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山的山道上,蝉鸣声撕扯着燥热的空气。周桐勒住缰绳,抹了把额头的汗珠,指向前方一片竹林:"就那儿!"
老王眯眼望去,竹影婆娑间隐约可见几株特别粗壮的老竹,青皮上泛着金属般的光泽。他翻身下马时,靴底碾碎了几只正在搬运死蝉的蚂蚁:"少爷要找苦竹?这玩意做弓胎倒是上品......"
"不光要竹子。"周桐从马鞍解下柴刀,刀锋在阳光下闪过一道寒芒,"还要桦树皮、鱼鳔胶,对了——"他突然压低声音,"听说这山里有野牛?"
老王一个趔趄差点被树根绊倒:"少爷该不会想......"他做了个抽筋的动作,"那玩意管得严!"
周桐已经蹿进竹林,惊飞几只山雀。他抚摸着碗口粗的竹竿,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放心,我就问问。"突然眼睛一亮,"这根!"柴刀"唰"地劈下,竹节断裂处渗出清冽的汁液。
老王接过竹子掂了掂,皱纹里夹着疑惑:"少爷到底要做什么弓?我给您做的那把弓不是挺好?"
"那个啊......"周桐用柴刀削去竹枝,动作娴熟得像老农,"太重,拉起来费劲。"他忽然停下动作,眼睛亮得惊人,"老王,你见过带轮子的弓没?"
"轮子?"老王掏掏耳朵,怀疑自己听错了,"车轱辘那种?"
周桐用柴刀在地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复合弓示意图,滑轮部分特意画得格外大:"这样,弓弦绕在轮子上,能省力......"
老王蹲下来盯着草图,灰白胡子抖了抖:"这不就是......"他突然抓起一根树枝,在周桐的图上添了几笔,"《武经总要》里记载的'双曲反张弩'?前几代就有了啊!"
"啊?"周桐的柴刀"当啷"掉在地上。
"您说的轮子叫'辘轳'。"老王用树枝点着草图,泥土上渐渐出现一个精巧的机关图,"用硬木雕成凹槽,弦分三段绕过去......"他突然抬头,"少爷不知道?那您怎么......"
周桐耳根发烫,弯腰捡柴刀掩饰尴尬:"书上看的,没记住名字。"他盯着老王画的图,越看越心惊——这分明就是原始版复合弓滑轮组!
山风穿过竹林,带着竹叶清香的凉意拂过两人汗湿的后背。老王突然"啪"地折断手中树枝:"不对!"他指着周桐最初画的轮子,"您这个绕法会泄力,得改成......"
"等等!"周桐一把抓住老王的手腕,"你刚才说反张什么?"
"反张弩啊!"老王挣开他的手,在地上又画了个新图,"弓臂末端反曲,用鹿筋做弦,射程二百步起步......"他忽然眯起眼睛,"少爷您该不会连反曲弓都没见过吧?"
周桐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他前世只在体育频道见过现代反曲弓,哪知道古代早有了类似设计。正尴尬时,远处传来"沙沙"声,一条菜花蛇从灌木中探出头来。
"雄黄!"老王猛地跳开,却见周桐已经掏出陈嬷嬷给的药包。黄色粉末在空中划出弧线,那蛇立刻扭头游走,鳞片在阳光下泛出金绿相间的光泽。
"蛇筋......"周桐盯着远去的蛇影喃喃自语。
老王拍拍胸口顺气:"真要蛇筋得找五步蛇,那玩意......"他突然瞪大眼睛,"少爷您该不会想用蛇筋做弓弦吧?"
周桐咧嘴一笑,露出八颗白牙:"哪能啊,不是有牛筋嘛!"
"您就死了这条心吧!"老王弯腰抱起竹子,"私宰耕牛要挨板子的!"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摸出个油纸包,"差点忘了,陈嬷嬷给的薄荷膏,防蚊虫。"
周桐接过膏药抹在颈后,清凉感直冲脑门。他望着老王佝偻的背影,突然喊道:"打赌不?要是我说的轮子比《武经总要》的射得远......"
老王头也不回地摆手:"赌什么?老奴这把年纪......"
"我帮你干三天活!"周桐小跑着追上去,"要是输了,你去炼铁坊时带上我!"
老王脚步一顿,胡子翘了起来:"当真?"他转身时眼睛亮得可疑,"包括批公文?"
"成交!"周桐伸手。
两只沾满泥土的手掌在空中相击,惊飞了竹梢的知了。老王突然指向西面:"那边有片榉木林,做滑轮最好。"他边走边嘀咕,"得用阴干的木头,现砍的容易裂......"
日头偏西时,两人满载而归。马背上捆着粗细不等的竹竿、桦树皮卷,还有几块老王精挑细选的榉木料。周桐的衣襟里兜着野山楂,酸甜的汁水染红了前襟。
"少爷说的那个绕法......"老王突然开口,手里比划着弦线走向,"或许真能省力,就是准头难保证。"
周桐吐出一颗山楂核:"试试呗,反正......"他忽然勒住马,前方树丛里传来"咔嚓"声。一头小鹿从灌木中探出头,湿漉漉的眼睛与周桐四目相对。
老王立刻按住腰间匕首,却见周桐轻轻摇头。那小鹿竖起耳朵听了片刻,轻盈地跃入丛林深处,蹄声渐远。
"可惜了。"老王咂咂嘴,"鹿筋可比牛筋强多了。"
周桐望着小鹿消失的方向,突然笑了:"还是让它长角去吧。"他轻夹马腹,"走,回去让倪叔打几个铜扣件!"
周桐和老王回到小院时,夕阳的余晖洒在青石板上,映出一片暖橘色。老王把马拴好,擦了擦汗,对周桐道:“少爷,我去仓库找找材料,您先歇着。”
周桐点点头,从怀里掏出那包野山楂,得意地晃了晃:“我先去给她们尝尝鲜。”
小桃正坐在廊下绣花,一抬头看见周桐回来,眼睛一亮,丢下针线就蹦了过来:“少爷!带了什么好吃的?”
周桐笑眯眯地摊开油纸包,红彤彤的山楂滚了出来:“刚摘的,尝尝?”
小桃迫不及待地抓起一颗塞进嘴里,刚咬一口,整张小脸瞬间皱成一团:“呜哇——好酸!”她原地蹦了两下,捂着腮帮子,眼泪都快出来了,“少爷!你坑我!”
周桐哈哈大笑,徐巧听到动静,从厨房探出头来:“怎么了?”
“巧儿姐!少爷带的山楂酸死人了!”小桃委屈巴巴地控诉。
徐巧走过来,拿起一颗山楂,轻轻咬了一口,细细咀嚼,眉眼弯弯:“挺好吃的呀。”
小桃瞪大眼睛:“啊?不可能!巧儿姐你一定是挑到甜的了!”她不信邪,一把抢过徐巧手里咬了一半的山楂,丢进自己嘴里——
“呜哇——更酸了!”她捂着嘴,眼泪汪汪,“我的牙要掉了!”
周桐也好奇地拿了一颗尝了尝,酸得他眉头直皱:“确实挺酸的……巧儿,你真觉得好吃?”
徐巧眨了眨眼,又拿了一颗:“嗯,酸酸甜甜的,我挺喜欢的。”
小桃一脸震惊:“巧儿姐,你……你是不是没味觉啊?”
徐巧笑着摇摇头,把剩下的山楂包好:“你们不吃的话,我去做糖葫芦了。”说完,转身进了厨房。
小桃捂着腮帮子,一脸委屈:“少爷,巧儿姐的舌头是不是坏掉了?”
周桐揉了揉她的脑袋:“可能她口味独特?走吧,下次给你带甜的。”
“真的?”小桃眼睛一亮。
“真的。”周桐点头,随即露出狡黠的笑容,“不过现在,你得先帮我干活。”
“啊?”小桃瞬间垮下脸,“少爷你又坑我!”
——
仓库里,老王已经翻出了一堆材料。
“少爷,您要的牛角片、鱼鳔胶、鹿筋丝都在这儿了。”老王拍了拍箱子,“不过滑轮组得现做,您确定要这么麻烦?”
周桐蹲下来检查材料,信心满满:“试试呗,万一成了呢?”
小桃凑过来,好奇地戳了戳牛角片:“少爷,你们到底要做什么呀?”
“一种新弓。”周桐拿起一块榉木料,比划着,“比现在的弓省力,射程更远。”
老王叹了口气:“少爷,您说的那个‘滑轮’……老奴还是觉得不太靠谱。”
“试试不就知道了?”周桐咧嘴一笑,转头看向小桃,“小桃,去帮我拿把刻刀来。”
小桃撇撇嘴:“少爷,你这是拿我当苦力啊。”
“那你想不想吃糖葫芦?”周桐挑眉。
“……我去!”小桃一溜烟跑了。
——
接下来的时间,三人埋头捣鼓。
老王负责雕刻滑轮,周桐尝试调整弓臂的弧度,小桃则在一旁递工具、磨边角,时不时吐槽两句。
“少爷,你这弓臂弯得也太夸张了吧?”小桃歪着头,“这样拉得开吗?”
“这叫‘反曲’。”周桐解释道,“弓臂弯曲后,蓄力更强。”
老王试了试刚做好的滑轮组,摇头:“少爷,这样绕弦,怕是要泄力。”
“再调整一下角度。”周桐凑过去,两人低声讨论着。
小桃打了个哈欠,百无聊赖地摆弄着剩下的木料:“少爷,你们要弄到什么时候啊?”
“快了快了。”周桐头也不抬。
结果——
直到深夜,他们仍然没能成功。
老王揉了揉酸痛的腰,叹气:“少爷,今天怕是做不成了。”
周桐盯着手里的半成品,不甘心:“就差一点……”
小桃已经趴在桌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半块木料。
老王拍了拍周桐的肩膀:“少爷,弓道讲究‘慢工出细活’,急不得。”
周桐无奈地笑了笑:“行吧,明天再试。”
他轻轻抱起熟睡的小桃,把她送回房间,又去厨房看了眼——徐巧已经熬好了糖浆,山楂串整齐地摆在盘子里,裹着晶莹的糖衣,在烛光下闪闪发亮。
周桐拿起一串咬了一口,酸甜适中,糖衣脆而不粘牙。
“巧儿的手艺真不错……”他低声笑了笑,心里琢磨着明天的改进方案。
今天虽然失败了,但他相信,总有一天,这把弓会射穿所有的质疑。
老王眯眼望去,竹影婆娑间隐约可见几株特别粗壮的老竹,青皮上泛着金属般的光泽。他翻身下马时,靴底碾碎了几只正在搬运死蝉的蚂蚁:"少爷要找苦竹?这玩意做弓胎倒是上品......"
"不光要竹子。"周桐从马鞍解下柴刀,刀锋在阳光下闪过一道寒芒,"还要桦树皮、鱼鳔胶,对了——"他突然压低声音,"听说这山里有野牛?"
老王一个趔趄差点被树根绊倒:"少爷该不会想......"他做了个抽筋的动作,"那玩意管得严!"
周桐已经蹿进竹林,惊飞几只山雀。他抚摸着碗口粗的竹竿,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放心,我就问问。"突然眼睛一亮,"这根!"柴刀"唰"地劈下,竹节断裂处渗出清冽的汁液。
老王接过竹子掂了掂,皱纹里夹着疑惑:"少爷到底要做什么弓?我给您做的那把弓不是挺好?"
"那个啊......"周桐用柴刀削去竹枝,动作娴熟得像老农,"太重,拉起来费劲。"他忽然停下动作,眼睛亮得惊人,"老王,你见过带轮子的弓没?"
"轮子?"老王掏掏耳朵,怀疑自己听错了,"车轱辘那种?"
周桐用柴刀在地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复合弓示意图,滑轮部分特意画得格外大:"这样,弓弦绕在轮子上,能省力......"
老王蹲下来盯着草图,灰白胡子抖了抖:"这不就是......"他突然抓起一根树枝,在周桐的图上添了几笔,"《武经总要》里记载的'双曲反张弩'?前几代就有了啊!"
"啊?"周桐的柴刀"当啷"掉在地上。
"您说的轮子叫'辘轳'。"老王用树枝点着草图,泥土上渐渐出现一个精巧的机关图,"用硬木雕成凹槽,弦分三段绕过去......"他突然抬头,"少爷不知道?那您怎么......"
周桐耳根发烫,弯腰捡柴刀掩饰尴尬:"书上看的,没记住名字。"他盯着老王画的图,越看越心惊——这分明就是原始版复合弓滑轮组!
山风穿过竹林,带着竹叶清香的凉意拂过两人汗湿的后背。老王突然"啪"地折断手中树枝:"不对!"他指着周桐最初画的轮子,"您这个绕法会泄力,得改成......"
"等等!"周桐一把抓住老王的手腕,"你刚才说反张什么?"
"反张弩啊!"老王挣开他的手,在地上又画了个新图,"弓臂末端反曲,用鹿筋做弦,射程二百步起步......"他忽然眯起眼睛,"少爷您该不会连反曲弓都没见过吧?"
周桐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他前世只在体育频道见过现代反曲弓,哪知道古代早有了类似设计。正尴尬时,远处传来"沙沙"声,一条菜花蛇从灌木中探出头来。
"雄黄!"老王猛地跳开,却见周桐已经掏出陈嬷嬷给的药包。黄色粉末在空中划出弧线,那蛇立刻扭头游走,鳞片在阳光下泛出金绿相间的光泽。
"蛇筋......"周桐盯着远去的蛇影喃喃自语。
老王拍拍胸口顺气:"真要蛇筋得找五步蛇,那玩意......"他突然瞪大眼睛,"少爷您该不会想用蛇筋做弓弦吧?"
周桐咧嘴一笑,露出八颗白牙:"哪能啊,不是有牛筋嘛!"
"您就死了这条心吧!"老王弯腰抱起竹子,"私宰耕牛要挨板子的!"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摸出个油纸包,"差点忘了,陈嬷嬷给的薄荷膏,防蚊虫。"
周桐接过膏药抹在颈后,清凉感直冲脑门。他望着老王佝偻的背影,突然喊道:"打赌不?要是我说的轮子比《武经总要》的射得远......"
老王头也不回地摆手:"赌什么?老奴这把年纪......"
"我帮你干三天活!"周桐小跑着追上去,"要是输了,你去炼铁坊时带上我!"
老王脚步一顿,胡子翘了起来:"当真?"他转身时眼睛亮得可疑,"包括批公文?"
"成交!"周桐伸手。
两只沾满泥土的手掌在空中相击,惊飞了竹梢的知了。老王突然指向西面:"那边有片榉木林,做滑轮最好。"他边走边嘀咕,"得用阴干的木头,现砍的容易裂......"
日头偏西时,两人满载而归。马背上捆着粗细不等的竹竿、桦树皮卷,还有几块老王精挑细选的榉木料。周桐的衣襟里兜着野山楂,酸甜的汁水染红了前襟。
"少爷说的那个绕法......"老王突然开口,手里比划着弦线走向,"或许真能省力,就是准头难保证。"
周桐吐出一颗山楂核:"试试呗,反正......"他忽然勒住马,前方树丛里传来"咔嚓"声。一头小鹿从灌木中探出头,湿漉漉的眼睛与周桐四目相对。
老王立刻按住腰间匕首,却见周桐轻轻摇头。那小鹿竖起耳朵听了片刻,轻盈地跃入丛林深处,蹄声渐远。
"可惜了。"老王咂咂嘴,"鹿筋可比牛筋强多了。"
周桐望着小鹿消失的方向,突然笑了:"还是让它长角去吧。"他轻夹马腹,"走,回去让倪叔打几个铜扣件!"
周桐和老王回到小院时,夕阳的余晖洒在青石板上,映出一片暖橘色。老王把马拴好,擦了擦汗,对周桐道:“少爷,我去仓库找找材料,您先歇着。”
周桐点点头,从怀里掏出那包野山楂,得意地晃了晃:“我先去给她们尝尝鲜。”
小桃正坐在廊下绣花,一抬头看见周桐回来,眼睛一亮,丢下针线就蹦了过来:“少爷!带了什么好吃的?”
周桐笑眯眯地摊开油纸包,红彤彤的山楂滚了出来:“刚摘的,尝尝?”
小桃迫不及待地抓起一颗塞进嘴里,刚咬一口,整张小脸瞬间皱成一团:“呜哇——好酸!”她原地蹦了两下,捂着腮帮子,眼泪都快出来了,“少爷!你坑我!”
周桐哈哈大笑,徐巧听到动静,从厨房探出头来:“怎么了?”
“巧儿姐!少爷带的山楂酸死人了!”小桃委屈巴巴地控诉。
徐巧走过来,拿起一颗山楂,轻轻咬了一口,细细咀嚼,眉眼弯弯:“挺好吃的呀。”
小桃瞪大眼睛:“啊?不可能!巧儿姐你一定是挑到甜的了!”她不信邪,一把抢过徐巧手里咬了一半的山楂,丢进自己嘴里——
“呜哇——更酸了!”她捂着嘴,眼泪汪汪,“我的牙要掉了!”
周桐也好奇地拿了一颗尝了尝,酸得他眉头直皱:“确实挺酸的……巧儿,你真觉得好吃?”
徐巧眨了眨眼,又拿了一颗:“嗯,酸酸甜甜的,我挺喜欢的。”
小桃一脸震惊:“巧儿姐,你……你是不是没味觉啊?”
徐巧笑着摇摇头,把剩下的山楂包好:“你们不吃的话,我去做糖葫芦了。”说完,转身进了厨房。
小桃捂着腮帮子,一脸委屈:“少爷,巧儿姐的舌头是不是坏掉了?”
周桐揉了揉她的脑袋:“可能她口味独特?走吧,下次给你带甜的。”
“真的?”小桃眼睛一亮。
“真的。”周桐点头,随即露出狡黠的笑容,“不过现在,你得先帮我干活。”
“啊?”小桃瞬间垮下脸,“少爷你又坑我!”
——
仓库里,老王已经翻出了一堆材料。
“少爷,您要的牛角片、鱼鳔胶、鹿筋丝都在这儿了。”老王拍了拍箱子,“不过滑轮组得现做,您确定要这么麻烦?”
周桐蹲下来检查材料,信心满满:“试试呗,万一成了呢?”
小桃凑过来,好奇地戳了戳牛角片:“少爷,你们到底要做什么呀?”
“一种新弓。”周桐拿起一块榉木料,比划着,“比现在的弓省力,射程更远。”
老王叹了口气:“少爷,您说的那个‘滑轮’……老奴还是觉得不太靠谱。”
“试试不就知道了?”周桐咧嘴一笑,转头看向小桃,“小桃,去帮我拿把刻刀来。”
小桃撇撇嘴:“少爷,你这是拿我当苦力啊。”
“那你想不想吃糖葫芦?”周桐挑眉。
“……我去!”小桃一溜烟跑了。
——
接下来的时间,三人埋头捣鼓。
老王负责雕刻滑轮,周桐尝试调整弓臂的弧度,小桃则在一旁递工具、磨边角,时不时吐槽两句。
“少爷,你这弓臂弯得也太夸张了吧?”小桃歪着头,“这样拉得开吗?”
“这叫‘反曲’。”周桐解释道,“弓臂弯曲后,蓄力更强。”
老王试了试刚做好的滑轮组,摇头:“少爷,这样绕弦,怕是要泄力。”
“再调整一下角度。”周桐凑过去,两人低声讨论着。
小桃打了个哈欠,百无聊赖地摆弄着剩下的木料:“少爷,你们要弄到什么时候啊?”
“快了快了。”周桐头也不抬。
结果——
直到深夜,他们仍然没能成功。
老王揉了揉酸痛的腰,叹气:“少爷,今天怕是做不成了。”
周桐盯着手里的半成品,不甘心:“就差一点……”
小桃已经趴在桌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半块木料。
老王拍了拍周桐的肩膀:“少爷,弓道讲究‘慢工出细活’,急不得。”
周桐无奈地笑了笑:“行吧,明天再试。”
他轻轻抱起熟睡的小桃,把她送回房间,又去厨房看了眼——徐巧已经熬好了糖浆,山楂串整齐地摆在盘子里,裹着晶莹的糖衣,在烛光下闪闪发亮。
周桐拿起一串咬了一口,酸甜适中,糖衣脆而不粘牙。
“巧儿的手艺真不错……”他低声笑了笑,心里琢磨着明天的改进方案。
今天虽然失败了,但他相信,总有一天,这把弓会射穿所有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