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使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如果换作宇文衍,一定会发兵救援。

  既能扬威西域,加强中原王朝对丝绸之路的控制。

  又能扶持波斯作为抗衡阿拉伯军队的前沿阵地。

  保障朝廷在葱岭以西的势力范围不受侵蚀。

  奈何李治没有上帝视角。

  波斯倒下后,阿拉伯军队长驱直入,此地彻底沦为他们的后花园。

  等到中原王朝势力重回西域,已经是千年之后。

  这片热土也已经浸染成了“裹头巾”的世界!

  在波斯使团到来之前,宇文衍便和一众大佬们商议过了。

  看过国书后,都无异议,对付突厥,朝臣的意见是一致的。

  说轻点是威胁,说严重些那就是国敌。

  大家的荣华富贵和大周休戚一体,荣辱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利益当前,必然会百般维护。

  礼单上,都是一些波斯特产。

  有波斯地毯,琉璃器,宝石等物品,另外还有十名波斯美女。

  “远来是客,使者大可尽情游玩一番,游览中原胜景,品尝大周美食……”

  “相关贸易之事,会有官员与你详谈。”

  “待尔等西归时,我朝亦有国书回复!”

  宇文衍说罢,使者再次行礼后退下,后续具体事宜由鸿胪寺跟进。

  要说觐见大周皇帝,这波斯使者内心也是紧张的。

  来到长安后,所见所闻,皆为震撼人心的“大国气象”。

  城池,道路,人口,建筑,宴会,方方面面都给人以两个字——大气。

  他们的都城泰西封(巴格达)也算是一座千年古城了。

  可比起长安城来,不论是规模,还是繁华程度都大有不如。

  这一切让其大开眼界。

  以前,他认为世界上能和波斯一较高下的,唯有他们的死敌东罗马。

  不曾想,在遥远的东土,竟然还有一个强大的国度。

  觐见皇帝后,波斯使团在鸿胪寺官员的引领下参观长安城。

  首站是商业司设立的大周商品博物馆。

  这里陈列出了市面上流通的各种精美物品。

  单单是丝绸绢帛就陈列了一整个展厅。

  除了样品展示,还有用其制作成的各种华丽服饰。

  此外,还有瓷器,漆器,陶器,铁器,麻纸,铜镜,书画,肥皂,烈酒,玻璃器等……

  只不过眼镜,镜子这些玻璃器暂时还不允许大批量出口。

  如此纯净透明的玻璃制品看得波斯人张大了嘴巴。

  琉璃烧制技术向来是他们引以为傲的,琉璃器也是波斯的特色商品之一。

  可如今却在东土看到了如此纯净的琉璃,内心的震撼可想而知。

  震惊之余,心生一股吃味的感觉,怪怪的。

  使团中有近视和老花的成员,试戴后更是惊到直跳脚,直呼神迹!

  这完全是越超了他们认知的新鲜事物,纵然亲身体验了仍是百思不得其解。

  陪同官员笑而不语,只言此乃皇帝陛下的奇思妙想!

  得知这些玻璃制品数量有限,暂不对外出售时,眼中尽显失望之情。

  他们很清楚,要是能大批量带回波斯,转售东罗马等国,将获得海量的利润。

  同行官员见状,适时说或许过上几年,产量上来后朝廷就允许外售了。

  吊足胃口,再给一线希望,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当他们带着大周馈赠的礼物返回波斯后,一定会极力地显摆这些物品。

  离开博物馆,队伍直奔东、西两市。

  繁华的大市人来车往,店铺林立,行商走贩,吆喝叫卖此起彼伏。

  各行各市,分门别类,错落有致。

  人头攒动,热闹喧嚣中各行其事,秩序井然。

  随处可见的胡商令使团大感意外,陡然感觉自己一行在此闹市毫不突兀。

  每条街市上,都能看到波斯商人的店铺。

  异国遇乡音,还是自己国家的使团,激动之情可想而知。

  从这些同胞嘴里,使团成员了解到更多有关大周的信息。

  离开市集,后续行程安排还有全猪宴酒楼,茶馆,赌坊,青楼……

  此外,使团还想去一趟洛阳。

  考察一下波斯商人口中,商业气氛比京城长安更加繁华的大城。

  宇文衍交代要保证使团的安全后,便没过多的关注,任由他们游历。

  “陛下,那十名波斯女子是不是让她们进宫服侍您……”

  小李靖嘴角微扬,双眼眯笑,对着宇文衍询问道。

  “先送宫外教坊吧!”

  小皇帝回了他一个白眼,没好气地笑答。

  教坊是蕃邦小娘子和胡姬的居所,都是些十几岁如花似玉的少女。

  在这里,有人教她们汉话,学习中原礼仪、女红、歌舞、琴棋书画等。

  甚至还有经验丰富的青楼徐娘专门传授服侍男人的本领……

  李药师也知道,教坊的女子不可能随意进宫服侍,这只不过是他的一句玩笑话罢了。

  梅兰竹菊四女闻言也掩嘴轻笑。

  经过几年的相处,几人也不像以前那样战战兢兢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除了她们和墨言近身服侍皇帝,宫里还有许多的宫女和内侍太监。

  尽管没有任何官职,但是宫里宫外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轻看他们。

  宰相门前七品官,何况皇帝的贴身近侍!

  “陛下,波斯距长安万余里,突厥却能两相接壤,臣以前还是小觑了……”

  对波斯有所了解后,王鹰才真正感受到突厥疆域的宽广。

  横亘东西上万里,简直是丧心病狂。

  陛下当年派遣长孙晟出使大漠,离间突厥,使其一分为二,如今看来是何等的圣明!

  元氏兄弟也是咋舌,目光投向那幅大周疆域图。

  这幅3.0版的舆图是不久前更新绘制的。

  位置更加准确,内容更为详尽,大周以外的范围也有所扩大。

  东面库页鸟、千岛群岛,南面南洋诸岛,大漠草原以北地区,西面的西域诸国、天竺、波斯、东罗马等地都有明确标识。

  众人第一次见到此图,都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大家没有想到,天下竟然如此浩瀚,疆域广阔的中原王朝也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方之地。

  “突厥人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草原广阔无垠,地广人稀,利于骑兵纵横原野,征服东西……”

  宇文衍摆了摆手,一句话解释了突厥宽广的疆域。

  说白了,就是地广人少,易征服,国土虽大,却实力受限。

  草原不能进行农业生产,单一的游牧经济难以支撑其成为强大的帝国。

  加上文明相对落后,松散的权力模式驾驭不了庞大的政治架构。

  多种因素综合一起,注定了草原王朝的强大只是昙花一现,不能保持长久,最终走向衰落与分裂。

  当然。

  其中还包含了外部势力竞争,以及政权周期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比如匈奴,要不是遇上强大的汉朝,也不会那么快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