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谁让人家财力雄厚呢-《植物纷纷变异,还说是正经农场?》

  询问秘书喻艳莉:

  “盐碱地治理得怎么样了?”

  喻艳莉答道:“水渠都已经挖好了,不过还需要用石块堆砌,防止水流下渗。

  我们已经招募了足够的人手。

  按照计划,一个星期就能完成。

  土地平整工作也接近尾声。

  预计还有三天就能完工。”

  江木点头:“很好,提前联系播种机,一个星期后开始播种。”

  喻艳莉:“播种机容易联系,大部分水稻一个月前已经种完,现在都闲着。”

  北方的水稻一般是在小麦收获后种植。

  南方的两季水稻也已经在一个月前种完了。

  农机和农具都是现成的。

  ……

  一个星期很快就过去了。

  10万亩盐碱地经过初步治理,水渠修好了,土地平整了,碎石也被清除了。

  如果不考虑土壤中过高的盐分含量,这里简直是一片肥沃的良田。

  这一天。

  几十台播种机一字排开,浩浩荡荡地开始了播种。

  这场景让路过围观的人都惊呆了。

  不仅仅是因为场面宏大。

  更令人惊讶的是,竟然是直接播种。

  凡是种过水稻的人都知道,水稻种植比其他农作物麻烦得多。

  需要先育秧苗,再插秧。

  插秧也有讲究,要掌握好横纵间距。

  原因有很多,首先是提高产量和质量。

  水稻育苗的过程中,不良的苗会被淘汰掉,剩下的都是优质幼苗。

  然后进行移植,不仅确保存活率,还能延长生育时间,从而增加产量。

  根据统计,这种方法能提高三分之一的产量。

  其次,这样做能增强抗风倒的能力,避免遇到大风导致作物倒伏从而减产。

  将稻苗按照一定间隔插入水田中。

  这样,稻苗间的距离比较均匀。

  这样一来,抵抗风暴的能力就会增强。

  可以防止因为大风引起的倒伏现象,减少产量损失。

  如果采用撒播的方法,则空隙较大,容易出现倒伏的情况。

  除此之外,这样的布局也便于日常管理。

  由于水稻株距均匀,田间作业时会更加方便。

  在施肥和喷药的时候效率也会提高不少。

  因此,先育秧后移栽已经成为大家习以为常的操作方式。

  现在神农集团种植海水稻不仅没有改良盐碱地,反而直接采取了散播的方式。

  就像种小麦一样,直接把种子撒在田里。

  这种做法,在外行人看来简直就是闹着玩。

  ……

  “县长,今天神农集团开始了海水稻的种植工作,真是难以评价。”

  淮水县副县长秘书摇头叹息道。

  “哦?发生了什么事?”

  包县长好奇地问道。

  秘书马上讲了关于神农集团采用散播方式的事情。

  包县长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他们会不会务农啊?”

  “虽然租的土地不要钱,但是种子、播种机还有其他投入的成本不需要费用吗?”

  秘书带着羡慕的语气说道:“谁让人家财力雄厚呢。”

  ……

  丰城市农业科研所内。

  几位农业专家正在办公室讨论。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直接撒播的做法。”

  “作为一个农业工作者,他是怎么想出这个点子的?”

  “据说他还是正规学校毕业的呢。”

  严俊明刚从外面开会回来,放下公文包,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好奇地问:“你们在说什么呢?”

  阿峰笑着说:“严科长,还记得淮水县那10万亩盐碱地吗?他们今天开始下种了,你猜怎么种的?居然直接撒种子,根本没提前育苗。”

  “噗……”

  严俊明被刚咽下去的一口水呛了出来。

  他瞪着眼睛问道:“真的假的?”

  阿峰回答:“真的,好几百人都见证了,现在都成丰城市的笑谈了。”

  “看样子,他们压根就没打算好好种这稻子。”

  严俊明摇了摇头。

  阿峰问:“你说他们到底图什么?”

  严俊明撇嘴道:“谁知道呢。”

  说完,他走到外面,再次打电话给栾喻教授,告知了这件事。

  栾教授听后同样吃惊不已。

  原本听说江木研究海水稻,表面上表现得无所谓,内心其实有些紧张。

  担心江木可能真的研究出了厉害的新品种。

  那样的话,栾教授几十年的心血都会变得毫无意义。

  但现在,他的心完全放下了。

  非常高兴。

  主动说道:“严俊明,我记得你上次说写了一篇论文让我帮忙指导一下,正好最近有点时间,你发过来吧。”

  严俊明感激地说:“谢谢,太感谢了。”

  要知道,栾教授是农科院的大人物,无论是地位还是专业水平都远在他之上。

  经过栾教授指点后,他的论文有很大的可能性发表。

  这几年的工作任务也能顺利完成。

  ……

  樱花佐贺县。

  藤井信尹看完最新的报告,整个人愣住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是什么年代?

  还用直接撒种子的办法?

  难道这次江木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也是,谁能保证一直能开发新品种呢?”

  藤井信尹松了一口气。

  他之前还真害怕江木真搞出一种出色的海水稻来。

  会对自家金芽米市场造成冲击。

  ……

  农科院。

  林雅文听着她的学生薛文翔汇报情况,捂住额头,满脸无奈。

  “算了,让他折腾去吧,体会一下失败的感觉,就知道加入农科院的好处了。”

  “农科院内部竞争也很激烈,但这里提供的农业知识是实实在在的。”

  “希望他能吸取教训。”

  江木种植海水稻的消息,在丰城市和淮水县引发了好几天的热议。

  很快人们就被其他新闻吸引,渐渐淡忘了这件事。

  因为在大多数人的看法里,认为江木不可能成功。

  他会以失败告终。

  挖掘机司机迟正浩就是这种想法。

  尽管半个月前,他曾和他的同行每人赚了1万多块钱。

  当司富杰再次联系到他,请求帮忙疏通部分堵塞的灌溉渠时。

  迟正浩的第一反应是:“你们还没放弃啊?

  在他看来,一个多星期过去了。

  那些撒下的种子估计早就在盐碱地里烂掉了。

  根本没有必要再做任何灌溉工作。

  司富杰笑了笑,并没有解释太多,“工资还是之前的数目,你干不干?”

  喜欢植物纷纷变异,还说是正经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