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抗风浪测试,最强战舰-《三国:我成了蜀汉丞相》

  然而诸葛诞一直没有正面回应,直到文聘询问。

  “如果没有蜀汉那边的合作,文老将军觉得我们的海船会这么快建造起来吗?”

  文聘摇了摇头,很是干脆道:“不会。”

  他们和蜀汉之间缺乏信任,如果没有对方的主动参与,光是验证那些复杂无比的图纸就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

  等到后面再慢慢开工建造,其中耽搁的时间绝对超过一年以上。

  “不过这应该不是主要原因吧?”

  “当然不是。”诸葛诞给文聘倒了一杯茶说道,“真正的原因是我想让蜀汉把更多的钱财留在魏国境内,顺便帮我们发展水师。”

  “……”

  随着苏辰这位丞相到洛阳赴任,魏汉吴三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变得更加频繁,每天都有大量的商贾来往于路上。

  然而经过他们的统计,

  发现蜀汉那边运过来的都是一些高价值的东西,比如精品细盐,名贵布料,或者从西域进来的各种珍贵香料。

  这些东西的价格十分高昂。

  随便一车就能够从他们这边换走几十车乃至上百车的基础物资。

  长此以往下去,

  魏国的财富将会被蜀汉攫取的一干二净。

  这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

  他们必须要找到一个新的突破点,让蜀汉在他们境内进行大额消费。

  连续商议了十来天之后魏国上下达成了一致意见,那就是联合造船,帮蜀汉组建舰队!

  此举不仅能够快速验证图纸的真假,还能够在短时间内帮魏国培养出足够多的水手和造船工匠。

  更为重要的是。

  这玩意很耗钱。

  不仅前期造船耗费钱财,后期的维护和人员培训更是大头中的大头。

  这也是魏国这些年一直没培养出什么像样舰队的主要原因之一。

  只要蜀汉那边源源不断的往舰队砸钱,魏国面临的麻烦不说彻底解决,至少能缓解大半!

  文聘点了点头:

  “不过话又说回来,你这位兄长魄力还真大,竟然敢在敌国建造舰队,也不怕彻底打了水漂?”

  “出乎预料的事情又何止这一件。”诸葛诞也是有些感慨,当初在得知蜀汉那边要和他们合作制盐的时候他还以为对方会搞出什么幺蛾子。

  然而直到今天都没有发生任何的意外,

  大量的精细海盐正在源源不断涌入三国各地。

  单单靠这一项收入,

  整个魏国今年的岁入就会增加两成以上。

  这些功劳可是会实打实算在自己头上的。

  ……

  “夫君,我们为什么要给魏吴两国这么多技术?”船舱内,张星彩一边照顾晕船的苏辰一边问出了心中最大的疑惑。

  为了弄出这些新技术,自己这位夫君,这位大汉丞相可是付出了极大代价的。

  然而现在却是轻而易举给了两国。

  “你知道做一项新生意最重要的是什么吗?”

  “是培养市场。”

  苏辰调整了一下躺着的姿势,解释说道:“我们必须得让魏吴两国习惯用瓷器,习惯吃细盐……习惯从我们这里获得技术。”

  现在这个年代细盐和瓷器这些东西的重要性很低的,还没有得到普罗大众的认可,哪怕没有也可以。

  所以他必须得先让人习惯。

  只有这样他才能通过培养出的市场赚到钱。

  当然,

  还有另外一个更为重要原因。

  那就是他们掌握的技术并不足以形成垄断或者代差。

  只要魏吴两国舍得砸钱,舍得往大汉这边派遣大量细作,还是能够搞出类似技术的。

  现在虽然看似他们吃亏,但实际上也在无形之中扼断了两国的技术发展。

  长此以往下去,两国将会越来越依赖大汉。

  而且相比于钱财这些身外之物,他更看重的是权力,是地盘,是人口。

  只要能够完成最终目标,别说和别人合作了,就算是白送他也不在乎。

  “呕~”

  说话间苏辰又忍不住干呕起来。

  张星彩一边拍对方的后背,一边小心询问道:“夫君,要不要找大夫给你开点药?”

  “没事,习惯一下就好了。”

  在后世的时候苏辰也坐过船,但也就刚开始一两次晕船而已,习惯之后就没问题了。

  “其他人的情况怎么样?”

  “和夫君你差不多,绝大部分人都出现了晕船的症状。”

  苏辰挑选的人员绝大部分都是水性好的,有好几个更是被称为浪里白条。

  然而这些人到了海上也一个个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

  直接倒下一大片。

  “看来想要打造一支属于我们的舰队,还任重而道远。”

  原本苏辰是不打算这么快发展自己舰队的,但机会难得,若就此放弃,实在是有些不舍得。

  喜欢三国:我成了蜀汉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