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科技的力量-《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试验场地还是选择在西苑猎场。

  一片开阔地,用栅栏围了个大大的羊圈。

  里面放了两百多头成年羊。

  一百米开外,挖了条壕沟,用于藏身。

  “陛下,臣先来上一发!”

  元威自告奋勇,要来投掷第一枚震天雷。

  “去吧!”

  元威拿着圆肚半斤装的走向前去,离羊圈还有三四十米时停了下来。

  用火折子点燃引线,将震天雷扔进了羊圈。

  火花滋滋,烟雾袅袅。

  扭头快速跑回壕沟。

  “轰!”

  “咩咩咩……”

  巨大的轰响,把羊群的小心脏都给吓爆了。

  极为惊恐地在羊圈内奋力冲撞起来。

  有几只倒霉羊中招,瘫在了地上,四蹄抽搐着。

  几人进入羊圈。

  把倒地的羊拖了出来,一共五只。

  宇文衍仔细检查羊身上创口。

  每只身上都有五六处创伤。

  有铁沙、铁片、铁蒺藜的溅射伤。

  因为是近距离,也有火药爆炸冲击波造成的伤害。

  一片血肉模糊,有一只内脏都流出来了。

  “我滴个亲娘哩!”

  “这要是用来守城,那不是来多少就灭多少……”

  尽管做好了心理准备。

  但三人看着眼前情景,心里还是掀起了滔天巨浪。

  元威稍显夸张表情地说了一句。

  想想也是。

  一个震天雷扔出去,便能解决五个敌人。

  比起肉搏战来,简直就是不费吹灰之力。

  妥妥的战场大杀器啊!

  随后。

  三人各自来上一发。

  四枚震天雷全都炸响了,没有一个哑弹。

  另外一个半斤装的撂倒四只。

  一斤装的威力更盛。

  一个收拾了九只,还一个十只。

  似乎圆肚形制的威力要大上一些。

  “嗯,还不错!”

  宇文衍表面神色如常,其实心里已经是乐开了花。

  有了这么一大杀器。

  什么突厥?

  什么南陈?

  什么高句丽?

  统统给朕乖乖趴着。

  暂时。

  刘宝他们能收购到的火硝和硫磺是有限的。

  主要是在此之前用量少。

  采集这些东西用来换钱的人也不多。

  等刘宝大量收购的消息传出去以后,会促使更多的人去从事这个行业。

  “小言子,等下回城后你去找一下物部龟田。”

  “让他的人从倭国收集硫磺运过来,咱拿玉皂跟他换……”

  自然生成的硫磺多般出现于火山附近,这个东西倭国绝对不会少。

  当然,也可以用硫铁矿冶炼。

  只是,不论是采矿或冶炼都是相当麻烦的。

  暂时不适用,以后倒是可以考虑。

  “是,陛下!”

  确定这种土制手榴弹能够造成伤害,小皇帝也就放心了。

  以后各边境要塞都储存一些。

  有外敌攻城,就用震天雷轰他娘的!

  只是后续还要解决火药防潮的问题。

  毕竟只是用些纸团,粘土塞住开口,里面的火药肯定很容易失潮。

  不过,以大周工匠的智慧,定能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

  兴冲冲地返回皇宫。

  小皇帝端坐在茶台前,一边泡茶一边想着事情。

  前几天。

  农学馆负责人贾仲明派人传信,说是试种的棉花收获了。

  每亩收棉50斤。

  三百多亩地收获一万五千多斤籽棉。

  比起后世低产都能达到300斤以上,这个产量是真低啊。

  不过按照粮食产量对比来看,棉花这个亩产量也算正常。

  棉花试种成功。

  那以后就可以大量的种植了。

  宇文衍让裴矩继续从胡商那里收购棉花种子。

  这次试种的三百多亩,收获的种子也不少。

  让宇文贤把工部工匠和少府监匠人叫到一起。

  准备让少府监的织工试着用棉花纺线,织布。

  他还讲述了一下脚踏脱籽机和弹棉弓的作用及基本原理。

  这个宇文衍只是知道,但却不知具体如何制作。

  指明一个方向。

  让他们去试,看看能不能打造出来。

  主要是脱籽机可能会难一些。

  弹棉弓相对简单,应该问题不大。

  少府监和将作监。

  都是仰承工部尚书之政令,但又独立于工部之外的机构。

  掌管百工技艺,手工业的制作。

  其中,少府监掌染织、锻造、冶炼之事。

  将作监掌土木工程与陶瓷方面的制作。

  用弹棉弓将去籽的棉花“弹熟”。

  经过弹棉后,棉花会变得蓬松。

  原本一朵朵的棉花会形成一个整体,纺线时不容易断开。

  至于纺线和织布,当前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

  除了纺线,织棉布,小皇帝还说了一些棉花的用处。

  比如用来弹棉被,做棉衣、棉裤、棉鞋等。

  有了这些。

  以后卫戍北方边防的将士就能抵御冬天的严寒。

  百姓们也多了一种御寒的衣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特别是东北营州的百姓,穿上后绝对是嘎嘎暖和。

  以后,随着棉花的广泛种植。

  将给大周百姓的生活带来一个飞跃式的发展。

  另外。

  他还把如何制作脱脂棉,用酒精消毒杀菌的方法告诉了太医署。

  酿酒坊已经蒸馏出了75%以上的酒精溶液。

  用酒精棉来给创口消毒,能够降低感染的风险。

  对于大周将士们来说,很有可能是救命的东西。

  虽然无法跟青霉素比,但也能发挥一定作用。

  炼钢。

  棉花。

  火药。

  仅仅这三样东西,便能让大周成为一个强大的王朝。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

  “陛下,已经告知物部龟田,他说在倭国这种东西多得很……”

  “龟田说女奴不多了,听到可以用硫磺换玉皂,都快高兴疯了。”

  这时。

  墨言传信后回到皇宫。

  女奴不多了?

  物部龟田,新罗金大钟,百济朴不尚三人,每月一千女奴。

  到如今已经交易快两年了,大概两万名十多岁的番邦小娘子。

  以这三国的人数量来估算,还真是有可能的。

  不过小皇帝一样是赚翻了。

  两万名小娘子,哪怕平均一人生两个孩子。

  就给大周带来四万人口。

  “告诉龟田,十几岁的没了,那二十多岁的也行,交换玉皂的数量不变。”

  把人口增长当成一件大事的宇文衍,怎么能放过这种机会?

  何况二十多岁的小娘子,正是生孩子的黄金年龄。

  就算贵族地主看不上这样的番邦小少妇。

  他可直接赏给底层的工匠和穷苦百姓。

  给他们传宗接代,为大周人口繁衍做贡献。

  “那个高句丽的王淮没说女奴不多了吧?”

  “回陛下,他倒没说,每月一千名女奴,雷打不动。”

  这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大周裔高句丽人。

  认为中原王朝经历几百年的分裂,至今没有统一,俨然成了落后的代表。

  而他的家族从中原一个不入流的商贾,混到高句丽的中上层。

  实现了某程度上的阶级跨越。

  加上这些年来。

  高句丽平原王高阳眼高于顶,似乎不怎么把大周放在眼里。

  这也就能理解。

  为什么王淮在面对大周时,心里会有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了!

  地域,环境决定眼界。

  井底之蛙,永远感知不到自己狭隘的眼光。

  夜郎自大,说的就是他这种憨逼!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