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柬郡-《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真腊国上下。

  不想死的人大把。

  觊觎王位的贵族也大有人在。

  一场政变阴谋正在其内部悄然酝酿。

  围城五天后。

  西贡城头丢下两颗血淋淋的人头,以及一封乞降书。

  乞降书用汉字书写。

  看来真腊国一样有常住的中原人,或是精通华夏文化的能人。

  降书说明了事情原委。

  称一切皆是真腊王纵容世子所为,非真腊国百官所愿。

  原来。

  真腊王室的一个旁系亲王趁机发动宫廷政变。

  斩杀真腊王和世子,以及一应直系血亲,夺取了政权。

  如今向朝廷乞降表忠心,保证世代臣服,岁岁进贡,希望得到中原王朝的认可册封。

  滕王等到后方的长孙晟赶到,众人商议后做出决定。

  让该亲王出城面谈。

  此子倒有几分魄力,单刀赴会。

  最终双方达成一致:

  一、大周册封其为真腊国新王,承认他所获取权力的正当性。

  二、接受真腊国成为大周藩属国的请求。

  三、真腊岁岁进贡,明确贡物价值不得低于二十万贯。

  四、作为赔偿,永久割让整个澜沧江三角洲,所有海岸线,以及海上一众岛屿给大周。

  五、真腊王城迁往西北方向的普农奔城,且国库财物只能取走半数。

  六、大周船只可以在真腊国境内澜沧江及其支流所有水域自由航行。

  ……

  林林总总,共计十余条。

  面对长孙晟这个历史大忽悠,真腊新王没有任何反驳之力。

  为了权力,只能哑巴吃黄莲,接受大周提出的一切条款。

  宇文衍给长孙晟大把盖好大印的封册,第一次派上了用场。

  得到朝廷正式册封,新王悬着的一颗心总算落地。

  西贡城。

  城门大开。

  新王亲自引领大军进城。

  滕王当着真腊官员百姓,宣读朝廷册封新王之诏令。

  随后。

  李药师指挥军士接手城池防务。

  真腊新王安排官员随同长孙晟等人前往实地,划定澜沧江三角洲的边界。

  滕王则将一应情况火速上奏皇帝,请示后续治理之策。

  与此同时。

  元威和徐辉率领的海军开始接手海岸防务以及近海岛屿,竖立主权碑。

  ……

  二月中旬。

  宇文衍收到滕王传回的捷报。

  看了双方达成的协议,兴奋地跳了起来。

  说实话。

  一个月不到就迫使真腊国出现政变。

  并成功拿下整个澜沧江三角洲,这是皇帝做梦都没想到的事情。

  原本他还担心,真腊会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西面航线上的拌脚石。

  谁能想到。

  竟然得到上天馈赠,轻易拿下此段航线的控制权。

  “小言,快传三省六部大人……”

  宇文衍龙颜大悦,眸光熠熠。

  凝视舆图上澜沧江三角洲的位置,双拳紧握,暗自叫好。

  想想后世。

  如此雄伟壮丽的澜沧江,中下游却成了所谓的湄公河。

  在这方历史时空,他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

  澜沧江必定要成为华夏民族的一条内河。

  “臣等参见陛下!”

  很快。

  三省六部大佬匆匆赶来。

  “哈哈,诸位爱卿来啦,快坐!”

  宇文衍回过身,难以掩饰心中的激动,畅怀大笑起来。

  好事来了!

  看到皇帝激动的神色,众臣揣测肯定是有好事发生。

  “陛下,何事如此开心?”

  大佬们纷纷陪笑,一脸轻松地找了位置坐下。

  王轨开口问道。

  “好事,天大的好事!”

  “尔等看看滕王传回的捷报……”

  宇文衍说着,将手里的奏书塞他手上。

  其他人好奇,全都围了上去。

  此前。

  皇帝并没有将大周使者被害,准备出兵真腊的消息告之众臣。

  无论如何,这个仇是肯定要报的。

  两地相距万里,京城这边也给不到任何援助。

  还不如等有结果了再通知他们。

  “真腊,林邑之流,果真不知死活,该杀!”

  “便宜它了,依臣的暴脾气,必灭其国,绝其苗裔!”

  兵部尚书梁士彦,门下侍中尉迟迥两位老臣恨恨地说道。

  “哈哈,蜀国公,你之前还想率军去那浪上一回。”

  “如今,被滕王和长孙大人兵不血刃就拿下了……”

  众臣也没想到。

  不声不响中,大周竟然又做成了一件开创性的大事。

  颜之仪也是两眼放光,看了一眼舆图,对着尉迟迥笑道。

  要是放在以前,大家或许不会有多大感觉。

  不就是拿下一处蛮夷之地嘛,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但是。

  自从知道那里是一处堪比江南的农耕之地后,大家再也不淡定了。

  对于以农业立国的华夏民族来说,那就是流光溢彩的宝地啊。

  “诸卿,此地纳入华夏版图,大家议议该如何治理?”

  宇文衍叫大家来,主要就是商讨治理之策。

  “派兵常驻,屯田守土,保卫边防。”

  “设置郡县,派遣流官,均田开荒,大力推行农业生产。”

  “建立官学,宣扬华夏文化,教化土人。”

  “移民,大量移民……”

  “建设港口,发展商贸。”

  ……

  王轨,乐运,宇文善,宇文贞,于翼等人纷纷谏言。

  从皇帝经营辽西、辽东,交趾等地,众臣也是倍受影响。

  对于宇文衍推行的教化之道深有感触。

  皇帝频频颔首。

  见大佬们在他的感染下,治国理念愈加契合,很是欣慰。

  “既然如此,那便让滕王驻兵一万,以防真腊新王反复无常。”

  大周势力扩展至澜沧江三角洲后,边防也相应南移了。

  整个交趾郡西面是原始森林密布的长山山脉,东部是南海。

  北接桂林郡,南抵澜沧江三角洲。

  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区域,易守难攻。

  如此,边防军就可抽调出来。

  “陛下,那在三角洲是设郡呢,还是设县,隶属交趾郡?”

  毕王宇文贤看着舆图,问了一句。

  “另设一郡,就叫柬郡!”

  “至于下面设县事宜,由滕王按实际情况决断,上报朝廷即可。”

  众臣不清楚皇帝为何取“柬郡”这个名,但也没有多问。

  反正就是个名号,只要是华夏疆域,叫什么都无所谓。

  “吏部安排好一应官员,尽快赴任,协助滕王把地方官府架构建立起来。”

  “有关移民一事,我朝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制度,按律执行便是。”

  “臣等遵命!”

  宇文衍最终拍板,推动一应决策尽快落实。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