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回村-《重生后,才知道青梅等了我十年》

  清明节。

  你还别说,好像年年清明都下雨。

  好在这次就是绵绵细雨。

  陈景把车停在了这边的一个停车场。

  这么好的车可不能停在社区门口。

  这是陈旺生的心里话。

  今天去扫墓,也是陈旺生开车带着人去。

  来到一家卖纸钱的店铺,买了一些相关的纸钱。

  放上后备箱,一家人朝着老家开去。

  这一路上能看到不少人都是带着纸钱往墓区走。

  说实在的,这边有个墓区。

  一看就是需要钱的。

  这种就像地,需要花钱买。

  陈景家那边就是山上一块地方。

  什么爷爷,太爷爷,都是葬在那里。

  不过这个地方陈景来的很少。

  前世爸妈老是会喊着自己去,只不过自己放假就知道去网吧,所以这些非常非常少参与。

  这毕竟是一份孝心。

  回到老家,老屋还屹立在这里,只不过没人住了。

  陈景给了爸妈一笔钱,就是让他们修缮这个老屋。

  陈景知道。

  这种老屋,就是父亲心里的大事。

  说实在的,别说是父亲了。

  就算父亲没有完成,然后老屋落到自己手上,看着已经老了的父亲。

  自己心里的大事也就有了。

  这是男人永远跨不过去的事情。

  所以,陈景现在有钱,那自然是要把这老房子给脱胎换骨。

  附近的房子最小都是两层,而自己的老屋就是一层,显得有点弱了。

  而且村里都是认识的人,嘴上说着表兄弟表兄弟。

  但是人家看到你这房子,就知道你肯定没赚到钱。

  暗地里就会说你没实力。

  就算不说,那心里也是觉得,你没发达,连老家都做不起。

  三人下车,提着东西朝着老屋走去。

  今天老家回来的人还是多。

  陈旺生把车停在了老屋门口,边上的邻居也是走出来看。

  “这是旺生诶。”

  “是,开车回来的。”

  “去年过年就买车了。”

  “这车是好诶。”

  “出息咯。”

  边上的闲言碎语他们自然是听不见。

  陈旺生拿出钥匙,看着门上落着的灰,无奈道。

  “这老屋也没人住了,全是灰。”

  陈旺生轻轻推开门,看着里面就是以前的老家具,其他都没什么了。

  在他眼里,这里就是承载他小时候记忆的一个地方。

  陈景没怎么在乡下待过,毕竟那会陈旺生接了班,就去钢厂上班,那边刚好分房子,而且教育资源比这乡下好。

  不过,陈景对于乡下还是保有一个好的印象。

  到时候爷爷奶奶还在,就会自己种菜,然后时不时就送到新港去。

  而一些酒席什么的,陈景也会过来。

  陈景觉得,老家有一套房子是非常好的事情。

  就好像是有个保底的地方。

  就算以后赚不到钱了,没什么能力。

  那就回乡下,自己种菜,自给自足。

  说不定爸妈未来退休了,都不会想在新港。

  这老家啊,还是得提早一点弄好。

  “爸,这老屋什么时候装修啊?”

  陈景是拿了一笔钱的,陈旺生都存着在。

  主要那笔钱,他舍不得。

  这是儿子给的辛苦钱,他想留着以后备着。

  这个装修老屋的钱,就自己来挣。

  “不着急,现在我没什么时间。”

  “等到时候有空了,我再来弄。”

  说完,陈旺生把东西一放,边上的一些邻居就过来了。

  确实,这边其实都是兄弟姐妹。

  怎么都粘的到一点关系。

  陈旺生就跟他们聊天,张淑芳则是开始简单的打扫。

  看着这个屋,她也是有感触的。

  毕竟婚房都在这里。

  “这老屋是越来越旧了。”

  张淑芳看这个房子,真的就像是在看一个迟暮的老人。

  陈景想了想,说道,“要不请人来做吧。”

  张淑芳摇了摇头,说道,“这个啊,让你爸和你大伯去商量。”

  “到时候你姑姑也得来。”

  “这是他们兄弟姐妹之间的事情。”

  “你有钱,那也得他们去商量。”

  张淑芳说完,陈景也明白了。

  这个时候外面的叔叔伯伯也都进来了。

  “小景,喊人。”

  陈景跟每个人都打了招呼。

  “小景真是长高了,之前都是小小的。”

  “要多吃点,男孩子胖点好。”

  陈景笑道,“在学校吃很多了,就是长不胖。”

  听见这个,其中一个叔叔说道,“小景现在是在洪昌读大学,最好的大学哦。”

  陈旺生点头道,“是哦。”

  那个叔叔接着说道,“有文化就是好。”

  陈旺生嘿嘿一笑,说道,“你儿子不也是高中啊,也要高考了,让他努努力。”

  那个叔叔无奈道,“还高考,都打算让他走单招,去读大专算了。”

  “那个期末考试才考三百分,这读哪个地方大学。”

  陈景心想三百分这个分数,说实在的。

  努力过,但是不够努力。

  或者就是在一些科目上没有天赋。

  三百多分,艺术生还可以,文化生就不行了。

  绝对是数学和英语很差,然后小三门也不是很厉害。

  陈旺生也不多说什么了,问道,“你们都挂纸了啊?”

  “早就去了。”

  “那我这也不拖了,先过去了。”

  陈旺生拿出手机给兄弟姐妹打电话。

  一般都是一起去的。

  确认好位置,陈旺生开车把一家子都带到了小姑姑家。

  小姑姑家就在这边附近,当初是嫁到了隔壁村。

  一般要聚餐,都是去小姑姑家。

  来了之后,大伯也到了,就是没见到堂哥堂姐。

  看来大伯一家就来了大伯一个人。

  看到陈景过来,他们倒是觉得惊讶。

  以前陈景都是不来的,没想到这次来了。

  不过简单的想一想,都知道。

  这是出息了,要去见一下了。

  “走吧。”

  “走走走。”

  人到齐了,就一起去烧纸。

  来到一处山上,这边有着不少坟堆。

  这小村庄差不多都是这样的。

  甚至有些地方的坟堆就在家边上。

  陈景对这种事见怪不怪了。

  小时候看到还会觉得吓人,但是现在不会了。

  “你爷爷的坟在这边。”

  大伯倒是想跟这个侄子说说话,指了指那边的两个坟堆。

  陈景轻轻点头,说道,“这是爷爷奶奶葬在一起吧。”

  陈旺生点头道,“对。”

  来到两个坟堆前,看着上面写的字,是自己的爷爷奶奶。

  “爸,妈,我们来看你们咯。”

  “这么久没来,又长草了,我给爸妈清掉。”

  “爸妈,这次纸钱买的多,肯定够用。”

  姑姑和大伯还有陈旺生开始对着坟堆说话。

  陈旺生则是笑道,“你们看,你们的小孙子来看你们了。”

  “小孙子以前顽皮,不敢来见你们,现在小孙子有出息,来跟你们说一下。”

  陈旺生这么说啊,是怕怪罪。

  陈景也是拿起纸钱放到火盆里面烧。

  陈景没说话,主要不知道说什么。

  “听说政府那边不让土葬了,要火化,变成骨灰。”

  小姑姑自然是最了解本地政策的。

  听见小姑姑这么说,大伯问道,“那是怎么弄?”

  “就是建一个灵堂,里面放骨灰。”

  “之前土葬的没事,以后的就不能了。”

  “到时候就得放在灵堂里面。”

  “而且啊,还要每家每户掏钱。”

  说到这个,大家其实也懂。

  一般这种都是自个掏钱弄的。

  当然,大队也会出一部分。

  “还有这边的陈家祠堂,也要弄,也要捐钱。”

  小姑姑说完,陈旺生直言道,“那这没办法的,捐钱就捐吧。”

  陈景想了想,自己多捐点吧。

  不管怎么样,自己出息了,自然是要让家里有面子。

  到时候多出钱,自己家在这个村里自然是更有威望。

  你还别说,难怪要禁止烧纸。

  这边人是真多。

  那个浓烟啊。

  几人烧完纸,就去到小姑姑家里吃饭。

  这就是兄弟姊妹关系好的家庭。

  小姑姑家还是蛮大的,两层。

  没办法,人多。

  小姑姑和小姑父,小姑父的爸妈,还有儿子女儿。

  “圆圆,快带着弟弟下来!”

  这个时候,小姑姑的儿子女儿才从楼上下来。

  “大舅舅,小舅舅,大姨妈,二姨妈,小舅妈。”

  表弟表妹跟长辈一个个打招呼。

  “陈景哥哥。”

  陈景没想到自己还有招呼打。

  这个时候小姑姑笑道,“你陈景哥哥好不容易来,你们多问问作文怎么写。”

  “你陈景哥哥可是大作家嘞。”

  陈景就知道有这一环。

  陈圆圆还是跟以前一样不好意思说话,文文静静的。

  倒是陈方看到陈景跟看到什么一样。

  “陈景哥,你有没有签名书啊?”

  陈景笑道,“你初中生也看我写的书啊。”

  陈方非常用力的点头,说道,“不止我,我同学都看过你写的。”

  “我还说你是我表哥,他们都不相信,所以,我想拿签名书去证明。”

  陈景心想上次不是签名了吗。

  “上次不是签了吗?”

  陈方直言道,“上次是你给姐姐签的,姐姐不给我。”

  陈景笑道,“那你去拿吧。”

  陈方听见这话,一脸开心,连忙跑上楼去拿书。

  陈景看着陈圆圆,心想这妮子还把书看得那么重要。

  “新书看了吗?”

  陈景说完,陈圆圆点头道,“看了。”

  “陈景表哥,你真去过稻城吗?”

  陈景肯定没去过啊,笑道,“没去过,怎么,你也向往稻城啊?”

  陈圆圆点头道,“看着书里写着的稻城,很想去。”

  “特别是那一段话,很唯美,我看网上很多人都在讨论那句话。”

  陈景知道是那句话。

  确实,前世的这本书也是火了那段话。

  “陈景表哥,你什么时候写下一本书啊?”

  陈圆圆是真好奇。

  陈景笑道,“怎么,我这两本书都看完了啊?”

  还不等陈圆圆回答呢,陈方就拿着书跑下来,说道。

  “姐姐早就看完了,还看了好几遍呢。”

  陈方拿着书过来,陈景给签名后说道,“我下一本书还不知道写什么,可能今年都不会写了。”

  听见这话,陈圆圆眼里难免有些失落。

  陈景知道,这种小女孩啊,就是喜欢看这种青春文学。

  “陈景哥是写的太快了,其实这一本应该再等等。”

  “我还有同学没看完《云边》呢,《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就来了。”

  陈方说完,陈景倒是觉得初中生能看懂吗。

  “是,这两本没差多少时间。”

  “下一本要好好琢磨了。”

  陈景说完,陈圆圆也不多说什么了。

  陈景心想也帮不了他们写作文什么的。

  “这个写作能力不能跟作文挂钩。”

  “不是说作文写的好,这个书就能写得好。”

  “作文八百字就结束了,但是书你得写几万字几十万字甚至是上百万字。”

  “所以,还是多看吧。”

  陈景说完,看着陈圆圆那个样子,笑道,“你现在是只看青春文学吗。”

  “你现在得多看点文着。”

  陈圆圆点头道,“我看了,我也不只是看青春文学。”

  陈方直言道,“对,姐姐那边全是书,看那个《资治通鉴》还有《史记》。”

  陈圆圆也解释道,“看青春文学可以放松脑子,完全沉浸。”

  “看那些历史书就是感觉单纯为了知识,比较累。”

  陈景点头道,“那肯定的,为什么叫课外书课外书。”

  “都是课外的,所以看的会比较放松。”

  “像你看的历史书,那都是知识点,都不算课外书。”

  “对了,你们这高一,强度怎么样?”

  陈景这么一问,还不等陈圆圆回答呢,陈方就说道。

  “姐姐现在每天都学习到很晚。”

  “压力大的很。”

  陈景问道,“你选的什么科啊?”

  陈圆圆直言道,“文科,上学期是看成绩,然后根据成绩分的。”

  “我理科生物和化学还可以,但是物理很差。”

  “我文科历史和政治还可以,地理差一点,但是地理比物理好提分,所以我就选了文科。”

  陈景倒是有点好奇了,问道,“那你这六科加起来多少分啊?”

  陈圆圆推了推眼镜,说道,“五百零九分。”

  “这是上学期的期末考试。”

  “语文英语还好,数学比较差,没及格。”

  “地理也没及格,历史和政治都是八十分。”

  陈景心想自己现在是大人了,变成了那些在重要节日点问成绩的亲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