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技术进步-《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布政坊。

  唐国公府。

  苦盼十年的窦氏,新婚燕尔又要与夫君分离。

  远赴海外,数千里之遥。

  放当下,就是天边的距离。

  不过。

  皇帝钦点,夫君前程一片大好。

  她的内心还是挺开心的。

  对于自己那个表侄皇帝也是心怀几分感激。

  唯有李母独孤氏满面愁容,忧心忡忡。

  自己能不能抱上孙子尚未可知呢?

  儿子又领了皇差出远门。

  儿行千里母担忧。

  何况是担惊受怕了十年的母亲。

  窦氏轻言宽慰。

  入门后,表现极为贤惠孝顺。

  李母甚是喜欢这个出身高贵,知书达理的儿媳,从不摆婆婆的架子。

  按出生门第来说,窦李两家门当户对。

  不过。

  窦氏是为皇亲。

  李家却倍受杨坚谋权叛乱事件的影响。

  两厢对比下来。

  窦李联姻,孤儿寡母的国公府算是高攀了。

  此前。

  元威随使团跑到南洋逛荡了一圈回来。

  令其兄长元胄眼热不已。

  宇文衍全都看在眼里。

  故而此次前往耽罗洲,给了他一个出去的机会。

  就连墨言都被其派去了。

  从小追随皇帝一起长大的他,还是第一次离开宇文衍去往这么远的地方。

  墨言去了后。

  宇文衍把吴公公调回了皇宫。

  这么些年来。

  他一直身在冶铸司,为綦毋怀文站队,解决各方面的问题。

  如今。

  冶铸司已经走上正轨,也无须他一直守着了。

  “老吴,这几年辛苦你了。”

  吴勇任劳任怨,忠心可嘉,宇文衍全都看在眼里。

  “谢陛下,老奴不辛苦。”

  能够完成使命,回到皇帝身边,吴公公激动不已,跪地深拜。

  “待小言回来,你便去甘露宫,做皇子弘的贴身近侍。”

  “老奴遵命!”

  吴勇闻言大喜,再次深拜。

  皇帝让其照看皇子,可见对他的信任。

  作为一个阉人。

  能得当朝天子所重,他自己都觉得是祖坟冒青烟了。

  ……

  九、十月。

  秋收毕,谷物入仓。

  南方水稻总产量逐年增加。

  交趾所在地。

  经过几年的开荒垦田,耕地面积翻了四五倍。

  一年三熟的收成。

  使得交趾郡已经有大量余粮经海路运往北方。

  宇文衍实控交趾,打造粮仓的计划,开始见成效了。

  三省六部大佬眉开眼笑。

  更加坚定地支持皇帝经营中南半岛和南洋诸岛的决策。

  北方。

  还有部分种植春小麦和粟的土地。

  大部分田地改种冬小麦。

  这个时节。

  等到地里的豆类收获后,就可播下麦种了。

  除了粮食作物。

  棉花的种植已经扩展到大江南北。

  除了满足朝廷棉制品工坊所需。

  已有部分流入民间纺织作坊。

  棉衣,棉鞋等棉制品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尽管暂时价格不菲。

  但宇文衍相信。

  随着棉花产量的增加,总有一天,寻常百姓也能用得起棉制品物件。

  ……

  初冬。

  北方季风来临之时。

  首次出海贸易的船队,返港经过近半年的休整和准备后。

  又将扬帆启航,驶向南洋等地通商。

  开春时下水的海军舰队,也将展开首次出海试航。

  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分别沿着东、西两条航线前往南洋。

  东面航线即经吕宋群岛,郑和岛,婆逻洲,抵达坡县港口。

  西面航线则是沿陆地海岸线,经交趾,柬郡,曼港,至坡县。

  近几年来。

  火器工坊负责人苏玄竭力提升燧发枪的生产工艺。

  尽管还是不能批量生产。

  却也在一点点进步。

  为火器营增加了五百条火枪。

  墨一的火药工坊。

  经过几年不懈的试验,研制出了颗粒火药。

  一举解决了成品药粉在运输过程出现分层,混合不均匀的情况。

  同时。

  他们还改进了引火药的配比。

  减少硝石含量。

  降低爆炸性,提高易燃性。

  保障火枪手的安全,使得引火药更容易被燧石火星点燃。

  两项改进。

  均是火药工坊的墨一和工匠们自发进行的。

  宇文衍得知后,龙颜大悦,发下丰厚赏赐。

  火药和火枪能够发展现当下水平,已经大大超出他的预料了。

  苏玄的弟子庄抱朴研制出小钢炮后。

  已经被应用到了守城和小型宝船之上。

  长孙晟率领的使团出使南洋。

  就是利用小钢炮之威打残皮宗国和干陀利国的。

  虽然距离宇文衍想要红衣大炮还有相当距离。

  但小钢炮在经过成百上千次的改进后。

  其射程和威力都有了长足进步。

  开春时下水的小型宝船战舰,装备的就是改进后的小钢炮了。

  舰首和舰尾各两樽。

  左右两弦分别有十樽。

  全部隐藏在甲板下面一层船舱,通过舷窗口向外射击。

  看着皇帝绘制的战舰写实画作。

  三省六部大佬眼睛都直了。

  拥有炮火覆盖战力的舰船,就是海上移动的大杀器。

  用于内水作战的黄龙战舰,五牙战舰,在其面前就是弟弟。

  不过。

  灭陈之战中大发神威的五牙战舰。

  造船工匠对底舱形制进行了重新设计,使其适应海上航行。

  船体也作了相应改进。

  可作为小型宝船战舰的护卫舰之用。

  大佬们啧啧作响,眸眼放光。

  一旦四大舰队形成战力。

  小小南洋,绝对是随意拿捏。

  朝廷若是完全拿下,将诸岛纳入华夏版图。

  那就是前所未有的开创壮举。

  开疆拓土的功绩不在始皇帝和汉武帝之下。

  必然成就名垂青史,为后世子孙代代颂扬的伟业。

  ……

  两仪殿。

  宇文衍正和唧唧、哇哇逗嘴。

  吴公公上前通报:

  “陛下,刘大人到了。”

  “宣!”

  宇文衍接过竹竹递上的温热锦帕擦了擦手。

  吴勇将人领到茶室。

  “臣刘焯参见陛下!”

  “哈哈,爱卿免礼,快坐。”

  “谢陛下。”

  宇文衍一脸灿烂的笑容,示意刘焯茶台前入座。

  “士元长期随船海上漂泊,人都黑了不少,辛苦了。”

  “谢陛下。”

  “一开始出海时,确实有些不适,如今已经习惯了。”

  喝着皇帝亲自泡的香茶。

  初次进宫见驾的情景历历在目。

  刘焯自己都不太敢相信,短短十来年时间。

  当初认为天方夜谭之事。

  在陛下的指引下,竟然逐渐成为了现实。

  打造大海船,浮水罗盘,过洋牵星术,经纬测量,海象观测,洋流记录等。

  所有这些努力。

  使得以往凶险重重,难以企及的远洋航行成为常态。

  对于此道理解越深,越是觉得陛下妖孽。

  ……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