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会是谁?-《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我死了,谁会得利?

  朱厚炜在思索,杨廷和给的思路不错,如果顺着线索实在没头绪,不妨换个思路,想一想如果我和光菡死了,谁会得利。

  朱厚炜陷入沉思,我死了能得利的人很多,首先就是杨廷和……如果是杨廷和,他完全不会多此一举来告诉我这些。

  文官们想要朱厚炜死的人很多,无论是开海、重商还是各种改革,似乎都得罪了很多人。

  但他们不敢做出这种事。

  此前就算傅瀚为首辅的时候,也只是在暗中算计,他们怎么也不敢在明面上用这种方法来对付朱厚炜。

  那还有谁希望自己死,或者说我死了对对方有什么好处?

  朱厚炜百思不得其解,好像有很多人希望自己死,但又找不到头绪。

  朱厚照也在思考,忽然问道:“老弟,你说会不会是蒙古人?”

  “或者占城?安南?”

  “对,安南!”

  朱厚炜沉思了一会儿,觉得大哥这些话似乎也有道理,安南公主有刺杀自己的理由……可问题是,她有这个能力吗?

  她人在安南,有本事在大明境内找到如此多的刺客?

  朱厚炜心里打个问号。

  正在两兄弟思索期间,弘治皇帝快步踏入乾清宫。

  “父皇。”

  朱厚炜和朱厚照纷纷开口。

  弘治皇帝先问了朱厚炜的身体情况,然后才问朱厚照道:“锦衣卫和东厂查出什么来了?”

  “朕要看看,究竟谁敢在朕眼皮子底下行刺朕的皇儿!”

  朱厚照道:“父皇,还在查。”

  “顺天府做什么吃的?一个沐佛节的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怎么治理顺天府的?”

  “将他的职给撤了,他不行,就换一个上去!”

  朱厚炜和朱厚照还没考虑到这层,朱厚炜忙不迭道:“父皇,这事儿和顺天府也没多少关系。”

  弘治皇帝摇头道:“撤了他!这些事总该需要处理一两个人的,不然天下当官的,都有借口来推脱责任。”

  朱厚炜若有所思,最终也没继续给顺天府求情。

  朱厚照倒是干脆:“我现在就去下令。”

  弘治皇帝看了一眼朱厚炜,问道:“厚炜,可有怀疑的人选?”

  下面那句话他没说,若是有怀疑的人,直接让锦衣卫和东厂去抓人,宁可错过不能放过。

  父皇虽然已经许久没执政了,但执政水平依旧高超卓越!

  而且父皇的手段越来越凌厉了,这是对国家绝对掌控力的自信。

  若是在弘治前期,弘治皇帝绝对不会如此处理事情,但现在情况不同,尽管杨廷和是文官的代表,但依旧无法做到和弘治前期的三阁老权力比。

  朱厚炜摇摇头,道:“想了很多,依旧没有头绪,等锦衣卫和东厂那边查的结果吧。”

  “嗯。”

  ……

  这几日,锦衣卫和东厂一直在忙碌,京师的所有僧侣尼姑全部被控制起来,暂时根本无法离开京师,锦衣卫和东厂的人一个个在盘问。

  只是查了很久,依旧查不到任何头绪。

  死的那群尼姑和尚,都是从全国各地不同地方来的,多都是地方的强盗贼子,无家无室,更别提查他们的社会关系了。

  朱厚照雷霆大怒,将谷大用骂的狗血淋头。

  不过锦衣卫和东厂查出来的消息,最起码能确定一件事。

  那就是背后刺杀的人,势力很大,很有能量,能聚齐全国这么多地方的盗贼,单从这一点就能知晓。

  可问题是,他用什么方式操控这群人,让他们心甘情愿即便死,也不敢泄露任何身份?

  朱厚炜若有所思,看来这群人不是没有家眷,只是这些家眷全部被抓控制住了!

  ……

  从上元这天直到二月初,依旧没有查到关于这群刺客的任何消息,即便锦衣卫和东厂已经派出了大量人员。

  被困在京师的僧侣尼姑也不能继续控制住,只能无奈的释放他们归去。

  显然刺杀的事和尼姑僧侣没有多大关系,继续困住他们也查不出来什么头绪,还会让京师人心惶惶。

  钱宁被撤职了,因为办差不利。

  蔚王被刺的消息,暂时被搁置了,锦衣卫和东厂未来的主要任务依旧是查这群刺客的身份。

  在二月初的第一场大朝会上。

  杨廷和带头上奏,请求朱厚照罢黜谷大用司礼监掌印职,并列举了谷大用在位时鱼肉百姓,纵容东厂和锦衣卫侵占农田,地方镇守太监无法无天,敛财无度,乃至许多商贾小民破产。

  谁也没有想到杨阁老会带头上奏,一时间杨廷和在群臣心中形象再次高大起来。

  一般这种事,都会让下面的人上奏,杨阁老这个级别的官吏,无论如何都不该在这个时候主动上书。

  朱厚照想糊弄过去,于是说会让人查一查谷大用证据,等证据确凿就会处理谷大用云云。

  可杨廷和根本不管那么多。

  他将头上的乌纱帽取下来,恭敬的弯腰行礼,道:“请太子殿下立刻罢黜谷大用。”

  “此獠若不罢黜,黎民百姓江山社稷将会危在旦夕,臣呕血请求太子殿下勿要宠溺小人!”

  “若今日殿下不答应微臣请求,那么微臣这个内阁首辅将无法替殿下治理大明江山。”

  “微臣请求殿下,准许微臣告老还乡!”

  朱厚照愣了一下,面色不悦,道:“杨阁老,你这是什么意思?孤不是说了,等查到确凿证据再说,你现在这是做什么?撂挑子吗?”

  杨廷和毅然决然的道:“此前礼科给事中弹劾过谷大用,可无济于事,最终数名官吏被捕,被冤枉。”

  “殿下可曾说过后续?”

  “微臣请求殿下立刻罢黜谷大用,以告慰百官万民之怒火。”

  朱厚照怒道:“你这是要逼孤?孤要是不做呢?”

  杨廷和将乌纱帽放在地上,道:“请殿下,准许老臣告老还乡!”

  “不准!”朱厚照怒道。

  杨廷和默默退回班列,便不再开口,百官噤若寒蝉,谁也没想到杨廷和会如此刚硬,这一番之后,日后他该如何在朝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