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西洲西北近海海域。
有好几个群岛,都是无人岛。
历史上。
北西洲的“海盗”们在七八百年后才发现这些岛屿。
开始往岛上移民定居,进行开发利用。
当下。
不论是曾经统治整个地中海周边的罗马国。
还是覆灭西罗马的北方蛮族日尔曼人。
对于“锁夷海峡”以西的“无尽之海”,以及南西洲北部大沙漠以南的地方一无所知。
这也是华夏船队出现在罗马城引发轰动的原因。
船队对这些群岛进行了命名和经纬测绘。
并且派人登岛立碑,宣示主权。
而后。
船队大概沿着北回归线的纬度径直向西,驶入大西洋深海。
大海无边无际,目之所及全是湛蓝的海水。
船队一路走来,大多都是沿着海岸线航行。
像这种无依无靠,宛若浮萍的深海航行,还是第一次。
时间一天接着一天过去。
大片海洋被抛之脑后,陆地依然没有出现。
刘焯让海员用一根百余丈的绳索探测水深,却是深不见底。
说明离陆地还很远很远。
漫无边际的航行,最为折磨人的神经。
哪怕是航行经验丰富的刘焯,心里都直打怵。
不过。
也不是特别的担心,因为他对大周皇帝百分百信任。
陛下说这条航线能够抵达东洲之地,那就一定能到。
他让天文地理馆的导航员紧盯浮水罗盘。
增加六分仪的测量次数。
确保船队不偏离航向。
……
“快看,海鸟,海鸟……”
蓦地。
爬上桅杆观测的一名海员兴奋地喊叫起来。
这是鲣鸟。
经验老道的海员都知道,这种鸟很少飞离陆地二十里外的海域。
鲣鸟的出现,说明离陆地不远了。
海员们一扫心中的阴霾,沉闷气氛瞬间活跃,激动地纷纷欢呼起来。
经过三十五天的深海航行,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信号弹被点燃。
将好消息通知其他海船。
大家冲上甲板,极目远眺,兴奋地仰天长啸!
很快。
有人在海面发现一根砍削过的木棍。
接着,又看到一艘翻转漂浮的独木舟。
“陆地,陆地……”
“哈哈,我们到了,我们成功了……”
在人们翘首以盼的殷切目光中。
一座绿树荫荫的岛屿从海平面逐渐浮起,映入众人的眼帘。
刘焯,宇文术,徐辉手持单筒望远镜,把岛屿看了个真切。
确定无疑后,长出了一口气。
紧接着。
又出现了第二个、第三个岛。
这是一处群岛。
船队穿行其间,最后航行至一处陆地沙滩近海靠岸。
众人陆续下船。
嘴里哇哇叫唤着,拔腿冲向洁白的沙滩。
脚踏实地的感觉简直不要太好。
有人掩面跪地。
有人仰天长啸。
有人沙滩上直打滚。
也有三五成群簇拥着又蹦又跳。
……
徐辉第一时间派出十支小队探索四周。
很快。
就和当地土着接触上了。
祖祖辈辈在此繁衍生息的他们,从未见过外来者。
经过最开始的恐惧、躲避后。
好奇地远远打量这些衣着华丽的不速之客。
望着庞大的海船,眼中满是震惊之色。
这里的土着还是过着原始部落的生活。
以兽皮,草编裙遮体。
脖子上挂着兽牙,彩色石头,也有纹面者。
酋长身着麻布衣衫,头戴彩羽装饰的羽冠,手持青铜权杖。
……
看到这些土着的五官长相,以及那根青铜器。
刘焯和宇文术惊呆了。
他们和自己绝对是同一类人。
难道真如陛下所说,东洲之地果真有殷墟商人后裔?
近距离接触后。
这些土着也从海外来客身上看到了熟悉的模样。
一股莫名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此时。
刘焯死死盯着酋长手中的青铜权杖,双眸夹杂着震惊与激动。
他竟然在上面看到了铭文。
赫然是“殷商,大祭师”字样。
皇帝让弘文馆修编《山海经》和《华夏史考》。
环球航行前。
他特意研读了一番弘文馆博士们收集整理的手稿。
对于这种铭文字体印象深刻。
单凭这五个字的铭文。
陛下所说殷墟商人后裔之事,那就八九不离十了。
殷墟即商朝的国都。
也就是撤州设道前,相州的治所邺城。
出海前。
刘焯亲自赶到邺城,找了十几个善占卜、风水堪舆之人一同出海。
占卜、风水之术都是世代传承。
而且,方言一般情况变化都不会太大。
这些人,就是专门为东洲可能有殷墟商人后裔准备的。
刘焯让他们在一众土着面前举行了一个占卜仪式。
当龟甲掷地,嘴里迸出某种音符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酋长脸色大变,双膝一软跪倒在地,嘴里喃语不止:
“上人莫非自祖地而来?”
“尔等真是殷墟商人后裔?”
双方发问,虽然口音有所差异,可他们真的听懂了。
“列祖列宗在上,祖地来人了,呜呜……”
无须回答,答案自明。
“敢问上人,殷地安否?”
酋长抬首,见众人点头。
顿时泪流满面,连叩九个响头后伏地嚎啕大哭起来。
一千多年了。
祖先们跋山涉水来到东洲之地。
历经千年,早已迷失来时路,故土难回。
乡愁化作执念,融入血脉,铭刻骨髓。
十几个邺城人成了通译,被一众土着热情地围在中间。
有了乡音。
刘焯准备好的旧物也派不上用场了。
不过。
酋长看到这些刻字龟甲,以及镌刻了铭文的青铜器,还是激动到无以复加。
作为文字的传承者。
他能认出上面所有的甲骨文和铭文。
酋长名叫“子庚”。
子姓,乃是商朝王室姓氏,其祖上妥妥的贵族。
商人喜欢用天干地支来取名的传统也被传承了下来。
……
横跨大西洋,刚刚登陆,便遇上自家人。
船员们震惊之余也是开心不已。
据子庚酋长所说。
姬发伐纣,殷墟城破,数十万贵族和百姓四散逃离。
其中数万人向东北迁徙。
走走停停,持续数十年。
最后跨过冰桥,抵达东洲。
一路向南,走到温暖之地后有人定居下来,开始繁衍生息。
也有人继续找寻心仪之所。
就这样,迁徙人群逐渐在东洲之地散布开来。
从酋长那里得知。
他们所处的陆地其实是一个大岛。
在后世,这里出产的“古巴雪茄”天下闻名。
商议过后。
众人将此岛命名为“华夏岛”。
所在群岛称为——“华夏群岛”。
……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有好几个群岛,都是无人岛。
历史上。
北西洲的“海盗”们在七八百年后才发现这些岛屿。
开始往岛上移民定居,进行开发利用。
当下。
不论是曾经统治整个地中海周边的罗马国。
还是覆灭西罗马的北方蛮族日尔曼人。
对于“锁夷海峡”以西的“无尽之海”,以及南西洲北部大沙漠以南的地方一无所知。
这也是华夏船队出现在罗马城引发轰动的原因。
船队对这些群岛进行了命名和经纬测绘。
并且派人登岛立碑,宣示主权。
而后。
船队大概沿着北回归线的纬度径直向西,驶入大西洋深海。
大海无边无际,目之所及全是湛蓝的海水。
船队一路走来,大多都是沿着海岸线航行。
像这种无依无靠,宛若浮萍的深海航行,还是第一次。
时间一天接着一天过去。
大片海洋被抛之脑后,陆地依然没有出现。
刘焯让海员用一根百余丈的绳索探测水深,却是深不见底。
说明离陆地还很远很远。
漫无边际的航行,最为折磨人的神经。
哪怕是航行经验丰富的刘焯,心里都直打怵。
不过。
也不是特别的担心,因为他对大周皇帝百分百信任。
陛下说这条航线能够抵达东洲之地,那就一定能到。
他让天文地理馆的导航员紧盯浮水罗盘。
增加六分仪的测量次数。
确保船队不偏离航向。
……
“快看,海鸟,海鸟……”
蓦地。
爬上桅杆观测的一名海员兴奋地喊叫起来。
这是鲣鸟。
经验老道的海员都知道,这种鸟很少飞离陆地二十里外的海域。
鲣鸟的出现,说明离陆地不远了。
海员们一扫心中的阴霾,沉闷气氛瞬间活跃,激动地纷纷欢呼起来。
经过三十五天的深海航行,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信号弹被点燃。
将好消息通知其他海船。
大家冲上甲板,极目远眺,兴奋地仰天长啸!
很快。
有人在海面发现一根砍削过的木棍。
接着,又看到一艘翻转漂浮的独木舟。
“陆地,陆地……”
“哈哈,我们到了,我们成功了……”
在人们翘首以盼的殷切目光中。
一座绿树荫荫的岛屿从海平面逐渐浮起,映入众人的眼帘。
刘焯,宇文术,徐辉手持单筒望远镜,把岛屿看了个真切。
确定无疑后,长出了一口气。
紧接着。
又出现了第二个、第三个岛。
这是一处群岛。
船队穿行其间,最后航行至一处陆地沙滩近海靠岸。
众人陆续下船。
嘴里哇哇叫唤着,拔腿冲向洁白的沙滩。
脚踏实地的感觉简直不要太好。
有人掩面跪地。
有人仰天长啸。
有人沙滩上直打滚。
也有三五成群簇拥着又蹦又跳。
……
徐辉第一时间派出十支小队探索四周。
很快。
就和当地土着接触上了。
祖祖辈辈在此繁衍生息的他们,从未见过外来者。
经过最开始的恐惧、躲避后。
好奇地远远打量这些衣着华丽的不速之客。
望着庞大的海船,眼中满是震惊之色。
这里的土着还是过着原始部落的生活。
以兽皮,草编裙遮体。
脖子上挂着兽牙,彩色石头,也有纹面者。
酋长身着麻布衣衫,头戴彩羽装饰的羽冠,手持青铜权杖。
……
看到这些土着的五官长相,以及那根青铜器。
刘焯和宇文术惊呆了。
他们和自己绝对是同一类人。
难道真如陛下所说,东洲之地果真有殷墟商人后裔?
近距离接触后。
这些土着也从海外来客身上看到了熟悉的模样。
一股莫名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此时。
刘焯死死盯着酋长手中的青铜权杖,双眸夹杂着震惊与激动。
他竟然在上面看到了铭文。
赫然是“殷商,大祭师”字样。
皇帝让弘文馆修编《山海经》和《华夏史考》。
环球航行前。
他特意研读了一番弘文馆博士们收集整理的手稿。
对于这种铭文字体印象深刻。
单凭这五个字的铭文。
陛下所说殷墟商人后裔之事,那就八九不离十了。
殷墟即商朝的国都。
也就是撤州设道前,相州的治所邺城。
出海前。
刘焯亲自赶到邺城,找了十几个善占卜、风水堪舆之人一同出海。
占卜、风水之术都是世代传承。
而且,方言一般情况变化都不会太大。
这些人,就是专门为东洲可能有殷墟商人后裔准备的。
刘焯让他们在一众土着面前举行了一个占卜仪式。
当龟甲掷地,嘴里迸出某种音符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酋长脸色大变,双膝一软跪倒在地,嘴里喃语不止:
“上人莫非自祖地而来?”
“尔等真是殷墟商人后裔?”
双方发问,虽然口音有所差异,可他们真的听懂了。
“列祖列宗在上,祖地来人了,呜呜……”
无须回答,答案自明。
“敢问上人,殷地安否?”
酋长抬首,见众人点头。
顿时泪流满面,连叩九个响头后伏地嚎啕大哭起来。
一千多年了。
祖先们跋山涉水来到东洲之地。
历经千年,早已迷失来时路,故土难回。
乡愁化作执念,融入血脉,铭刻骨髓。
十几个邺城人成了通译,被一众土着热情地围在中间。
有了乡音。
刘焯准备好的旧物也派不上用场了。
不过。
酋长看到这些刻字龟甲,以及镌刻了铭文的青铜器,还是激动到无以复加。
作为文字的传承者。
他能认出上面所有的甲骨文和铭文。
酋长名叫“子庚”。
子姓,乃是商朝王室姓氏,其祖上妥妥的贵族。
商人喜欢用天干地支来取名的传统也被传承了下来。
……
横跨大西洋,刚刚登陆,便遇上自家人。
船员们震惊之余也是开心不已。
据子庚酋长所说。
姬发伐纣,殷墟城破,数十万贵族和百姓四散逃离。
其中数万人向东北迁徙。
走走停停,持续数十年。
最后跨过冰桥,抵达东洲。
一路向南,走到温暖之地后有人定居下来,开始繁衍生息。
也有人继续找寻心仪之所。
就这样,迁徙人群逐渐在东洲之地散布开来。
从酋长那里得知。
他们所处的陆地其实是一个大岛。
在后世,这里出产的“古巴雪茄”天下闻名。
商议过后。
众人将此岛命名为“华夏岛”。
所在群岛称为——“华夏群岛”。
……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