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有了主意-《86年:五个嫂子八个孩子要我养》

  刘昌顺这边,着急忙慌赶到镇上码头,没找着自家闺女。

  又是急的,又是热的,满头的汗,也顾不上擦。

  围着镇子找了一圈,还是不见闺女。

  这丫头,已经出镇子了?

  心里很是自责,是他们把丫头给逼走了呀。

  担心盖过了一切。

  看到旁边有个烟酒杂货铺,门口放着公用电话。

  镇上码头外来人员比较多,经常要跟家里人联系,因此这些小铺子,门口都装了电话。

  按分钟收费的。

  这时候的电话还需要转接,有专门的接线员。

  到1987年,也就是一年后,模拟电话出来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大哥大”,像个砖头块一样。

  从那开始,电话才越来越方便。

  刘昌顺把洋车子停好,过去给村委会打了个电话,让家里媳妇来接。

  只希望闺女已经回家了,或是跟家里联系了。

  媳妇徐桂玲接了电话,还真带来了好消息。

  “你去广播台找找去,那丫头说,找了广播台的工作。”

  “丫头打电话跟你说的?”

  刘昌顺激动道。

  “不是丫头,广播台的领导,一个女的声音。”

  “那就好,那就好,我去广播台看看。”

  “嗯嗯。”

  挂了电话,付了钱。

  广播台也好找,院里有个铁塔,传播信号的,算是镇上的标志性建筑。

  问了人,很快就找到了。

  只是不巧,人家这会儿已经下班了,看大门的都没让他进。

  “下班了,下班了,有事明天再来。”

  看大门的老头,拦着他道。

  “老大哥,我闺女在这里面工作,我想进去看看。”

  刘昌顺对看大门的老头道。

  老头一听,是广播台工作人员的家属,态度立刻转变了许多。

  客气道:“你去她住处找吧,下班了已经。”

  “行,辛苦大哥了。”

  “不客气。”

  没找着人。

  闺女住哪,他哪能知道。

  那就明天再来吧。

  反正现在闺女跟家里已经联系上了,人是安全的。

  又没被王武那小子拐跑。

  这都是好事。

  而且,闺女找的可是广播台的工作,这算是镇上最有面子的工作单位了。

  广播台虽设在镇上,但却是县级单位。

  搁这里面工作,镇上其他部门见了,都得尊称一句“领导”。

  刘昌顺大小也是个教师,常来镇上开会,对镇上的情况,了解的很清楚。

  闺女怎么那么能耐,能到这里工作?

  跟做梦似的。

  不会是骗他吧?

  但这会儿有疑虑也不行,找不着她人。

  回去吧,明天再过来。

  就这样,骑着洋车子回去了。

  按下刘昌顺这边不表,单说王武这边。

  这会儿,在镇上“芒山大酒楼”,二楼包间。

  王武、胡秀娟,还有刘香云,以及三姐李艳丽,和广播台的陈国平台长,坐在桌前准备喝酒吃饭。

  刘香云在大酒楼坐着呢,她爹能在镇上找到她就怪了。

  这“芒山大酒楼”,是整个芒山镇规格最高的酒楼,就是以商务标准建设的。

  能有这么大手笔投资的,也就只有三姐。

  但这边,三姐是甩手掌柜,让手下人管理。

  她的精力,主要放在那几家酒馆。

  “艳丽,这几位都是咱家亲戚?”

  陈国平跟李艳丽是老熟人了。

  李艳丽两个哥哥还在镇上的时候,陈国平那会儿还不是台长,在镇政府上班。

  当时还没有设立“湖光县广播台”。

  后来县里要设广播台,原本准备在县城选址。

  陈国平提前得到了这个消息,找李艳丽两个哥哥帮忙,上下打点。

  这才把县广播台,给设在了镇上。

  陈国平任了台长,一跃成了县里干部。

  要不李艳丽怎么那么自信,给香云安排到广播台,不是什么问题呢。

  都是说得上话的人。

  “对,我表亲,这是表妹,这是表弟,这是表弟媳妇。”

  李艳丽给陈国平一一介绍。

  说自家亲戚,好安排事。

  王武他们,也都给陈国平打了招呼。

  陈国平点了点头。

  “表弟媳妇,要到台里工作是吗?”

  问他们道。

  “没错,陈台长,你看看能给安排开不?我这表弟媳妇,也不是咱夸,这条件,搁咱台里可找不出比她漂亮的。”

  李艳丽毫不掩饰地夸赞道。

  陈国平笑了。

  工作肯定是能安排的。

  但既然是亲戚,那不能给随便安排,得安排到好部门去。

  让她去烧锅炉?这不骂人嘛。

  “艳丽,咱这台里,你也知道情况,都是找人进来的,既然是给咱自己亲戚安排,得安排到好部门去,只是......”

  陈国平有些为难。

  李艳丽明白他的难处。

  各部门都不缺人,在这工作的,还多是高干子弟家庭子女,没一个好得罪的。

  要是给刘香云,强安排到一个不缺人的部门去,那不是抢人饭碗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到时候再被人排挤了,受不完的委屈。

  点了点头。

  “明白,那也得安排呀,咱这都是亲戚,陈台长,给想想办法。”

  先把难题抛给他,他要想得出办法,那是最好。

  要实在想不出,就委屈求全,先安排个次点的部门,凑合着干,等有机会了,再往上挤。

  陈国平微皱眉头,捏着下巴。

  “倒是台里在商量,新开一个节目,不过人都是定好的,而且这节目,是人家给带来的,稿子什么的,都是人家从省城找的大作家写的,咱就是硬安排,也只能给安排个副手,还得看人家愿不愿意要。”

  这听着就够憋屈的。

  给别人副手,还得看别人的脸色,人家愿意收,才能干得上,不愿意收,都没这个机会。

  李艳丽也没了主意,看向王武。

  “小武,台里的情况,你也了解了,我跟陈台长,这都是多年的朋友,他说的情况,也都是具体存在的,你给拿拿主意,实在不行,我明天去问问镇政府能不能给安排开。”

  三姐对王武那是没话说。

  王武很是感激。

  “谢谢三姐,谢谢陈台长,我能问下陈台长,咱这新节目,是要开什么节目吗?”

  “故事会,咱都没外人,有什么说什么,这是县领导安排过来的。”

  陈国平如实道。

  王武点了点头,能理解。

  不过听到这“故事会”,心里有了主意。

  他是干嘛的呀,“文抄公”。

  别人带着稿子来开节目,他也能给香云单开一个节目。

  那人不是从省城找的作家,写的稿子嘛,听着挺唬人,找的是名流作家。

  搁王武这穿越怪面前,狗屁都不是。

  “陈台长,我们要是自己带着节目来,也找作家给我们写稿,能不能给我们也单开一个节目?”

  王武问陈国平道。

  陈国平和李艳丽听这话,都是眼前一亮。

  对呀。

  没地方安排,咱自己再开一个节目呗。

  怎么安排节目,台长还是一挥手就能搞定的,不然什么权力没有,他这台长当得还有什么用?

  “小武兄弟,你要真能搞定节目,那没话说,明天开播都行。”

  陈国平笑道。

  王武心中大喜。

  “那就太好了,节目没问题,咱还得保证节目质量,只会给台长您争气,不能让别人说咱闲话。”

  陈国平听他嘴那么会说,也很高兴。

  “行行行,那这事拍板就能定,小武,你是准备安排什么节目?”

  “咱开长篇小说呗,跟评书一样,一天播几章回,一本书能开一年,听众粘性也高,听了上回想听下回。”

  王武回答道。

  “长篇小说?这样的作品可不好找,而且好多都有版权的,咱虽说是地方广播台,但也不能违规,可不能抱着侥幸心理,拿人家的作品偷偷播。”

  陈国平把自己的担心说了出来。

  王武听完淡然一笑。

  “陈台长,保证有版权,还得是原创小说。”

  喜欢86年:五个嫂子八个孩子要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