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我们已经准备好-《魂穿南来北往从阻止马叔坐牢开始》

  哈城这边的案件追踪暂时陷入平静,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因此偃旗息鼓了,而是把心思沉下来,做好了跟毒贩做长期攻坚战的准备。

  伴随着宁阳火车站中央那座大钟发出的悠扬而又庄严的新年钟声,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人们屏息凝神,静静地聆听着这一声声清脆的钟声,仿佛它们是来自天堂的使者,带来了新的一年的祝福和希望。

  当最后一声钟声落下,整个火车站都被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所笼罩。人们缓缓地回过神来,脸上露出了欣喜和期待的笑容。1985年,这个全新的年份,就这样在钟声的陪伴下,浩浩荡荡地来了。

  1月1日,华夏最高领导、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标志着华夏农村开始了以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调整产业结构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步改革。

  1月5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决定从1985年开始,在国营大中型企业中,实行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的办法。

  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我国教师节。

  ......

  今年过年对于马燕来说,和往常大有不同。因为她不再和父母在一起过节,而是要作为汪家的儿媳妇,正八经的从市里回到铁路大院过年。

  考虑到今年的情况,本来汪新想着把大院的父母和妹妹接上来过,到时候再把他们送回去。这个想法遭到了马魁和王素芳共同的拒绝,他们认为,不管怎么样,马燕嫁过来第一年,就应该跟着回公公婆婆家过年,哪有把公公婆婆叫上来的道理?先不说距离远车不好坐,就是规矩上也说不过去。

  无奈之下,汪新只好说第二年大家再聚在一起过年,王素芳笑道:“汪新,我和你爸知道你的一番心意,但是我们还有马健呢,你放心该干嘛干嘛去,明年的事儿明年再说,倒是你和燕子准备啥时候......嗯?”

  王素芳笑着示意了他一下,汪新一愣,随后明白了王素芳的意思,当即略显尴尬的嘿嘿一笑,边说着再议,边仓皇而逃。

  马魁等汪新走了,这才从沙发上站起来,望着门外嘁的笑了一声:“这孩子还是这么没个正型的,说来也怪了,这小子工作办案的时候格外像那么回事儿,干活儿也利索,怎么一到家里就成了这个德行,我是真担心我未来的大外孙呦......”

  王素芳有些纳闷:“大外孙?这事儿八字还没一撇呢,你担心啥?”

  “我担心这小子还没做好当爹的准备,在这干耗着。”

  “你可得了,人家做没做好当爹的准备你知道啊?你还是寻思寻思自己做没做好准备当姥爷吧。别到时候大外孙来了,你毛手毛脚的尿布都不会换。”

  面对妻子不留情面的吐槽,马魁老脸一红,但依旧梗着脖子道:“谁说的,我早就准备好当姥爷了,就看那小子争不争气了......”

  汪新和马燕趁着小年前一天,大包小包拎着回到了铁路大院。市局那边的工作他早已经安排好,另外马魁为了让他和马燕安安心心回去过年,直言小事儿他就随时去队里处理,大事儿到时候直接电话或者电报通知。

  铁路大院还是和往常一样,胡同里时不时出来几个拎着年货往回走的熟人,还有带着小孩去集市、商店买了鞭炮和零食回来的妇女。大家虽然已经许久没见面,但是互相一打招呼,停下唠会儿嗑,瞬间就知道了彼此是哪家的人。

  马燕穿着格纹大衣,围着一条围巾,戴着厚厚的手套,还把一只手插进汪新的大衣兜里,另一只手则拉着皮箱,里面装满了他们俩的换洗衣服。汪新则大包小包拎着年货和礼物,背着背包,努力把自己的步子放慢,以防插着自己衣兜的马燕跟不上。

  “哥,大院感觉没啥变化呀,还是咱们离开大院前的样子。”马燕哈着冷气,把嘴唇埋在围巾里说。

  “是啊,还是老样子,只是我们一天天长大了,离着故乡越来越远了。”汪新忍不住感慨道。

  “艾玛呀,哥我就喜欢你这个调调儿,像一个古代的文人墨客,胸怀满是故事那种。”

  两个人说说笑笑着,快步踏进大院里。

  映入眼帘的依旧是大院里忙碌着贴对联、蒸年糕、做花样的邻居们。大家见到大院里回来一对熟悉又陌生的年轻男女,只是恍惚了一下,就认出了他们的身份。

  一时间,老吴媳妇、老陆媳妇、老蔡媳妇等在外忙碌的妇女纷纷迎了上来,乐呵呵地打着招呼,边夸奖着他们在市里待了着大半年洋气了,边感慨他们现在越来越优秀了。

  汪新夫妇边和婶子们回应着,边把给他们准备的礼物一一掏了出来,尤其是老蔡家——这有个干儿子呢!他们为此都没先回家,而是先去蔡小年家看望了这个大胖小子。顺便给他们拿出了婴儿用的诸多用品、辅食等,甚至还有一辆时新的婴儿车。

  面对汪新和马燕的心意,蔡小年和彭永丽感动的眼泪直打转,汪新笑着表示这都小意思,好歹也是孩子的干爹干妈。马燕则先脱去大衣,等身体在屋里暖和过来,才小心翼翼地抱起这个已经半岁大的胖小子。

  说来也奇怪,马燕这是第一次抱这孩子,怀里的小家伙竟然瞅着马燕的脸咯咯咯笑了起来,嘴里还一个劲儿张合着,似乎想要喊出的音节。

  “天哪,这孩子亲近我哎,真是好孩子,干妈心房为你开......”马燕大为惊喜,抱着孩子更舍不得撒手,彭永丽也跟着高兴,轻声说:“燕子,他肯定稀罕你,因为他的亲妈身上也流着他干妈的血......”

  汪新见彭永丽说完这句话有些催泪,连忙说:“丽丽,小年,这孩子叫啥呢?从进门到现在我们都不知道。”

  “蔡稷恩,这名字咋样?道长给取的!”蔡小年得意的说。

  “稷恩......好名字,象征孕育与滋养,道长是想让孩子不忘生养之恩吧!”

  “我去汪新,你这文化水平可以啊!没错,道长说这孩子出生的时候差点要了丽丽半条命,取名稷恩,一代表孩子吃饱穿暖,不忘养育之恩,二还能反哺丽丽,保他的妈妈平安健康。”蔡小年滔滔不绝。

  晚上,老汪家难得的热闹了起来,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丰盛的晚餐,互相聊着过去一年发生的事情。

  说着说着,汪永革端着酒杯,摸了把有些发红的脸,大声问道:“汪新,燕子,你们俩这结婚也半年多了,啥时候......要孩子呢?我跟你妈可都准备好当爷爷奶奶了啊!”

  ......

  喜欢魂穿南来北往从阻止马叔坐牢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