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岁华又转新年记-《魂穿南来北往从阻止马叔坐牢开始》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大年三十。俗话里说的好,正月里,正月正,正月三十不关灯。

  铁路大院里,飘荡着前年开始火爆全国的歌曲《乡恋》,歌声正是从汪家的收音机里传出来的。

  只见汪家的客厅里,一张大方桌被清了出来,沈秀萍端坐在桌前,一边欣赏着曲子,一边挥毫泼墨写着春联。旁边那帮媳妇们叽叽喳喳地看着沈秀萍写春联,一钩一划都能引得她们发出阵阵称赞。

  老吴媳妇感叹道:“沈大夫啊,你这手毛笔字写的也太好看了吧?放在古代,就是才女呀!”

  老陆媳妇紧跟上发言:“可不咋地呢,放在现在也是才女了,沈大夫,你有这笔好字为啥不早点露给我们看啊,以前买春联这花了多少冤枉钱呀。”

  屋里顿时响起一片哄笑声,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沈秀萍笑道:“结婚前自己一个人没啥事儿练过,这自从结婚后基本也没时间再练了,今年这寻思着试试手,没想到这本领还没丢。”

  汪知晏抱着沈秀萍的大腿奶声奶气说:“妈妈我也想学毛笔字,我要你教我!”此时的汪知晏已经两岁半了,会说的话越来越多,每天睁眼就喜欢缠着大人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沈秀萍写完最后一张,放下毛笔抱起女儿:“好~今晚吃完饭妈妈就教你。”

  此时,汪新和马燕手牵手走进门来,汪新大声道:“妈,写好了没?就差我师父家了!”

  “这就是,快去贴吧,贴完了进屋歇歇。”沈秀萍连忙招呼道。

  “哎呦,你瞅瞅现在这年轻人,走路都要牵在一块,看着真热乎啊。”

  “你们俩什么进展了?啥时候能喝上你俩的喜酒啊?”

  ......

  女人们的接连攻势,让汪新和马燕拿上春联落荒而逃,汪知晏连忙笨拙的撵上去:“哥哥姐姐等等,我也要去......”

  要过年了,到处都是一派祥和喜庆的气氛。

  汪永革早就已经在厨房里忙碌起来,炸萝卜丝丸子、炸鱼、炖肉等等,搞得非常丰盛。不过说起来也奇怪,每年不论有多么丰盛的菜,妻子沈秀萍总是缠着让他炸一碗萝卜丝丸子吃,说她就好这一口,但是平时萝卜类的菜她却基本不怎么吃。

  汪永革边炸边摇头笑笑,现在家里这几个人,都是他的心头肉,想吃点啥抓紧满足,谁让自己现在这么幸福呢!

  “爸,活儿我们都干完了,还有啥事儿没?”此时,汪新的声音从客厅里传了过来,他和马燕两个人一起走进来,正巧汪永革已经把萝卜丝丸子沥干油放在大搪瓷碗里。

  汪新眼前一亮,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拿起一个刚出锅的丸子塞到嘴里,还不忘吹好一个递给马燕,结果马燕没啥事儿,他倒是被烫的龇牙咧嘴。

  汪永革连忙舀起一瓢水给他:“慢点吃,瞅把你小子馋的,大过年的别把自己嘴巴给烫伤喽,那晚上你可别想吃好的了。”

  汪新嘴里边哈着气边嚼着丸子,笑嘻嘻地说:“那不可能,一年就那么一次,今天我就是嘴巴张不开了我也得从鼻孔里塞进去。”

  “哎妈呀哥你说的真恶心......”马燕满脸的嫌弃,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埋汰道。

  汪永革哈哈大笑:“行,过年要吃就得吃过瘾,吃完嘴里的你就把灶台上这一碗送你师父那儿去,燕子你盯着点这小子,别路上偷吃!”

  马燕甜甜一笑:“谢谢汪叔,放心吧,我好好看着他。”

  俩人“护送”着炸萝卜丝丸子走到大院里,见汪知晏正在大院里撵老吴家的蛋王,蛋王闲庭信步在前头不紧不慢的走着,时不时还煽动下翅膀,根本没把后面这个小家伙看在眼里。老吴媳妇儿一边护着汪知晏一边笑骂:“这巴掌大的小东西,天天吃我家蛋王的鸡蛋,还这么淘,我还怕你被叨着,这上哪说理去......”

  看着邻里之间的烟火气,汪新和马燕相视一笑。

  回到自个儿家中,马燕忙不迭的端着碗跑进厨房:“妈,我汪叔炸的萝卜丝丸子可香呢,给您来一个!”

  王素芳见一个丸子“来势汹汹”,连忙张嘴接住,含混不清地说:“你这丫头,手也不洗就给我塞,都当老师的人了还这么风风火火,我看以后你公婆怎么埋汰你。”

  马燕得意地一甩头发:“不可能,我汪叔和沈姨可稀罕我了,都拿我当自家孩子呢,再说了,我还有汪新哥向着我。”

  汪新神定气闲地点头:“婶儿,燕儿说的很对,有我呢。”

  王素芳见俩人穿一条裤子的样子,顿时无语:“你们俩过两年快结婚吧,成天在大家面前这么拉拉扯扯的,也不当回事儿......”

  嘴上唠着,手里却没闲着,王素芳很快将锅里热腾腾的饺子捞出来,她把萝卜丝丸子放在一个大盘里,将碗里盛满了饺子,说:“喏,这个带回去,都说我包的饺子好吃,今晚你们就多吃点。”

  汪新满口答应,接过碗就往家里走,王素芳见马燕又要跟着出去,连忙叫住她:“你干嘛去?过来帮我择菜了,等忙活完再去跟汪新腻歪也不迟。”

  “谁跟他腻歪了......”马燕红着脸返回厨房,殷勤的帮王素芳择起菜来。

  汪新端着饺子刚要回家,后面听到蔡小年的招呼声:“汪新,拿啥好东西呢?见面分一半了!”

  “刚出锅的饺子,让你吃都吃不下,想尝尝进来说。”

  “不了不了,我还得帮我爸把对联贴一下......对了,你听说没?”蔡小年一脸神秘。

  “听说啥?”

  “你没发现今年咱院里少了个人么?小姚昨儿去哈城了!”

  “嘿,你咋知道的,你跟踪人家?”

  “啥呀,我可是干调度的,每天接多少个电话信息,昨天我和车站一个同事说完正事儿,他告诉我的,说小姚还扶着一个中年女人,跟着一起的还有一个男的。”

  汪新想了想:“一个中年女人和一个男的......不会是她母亲和贾哥吧,这大过年的要上哪去,难不成今年他们要去贾哥家里去过?”

  “我还担心小姚别碰上啥事儿了,就想方设法联系到昨天车厢里的乘务员,结果人家说全程这仨人有说有笑的,那家伙简直跟一家人似的,路过他们身边都能感受到一股欢快劲儿。”

  听了蔡小年的情报,汪新心里了然,那十有八九就是了,看来这俩人今年最晚明年有可能就结婚了。

  想到这里,他问道:“玲姐的事情你别管了,现在有个问题啊,你和丽丽什么进展了?”

  蔡小年一愣,遂有些神秘的说:“这事儿我偷偷跟你说,你别告诉别人啊先。”

  ......

  除夕夜,汪新走进那个属于亲生母亲的小房间,点上香,在轻烟缭绕中,他郑重地向亲生母亲的牌位敬拜。

  “妈,您儿子现在出息了,生活和工作都非常好,我爸现在也非常顺利,至于我的后妈......您在天之灵也看到了,她是个非常好的女人,对我和我爸是真心的好,现在我连妹妹也有了,咱家的日子以后会越来越好的,您放心吧。”

  祭拜完母亲,一家四口围坐在餐桌前,汪知晏则坐在专属她的小座椅里,这个座椅还是汪新按照记忆里那种儿童座椅的样式,请木匠师傅打造的,为了防止有木刺,还让师傅全部打磨抛光,然后由沈秀萍给她绑上软垫,容易磕碰的地方绑上布料,一个虽然简单但是非常用心的一个儿童座椅就做好了。

  一家人的年夜饭,美味又丰盛。汪新举起酒杯开心地说:“爸,妈,又是一年除夕夜,祝你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我们的妲妲永远活泼,安康!”

  汪永革和沈秀萍笑着拿起酒杯和儿子相碰,一饮而尽。

  “能做你的妈妈,我很高兴,咱们一家人永远要好好的,汪新,你是干刑警的,你知道妈的意思。”沈秀萍笑着对汪新说,美眸中却逐渐晶莹。

  “放心吧妈,我懂你的意思,我的命是家人的,谁也不能拿走。”

  一家人推杯换盏,酒至半酣,汪永革逐渐有了醉意:“汪新,你现在可出息了,跟着你师父破了好几个案子,连你师父都夸你,以后啊,我看胡局那个位置就是你的。”

  “是嘛?我师父还当你面夸我来着?”汪新和父亲碰杯,喝了一口酒好奇道。

  “嗯!那可不,你别看你师父当着你的面成天板着个脸,私下里我俩聊得可多啦,他对你的褒奖那也是毫不遮掩的。”

  “哈哈哈这个我信,不过爸,我以后的目标,这小小的宁阳铁路公安分局可盛不下我,我以后说不定还要去市局呢!”汪新毫不谦虚地说道。

  汪永革和沈秀萍都被汪新的嘚瑟样逗笑了,俩人同时拿出一个红包说:“行,那就等着我们汪大局长飞黄腾达了,这是给你的压岁钱。”

  “爸,我都参加工作了,不用了吧......”汪新推辞着。

  沈秀萍柔声道:“你还没结婚,这就得给,乖,收下。”

  汪新听后不再推辞,默默接过两个红包塞进衣兜里,笑着再次端起酒盅:“爸,妈,我敬您二位!”

  夜深了,透过窗户,万家灯火里,大院里每家人的除夕夜,都是其乐融融的景象。

  此时,哈城市郊某户人家中。

  彭明杰和彭永丽父女俩乐呵呵的和对面两个老人聊着天,吃着年夜饭,两个老人望着彭明杰的眼神中满是骄傲和宠爱。

  “爷爷奶奶,你们为啥不吃饭,光看着我爸乐呢?”彭永丽边啃着红烧鸡爪边说。

  老太太满脸慈祥:“你爸爸过完年就要当哈城监狱的监狱长了,以后更加出息了,你也在哈城市中心医院干的那么好,我跟你爷爷高兴啊,咱老彭家人丁虽说不多,但是个个都是好样的。”

  彭明杰的父亲则嘱咐着儿子:“这为官之道啊,可复杂着嘞,别看你爹我这辈子最大也就干过个村支书,但是这当监狱长管犯人和管村民其实是一样的,都是一群思想各异的人,想把他们管理好,可要费一番功夫......”

  彭明杰乐呵呵的听着父亲的教诲,连连点头,像他这个年纪了,父母还能气如洪钟的在自己身边教导自己,那实在是人生一桩幸事啊。

  “对了,丽丽过完年是不是就得和宁阳那个小子订婚了?”老太太问道。

  “对的妈,过完年到时候来咱哈城找个大饭店,热热闹闹的订婚。”

  “听说那个小子在铁路工作,也算是一个铁饭碗,现在他干到啥职位了?”

  “小蔡应该是在调度部门,听丽丽说现在已经是转干部编制了,前途无量,妈您就放心吧,丽丽跟这孩子错不了。”

  “那就好,这小伙子哪哪都挺好,上次来见我叫的可亲热,就是模样长得差了点儿,配不上咱家丽丽。”

  “诶,老婆子说啥呢,男人只要事业有成,心性正,那就能配得上咱丽丽,模样那都是次要的,当初我娶你的时候,你爹不也这么说的吗?”老头子纠正道。

  “你这老头子,我就这么顺口一说,你还教训起我来了,我爹都走了20多年了,你咋不把我爷当初说的话也搬出来呢?”老太太和老头子一对线,瞬间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

  “你那更扯远了,而且我也记不清了......”

  两个老人不顾旁人的拌起嘴来,彭明杰父女俩相视苦笑。这对老人吵了快半辈子了,按理说日子应该是过得一地鸡毛,但是他们偏偏恩爱的很,谁都离不开谁。

  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欢喜冤家吧。丽丽暗想,心中不由得浮现出蔡小年那总是笑呵呵的形象来,俩人从认识到现在,记忆里她就没见过蔡小年发火,永远都是那么不紧不慢,老成沉稳。

  而这,也是彭明杰愿意让闺女远嫁到宁阳和蔡小年在一起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