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长子乔成枫几个月前携家带口从外地调回京城,如今乔成枫在大理寺做了个正六品的司业。
乔成枫之前在外地是从五品的官职,调回京城后乔侍郎本想让儿子继续谋个从五品官,就样就是平调。
按本朝律法地方官员调到京城任职,除非在地方上做出十分亮眼的政绩,才能维持原来的品阶,否则只能降一级任职。
纵然乔侍郎费尽心思想要给儿子谋个更好的职位,可惜乔成枫在外做官这些年政绩平平,实在拿不出什么值得被褒奖的地方,所以到最后只得了个正六品官职。
今日伯府突然来人报信请他们夫妇过府叙话,即便什么都不说乔侍郎夫妇也知道定是出了什么大事,否则南平伯做为一个晚辈怎么也要亲自前来见他们才是,既然这样,那就带着儿子和儿媳也一起过去妥当。
只是儿子已经出门当值了,至于儿媳阮氏,温氏实在看不上眼,不,应该是从没有看在眼里过。
之前就不说了,自从儿子带着侄女月秀和几个孩子回来后,那阮氏越发被衬托得木讷无能,整日沉默得跟个隐形人一样,就是当面骂她几句都没有生息的那种,即便带着她出来指定也是帮不了半分的。
不得已温氏才把月秀带出来,这个时候她也顾不得月秀只是妾室的身份了。
就在几人等得不耐烦的时候,南平伯、陆云起跟喻青瓷从外面走了进来。
乔侍郎看见几人进来从鼻子里冷哼一声不打算理会,他一大早莫名其妙被请了来,却被扔在这里坐了半天冷板凳早就憋了一肚子气,如今看见南平伯自然不会有好脸色。
温氏则扫了几人一眼,见没有女儿乔氏的身影不由心里更加慌乱,她扬起笑脸起身问道:
‘女婿来了?呦,三小姐和三姑爷怎么一大早也在?”
温月秀见几人进来后并没有给乔侍郎和温氏行礼,不满地纠正道:
“什么三小姐?姑母您是长辈,无需对一个当晚辈的如此客气。”
说完又眼光一转瞥向喻青瓷冷哼一声道:
“还真是没有规矩,见了长辈都不知道行礼请安,不愧是乡野长大的。”
温氏皱了皱眉示意她闭嘴,今日可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温月秀不服气地又冲喻青瓷翻了个白眼。
喻青瓷微微一笑出声道:“侍郎府倒是好规矩,居然带着个妾室出门做客,还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呢?”
“你!”
温月秀这些年跟着丈夫在外多年,人前一直以正室夫人自居,如今回到京城也从没把阮氏放在眼里过,加上有温氏这个亲姑母宠着,侍郎府上下谁不是高高捧着她?
此刻却被喻青瓷毫不留情点出她妾室的身份,温月秀顿时脸色一变就要发作。
温氏眼疾手快拦住了她。眼下这种场面也就温月秀看不出个轻重来。
喻青瓷也不想跟一个妾室打嘴仗,拉着陆云起找了个位置坐下。
温氏还想说些什么,见此情景脸色也沉了下来。
南平伯对着乔侍郎和温氏随便拱了拱手道:“见过岳父岳母。”
等众人都坐下,乔侍郎绷着脸问道:
“女婿,你这是什么意思?一大早着急忙慌请我们过来是出了什么事?对了,茹儿呢?”
茹儿是乔氏的小名。
温氏面上带着急切,也开口道:
“女婿,是不是茹儿出了什么事?要不我们来了半天怎么不见她出来迎接我们?”
南平伯:“岳父岳母莫急,突然请你们过来自然是有正事要谈。”
既然人都来了南平伯也不卖关子,直接叫人把昨日的几份供词全都拿出来呈给乔侍郎夫妻看。
两人看完后顿时大吃一惊。
乔侍郎:“这不可能!这供词是从哪里来的?简直莫名其妙!我女儿怎么可能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
温氏也一脸不信地道:“对,我女儿向来贤惠又心善连厨房杀鸡都不忍心看见,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情?女婿,贤婿,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误会,你可要查清楚了绝不能冤枉了我的女儿。
我女儿在哪里?我要见她。”
说着慌慌张张就要往内宅去。
南平伯:“不忙,知道你们不信,我这就叫人把她们都带过来,有什么不清楚的你们当面问问。”
当下吩咐人把乔氏、吴嬷嬷、旺财、生旺还有田娘子等一干人全部带了来。
乔氏被软禁在海棠院一夜,衣食伺候虽然照常,但是这心理煎熬却难以承受,整整一夜她提心吊胆根本睡不着觉,只见她眼窝深陷皮肤暗淡无光,无力地扶着丫头知书的手,一副病入膏肓的样子出现在众人眼前,俨然跟之前光彩照人自信满满的当家夫人判若两人。
乔氏看见自己的父亲母亲,顿时心头一酸落下泪来:
“父亲,母亲,你们总算来了。”
温氏忙上前抱住女儿心疼地上下查看:“你这是怎么了?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乔侍郎和温月秀也吃了一惊赶紧上前问这问那。
等几人问的差不多了,喻青瓷咳嗽一声打断了他们,然后将事情不急不缓详细说了一遍,每问到关键处还停下来跟当事人确定一番。
“是不是这样,田娘子?”
“生财、生旺,这是你们两个亲口承认的吧?”
“吴嬷嬷,你当时是这样做的吧?”
几个人经过昨日那番折腾,又被关了一夜没吃没喝的,这会儿已经心里崩溃之极,破罐子破摔招得很是痛快,问什么都点头承认,附带磕头求饶。
喻青瓷说完了,南平伯目光冷冽看向乔侍郎夫妇:
“岳父岳母,二位可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尽管问就是!”
乔侍郎第一个站起来:“不可能!只凭这几个奴才的一面之词就定了我女儿得罪,简直是荒唐!我的女儿我清楚,她从小最是心软,绝对不会做出这种大逆不道之事!”
温氏:“对,我女儿从小性子就温顺善良,她不可能做出这种害人的事来的,定是这几个奴才胡乱栽赃的,女婿你不能听信他们一面之词呀,我女儿她是冤枉的!”
喜欢替嫁望门寡后,战死的夫君回来了
乔成枫之前在外地是从五品的官职,调回京城后乔侍郎本想让儿子继续谋个从五品官,就样就是平调。
按本朝律法地方官员调到京城任职,除非在地方上做出十分亮眼的政绩,才能维持原来的品阶,否则只能降一级任职。
纵然乔侍郎费尽心思想要给儿子谋个更好的职位,可惜乔成枫在外做官这些年政绩平平,实在拿不出什么值得被褒奖的地方,所以到最后只得了个正六品官职。
今日伯府突然来人报信请他们夫妇过府叙话,即便什么都不说乔侍郎夫妇也知道定是出了什么大事,否则南平伯做为一个晚辈怎么也要亲自前来见他们才是,既然这样,那就带着儿子和儿媳也一起过去妥当。
只是儿子已经出门当值了,至于儿媳阮氏,温氏实在看不上眼,不,应该是从没有看在眼里过。
之前就不说了,自从儿子带着侄女月秀和几个孩子回来后,那阮氏越发被衬托得木讷无能,整日沉默得跟个隐形人一样,就是当面骂她几句都没有生息的那种,即便带着她出来指定也是帮不了半分的。
不得已温氏才把月秀带出来,这个时候她也顾不得月秀只是妾室的身份了。
就在几人等得不耐烦的时候,南平伯、陆云起跟喻青瓷从外面走了进来。
乔侍郎看见几人进来从鼻子里冷哼一声不打算理会,他一大早莫名其妙被请了来,却被扔在这里坐了半天冷板凳早就憋了一肚子气,如今看见南平伯自然不会有好脸色。
温氏则扫了几人一眼,见没有女儿乔氏的身影不由心里更加慌乱,她扬起笑脸起身问道:
‘女婿来了?呦,三小姐和三姑爷怎么一大早也在?”
温月秀见几人进来后并没有给乔侍郎和温氏行礼,不满地纠正道:
“什么三小姐?姑母您是长辈,无需对一个当晚辈的如此客气。”
说完又眼光一转瞥向喻青瓷冷哼一声道:
“还真是没有规矩,见了长辈都不知道行礼请安,不愧是乡野长大的。”
温氏皱了皱眉示意她闭嘴,今日可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温月秀不服气地又冲喻青瓷翻了个白眼。
喻青瓷微微一笑出声道:“侍郎府倒是好规矩,居然带着个妾室出门做客,还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呢?”
“你!”
温月秀这些年跟着丈夫在外多年,人前一直以正室夫人自居,如今回到京城也从没把阮氏放在眼里过,加上有温氏这个亲姑母宠着,侍郎府上下谁不是高高捧着她?
此刻却被喻青瓷毫不留情点出她妾室的身份,温月秀顿时脸色一变就要发作。
温氏眼疾手快拦住了她。眼下这种场面也就温月秀看不出个轻重来。
喻青瓷也不想跟一个妾室打嘴仗,拉着陆云起找了个位置坐下。
温氏还想说些什么,见此情景脸色也沉了下来。
南平伯对着乔侍郎和温氏随便拱了拱手道:“见过岳父岳母。”
等众人都坐下,乔侍郎绷着脸问道:
“女婿,你这是什么意思?一大早着急忙慌请我们过来是出了什么事?对了,茹儿呢?”
茹儿是乔氏的小名。
温氏面上带着急切,也开口道:
“女婿,是不是茹儿出了什么事?要不我们来了半天怎么不见她出来迎接我们?”
南平伯:“岳父岳母莫急,突然请你们过来自然是有正事要谈。”
既然人都来了南平伯也不卖关子,直接叫人把昨日的几份供词全都拿出来呈给乔侍郎夫妻看。
两人看完后顿时大吃一惊。
乔侍郎:“这不可能!这供词是从哪里来的?简直莫名其妙!我女儿怎么可能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
温氏也一脸不信地道:“对,我女儿向来贤惠又心善连厨房杀鸡都不忍心看见,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情?女婿,贤婿,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误会,你可要查清楚了绝不能冤枉了我的女儿。
我女儿在哪里?我要见她。”
说着慌慌张张就要往内宅去。
南平伯:“不忙,知道你们不信,我这就叫人把她们都带过来,有什么不清楚的你们当面问问。”
当下吩咐人把乔氏、吴嬷嬷、旺财、生旺还有田娘子等一干人全部带了来。
乔氏被软禁在海棠院一夜,衣食伺候虽然照常,但是这心理煎熬却难以承受,整整一夜她提心吊胆根本睡不着觉,只见她眼窝深陷皮肤暗淡无光,无力地扶着丫头知书的手,一副病入膏肓的样子出现在众人眼前,俨然跟之前光彩照人自信满满的当家夫人判若两人。
乔氏看见自己的父亲母亲,顿时心头一酸落下泪来:
“父亲,母亲,你们总算来了。”
温氏忙上前抱住女儿心疼地上下查看:“你这是怎么了?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乔侍郎和温月秀也吃了一惊赶紧上前问这问那。
等几人问的差不多了,喻青瓷咳嗽一声打断了他们,然后将事情不急不缓详细说了一遍,每问到关键处还停下来跟当事人确定一番。
“是不是这样,田娘子?”
“生财、生旺,这是你们两个亲口承认的吧?”
“吴嬷嬷,你当时是这样做的吧?”
几个人经过昨日那番折腾,又被关了一夜没吃没喝的,这会儿已经心里崩溃之极,破罐子破摔招得很是痛快,问什么都点头承认,附带磕头求饶。
喻青瓷说完了,南平伯目光冷冽看向乔侍郎夫妇:
“岳父岳母,二位可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尽管问就是!”
乔侍郎第一个站起来:“不可能!只凭这几个奴才的一面之词就定了我女儿得罪,简直是荒唐!我的女儿我清楚,她从小最是心软,绝对不会做出这种大逆不道之事!”
温氏:“对,我女儿从小性子就温顺善良,她不可能做出这种害人的事来的,定是这几个奴才胡乱栽赃的,女婿你不能听信他们一面之词呀,我女儿她是冤枉的!”
喜欢替嫁望门寡后,战死的夫君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