,他得罪了村长,在二哥面前吹了牛,现在事情没办成,咋整?

  “你刚才去敲门,干嘛踢门?”

  红花不敢说,她手都敲疼了也没人开门。

  “爹,小婶不要我了,她不要我了!”

  说完瘪着嘴又想哭。

  萧老三火大,“不许哭!”

  哭哭哭,就知道哭,一点好运道全给哭没了。

  “爹!”

  “回家!”

  简宁这里怕是不能来了,管家的警告确实震慑住他,他不敢赌,这两个选项都要人命。

  红花很想让爹背着她走,像来的时候一样,可她不敢说,只能小跑着跟上。

  “爹,你等等我等等我!”

  呜呜呜……大哥说的没错,那女人心肠狠毒,自己富贵后便不想认他们这些穷亲戚了。

  和他们娘一样,因为银子才闹的,以前大方全是装出来的。

  以后她再也不来了,她不要她了!

  小姑娘真伤心了,边走边哭,爹对她变脸,小婶也不理她,一天之内她的天塌了。

  不认识路,再伤心也不敢落下,只能死死跟着亲爹。

  管家关上大门再次复命,“县主,他们走了,萧老三躲在一棵大树后,奴才已经把县主的话转达给他了,再来一次就对他不客气。”

  “嗯,下去吧。”

  “呸,这家人老的小的都太不要脸了,怎么?还以为你稀罕他闺女?”

  “我从没稀罕过他家闺女,以前真觉得她可怜,才对她多了几分怜爱,铁头也是。”

  “就是,以为自己孩子镶金了,谁看了都想要。”

  “不说了老婆子,人都走了还有啥好说的,别耽误闺女做东西。胖丫,你这还要洗多久?宝子在旁边玩了好一会水了,衣裳全湿了。”

  简宁看了眼“噗通噗通”玩水的儿子,以前就听人说过小人爱玩水,下次做个大木棚,天再热点让他坐木盆里玩个够。

  “带小主子去换身衣裳,把他头发擦干。”

  嬷嬷抱着孩子走了,走的时候还在咿咿呀呀喊着要玩水。

  至于她要洗多久,自然要洗到水不出颜色。

  “等水盆清澈就算洗好了,爹娘若是看的累的坐一会,晒晒太阳倒也挺舒服。”

  这倒是,现在阳光正好,晒着很暖和。

  “胖丫,做口脂不是直接要用上花的颜色更好吧,你把它们都给洗了,不是没颜色了?”

  “还有的,颜色会更纯。”

  是吗?闺女说对他们听不懂,还是继续看她做吧。

  视察完棉花地的燕离也很好奇,想看看她到底如何做口脂,虽然是女人用的玩意,他不是没啥事干吗?

  发酵好的粟米浆和洗好的红花倒在一起,用手揉捏,让他们充分融合,最后拧干净里头的水分。

  拧干的红花饼里加点草木灰,再次揉捏。

  随着她的揉捏颜色越来越深。

  旁边的人震惊,他们以为洗了那么多次的花早就没了颜色,事实上刚才看到的也不咋好看,可现在竟越来越红。

  “给我点醋。”

  简宁往里倒了点醋,倒入后,轻揉几下,花泥颜色更亮更好看了。

  周围人都看呆了,别说他们看的稀罕,就连燕离都惊奇的不行,这到底是何法子,竟如此神奇。

  “拿个瓷器过来,这么大,精致一点,好看点的。”简宁比划了一下。

  因为她做口脂,家里人连午饭都没吃。不饿,只想看口脂咋来的,一点都不饿。

  小瓷器来了,她把花泥再次放进布袋里,用力拧出浓稠,鲜艳的红色汁液。

  这便是胭脂津,晾干后便是胭脂膏,加上猪头熬煮定型,便是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