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慕容氏的野心-《三国之季汉演义》

  看着积极来领食物的百姓。

  司马楙的脸上开始露出笑意。

  “行了,这事儿已经成了五六成了!”

  马奉在一旁点了点头。

  至于剩下的四五成,两个人都心知肚明。

  这支到达幽州的兵马除了留下一部分兵力应对突发情况外。

  其余的全都拆分成百余人上下的小队,并由一到两名讲武堂学子领着。

  开始往周围的城镇辐射。

  并按照这种模式去收拢人心。

  虽然此时的幽州并不太平,但是马奉却并不怎么担心。

  流寇到底是流寇,在不能做到十几倍的人数碾压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是正规士兵的对手。

  更别说马奉带来的这些士兵都是久经历练的精兵。

  与此同时,司马炎派出的使者也顺利的到达辽东,见到司马伷并传达了司马炎的提议。

  说是传达给司马伷,但谁都知道这些话是正经说给慕容涉归听的。

  将司马炎的使者安置在临时清理出来的馆驿后。

  慕容涉归父子开始商议下一步的动向。

  “没想到中原王朝竟然孱弱至如此地步!”

  慕容吐谷浑一脸感慨的说道。

  慕容涉归虽然没有接腔,但脸上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在祖辈相传的歌谣里,中原王朝是一个强大的不可一世的存在。

  任何对其做出挑衅动作的人,都会迎来最惨烈的报复。

  他们的战马会踏碎敌人的营帐。

  他们的长枪会洞穿敌人的身体。

  他们让所有人提起大汉这两个字的时候都浑身颤抖。

  就连慕容涉归自己,也是在辽东见过京观的。

  那种心理上的震慑是无与伦比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占领辽东之后,明知中原王朝已经虚弱不堪,却依然迟迟不敢南下的原因。

  万一引来中原王朝的报复,慕容涉归不觉得自己能够扛得住。

  而留在辽东也是为了能在中原王朝打过来的时候,第一时间选择逃走。

  但是现在不用了,中原王朝的虚弱远超自己的想象。

  老虎还是那只老虎,但却是快要咽气的老虎,对自己已经没有任何威胁了。

  一想到司马炎答应给自己的东西,慕容涉归的心头就一阵火热。

  那是自己部族几乎没有拥有过的铠甲和大量兵器。

  而代价仅仅只是让自己出兵骚扰一支突然进入幽州的蜀国军队。

  慕容涉归并不知道蜀国是个什么存在。

  但他也知道能让司马炎拿出这样的代价作为交换的敌人肯定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可那又如何,他也不是去和蜀国兵马硬碰硬的,骚扰而已。

  这些事情自己再擅长不过了!

  “吐谷浑,你现在立刻带一支人马回去。”

  “拿着我的信物,去找寻那些部落的头人。”

  “从白山黑水间,到草原上。”

  “任何能够联络得上的部落全都联络上。”

  “把中原王朝许诺给我们的好处亮给他们看。”

  “告诉他们,中原王朝已经不行了。”

  “这将是他们和他们族人唯一能够摆脱那些苦寒之地的机会。”

  “我慕容氏不会独吞这些财富,所有愿意前来的部落,将来慕容氏愿意和他们共享天下!”

  司马炎的举动,让慕容涉归敏锐的察觉到了中原王朝已经虚弱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

  若不趁着这个机会果断南下,恐怕北方部族就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机会了。

  但中原实在是太大了。

  单单一个幽州,就已经让慕容氏有些难以掌控,更遑论只在父辈们的口口相传里听到过的中原。

  慕容涉归觉得自己有必要联络起所有的部落。

  来共同猎杀这只奄奄一息的庞然大物。

  至于最后的好处怎么分,那是杀掉这只猎物之后才需要考虑的事情。

  慕容涉归相信凭借着自己已经占得的先机,将来肯定能在一众部族中脱颖而出。

  说不定真能建立一个属于慕容氏的王朝!

  司马炎的使者心满意足的走了,这些北方来的蛮夷,真是一点见识都没有。

  就这么一丁点儿好处就把他们给打发了。

  须知道自己手里还握着好几张底牌呢。

  到底是没有见过世面啊!

  在司马炎的使者离开之后,慕容涉归也按照约定,开始派兵去找寻找蜀军的踪迹。

  这点承诺还是要遵守的,也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深入幽州腹地,查探一些消息。

  而另一边接到司马炎旨意的羊祜脸色十分难看。

  脸色难看并不是因为司马炎旨意里对自己的申饬,那些不痛不痒的话对羊祜没有丝毫杀伤力。

  真正让羊祜难受的是,司马炎的另一道旨意。

  你自己舍了幽州,舍了幽州的百姓。

  现在有人愿意给他们一条活路,你反而不愿意了。

  什么叫担心胡人劫掠百姓?

  自从刘渊离开幽州之后,哪里还有胡人?

  这不是摆明了要自己对付那些蜀汉兵马!

  截杀蜀汉兵马对羊祜来说没有任何难度。

  可是杀了他们幽州的百姓怎么办?

  朝廷又没有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来安置他们。

  岂不是要让他们等死?!

  “将军......”

  宣旨的人离开之后,手里捧着旨意的卫瓘面露难色。

  虽然自己是监军,可卫瓘却知道自己这个监军只是一个摆设而已。

  此前监军是司马骏,但晋代魏之后,司马氏皆封王。

  司马骏已经去封地就藩,这个监军才落到他的头上。

  论能力,他和羊祜差了不知道多少倍。

  论家世,羊祜更是能甩他几条街。

  陛下凭什么觉得自己这个监军可以约束得了羊祜。

  更何况陛下此举确实是有些不地道。

  难道陛下就不担心这个消息传出去,会对大晋和司马氏的名声有所损害?

  羊祜看了一眼卫瓘,过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

  “既然陛下有旨,那本将军自当遵从!”

  卫瓘闻言松了一口气。

  不管结果如何,反正这会儿羊祜没有打算直接抗旨,那自己也是乐见其成。

  在马奉和司马楙在幽州拉拢百姓的时候。

  孟明也再次返回长安。

  离开长安的时候,孟明才不过是一个忠义将军,清水亭侯。

  再次回来却成了大汉的安南王。

  不过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孟明为何要再次返回长安。

  而不是待在安南当他的安南王。

  之前孟明就曾经来信长安,愿意取消安南国号,将安南彻底并入大汉。

  不过被陛下给拒绝了,这一次干脆自己亲自过来。

  看来是铁了心的要当大汉的臣子。

  面对这个局面,刘谌不由得喟然长叹。

  他确实想要把安南那块膏腴之地收为己有。

  但却没想过会是自己亲手完成这件事。

  更没想过孟虬会以这种结局收场。

  “既然卿执意要将安南并入汉土,那朕也不便再拂你意。”

  “即日起,于安南设立安南都护府。”

  “不复再用安南国号,行大汉历法。”

  “以中原文化,教化万民!”

  “命杨稷为安南总管,替朝廷掌管安南!”

  “册封孟明为忠义侯,食邑下邽!”

  这个封赏听得众人一阵咋舌,下邽乃是长安周边一县。

  食邑一县,便是食邑千户的规格。

  同时也代表着孟明这个忠义侯乃是大汉最高级别的县侯。

  这么年轻的县侯在大汉可真不多见!

  不过众人很快也就想明白了,人家再怎么说也是把一个国家交到大汉的手上。

  而且孟明本人也是在大汉生活了这么多年。

  从安南的角度,人家带着父亲打下的土地归顺大汉。

  从大汉的角度,人家可是替大汉开辟了那么大一块疆土。

  一个县侯,倒也不算太过分。

  决定将安南收归大汉之后,刘谌早就已经预留的后手也不再掩饰。

  想要一片土地以及上面生活着的人认同一个国家,最好的做法就是用本国的文明进行教化。

  之前跟随孟虬前往安南的那批人只能算是先行者,让他们知道世上还有大汉这么先进的文明。

  这次,刘谌向安南派去了更多的人,按照现行的模式在安南正式创办学堂。

  推广汉话作为官方语言,用汉字作为官方文字,并以华夏衣冠同化之。

  总之,刘谌要把那块土地变成彻彻底底的汉土,即便将来改朝换代,也不会重新割据出去。

  同时,刘谌又命人给新上任的安南总管杨稷送去一幅舆图。

  舆图上,刘谌把包括安南在内的整个东南亚全都圈了进去。

  东南亚的膏腴之地可不止是安南。

  当初为何没让安南继续扩张,便是留了这样的心思。

  现在刘谌要把这些地方全都收入囊中!

  在孟明到达长安的时候。

  关彝和文鸯二人也重返长安。

  不过文鸯麾下的兵马却留了一半留在新疆。

  教化可不单只需要文化,有时候也需要一些必要的武力敲打。

  而且刘渊虽然被赶走了,但却并没有完全被消灭。

  因为西域实在是太大了,大到别说是一万人,就是十万人撒进去,也溅不起来任何水花。

  万一哪天他卷土重来,也能让张凯武他们手里有一些可以抵御的力量。

  “你们回来的正好。”

  “吴国已经去帝号,对大汉称臣。”

  “朕也已经派杜预镇守江夏要害。”

  “但是杜预觉得兵力不足以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变故。”

  “便来信让朕再给他支援一些兵马。”

  关彝和文鸯两人也是回到长安之后才得知吴国已经称臣的消息。

  这个消息对于关彝来说,简直是惊天之喜。

  爷爷当初惨死吴国宵小之手,现在陛下逼得吴国向大汉称臣,也算是报了当年之仇。

  至于刘谌话里将来可能发生的变故,两个人都听出来了其中的意思。

  无非就是吴国出尔反尔,他们并不意外。

  这不是吴国的正常操作吗?

  但是在听到杜预想让朝廷发兵支援的消息后。

  文鸯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当即便开口说道:

  “臣愿意率兵前去支援杜将军!”

  刘谌点了点头:

  “朕本来就是要让你去支援杜预的。”

  “不过在此之前,朕还有一件事交给你去做。”

  文鸯道:

  “请陛下吩咐!”

  “到达江夏后,将你麾下兵马交给杜预暂时统制。”

  “你领一千精兵前往西陵,让陆晏把你送到长江北岸。”

  “上庸迟迟无法拿下,皆因中原士族之罪。”

  “朕要你带着这支兵马去袭扰他们的粮道。”

  “断了上庸的支援!”

  在刘谌的预想中,司马炎的力量被多方牵制,根本腾不出手来支援上庸。

  上庸根本无法坚持太久,但直到现在,罗宪也没能成功拿下上庸。

  刘谌也是后来才知道这是南阳士族在后面支援。

  一想到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刘谌就不由得心中生恨。

  趴在大汉身上吸了几百年的血,现在反倒要对付大汉。

  这样的人,刘谌肯定不能轻易放过。

  况且如今大汉的那些老将,只有罗宪身上没有大功。

  刘谌也希望夺取上庸的功劳能落在罗宪的身上,也算是给这位大汉忠良一点慰藉。

  至于为何派文鸯去,当然是因为文鸯个人战斗力爆表了。

  袭扰敌人后方的兵马在精不在多。

  文鸯正好合适!

  当世之将,恐怕还没有人能是文鸯的对手。

  数日后,文鸯带着休整一番的兵马再次离开长安,往江夏的方向赶去。

  而关彝也迎来了他新的使命。

  马奉和司马楙离开长安之后,刘谌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

  羊祜那边虽然传回来消息,说他不会对接应幽州百姓的汉军动手。

  但刘谌却觉得司马炎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且不说两国现在是敌对关系。

  百姓是什么?是资源!

  别看司马炎舍弃了幽州,但若是自己去争的话,司马炎多半是要扑上来咬一口的。

  现在晋国对江东的攻势已经停滞,司马炎也很有可能 调兵收回幽州。

  那自己派去的那些人马,必然会成为司马炎收回幽州的阻碍。

  更别说辽东还有一个慕容鲜卑在!

  刘谌打算派人去支援马奉,而回到长安的关彝就是最好的人选。

  半个月后,关彝从长安出发,带着五千人马前去支援。

  而就在此时,马奉他们遇到了到达幽州后的第一个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