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这样赚大发了吧?-《植物纷纷变异,还说是正经农场?》

  他很清楚地记得,当时种植的时候那些番茄种子是多么细小,风一吹就能刮跑。

  按常理说,这些种子埋进土里后应该不会有丝毫变化。

  更糟糕的情况是,它们可能早已经成为蚂蚁或者地下害虫的食物了。

  然而,现在它们不仅没受损,还发芽了。

  “难道是我眼睛出问题了吗?”

  代忠立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视力。

  他赶紧蹲了下来,甚至要把脸贴在地上去观察这些变化。

  然后小心翼翼地扒开了周围一点点土,露出了那个刚冒出头的小苗。

  一颗番茄种子,虽然它只有一两厘米高,但在代忠立眼里就如同一棵参天大树。

  这份喜悦和震惊强烈冲击着他的心房,让他差点要叫出声来。

  “真是太神奇了!!!”

  从他的眼神里能看到无比激动的光芒。

  就在这时候,另一个更加令人惊奇的事实出现在眼前。

  他手中的那一颗种子,似乎还在继续长大。

  虽然生长的速度并不算特别明显,得仔细盯着才能看到变化,但是相比其他的植物来说,这已经是异常快速了。

  此时此刻,代忠立知道了,神农集团给出的这些番茄种子确实不一般。

  它们无需特殊的环境条件或者人工照顾。

  只要放进土里就可以长得非常好。

  这让代忠立更加坚定了对神农集团的信心,并且不必再担心村长的答复了。

  正当他沉浸在这个好讯息之中时,手机突然响起了提示音。

  他翻开一看,是村里人的微信群里大家都在热烈谈论同样的话题。

  “我的天,我中午刚种下的番茄籽儿,现在都发芽啦???”

  “我家也是!我都准备拿水管子去浇水了,结果居然已经开始长了,真是见鬼了!”

  “这么快?就过了两个钟头?!”

  “没错就是两个小时而已...”

  “那是不是说从播种到结果只需要十多天就够了?”

  “我觉得不用那么多时间,七八天就足够了吧。”

  “我认为一周就够了!”

  “哇塞,这样的话每个月能收获四批,一年岂不是能够采摘60回!”

  “这样赚大发了吧?”

  “哈,旺子哥算错啦,六十次里面还有冬天呢。

  这个新品种厉害归厉害,零下十度估计是撑不住的。”

  “哈哈,想多了也没关系,总之还是很棒的就是了。”

  “的确啊,原来不明白神农集团为啥说我们种一亩地可以挣两万块钱,如今看来远不止两万呢。”

  “嗯呐,如果每月收四次的话三个月就是十二次,传统方法则需要三月才能成熟一次,相当于现在的亩产值比以前翻了十二倍。”

  “简直太强大了!”

  ……

  群里一片沸腾,村民们对这款新型种子充满了憧憬与希望。

  看着屏幕上的每一条信息,代忠立内心感到十分骄傲。

  他知道自己的家乡将因这小小的发现迎来一场巨变。

  种子冒出地面后,代忠立每天都往地里跑。

  有时候一天能去好几回。

  每回看到的景象都让他惊讶不已。

  第二天时,番茄苗已经长得跟脚踝差不多高了。

  长势特别喜人。

  到第三天的时候,这些番茄株长高了许多,比一般的番茄要高很多。

  有的已经达到了人的腰部高度。

  长得极其茂盛。

  那绿莹莹的叶子远看如同一片小森林。

  看到这样的景象,代忠立开心极了。

  到了第四天上午,整块番茄田开满了花,蜜蜂忙个不停,蝴蝶也来凑热闹。

  可是到了下午,花就开始凋谢了。

  代忠立有些担心,在群里问道:“半天就凋谢了,这样授粉够不够?”

  很显然,不止他一个人有这样的顾虑。

  同村的一些村民也开始在群里聊这个话题。

  “我也挺担心这问题。”

  “光担心有什么用?你们早上难道只是干瞪眼吗?”

  “除了盯着还有什么办法呢?”

  “大壮哥说得好,当然是手动授粉啊。

  我和我家那口子今天上午就一直忙着给人工授粉呢,弄完了两亩地。”

  “哎,原来还能这么办?”

  平时大家种菜,蔬菜开花时间都挺长的。

  怎么着也有三五天。

  因此不需要太担忧授粉不够。

  在这几天里,不只是蜜蜂和蝴蝶帮着传粉,连吹过的风也能起作用。

  但这回花开的时间太短,根本等不到自然授粉。

  所以一些乡亲开始尝试用手给花儿们传粉。

  “唉,你早不说!这会儿花已经蔫了。”

  “我以为大家都知道呢。

  再说了,我们光顾着在地里干活了,哪有心思考虑别的事情。”

  “确实如此。”

  看到微信群里你一言我一语,代忠立心里五味杂陈。

  原来可以这样做???

  他在承包500亩地之前也是个种植西红柿的老手。

  对于人工授粉并不陌生。

  但是压根没想到新品种的花期这么短暂。

  这么一想,半天其实也不算少了。

  毕竟从种子到发芽再到开出花朵也仅用了两天多。

  “不过……”

  代忠立无奈地笑了笑。

  即便知道能够采取人工方法补救,对他而言也没什么实际的帮助。

  别人家也就几分地、几亩地的样子,全家上阵还行;可是他自己这里有120亩呢!

  再努力也是赶不及做完所有活儿的。

  而这种细致的授粉工作也只能依靠人力完成。

  机器做不来这份细心活儿。

  “算了,先看看情况吧。

  反正这种西红柿长得飞快,就算失败几天也不是什么大事。

  吸取教训之后下次就可以早些请帮手过来帮忙授粉了。”

  自己安慰着自己。

  午饭也没怎么吃好,匆匆解决了后,他又赶紧回到田间观察起了这些小家伙。

  发现即使没专门去授粉,许多果实还是陆续冒了出来。

  代忠立稍稍放心了些。

  大多数番茄植株上面都有结果了。

  等果实完全熟透时,假如它们香甜可口的话,那就说明即便是没有特别去处理授粉环节也完全可以收获好品质的果实;

  若是味道酸涩则意味着需要额外授粉操作。

  此后每日代忠立都在密切关注这片实验田的变化。

  每天都要下地记录一番番茄生长状态。

  对他而言收集这类信息非常重要,以便更好地了解这种新类型西红柿的成长规律。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代忠立发现番茄果真是快速成熟型选手。

  昨天才乒乓球般大小,第二天就已长大到像鸡蛋一般了。

  而且色彩也越来越鲜艳动人。

  目睹这一切让代忠立感到既兴奋又期待。

  最终,在一个天气晴朗的第四天早晨,他发现自己的劳动成果终于迎来成熟的时刻。

  这种新培育的西红柿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彻底成熟了。

  代忠立看着一地的西红柿,高兴得合不拢嘴。

  这些西红柿就是钱啊。

  更妙的是,他不需要自己出去卖。

  因为他已经和神农集团签了合同。

  只要他能种出来,神农集团就会全部收购。

  可以说,种得越好,赚得越多。

  “尝一下这个果子。”

  代忠立有滋有味地摘了一个红透了的番茄,在这三天里,他没有使用任何农药。

  所以连洗都不用洗。

  番茄非常干净。

  直接放进嘴里咬了一大口。

  “哇……”

  代忠立不禁感叹。

  这番茄好吃得让人难以置信。

  他敢肯定,自己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番茄。

  深红色的果皮像新开的花儿一样艳丽。

  散发出一股清新而微甜的味道。

  让人馋涎欲滴。

  番茄的汁水特别多,只要轻轻一挤,就流了出来。

  每一口都能尝到大地的气息和太阳的温暖。

  吃的时候,舌尖像是突然被唤醒了一样。

  番茄的味道既有清爽感又有些复杂,酸甜交织,甜而不腻。

  入口即化的口感十分美妙。

  咬下一口,马上能感受到它的皮薄馅多。

  果汁溢满了整个嘴巴。

  番茄的纤维细致又有韧性。

  咀嚼几下,就会体会到大自然赐予的美味。

  “太好吃了,真是太好吃了!”

  代忠立反复夸奖。

  随后,他赶紧给村长打了电话,问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收货。

  村长说,“现在已经可以摘了,明天丰收农场的人会来拉这些番茄。”

  ……

  话说回到三天前,当江木给大家发番茄种子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考虑找一个合适的番茄酱加工工厂了。

  子健番茄酱工厂,是一家在国内小有名气的生产厂。

  不过最近他们的老板包子健却很郁闷。

  子健番茄酱在过去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30%。

  如今只剩下了10%。

  但就连剩下的这点市场份额也快要保不住了。

  近年来,亨氏集团在龙国市场上抢走了很多业务。

  毕竟人家是国际大牌。

  他们有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相比国内一些小公司来说,实力悬殊。

  为了彻底占据国内市场,亨氏最近采用了低价策略,发动了一场激烈的价格战。

  以前一瓶番茄酱卖15块,他们直接降到了8块钱。

  结果很多人都转去买亨氏的产品。

  包子健感觉自己撑不了太久。

  他想到一年之前,那时亨氏派人来谈,想买下他的厂子。

  当时他没同意。

  当然不愿意放着好好的生意不要。

  没成想一年过去,他现在的状况已经快熬不下去了。

  “再去问问亨氏,他们愿不愿意买咱们厂?”

  现实面前,包子健也不得不低下头来,主动联系对方。

  很快秘书汇报:“老大,他们说了,不会收咱们的厂子。”

  包子健:“告诉他们我们愿意降价了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秘书答道:“我说了,可他们态度坚决,并且还提到......”

  包子健追问:“提到了什么?”

  秘书犹豫地说:“他们觉得子健现在没价值了,光是一天赚的钱就够买好几个像咱们这样的厂子。”

  听完这话,包子健怒火中烧,狠狠拍了桌子。

  片刻后,秘书再次进来说:“老板,有个好消息!神农集团派代表来了!”

  包子健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他们想干啥?”

  秘书答:“他们是来谈收购咱们厂的事宜的。”

  “真的?”

  包子健喜出望外。

  原来神农集团派人来谈买子健番茄酱厂的事。

  对此,包子健惊喜不已。

  在亨氏的竞争压力下,工厂的经营每况愈下。

  接下来的几天内,他需要偿还银行一笔五千万元的贷款。

  再过半月,另一笔银行款项也要到期。

  如果半个月内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将无法说服银行给他续贷。

  到那时,资金链断裂的话,辛辛苦苦打拼多年的产业就可能要破产。

  对此,包子健绝对无法接受。

  因此听到神农那边的消息时,他高兴坏了,差点跳了起来。

  “赶快接待,快点招待。”

  他立即说道:“我去迎接他们。”

  尽管这种做法有点失态,可是在谈判上没什么帮助,但此时包子健已顾不了这么多。

  更何况工厂现在的困境别人一看便知。

  包子健也知道,只要有个买家就行,价格倒是次要的。

  此外,作为享誉全球的大企业,同样位于本市的神农集团,包子健仰慕已久。

  他相信对方不会刻意压价。

  这次来的还是神农的二把手阳心怡。

  包子健更加恭敬。

  他知道这位女士的一句话就能决定他公司的生死存亡。

  “阳总,欢迎,热烈欢迎您。”

  阳心怡从车上下来,看了看眼前的工厂:“包总客气了。”

  其实,在来之前,阳心怡早已对这家厂子做过了解。

  即使在亨氏强势打压之下,子健番茄酱还能保持一定产量与口味。

  虽然比不上世界品牌,但至少没走偏路,设备先进、工人熟练。

  故此阳心怡选定了这家。

  她亲自过来的原因很简单——

  想换个工作氛围,并体验商业较量的乐趣。

  很长时间里,神农都是无往不利的存在,可这样缺乏挑战的工作让她感到乏味。

  于是这次她想尝试点新鲜事物。

  所以她亲自赶了过来。

  到了会议室。

  双方聊得很顺畅。

  主要是包子健已经撑不住了,急着想把公司卖出去。

  阳心怡也不在乎这些,就用了短短半小时。

  两边谈成了,大致的方案定了下来。

  神农集团正式接手了子健番茄酱食品加工厂。

  这包括了子健的所有资产和负债。

  包子健没有要现金,而是要了股份。

  子健番茄酱食品加工厂的名字暂时不变。

  包子健保留了10%的股权。

  并继续负责管理这家工厂。

  毕竟阳心怡这次来主要是锻炼一下。

  把这边的事情解决完后,还要回到神农集团。

  将来这家番茄酱厂还是得靠包子健打理。

  包子健很高兴,虽然他只拿了10%的股份。

  但有了神农集团的支持,这部分股份的价值比之前的整个工厂还要高。

  “阳总,接下来怎么打算?亨氏对我们打压得太狠了,我们真的快撑不下去了。”

  包子健解释了一下。

  至于为什么一年前还能坚持,最近就不行了。

  主要是亨氏开始压低价格销售。

  本来一瓶15元的番茄酱,亨氏给各个经销商的价格降到了8元。

  经销商拿货便宜了,他们卖给小店和超市的价格也相应降低了。

  店主们有钱赚,自然会大力推销亨氏番茄酱。

  因此,最近一段时间。

  子健番茄酱几乎没人买了。

  仓库里的存货堆积如山。

  生产一瓶赔一瓶,甚至连生产都不敢进行了。

  阳心怡听完了他的描述,想了一会,问道:“你们的产品跟亨氏相比,味道差距大吗?”

  包子健赶紧说:“区别不大,仔细尝才能发现不同。”

  接着,他拿出了一瓶子健番茄酱和一瓶亨氏番茄酱,放到阳心怡面前,让她试试味。

  阳心怡先试了亨氏番茄酱。

  这个味道很熟悉,平时吃快餐在肯德基配的就是这种。

  然后又尝了尝子健的产品。

  的确有点不一样。

  子健的口感不如亨氏好。

  亨氏的酸甜更加明显。

  但是价格方面并没有太多差异。

  子健比亨氏便宜0.5元而已。

  这样对比下自然没啥竞争力。

  包子健也知道这个情况,所以更没信心。

  阳心怡来之前,其实早就考虑好了下一步。

  知道该采取什么措施。

  她直接告诉了包子健,“从现在起,你也降价。

  亨氏卖8块,你也卖8块,不,你们干脆7块钱一瓶。”

  包子健神情变得严肃,明白这是准备展开一场价格战了。

  在之前,子健根本无力与之对抗。

  但现在形势不同了。

  靠着神农集团,子健不缺资金。

  刚才阳心怡已让飞龙集团拨付了2亿资金。

  不仅可以偿还贷款,还有足够的余钱干其他事情。

  亨氏虽然在老鹰资本雄厚,整体实力达上千亿美元。

  但相较之下,还是不及神农集团的实力。

  如果真来一场所价格战,子健很有希望胜出。

  “好的。”

  包子健迫不及待地准备行动。

  江省。

  丰城市。

  一个不起眼的小便利店。

  杨恒义正忙着干活。

  他是这家店的老板,同时也兼做伙计。

  日常进货送货基本都是他自己搞定。

  每天都忙得团团转。

  别看他这儿店面小,但啥都有卖。

  顾客想买的东西几乎都能找到。

  这也让很多供应商都想跟他合作。

  就拿番茄酱来说吧。

  前些日子,亨氏牌子突然降价。

  一瓶原本15元的番茄酱降到了8元。

  可是店里售卖的价格没怎么变。

  换句话说,这之间的差价都进了他的口袋。

  所以为了赚得更多,每当有客人要买番茄酱时,他总是强烈推荐亨氏的。

  有时还会把其他品牌的货品撤掉,逼得顾客只能买亨氏。

  一开始他的店主打的是小利多销。

  每瓶番茄酱只赚一块钱。

  现在情况变了,一瓶能挣五块。

  干劲更足了。

  正当他在算账时,一位穿着讲究的年轻人走进来,一看就知道是跑销售的。

  “杨老板,生意如何?”

  来人笑容可掬地问。

  “哦……你是匡销售啊?”

  杨恒义抬眼看去,略显尴尬。

  匡销售代表的是当地品牌子健番茄酱。

  原先这家小店一直用他们的产品,因为进货方便价格合适,合作也一直挺愉快。

  但在亨氏降低售价之后,杨恒义立马改成了卖亨氏的产品。

  两边的关系就此断裂。

  “苗先生,对不起,我现在进的是亨氏的货,暂时不打算换。”

  杨恒义生怕对方长篇大论推销,连忙说。

  匡销售却笑了:“杨老板难道不想听完我的消息再说吗?”

  杨恒义低下头接着算账,“不听。”

  心里想:无非又是想让我卖他们家的番茄酱罢了。

  果不其然,匡销售继续道:“我是带了个好消息来的,我们现在也打折,一瓶只需7元,比亨氏更划算。”

  “什么!”

  杨恒义惊讶地看着匡销售,“你们也加入竞争了?人家亨氏是国外知名品牌,跟它打,能有胜算吗?”

  匡销售嘿嘿一笑:“杨老板你就不用操心这些啦,你只管卖我们的就好,这样你会更赚钱。”

  杨恒义沉思了一会儿,明白过来,子健面对亨氏的压力终于是扛不住开始反击了。

  而这样的竞争对于小商贩如自己来说,却是赚钱的好时机。

  “好吧,我就再进一批你们的。”

  既然子健的价格更低,每卖出一瓶可以多挣一元。

  他已经打算好了,今后会向客人推销子健。

  先暂停亨氏的进货计划。

  “太棒了,你会庆幸今天做了正确的选择。”

  匡销售笑着说。

  随后两人商定了具体的交货安排。

  不仅于此,子健在全国各地的销售队伍全都行动了起来。

  短短几天,依靠低价策略,市场份额由10%攀升到40%,完成了一场逆袭。

  ……

  在亨氏龙国区总代理罗伦查看当日数据时,由于之前的减价措施,销量激增,最高峰时每天增幅达到300%。

  即便是现在,每天依然有50%的增长。

  罗伦盯着报表,170%。

  “咦?为什么又有这么大增长?”

  欣喜中带着困惑。

  一般来说,经历了初期内暴发式的上涨后,如今增长幅度不应这么高。

  正常情况下至多百分之四五十。

  这是怎么回事?

  突然,他又看到一个小细节——

  在170%之前竟然还有一个减号。

  这就意味着实际下跌了170%。

  喜欢植物纷纷变异,还说是正经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