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还不想那么早的进陈家祠堂!-《1983都重生了,自卷不如卷人》

  只听老老太太幽幽道:“但是假如他在上层,提供智囊服务,充当顾问,会影响多少干部?

  刚刚就已经影响到两位县长,他们的治下加在一起已经近百万人口了吧?这样的县长一百个又如何?”

  哎哟喂!差距无处不在,陈世伟瞪大眼睛:“奶奶您的意思是,让大羽去党校授课吗?还是说让他去计委呀?”

  去计划委员会?那是为整个华夏,这部庞大而复杂的机器。设定计划的地方,承担未来发改委部分职能。

  那是需要倾情投入的工作,张羽连连摆手:“爸您别害我,我不喜欢当官,不喜欢被人束缚,我还是喜欢做自己想干的事。

  偶尔给你们出点主意也就罢了,同样的主意,如果一百个县长都来做,会是什么后果?”

  开什么玩笑?计划委员会是什么地方?那也是自己能掺和的地方?一把手可是副国级大领导!

  好几个部级干部,里面足足二十多个司局级单位。未来被称为小政务院的地方,张羽可不敢染指。

  小张同学可怜兮兮的说:“那也就没有空子可钻了呀,一百个县的富余人口,全都涌向经济发达地区。

  势必造成人员拥堵,其实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按照老人家所说的,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把工业基础打好,发展更多的产业,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两位县长,陈世伟也好颜强也罢,感觉都被自家的小字辈智商碾压了,这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颜强忍不住问:“大羽啊,难道像我们那里除了劳动力输出,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嘿!张羽摇了摇头:“我们刚才已经说到了,那种地方一时之间,是没有办法发展工业的。

  有些工艺,看似投入简单,但是破产的速度可能更快。实际上这种地方,不妨老老实实的搞以工代赈。”

  很多地方的确不适合发展经济,最少在这个时代还不行。外埠条件不完善,国家没有足够资金倒挂。

  换做是四十年后,国家有着海量资金。自然可以大把大把投入,然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现在么:“用国家和我们给的扶贫款,聘请当地富余的劳动力,去治理盐碱地。

  同时用这些扶贫款,去培养足够多的职业教育人才。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贡献,此外抓教育啊!”

  对张羽来说,为任何地方的老百姓,提供脱贫致富的策略。都没所谓的,但是眼前是自己人。

  那么自然就要全力以赴,给两位找到康庄大道。那种脚痛医脚头痛医头的办法,岂不是糊弄人么?

  所以张羽很认真的帮俩爹出招:“让那些学生知道贫穷的根源,让他们走出去。

  就算一万个学生中,有九千个再也不会回来。剩下那一千个,还是可以给当地带来巨大的变化。”

  两个人居然都在记笔记,张卫红一脸的傲娇。这是她培育出来的儿子,跟其他人无关。

  看看他的儿子多聪明,亲爹也好,继父也罢,都需要儿子给出谋划策。

  老陈笑道:“回头你俩记的东西给我一份,这东西不能让你俩独享,虽然你俩可以当县长。

  也不能独享这份成果吧?还是要把大羽这种思维模式扩散出去,让更多的老百姓脱贫致富。”

  听了这话,陈世伟和颜强都是一呆,刚刚儿子可是说了。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现在老陈居然要全面推广!

  老颜嚯地站起身:“爷爷、伯父你们慢慢吃,我要回去了。走吧,卫红,咱们回家,我要去打个电话。”

  不愧是军人出身行动力超强,张羽笑了:“那屋有个电话您可以去打,爸你也不用着忙跟人家抢。那个院里也有个电话,你也可以去打。

  现在是看你们县里行政的统筹能力了,是看你们麾下那些干部干事的水平了。如果一个个都是酒囊饭袋,电话打回去也是没用的。”

  臭小子咋说话呢?太爷爷笑骂道:“那些能够在基层,为老百姓服务的每一个都是平民英雄,哪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事件?

  事实上更多的就是在平淡中见真心,他们愿意为老百姓付出一切。这就够了,我们不要求全责备,更不能吹毛求疵。”

  人已经跑出去打电话了,太奶奶看着张羽:“重孙儿,你真的确定不去当官吗?那么去当老师怎么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你这智慧去教人如何做,白瞎了。但是你可以教那些领导干部,教他们如何思维。教他们如何教导老百姓如何去做,你的是大智慧,跟他们的不一样。”

  小老太太这简直是捧杀呀,别人不知道,张羽自己很清楚。他拥有的能力,也就那么一丢丢。

  充其量是模仿后世的很多事情罢了,他有自卷空间,还有重生的金手指在。

  所以脑子里积累的那些东西,可以一点一点往外折腾,影响到越来越多的人。

  但是你让他当一个老师,打造全体系的教材,那简直是累死人不偿命。

  张羽摇摇头:“太奶奶还是算了吧,我不想那么累,当老师太辛苦了。我现在多好,有机会就帮国家弄点儿技术方面的。

  或者帮两个老爹想想那些,这些都是用不了太多时间的。我不想深陷在事务之中,无法自拔,累死了。”

  对张羽表现出来的慵懒,大家并不奇怪。实际上在所有人的心目中,张羽绝对是最能干的年轻人!

  太爷爷点点头:“你说的也对,过去那几年实在是太累,其实你这臭小子,总是把自己说的一无是处。

  事实上你做的已经足够多了,别人口上说的好,做的却很少。而你呢总是谦虚,结果做的比说的多。国家是看在眼里的,人民也是看在眼里的。”

  这话说的,张羽夸张的打了个冷颤,的确是给国家做出了贡献。同样的享受了待遇,那可是顶级大咖才有的待遇啊!

  对此张羽很是感激:“太爷爷您干嘛?您这是打算把我的名字,贴在祠堂里吗?太早了吧,我还年轻,还不想那么早的进陈家祠堂!”

  太奶奶急了:“臭小子说啥呢?吐三口!赶紧的给我吐。”

  奶奶也连连点头说:“不只要吐,还要说百无禁忌,咋啥话都能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