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三老致仕-《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江心坡。

  位于小西洋西南季风迎风坡。

  气候炎热,降水丰富,土地肥沃。

  非常适合开展农业生产,粮食供给有保证。

  此地位于丽水(伊落瓦底江)上游。

  河流自北向南贯穿掸国,骠国全境。

  丽水又称大金沙江。

  盛产金砂,翡翠。

  该地植被茂盛,物种繁密,多金丝楠木。

  若是朝廷大力开发经营,一定能够带来丰厚的收益。

  而且。

  由此去往雪域高原南部(藏南)乃是最为便捷的通道。

  也是“蜀身毒道”前往天竺的必经之地。

  后世华夏放弃此地,从长远来看,是非常遗憾的决定。

  宇文衍很清楚。

  中原王朝想要对中南半岛北部,以及天竺东部,雪域高原南部产生影响力。

  江心坡就是无可替代的踏板之地。

  因而。

  他特意交代陈王,此处必须得拿下。

  甚至。

  以后他的王府都得从大理搬到这里来。

  将江心坡打造成面向三地的桥头堡。

  对于南面的骠国。

  懂事听话,宇文衍也不着急收拾。

  若是和高句丽,倭国那般。

  那就别怪大周朝廷不客气了。

  挥王师征其地,徙其民,迁中原百姓实边,纳入华夏版图。

  那样的话。

  从云南道便可一直通到小西洋。

  华夏将在西南方向拥有出海口。

  这话放在当下,好似无关紧要。

  可在后世,那可是华夏百姓梦寐以求,求之不得的事啊。

  宇文衍且不管以后的历史进程如何发展。

  老天让他穿越过来,那就一定要为后世子孙开疆拓土。

  哪怕是留下一个“自古以来”的说辞也是好的。

  文明历史发展数千年。

  华夏百姓应该要清楚一个事实。

  你强大的时候不去开疆拓土,打下更大的地盘。

  不代表他国强大,中原弱小时,也不来欺凌瓜分你的疆土。

  华夏之君。

  虽说不能个个皆像迷人老祖始皇帝,开疆拓土汉武大帝那般。

  但至少每个朝代都应该出这么一两个开拓进取之君。

  事实告诉所有华夏百姓。

  哪怕过去两千余年。

  后世子孙依然还在享受秦始皇和刘彻背负一世骂名争取来的红利。

  ……

  又是一岁年关时。

  天元十六年也在热闹的氛围中走到了尾声。

  大周百姓恍然发现。

  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度过了十余年的安定生活。

  虽说自幼帝亲政后。

  朝廷应对的战事也不少。

  前有突厥犯境,两国大战。

  以及东北征伐高句丽之战。

  后又发动了灭陈这般南北统一之战。

  接下来,平定交趾李佛子,西南爨氏叛乱。

  灭林邑,伐真腊。

  吐谷浑,百济,倭国,先后在大周王师的兵锋之下灰飞烟灭。

  回过头来看,百姓皆愕然。

  大周进行了那么多的战事,却没有给百姓带来太大的影响。

  唯有统一之战,感触会深一些。

  官员惊愕后思考。

  战争就意味着劳民伤财,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的现象并没有发生。

  回想近些年来种种。

  就会发现,这一切都是当朝天子亲政后带来的结果。

  对于大周皇帝的尊崇。

  在这样的思考中不断被拔高。

  官员为有此明君欢欣鼓舞,干劲十足。

  百姓为皇帝以民为重感激涕零,推崇倍至。

  民意滔天。

  长生牌位香火不断,日日祈福,夜夜祷告。

  这是百姓最为纯朴的肯定。

  也是君王至高的荣耀。

  长安城。

  一年比一年繁华,一年比一年热闹。

  常住人口数十万,很快就要达到百万之众。

  此城乃是天下第一都城。

  这里必将成为天下的中心。

  东方神龙,华夏文明,也将以此为原点,闪耀九天十地。

  在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烟花绽放的喜庆气氛中。

  大周百姓度过了一个热闹祥和的新春佳节。

  ……

  年初八。

  各衙署恢复坐班。

  两仪殿议事厅。

  三省六部大佬齐聚,正襟危坐。

  大家都清楚。

  陛下如此正式,肯定有要事宣布。

  而且,大家也隐约猜到了几分。

  若是平常商议国事,皇帝都是在茶室接见众臣。

  “诸卿!”

  “朕幼登大宝,懵懂无知,又逢先帝崩殂,杨坚狼子野心。”

  “危难时刻,郧公,郯公,临公,义公挺身而出,护朕周全。”

  “亲政以来,朕誓言继承武帝遗志,一统神州,弘国安民!”

  “有关朝堂,民事,军事,商贸,朕是天马行空,锐意进取。”

  “全赖诸公信任,鼎力支持,才能得以实现。”

  宇文衍言语中充满情感,娓娓道来。

  再看王轨,颜之仪,乐运三人。

  早已是眸眼晶莹,脸面动容。

  宇文衍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接着又道:

  “郧公故去,朕感惶恐。”

  “三公年事已高,朕却一留再留,难以舍离……”

  皇帝真情流露,直接将现场情绪拉满。

  诸位大佬感同身受,心中充满了欣慰之情。

  谁都不希望自己效忠的君王是个无情无义,心狠手辣之主。

  “陛下高瞻远瞩,睥睨天下,相较幼时愈加深远!”

  “大胆去飞吧,太祖,高祖有此贤孙,定能含笑九泉矣!”

  王轨拱手,情真意切地说道。

  颜之仪也是嘴巴翕动,眼眶微红:

  “能够追随陛下十余载,乃毕生福分。”

  “臣等垂垂老矣,已然跟不上步伐,不能再拖累您了……”

  “是啊,陛下!”

  “余本一介弃臣,蒙陛下所重,占据高位多年,此生足矣!”

  义国公乐运笑容满面,却是留下了两道莹光。

  宇文衍对于三位最为信任的老臣,打从内心地感激。

  只见其庄重起身,整理衣冠。

  向着三位国公拱手长揖,深情一拜。

  “朕谢三位国公爷!”

  王轨,颜之仪,乐运三人见状,连忙起身长躬。

  若不是了解陛下秉性,他们都想跪地回礼。

  “赐骊宫温泉别院一座,供国公爷康养休闲,颐养天年。”

  “百年东北山参十株,太医署配两名贴身医官。”

  “特赐金牌一面,可随时进宫见驾!”

  宇文衍说完。

  墨言示意早就准备好的宫女将东西呈了上来。

  皇帝亲手将金牌交到三人手上。

  “谢陛下!”

  王轨,颜之仪,乐运没有拒绝。

  开开心心地接了过来。

  虽说这面金牌可能一次都不会用上。

  但表明了皇帝对他们的重视与亲近。

  象征意义更大。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