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华夏有句古话-《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藤原京北部。

  会师后的大周军队实力雄厚。

  周罗睺麾下的北海水师海军。

  折损千余,战兵仍有一万六千多。

  尉迟顺旗下。

  两万远征府兵战死数百,伤者千余。

  鱼俱罗和麦铁杖率领的新罗军队损失最大。

  四万大军自登陆以来,都是充当炮灰的角色。

  到如今已战损过半。

  张须陀和尹东臣率领的五万阿伊军队。

  采取的搏命式复仇战法,损耗也不小。

  眼下,只剩两万出头。

  尽管如此。

  会师后的大周军队数量达到七万余众。

  加上南部东海、黄海水师海军和火器营一起近四万大军。

  兵力已经超过倭国剩余军队。

  十日后。

  北部兵分六路。

  分别由周罗睺,尉迟顺,鱼俱罗,麦铁杖,张须陀,尹东臣率领。

  物部龟田作为张须陀的副官,不单独领军。

  南部也分兵三路。

  由李靖,杨素和于仲文各领一军。

  荆王宇文元作为杨素军中副官。

  九路大军。

  从九个方位向倭国顽抗势力发起了进攻。

  周罗睺和鱼俱罗率军攻打河内国造。

  尉迟顺和麦铁杖两人领军直奔圣德太子退守的高安城。

  张须陀和尹东臣进攻伊贺国造。

  南面。

  李靖率领火器营,连同于仲文的东海水师海军。

  继续对倭国王城进行佯攻和炮轰。

  杨素和荆王所在的黄海水师攻打伊势、志摩国造。

  士气低糜的倭兵战力成渣。

  根本无法抵抗大周虎狼之师的攻伐。

  仅半个月时间。

  河内,伊贺,伊势,志摩四处国造告破。

  倭国残兵仓皇撤往王城。

  北面七万大军合兵一处,对高安城发起猛烈进攻。

  攻占伊势、志摩国造后。

  杨素和荆王所率军队,也从东面对京都王城发起了攻城战。

  苏我马子没能守住伊贺国造。

  只好退到高安城,与圣德太子一起做最后的抵抗。

  两人深知。

  此城就是京都最后一座桥头堡。

  若是失陷,王城断不能久存乎!

  倭军殊死一搏。

  双方在此展开了生死大战。

  鱼俱罗和麦铁杖率领的新罗军队几次攻上城头,都被倭兵打了回来。

  血水染红了城墙,城下堆满了尸体。

  两日后。

  总共发动了数十次攻城,还是没能拿下。

  令周罗睺和尉迟顺等人大为光火。

  “大将军,传讯药师,把火器营的小钢炮拉过来轰他娘的!”

  “对,狗日的倭奴。”

  “非但不投降,还敢负隅顽抗,轰他!”

  麦铁杖和鱼俱罗瞥了一眼城头的倭人,有些气愤地说道。

  可以说。

  由圣德太子和苏我马子亲自领防的高安城。

  是大周军队登陆倭国以来,碰到最难啃的一块骨头。

  虽说死的大多是新罗军队。

  但两人依然觉得很没面子。

  周罗睺和尉迟顺也恐久战生变,点头同意了两人的建议。

  ……

  五日后。

  火器营统领刘仁恩带着五十门小钢炮亲自赶来。

  有了此等远程攻城神器。

  守城倭兵的血肉之躯犹如被诅咒了一般。

  再顽强的精神意志,也阻挡不了实心铁弹的轰炸。

  轰!

  轰隆!

  轰隆隆!

  ……

  平地惊雷般的震响接连不断。

  仿佛来自九幽的追魂丧音。

  雷霆之威令信奉神明的倭人瞪大了狗眼,全身都在瑟瑟发抖。

  在小钢炮的掩护下。

  火器营爆破小组顶着钢盾,冒着漫天箭雨中冲到城门。

  随着炸药包引信点燃,闪烁滋滋火光。

  下一刻。

  轰隆巨响下,木屑四溅,尘土飞扬。

  城门洞开。

  早已待命的千名骑兵,举盾冲锋进城。

  周罗睺,尉迟顺,鱼俱罗,麦铁杖,张须陀令旗一挥。

  大周军队发起了总攻。

  一时间。

  战场炮声轰隆震天,喊杀声直冲云霄。

  圣德太子和苏我马子也被小钢炮的威力惊呆了。

  眼看城门告破,周军冲杀进城。

  心里很清楚高安城守不住了。

  混乱之中。

  两人带着百余心腹死士,从下水道逃离出城。

  极为狼狈地回到京都大本营。

  高安城的数万军民被两人放弃了。

  攻进城内的大周军队气势如虹,勇猛非凡。

  很快。

  就拿下城墙制高点,控制四面城门。

  城内但凡反抗者,立杀不赦!

  在明晃晃的刀锋之下。

  弃械投降者越来越多。

  特别是两位主将弃城逃走的消息传开来之后。

  被遗弃的屈辱感涌上倭兵心头。

  降者十有七八。

  少数头铁之人,全部伏诛。

  高安城内,人头滚滚,血色冲天。

  空气中弥漫着浓浓地血腥味。

  令人兴奋!

  令人张狂!

  令人迷醉!

  威严的大周龙旗插上了城头,迎风飘扬,彰显中原王朝之霸道。

  拿下高安城。

  杀敌五六千,俘虏倭兵两万余。

  这些战俘很快就会送到港口。

  由华夏商行的船队押送到江南,为开凿大运河发光发热。

  大军稍作休整后。

  当即向南行军,直冲倭国京都合围而去。

  九月中旬。

  大周军队肃清藤原京以外的一切反抗军事力量。

  十余万大军将王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

  覆灭倭国,就差最后临门一脚。

  城内。

  恐慌的情绪在蔓延。

  大周军队射书进城。

  称华夏有句古话——“识实务者为俊杰”。

  正告倭王:

  识趣的话,速速出城跪降,引颈受戮。

  两日后,若还是冥顽不化。

  待到城破之日,藤原京将不留活口……

  两天眨眼即逝。

  京都城门大开。

  大周军队等来的不是倭国主动投降。

  而是四支死士突围小分队。

  “不知死活!”

  “结阵!”

  “弓弩手准备!”

  北门的周罗睺,鱼俱罗。

  西门的尉迟顺,麦铁杖。

  南部的李靖,于仲文。

  东门的杨素、荆王和张须陀、尹东臣。

  看到倭人还妄图尝试突破重围。

  当即脸色一沉。

  下令陌刀队结阵,弓弩手张弓待发。

  “放!”

  随着一声令下。

  顿时万箭齐发,咻咻破空声不绝于耳。

  倭国千余人的死士小队出城还未冲出五百步。

  就已经被漫天箭雨浇淋了数遍。

  一时间。

  人仰马翻,城外一片混乱。

  倭人惨叫连连,战马嘶鸣。

  幸运躲过箭雨袭击的死士,马上又陷入了陌刀阵中。

  锋利无比,无坚不摧的天元陌刀。

  就是战场绞肉机。

  或枭首,或腰斩。

  断胳膊,断腿,那都是轻的。

  触之非死即伤。

  区区数百人困于刀阵,可谓是十死无生,难有活口。

  ……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