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夺上庸-《三国之季汉演义》

  胡广闻言脸上一阵阴晴不定。

  在此之前他从来都没有考虑过投降蜀国。

  二哥和侄儿皆死于蜀汉之手。

  自己和大哥坐镇上庸多年,和蜀汉对战多次。

  双方早就有血海深仇,这种情况下他如何能够投降蜀汉。

  就算自己愿意投降,蜀汉那边愿不愿意接收自己?

  看到胡广脸上露出的犹豫之色。

  文鸯又给他加了一把火。

  “你知道我是怎么投降大汉的吗?”

  “我在冯翊为司马炎拼死拼活的打仗,并且生擒了司马攸送回洛阳。”

  “岂料那司马炎为了篡夺曹氏江山,硬要把司马攸说成被他擒获。”

  “如此一来,我自然就成了这个谎言里最大的破绽。”

  “只可惜,司马炎终究还是小看了我,让我成功逃出洛阳。”

  “也幸得大汉皇帝仁厚,不计前嫌收留了我。”

  “才有了如今的我站在你面前的局面。”

  “上庸乃中原门户,如今粮草断绝。”

  “你觉得你跟你大哥还能撑多久?”

  “你觉得你跟你大哥丢了上庸,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文鸯的话像一根根钢针一样,刺进胡广的心里,刺得他胸口生疼。

  司马炎确实是用生擒司马攸,夺取长安为由改朝换代的。

  至于长安为何没能拿下,司马炎自有他的解释。

  至于文鸯。

  一个武将,居然摇身一变变成敌国大将,并且出现在自己国家的腹地。

  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并且胡广心里很清楚,从朝廷不发援兵的那一刻开始,他和大哥就成了朝廷的弃子。

  胡广也很清楚,现在的上庸是靠什么在守着。

  靠的不是城中士兵的战斗力有多强,靠的是后方源源不断输送过来的物资。

  换句话说,他们是在以一州之地对抗蜀军。

  现在有文鸯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粮草能够送到上庸。

  没有粮草,上庸根本就守不住!

  既然如此,还不如早点给自己和大哥谋一条活路。

  至于二哥和侄儿的血海深仇,战场上刀枪无眼,生死本就是常事。

  想到这里,胡广抬头说道:

  “好,我愿意帮你们夺取上庸,但你一定要保证我和我大哥的安全!”

  听到胡广的话,文鸯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好,只要你和你大哥真心降汉,我就能保证你们的安全!”

  别看文鸯手底下只有一千多人,但是文鸯却一点都不害怕。

  当年自己带着几十骑就敢冲司马师的中军大帐,现在手握千余兵马,区区一个上庸,有何去不得?

  定下主意之后,文鸯便换上晋军装束,和胡广一起前往上庸。

  数日后,文鸯带着麾下兵马和胡广一起到达上庸城下,并顺利骗开上庸城门。

  然而汉军和晋军终究还是有差别,他们被守城士兵看出了端倪。

  守城晋军当即就命人关闭城门。

  文鸯见状跃马上前,刺死几个把守城门的士兵。

  其余晋军见状大惊,一边组织人手夺回城门,一边赶紧派人去向胡奋求援。

  文鸯一人一马,如同一尊杀神一样拦在城门处。

  替身后的汉军士兵争取时间。

  等到身后汉军士兵赶到,顺利接管了城门口。

  文鸯才带着麾下士兵杀入城中。

  此时的上庸在胡奋的改造下,基本上已经变成了一座军事堡垒。

  所有的男丁全都被充作兵士,就连女人也都被充当搬运物资的民夫。

  可是在杀神一般的文鸯面前,仅仅只是稍作抵抗便化为鸟兽散。

  文鸯辨别方向后,便立刻朝着南门杀去。

  与此同时,胡奋也收到了敌人杀入城中的消息。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胡奋不由得大吃一惊。

  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的弟弟会投敌。

  但此时已经不是计较胡广投敌的时候。

  胡奋很清楚自己能守住上庸,除了靠重赏外,更重要的还是这高大的城池给了城中百姓安全感。

  才让他们甘心受自己驱使。

  真要是让城里乱起来的话,那城中防御会顷刻崩塌。

  城中不稳,城防必失!

  好在杀入城中的人并不算多,只有千余人左右。

  胡奋当即下令,调五千兵马,先将敌人围起来,然后再将其消灭。

  但仅仅只过了两刻钟,便有人回来。

  用满是惊骇的语气告诉胡奋,他派出去围剿敌人的那五千士兵已经被杀散了。

  听到这个消息,胡奋不可置信的瞪大眼睛。

  这五千士兵虽然不是精兵,可也是经历这么长时间战争存活下来的。

  无论是战斗力还是战斗意志都不是等闲之辈能比的。

  现在居然被一千出头的敌人给杀散了?

  胡奋立刻又派五千兵马前往,这一次胡奋甚至还调用了一百重甲兵。

  但是又只过了半个时辰,他就又一次接到败报。

  五千兵马又一次被杀散,一百重甲兵更是死伤大半!

  胡奋闻言心头顿时疼的一哆嗦。

  其余士兵被杀散也就杀散了,但能让一百重甲兵死伤大半,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自己手里的重甲兵拢共就只有三百,全靠着他们才能屡次杀退蜀军进攻。

  这一下折损近百,让胡奋根本无法接受。

  同时也意识到这杀入城中的千余贼兵来历并不简单。

  三弟奉命去截杀流寇,反被对方劫持,又赚开城门杀入城中。

  这可不是普通流寇能做到的!

  胡奋立刻就猜到这支杀入城中的兵马就是蜀军。

  并且多半就是那支所谓的流寇。

  自己之前被他们的行为给迷惑了,才会觉得对方不过是流寇而已。

  但现在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

  两次杀退自己的围剿,证明这支敌人的战斗力不低。

  他得亲自去解决对方,万一真让他把城中搅乱,那破城便在顷刻之间!

  叮嘱副将守好城头,胡奋急匆匆的奔向城中。

  此时的文鸯正在城中杀的兴起。

  第一波的五千兵士围剿自己的时候,文鸯压根就没有把他们放在心上。

  若不是战场身处狭窄的街道,他根本不需要花费这么长时间。

  不过好处也不是没有,敌人同样也施展不开拳脚。

  唯一给他造成一些麻烦的就是第二波的那些重甲兵。

  手中长枪根本无法破开对方的防御。

  但这也根本难不倒文鸯。

  化枪为棍后,每一次砸劈都意味着一个重甲兵失去战斗力。

  运气不好的甚至当场就被砸死。

  但也正是这不过百余的重甲兵,硬生生的拖住了文鸯的脚步。

  并且拖到了胡奋带兵到来。

  文鸯稳坐马上,横枪指着胡奋,一边悠闲的拔掉铠甲上的箭矢,一边不屑的说道:

  “你便是胡奋?”

  大名被当着所有人的面提起,那基本跟打脸差不多。

  胡奋的心头顿时腾起一股无名火。

  但胡奋并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还是耐着性子说道:

  “汝乃何人?竟然侵吾城池!”

  文鸯仰天长笑一声道:

  “我乃大汉先锋将军文次骞!”

  “特来取上庸!”

  胡奋听到文鸯自报家门,不由得眼皮一跳。

  人的名树的影,胡奋虽然没有见过文鸯,但是对文鸯的光辉事迹。

  他还是很清楚的。

  怪不得能两次杀退自己的围剿,并且重伤自己的一百重甲兵。

  此时文鸯自称大汉先锋将军。

  胡奋就算是再傻也知道对方已经叛变。

  看着脸上露出凝重之色的胡奋,文鸯面露笑容的说道:

  “汝弟已降大汉,汝为何还如此痴迷不悟。”

  “速速投降献城,某或可饶你一命。”

  “否则必为文某枪下亡魂!”

  胡奋闻言勃然大怒,他根本不信胡广已经投降。

  “定是你用计骗了我弟,贼文鸯,拿命来!”

  说着便命麾下士兵冲杀文鸯。

  文鸯见状丝毫不惧。

  以同样的姿态奔着胡奋所在便杀了过去。

  所有挡在文鸯身前的士兵尽皆被文鸯挑飞。

  眼见文鸯已经杀到身前,胡奋并没有选择逃走。

  虽说文鸯的名头响彻四海,但胡奋觉得自己同样武勇过人。

  狭路相逢勇者胜,他想和文鸯碰一碰。

  看看这位传说中的顶级武将到底有多厉害。

  胡奋举起兵器,胡奋迎了上去。

  胡奋接住了文鸯势大力沉的一枪。

  一阵令人牙酸的摩擦声后。

  胡奋只觉得一阵腥甜充斥喉咙。

  双臂就像要断掉一样,几乎握不住兵器。

  文鸯的脸上露出几分赞许之色:

  “不错,你居然能接下我五成力的一枪。”

  文鸯对胡奋的夸奖是实打实的,既然已经决定劝降胡奋并且饶对方一命。

  他又怎么可能真的动手杀人。

  然而这句话落在胡奋耳朵里,却让胡奋一阵胆颤。

  文鸯果然名不虚传。

  五分力就已经让自己浑身脱力,要是全力施为,自己岂不是要命丧当场?

  “快,放箭,放箭!”

  “杀了他!!!”

  胡奋立刻下令。

  身后早就做好准备的士兵立刻松开手中弓弦。

  漫天的箭雨把文鸯即将脱口而出的劝降话硬生生的堵了回去。

  文鸯见状大怒。

  自己好心好意留你一命,没想到换来的是这样的结果。

  但是漫天而来的箭雨让文鸯不得不暂避锋芒。

  胡奋见状立刻抽身而退,开始指挥兵马围剿文鸯。

  与此同时,城外的罗宪也发现了一些端倪。

  从攻打上庸到如今,已经过去了几个月的时间。

  和当初霍弋他们在陈仓一样。

  几个月下来,进攻早就已经成了一种日常。

  他需要的是一个合适的时机。

  现在,这个机会来了。

  在又一次的进攻中,汉军士兵再次成功的登上了上庸城头。

  虽然结果依然是被敌人打退下来。

  但罗宪却敏锐的抓住了其中的不对劲儿之处。

  因为这次虽然也被敌人打退,但敌人的反应却迟钝的多。

  迟钝意味着运转不灵。

  和胡奋交战数月,罗宪知道此人的能耐。

  他是不会露出这样的破绽的。

  要么胡奋是在诱敌,要么就是城里出事了。

  罗宪并不知道城里究竟出了什么事。

  但文鸯他们杀入敌境的消息罗宪是知道的。

  可那不过是千余兵马,怎么可能对上庸造成威胁。

  城中有乱还好说。

  一旦这是敌人的陷阱,汉军将士将会死伤惨重。

  战场上,主将的任何决断都会决定麾下将士的性命,由不得罗宪不小心。

  但最终罗宪还是决定进攻。

  万一真的是城中有乱,那这很有可能是自己唯一的机会。

  真要是让胡奋平息乱象,那自己可就追悔莫及了。

  想到这里,罗宪立刻下令,让罗袭和霍彪二人为先锋,开始全力攻城。

  失去主将指挥后,上庸的城防出现漏洞。

  在罗袭和霍彪悍不畏死的进攻下,很快汉军士兵就再一次的攀上城头。

  即便是胡奋留下两百重甲兵,在指挥失灵的情况下,也难以抵挡处处漏风的城防。

  汉军士兵第一次在城头站稳脚跟,并为后续的汉军开辟出一块立足之地。

  眼见越来越多的汉军士兵涌上城头。

  临时负责指挥的副将举止失措,赶紧派人去告知胡奋。

  他哪里知道此时的胡奋已经被文鸯缠住,根本脱不开身。

  虽然一波箭雨成功逼退了文鸯,但也彻底惹恼了他。

  文鸯指挥着麾下士兵开始冲杀。

  自己则死死盯着胡奋所在。

  至于胡广,入城之后文鸯没有给他开口的机会。

  同样的,大哥胡奋也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胡广的使命就是劝降胡奋,可胡奋根本没有任何投降的打算。

  既然如此,还留着此人何用!

  文鸯毫不犹豫的杀了胡广。

  胡奋很快就知道了敌人攻上城头的消息。

  可此时的他已经被文鸯死死缠住,哪里有脱身的机会。

  一边是即将告破的城防,一边是想要取自己性命的文鸯。

  两个艰难的抉择摆在自己面前,胡奋顿觉十分麻头。

  也正是这短暂的犹豫,让胡奋错失最后的机会,也让他此生无法再跻身名将之列。

  最终胡奋还是决定先顾及城池的安危,先让人死命拖住文鸯。

  等自己击退攻上城头的蜀军再回来解决他。

  可等到胡奋再次转身杀回去的时候,看到的却是汉军的身影。

  城门已经洞开,汉军如同潮水一样涌进城里。

  上庸,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