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上钩了-《86年:五个嫂子八个孩子要我养》

  欢快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

  刘香云很快骑着洋车子,过去了。

  这几人,还没看过瘾,各个勾着头看。

  嘴里还念叨着。

  “妈呀,真漂亮啊。”

  “啧,走了。”

  “还没看够呢。”

  “这辈子要是能跟她睡一觉,死都值了......”

  马虎瞅着五人这模样,心里很是得意。

  上钩了。

  轻笑了一声。

  “漂亮不?”

  “哎呀,虎哥,你真够义气,带我们瞧的这个刘香云,是天下第一美。”

  “太漂亮了。”

  “说句丢人的话,我刚才就瞅几眼,裤裆里就不老实了。”

  “我也是。”

  “哈哈哈哈......”

  几人都笑了。

  马虎摆了摆手。

  “这没啥丢人的,男人都这样,对了,你们几个,跟女人睡过觉没有?”

  “小时候我妈搂着我睡,算不算?”

  一人调皮问道。

  马虎在他头上轻敲了下。

  “别捣乱,问你们正经的呢。”

  几人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虎哥,你瞧我们这德行,谁愿意跟我们睡啊。”

  “我们身上又没钱,那些女人,现实的很,给她们花钱,她们才能跟咱们玩。”

  “我们饭都吃不上,哪有女人啊......”

  几人诚实道。

  马虎嘴角上扬,淡淡一笑。

  “今天虎哥带你们去破个戒。”

  大手一挥道。

  几人一脸的难以置信,看向马虎。

  “虎哥,什么意思?”

  “我靠,给你们破女人的戒,你们说什么意思?”

  马虎在说话那人头上轻敲了下,说道。

  “这......给我们找个女人?”

  “虎哥,这也太够意思了吧?”

  “花钱找啊?”

  “虎哥,没啥说的,以后赴汤蹈火,一句话的事,兄弟们在所不辞。”

  马虎笑了。

  “瞧你们这出息,行了,跟我走吧,但我可说好了,只给你们找一个,你们别打架,一个一个来。”

  “放心吧,虎哥,让我等一夜都行。”

  领着这几人去了。

  街上有他们这种男街溜子,就有女街溜子。

  这些女人,也和这些男街溜子一样。

  家里穷的要命,还整天被家里人非打即骂。

  而且这年头,“重男轻女”的思想非常严重,尤其是在乡下。

  一些人家,女孩来到世上,好似罪人一般,家里人都不把女孩当人看,谁见了都能踢两脚。

  就这样的家庭出来的,女孩但凡有点反骨,十几岁就离家出走了。

  可十几岁的孩子,到社会上能干嘛呢?

  何况还是个女孩子。

  马虎他们这些混社会开场子的,就尽挑这样的女孩。

  跟现在收拢麻子他们几个一样。

  先带这些个女孩,吃喝玩乐一番,让她们见识下花花世界。

  等到她们开了眼,再跟她们说,行了,玩也玩了,吃也吃了,你们走吧。

  这些女孩没几个会走的。

  出去举目无亲,饭都吃不上,还被人欺负,哪有跟着他们的日子过得舒坦啊。

  这个时候,但凡她们流露出想留下的意愿,嘿,就上钩了。

  马磊他们这些人,过去在这些女孩身上花的钱,会加倍捞出来。

  而且一旦误入歧途,就是踏马一辈子的事。

  悬崖勒马?

  洗心革面?

  纯扯淡。

  没几个能真的回归正常生活的。

  大部分人,从小姐干到妈咪。

  这还是幸运的。

  有些人,命都搭进去了。

  那些亡命徒,就盯着这些小姐下手。

  一方面她们能约的出来。

  还一方面,这些女人,往往都跟家里闹翻了。

  家里人巴不得她们早点在外面死掉。

  丢人败兴,祖宗的脸都给丢尽了。

  一家人都跟着蒙羞。

  这样的女人死掉了,没人会找,好些都是几个月后才被发现的。

  要是没被发现,那就是失踪人口。

  不会有人报案的。

  这些悲剧,罪魁祸首就是原生家庭。

  好些人只管生,不管养。

  女儿来到这样的家庭,踏马倒了十八代血霉了。

  生是欲,养是德,托举是恩。

  而有些家庭,尤其是八九十年代的乡下,还“托举”?

  不把儿女的血吸干他们都不罢休。

  一辈子用道德绑架着儿女。

  儿女不按着他们的意愿走,就被扣个“不孝顺”的帽子,四处宣扬,败坏儿女的名声。

  好多人被逼的离家出走,那不是“叛逆”,是踏马给自己找个活路。

  所以“报应”也是相对应的。

  这个年代,不少“弃养”老人的。

  那位说,有没有“以怨报恩”的呢?

  小时候父母虐他们千万遍,他们等父母老了,还很孝顺的。

  有,也不在少数。

  这其中的原因,“愚忠”、“愚孝”都不是主要的,而是当下年代的风气。

  甭管他们父母当初怎么对待他们,如果父母老了,他们不孝顺,会被一个村的看不起。

  甚至别人会拿这个当借口,无端欺负他们。

  他们只要还在村里住,就不得不去“孝顺”赡养老人。

  其实家庭的事,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事。

  这根本就不是讲理的地方。

  讲理的前提,是双方站在同一平等身份上,去交谈,才会有结果。

  可父母天生就高儿女一等。

  反对他们的意见,就是“忤逆”、“不听话”、“不孝顺”。

  这怎么讲理?

  没别的,就一个,他们生了儿女。

  这个情况,可不是八九十年代独有的,过去两千年,都是如此。

  且即便是后来,进入到新世纪,虽然情况在好转,但依然有大量的父母,是这种观念。

  不是每个有生育能力的男女,都配得上“父母”二字的。

  他们打着“为儿女好”的旗号,意图把儿女培养成“提线木偶”,按着他们的意愿,去为他们造福。

  马虎手下,就养着这么一帮离家出走的“女街溜子”。

  这会儿带着麻子他们几人,回到了黄古洞,自己的地盘。

  穿过一条深胡同,转了个弯,来到一个院子前。

  这是他们租的房子。

  院门关着的。

  马虎敲了敲门。

  很快有个男人的声音。

  询问道:“谁?”

  “我。”

  马虎淡淡说了句。

  那人一听是“虎哥”的声音,赶忙打开了门。

  “虎哥,回来了?”

  马虎点了点头,朝着屋里,使了个眼色。

  “有闲着的不?”

  “有,刚有个歇着的。”

  那男子点头道。

  马虎又朝着身后,麻子他们几人使了个眼色。

  “带他们进去吧。”

  “虎哥,没那么多人闲着。”

  那男子见虎哥身后,有五个人呢,可安排不开。

  马虎笑了下。

  “找一个就行,让他们一个一个来。”

  男子跟着笑了。

  “行,你们几个,跟我来吧......”

  喜欢86年:五个嫂子八个孩子要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