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宿舍的路上,思念周吾的念头,就像洪水泛滥,好几次摸着手机想打个电话,但都忍住了。
沈秋知道,周吾所处的位置,肯定会比她忙。
顶着月光不知不觉到了宿舍门口,就听赵墨很小声的在床上打电话。
“那你什么时候回啊,国内都开始秋高气爽了。”
沈秋推门进屋,就见赵墨坐在桌后朝她点了点头,继续转着手里的笔,漫不经心的继续讲电话。
“要回赶紧回,不然表姐夫又不知道浪到哪儿去了,先不和你说了,还有作业没写完呢。”
沈秋扫了眼楚韵的床铺,没看到她人,洗手间里也没动静,便猜想人不在。
赵墨撇了下嘴:“谁说上了大学就没作业了,我都懒得跟你说,挂了吧。”
她都要挂了,秀眉又忽然蹙了下,声音严肃道:“你搞什么?房间里有没有体温计?先给他量一下。”
“我不想听你觉得,房间里要没体温计就让保姆去买,这种事还要我来提醒你吗?挂了吧,实在不行赶紧打120。”
这次赵墨很无语的把电话挂了,掀眉和她说:“回来了。”
“嗯,楚韵呢?”
“帮我买咖啡去了,知道你这个时候会回来,也给你买了。”
沈秋失笑,她和周吾解了蛊,只道别人喝咖啡是提神醒脑,但到她嘴里几乎是和水没什么区别,只要她想睡,沾了枕头就能睡。
但不得不说,赵墨在这些人情事故上,很会做人。
“谢了,今晚要熬夜?”
赵墨苦了脸,半个身体塌在椅背:“是啊,熬过了高三,以为上了大学就会轻松,结果发现和高三没区别。”
沈秋低笑:“那是你有追求,想励精图治,蒸蒸日上,想轻松那还不简单,向楚韵学习不就完了。”
集训过后,楚韵是真说到做到,彻底闲鱼躺,真正好好学习的,就她和赵墨两个。
赵墨咧了咧嘴,也不矫情了,看沈秋拿睡衣想洗澡睡觉,便顺口吐槽。
“刚给我打电话的是我表姐,三伏天嫌国内热,带着才三岁的孩子去了东南亚,咱国内的避暑圣地多到数不清,也不知道她脑子咋想的,难道东南亚就不热了?跟脑残似的,孩子发烧了都不知道了,还问我怎么办。”
沈秋眉头一拧。
刚想说什么,赵墨的手机又响了。
……
还是她表姐,打了过来问她华氏度怎么看。
还说赵墨是学医的,国际华氏度肯定懂。
赵墨差点就恒温了。
她是学医的没错,但这才学了多久啊,华氏度的换算她还没学呢。
沈秋抿了抿唇,无声的提醒赵墨【送医院。】
赵墨竖起眉毛就大声吼她表姐。
“别管什么华氏度不华氏度了,赶紧送医院吧,难不成你量出来了,还能随便喂他喝点感冒药吗?去了医院该打针的打针,该降温的降温。”
电话对面的表姐立马不纠结了,果断挂了电话,让保姆联系医院。
听到嘟嘟声,赵墨都快无语死了。
接着吐槽。
“我这表姐就是个没脑子的,书没读多少就结了婚,自己还是个孩子就生了孩子,要不是有保姆,估计连孩子都带不活。”
沈秋嘴角翘了翘,这确定不是在骂她?
赵墨这才想起来,早婚早育的还有沈秋,连忙找补。
“没说你,我表姐给你提鞋都不配,我姨妈说了帮她带孩子,她脑残似的非要自己带,完了还照顾不好,烦死了。”
沈秋吸了口气,等洗漱完出来,又听到赵墨在和她表姐说。
“怎么可能?医院还有爆满的时候?你找的什么医院啊?”
“当地最好的?那怎么就人满为患了呢?”
“你跟我急什么,听保姆的吧,她英文比你好,让她赶紧想办法,实在不行就赶紧回国。”
赵墨被她表姐搞得心态有些炸,理智的说,她都不知道表姐老打电话给她有什么用,她又不是神仙,立马医术超群,还能闪现到国外。
但沈秋听到,心里多少在打鼓。
东南亚现在很严重啊,可再严重她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期待齐霖那边尽快研究出方向,还有戒严什么的,最好马上就通知下去。
这个时候,楚韵已经回来了,买了两杯咖啡和一杯炒酸奶。
她很好奇的问赵墨:“怎么回事?”
赵墨着实被她表姐搞的很烦,一边吐槽一边把侄儿发烧的事说了。
……
约莫过了十来分钟,她表姐又给赵墨打了过来。
说是保姆买不到退烧药,现在东南亚的退烧药,几乎全被抢空。
电话里传来哭哭啼啼的声音。
赵墨咬着牙让她表姐把电话给保姆,又跟保姆沟通了五分钟,确定孩子是发高烧,目前医院到处是发高烧的病人,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难道是流行性感冒?实在不行赶紧用冰块给孩子降温,订最快的航班回来吧。”
保姆说好,挂了电话又没多久,给赵墨打了回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说是没有航班飞国内了。
赵墨气到脸发黑。
“回不了国内,那就去其它的发达国家啊,你们是脑子秀逗了吗?老给我打电话,还不如打给姨夫,让姨夫想想办法。”
这次说完,表姐没有再打回来了。
沈秋忧心忡忡,暗暗想周吾肯定往上打了报告,研究所都那么重视,那目前在国外生病的人,大概率是回不了国的。
就算能回,也会把人集中在某个区域做观察。
至于新闻层面上,应该是不会爆出来。
后又听赵墨不放心,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反反复复的也没心思再学习了。
闭上眼睛之前,沈秋告诉自己,确实要改赛道了。
当医生能救的人有限,但当研究员,能救的人就是千千万万。
至于赵墨表姐的孩子,肯定会平安无事,钞能力摆着呢,怎么可能会措手无策。
估计只是看到很多人发烧,心慌了,也乱了,才逮着赵墨一个人薅。
但这么没头脑,又不懂临危不乱的新手妈妈,也着实少见。
且不说赵墨刚刚入学,就算赵墨现在穿上了白大卦,并有了行医资格,隔着千里万里,也帮不上忙啊。
从明天开始,她就听齐霖的,把重心放微生物课上吧。
……
忙忙碌碌,眨眼就到了年底。
正如沈秋所想,新闻没有爆出零星片点,国内平静的一如往年。
但她每个星期往返研究所,就很清楚的知道,上面在沿海城市悄悄设了隔离区,并还做了很多防范措施。
例如天气预报,几乎每天都在提醒大家,转季容易感冒,请大家注意保暖,一旦发现高烧不退,最好马上就近入医院治疗,并戴好口罩,以防感染。
再例如,一纸令下,各大城市医院都成立了单独门诊,以预防转季的流行性感冒等等。
总之,一切都像是在有条不紊。
没有任何慌乱。
千家万户,都在喜气洋洋的等待春节。
在这期间,周吾给她打了三个电话。
第一个是十月中旬,告诉她东南亚已经在控制,并下达离境申请,以及入境劝返。
再加上某研究所幕后的大佬,已经把事态圈闭起来。
国际上谁也不敢胡乱报道。
只说是流行性感冒,传染很强。
也因为是他们捅的篓子,第一批医疗物资,已经悄悄运到。
第二个电话在十一月底,周吾说情况已经好转,但他统计出来的数字让人心里变得很沉重。
第三个就是昨天晚上,他说东南亚的患者该痊愈的,已经全部痊愈。
齐霖那边也有了初步确认结果,这场感冒确实很惧怕冷空气。
沈秋知道,她是最先知晓的头一波人。
“过年你能回来吗?”
周吾眼底闪着光。
“应该是回不来,但能尽量争取到年后吧。”
沈秋失落到不行,想着自己寒假也没空见周吾,便把话题中止了。
毕竟聚少离多,是早就有心理准备的。
到了学校放假,她果然是连狗剩子都没能好好抱一抱,就被齐霖从档案室,调到了实验室。
摇身一变,正式成为实习助理。
……
“从现在开始,你和包倩一组,负责帮她记录所有变化数据,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
齐霖叮嘱的很严谨,短短两个半月,他瘦了十来斤。
眼底因为每天熬夜,都快变成了熊猫眼。
可见有多严峻。
“明白,我会认真仔细。”
几个月里,她已经把实验器材全部运用到熟练,并牢牢记住微生物和细胞学等教材,清楚知道实验室里无大小,任何细微都关键。
所以她是不会马虎,也会心无旁骛的。
但没想今年的春晚总导老冯,居然在这个时候,把电话打给了老周。
“老周同志你好,我这边联系不上沈秋,能问问,沈秋怎么还不提交节目资料吗?”
老周怔愣:“她今年应该是没空参加吧。”
老冯瞪大眼:“这怎么行,越是这个时候,她越需要参加啊。”
别看老冯只是个搞艺术的,但敏锐度绝对超于常人。
“什么时候?”老周板了板脸。
有些事情不能说,大家只能心照不宣。
老冯讪讪的咳了咳。
“不好意思说错话了,但推荐名单白老看过,里面有沈秋,还有那什么,半个月前也做了一次调研,很多人都在期待沈秋继续上春晚,您看,能不能让她再考虑考虑?”
老周听到白老看过名单,便有些无奈。
只能说明天再给答复。
晚上蒋芬通过座机打来电话,把这事一说,沈秋都懵了。
她还能连着上春晚啊?
喜欢重回1998:误撩神秘大佬
沈秋知道,周吾所处的位置,肯定会比她忙。
顶着月光不知不觉到了宿舍门口,就听赵墨很小声的在床上打电话。
“那你什么时候回啊,国内都开始秋高气爽了。”
沈秋推门进屋,就见赵墨坐在桌后朝她点了点头,继续转着手里的笔,漫不经心的继续讲电话。
“要回赶紧回,不然表姐夫又不知道浪到哪儿去了,先不和你说了,还有作业没写完呢。”
沈秋扫了眼楚韵的床铺,没看到她人,洗手间里也没动静,便猜想人不在。
赵墨撇了下嘴:“谁说上了大学就没作业了,我都懒得跟你说,挂了吧。”
她都要挂了,秀眉又忽然蹙了下,声音严肃道:“你搞什么?房间里有没有体温计?先给他量一下。”
“我不想听你觉得,房间里要没体温计就让保姆去买,这种事还要我来提醒你吗?挂了吧,实在不行赶紧打120。”
这次赵墨很无语的把电话挂了,掀眉和她说:“回来了。”
“嗯,楚韵呢?”
“帮我买咖啡去了,知道你这个时候会回来,也给你买了。”
沈秋失笑,她和周吾解了蛊,只道别人喝咖啡是提神醒脑,但到她嘴里几乎是和水没什么区别,只要她想睡,沾了枕头就能睡。
但不得不说,赵墨在这些人情事故上,很会做人。
“谢了,今晚要熬夜?”
赵墨苦了脸,半个身体塌在椅背:“是啊,熬过了高三,以为上了大学就会轻松,结果发现和高三没区别。”
沈秋低笑:“那是你有追求,想励精图治,蒸蒸日上,想轻松那还不简单,向楚韵学习不就完了。”
集训过后,楚韵是真说到做到,彻底闲鱼躺,真正好好学习的,就她和赵墨两个。
赵墨咧了咧嘴,也不矫情了,看沈秋拿睡衣想洗澡睡觉,便顺口吐槽。
“刚给我打电话的是我表姐,三伏天嫌国内热,带着才三岁的孩子去了东南亚,咱国内的避暑圣地多到数不清,也不知道她脑子咋想的,难道东南亚就不热了?跟脑残似的,孩子发烧了都不知道了,还问我怎么办。”
沈秋眉头一拧。
刚想说什么,赵墨的手机又响了。
……
还是她表姐,打了过来问她华氏度怎么看。
还说赵墨是学医的,国际华氏度肯定懂。
赵墨差点就恒温了。
她是学医的没错,但这才学了多久啊,华氏度的换算她还没学呢。
沈秋抿了抿唇,无声的提醒赵墨【送医院。】
赵墨竖起眉毛就大声吼她表姐。
“别管什么华氏度不华氏度了,赶紧送医院吧,难不成你量出来了,还能随便喂他喝点感冒药吗?去了医院该打针的打针,该降温的降温。”
电话对面的表姐立马不纠结了,果断挂了电话,让保姆联系医院。
听到嘟嘟声,赵墨都快无语死了。
接着吐槽。
“我这表姐就是个没脑子的,书没读多少就结了婚,自己还是个孩子就生了孩子,要不是有保姆,估计连孩子都带不活。”
沈秋嘴角翘了翘,这确定不是在骂她?
赵墨这才想起来,早婚早育的还有沈秋,连忙找补。
“没说你,我表姐给你提鞋都不配,我姨妈说了帮她带孩子,她脑残似的非要自己带,完了还照顾不好,烦死了。”
沈秋吸了口气,等洗漱完出来,又听到赵墨在和她表姐说。
“怎么可能?医院还有爆满的时候?你找的什么医院啊?”
“当地最好的?那怎么就人满为患了呢?”
“你跟我急什么,听保姆的吧,她英文比你好,让她赶紧想办法,实在不行就赶紧回国。”
赵墨被她表姐搞得心态有些炸,理智的说,她都不知道表姐老打电话给她有什么用,她又不是神仙,立马医术超群,还能闪现到国外。
但沈秋听到,心里多少在打鼓。
东南亚现在很严重啊,可再严重她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期待齐霖那边尽快研究出方向,还有戒严什么的,最好马上就通知下去。
这个时候,楚韵已经回来了,买了两杯咖啡和一杯炒酸奶。
她很好奇的问赵墨:“怎么回事?”
赵墨着实被她表姐搞的很烦,一边吐槽一边把侄儿发烧的事说了。
……
约莫过了十来分钟,她表姐又给赵墨打了过来。
说是保姆买不到退烧药,现在东南亚的退烧药,几乎全被抢空。
电话里传来哭哭啼啼的声音。
赵墨咬着牙让她表姐把电话给保姆,又跟保姆沟通了五分钟,确定孩子是发高烧,目前医院到处是发高烧的病人,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难道是流行性感冒?实在不行赶紧用冰块给孩子降温,订最快的航班回来吧。”
保姆说好,挂了电话又没多久,给赵墨打了回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说是没有航班飞国内了。
赵墨气到脸发黑。
“回不了国内,那就去其它的发达国家啊,你们是脑子秀逗了吗?老给我打电话,还不如打给姨夫,让姨夫想想办法。”
这次说完,表姐没有再打回来了。
沈秋忧心忡忡,暗暗想周吾肯定往上打了报告,研究所都那么重视,那目前在国外生病的人,大概率是回不了国的。
就算能回,也会把人集中在某个区域做观察。
至于新闻层面上,应该是不会爆出来。
后又听赵墨不放心,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反反复复的也没心思再学习了。
闭上眼睛之前,沈秋告诉自己,确实要改赛道了。
当医生能救的人有限,但当研究员,能救的人就是千千万万。
至于赵墨表姐的孩子,肯定会平安无事,钞能力摆着呢,怎么可能会措手无策。
估计只是看到很多人发烧,心慌了,也乱了,才逮着赵墨一个人薅。
但这么没头脑,又不懂临危不乱的新手妈妈,也着实少见。
且不说赵墨刚刚入学,就算赵墨现在穿上了白大卦,并有了行医资格,隔着千里万里,也帮不上忙啊。
从明天开始,她就听齐霖的,把重心放微生物课上吧。
……
忙忙碌碌,眨眼就到了年底。
正如沈秋所想,新闻没有爆出零星片点,国内平静的一如往年。
但她每个星期往返研究所,就很清楚的知道,上面在沿海城市悄悄设了隔离区,并还做了很多防范措施。
例如天气预报,几乎每天都在提醒大家,转季容易感冒,请大家注意保暖,一旦发现高烧不退,最好马上就近入医院治疗,并戴好口罩,以防感染。
再例如,一纸令下,各大城市医院都成立了单独门诊,以预防转季的流行性感冒等等。
总之,一切都像是在有条不紊。
没有任何慌乱。
千家万户,都在喜气洋洋的等待春节。
在这期间,周吾给她打了三个电话。
第一个是十月中旬,告诉她东南亚已经在控制,并下达离境申请,以及入境劝返。
再加上某研究所幕后的大佬,已经把事态圈闭起来。
国际上谁也不敢胡乱报道。
只说是流行性感冒,传染很强。
也因为是他们捅的篓子,第一批医疗物资,已经悄悄运到。
第二个电话在十一月底,周吾说情况已经好转,但他统计出来的数字让人心里变得很沉重。
第三个就是昨天晚上,他说东南亚的患者该痊愈的,已经全部痊愈。
齐霖那边也有了初步确认结果,这场感冒确实很惧怕冷空气。
沈秋知道,她是最先知晓的头一波人。
“过年你能回来吗?”
周吾眼底闪着光。
“应该是回不来,但能尽量争取到年后吧。”
沈秋失落到不行,想着自己寒假也没空见周吾,便把话题中止了。
毕竟聚少离多,是早就有心理准备的。
到了学校放假,她果然是连狗剩子都没能好好抱一抱,就被齐霖从档案室,调到了实验室。
摇身一变,正式成为实习助理。
……
“从现在开始,你和包倩一组,负责帮她记录所有变化数据,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
齐霖叮嘱的很严谨,短短两个半月,他瘦了十来斤。
眼底因为每天熬夜,都快变成了熊猫眼。
可见有多严峻。
“明白,我会认真仔细。”
几个月里,她已经把实验器材全部运用到熟练,并牢牢记住微生物和细胞学等教材,清楚知道实验室里无大小,任何细微都关键。
所以她是不会马虎,也会心无旁骛的。
但没想今年的春晚总导老冯,居然在这个时候,把电话打给了老周。
“老周同志你好,我这边联系不上沈秋,能问问,沈秋怎么还不提交节目资料吗?”
老周怔愣:“她今年应该是没空参加吧。”
老冯瞪大眼:“这怎么行,越是这个时候,她越需要参加啊。”
别看老冯只是个搞艺术的,但敏锐度绝对超于常人。
“什么时候?”老周板了板脸。
有些事情不能说,大家只能心照不宣。
老冯讪讪的咳了咳。
“不好意思说错话了,但推荐名单白老看过,里面有沈秋,还有那什么,半个月前也做了一次调研,很多人都在期待沈秋继续上春晚,您看,能不能让她再考虑考虑?”
老周听到白老看过名单,便有些无奈。
只能说明天再给答复。
晚上蒋芬通过座机打来电话,把这事一说,沈秋都懵了。
她还能连着上春晚啊?
喜欢重回1998:误撩神秘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