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真义了-《大明伪君子》

  “是他们!”

  陈牧闻言狂喜,赶紧躬身一礼拜道:“多谢叔父成全”

  这些人当初在苏州,差一点把他打死,小本本上一直记着呢。

  陈青天一直不是个大度的人,有仇必报!

  “咱家不管你怎么做,就是一条你需谨记,手脚务必要干净”

  吴锦不放心,再次认真叮嘱道:“锦衣卫乃皇家私军,出了事谁也保不住你”

  其实何止是他们,薛家毕竟是皇亲,一旦被灭,必然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如果可能吴锦实在不希望陈牧这么做。

  不过他也知道,打蛇不死反受其害,薛家不灭,到底是一个隐患。

  如今京中国舅薛明理已经下狱,只要屠了静乐薛家,剩下几个人处理起来容易的多。

  卧薪尝胆终复仇的事,历来都不少见,谁知道哪个遗孤会成为下一个陈牧呢?

  “说说吧,你打算怎么做?咱家帮你参详参详”

  “很简单,薛明宗的人马必然在路上劫囚,此事当告知锦衣卫,以后有大军为由,命其二十余人押送在前为饵,一旦薛家人马动手,余合带着心腹假扮蒙古骑兵突然杀出,将人尽数劫走,找个偏僻山谷便斩尽杀绝”

  陈牧自以为设计的天衣无缝,说的洋洋自得,可吴锦却听的眉头紧皱,片刻后手指轻扣案几,沉声道:“然后呢”

  “什么然后?”

  “经手之人如此之多,你打算怎么处理?”

  陈牧赶紧摆手道:“叔父放心,余合还信得过,他对手下的一些人都有活命之恩,这种事必然不会反复”

  “糊涂”

  吴锦脸色一沉,断喝道:“人心易变,哪有万古不易的道理”

  “薛明宗暗地里的人绝对不少,想有把握,至少需要三倍之人,也就是最少三百人”

  “如此隐秘之事,只要有一人不经意间泄露出去,与你就是塌天大祸”

  “你敢保证这三百人,每一个都对你忠心耿耿?”

  陈牧脸色煞白,惨然的摇了摇头,他不敢!

  任何人的忠心都要时间去磨合,需要手段去争取,他手握大权的时间太短,根本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彻底培养心腹。

  别看他现在手握近二十万大军,可称得上绝对心腹的只有余合一人,因为其与他已经彻底绑定在一起。

  其余之人哪怕薛岳,对他言听计从,忠心耿耿,可眼下还不会跟他干要命的活计。

  他施恩不少,但这份恩情转化为对其个人的忠心,需要时间去淬炼,更需要利益捆绑,而眼下他两者皆无。

  “那依叔父的意见?”

  吴锦不语,只是手掌猛然下劈。

  其意不言自明。

  陈牧咽了口吐沫,迟疑片刻,还是摇头道:“不可,正如叔父所说,这么多人不可能人人守口如瓶,可要想动他们,必然又要动用他人,循环仿佛无穷尽也”

  “哼,妇人之仁,那你还有其他办法?”

  面对吴锦的喝问,陈牧认真道:“叔父,想要手下人给我卖命,便不能真把他们当成用完就舍弃的工具,人心都是肉长的,一旦今日我杀了他们,物伤其类,想在收服他人,就更难了”

  吴锦嗤笑一声,道:“也好,你有自己道理,咱家说服不了,可你想想,除了这么做,你还有什么办法?”

  “有”

  “嗯?”

  陈牧仰起头,随手拿过一个茶杯倒上,给吴锦递了过去:“至于薛家族人,除了薛明宗的儿子薛崇,便都由他们带上京城吧”

  大太监双眉拧成一个川字,有些不满道:“你的意思是,放过薛氏一族?”

  “不错,罪魁祸首已死,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放屁”

  吴锦闻言大怒,拍案而起,怒道:“妇人之仁,书生之见,打蛇不死反受其害的道理,你怎么又想不明白!”

  “叔父,不是侄儿想不明白,是刚刚才发现,最开始我们便想错了”

  陈牧笑容和煦,微微叹了口气,道:“我也是才想明白,薛家和薛明宗并非一体的”

  “薛家有此大难,在薛家人看来,根源都在薛明宗身上,是受其连累才有此横祸,有这个想法,其自然也怪不到我头上,也怪不到陛下头上。”

  吴锦万分不理解,怎么不过转瞬之间,自己这个大外甥就跟换了个人似得,一直以来斩草除根的想法,说变就变了?

  “忠义,你......”

  他还想在劝,却被陈牧抬手阻住了话头,诚恳道:“叔父,冤有头债有主,薛明宗已死,其只有一子,除了也就除根了,就不枉造杀孽了”

  “叔父,你也不想看侄儿变成心狠手辣,草菅人命之徒吧”

  几句话给吴锦顶的直哼哼,大太监直勾勾的盯着他,好半晌才长叹一声,徒然道:“算了,各人有个人的缘法,强求不来,只要你以后,不后悔就好”

  “叔父放心,小侄明白”

  “哼,好自为之吧”

  吴锦心灰意懒,也没再谈下去的必要,起身就要离开,不想却又被陈牧叫住了。

  “叔父且慢,还有一事”

  “什么事?”

  陈牧连忙将樊夫人的事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并取出那账册递了过去,躬身道:“叔父,樊重为救我而死,其遗孀有冤侄儿不能不管,只是其事涉宫廷,实在难以施展”

  “如今薛明宗已死,可将罪责都推道他身上”

  “劳烦叔父回京之时将樊家嫂子带入进城,送她去敲响登闻鼓。”

  吴锦随手翻了翻账册,又上下打量他几眼,道:“你确定要如此?敲登闻鼓不是小事,前后因果必然会查,咱家不可能欺骗陛下”

  “此事牵扯极大,一旦陛下因此事雷霆震怒,对你而言可未必是好事”

  陈牧迟疑了一下,还是点头道:“确定”

  “这种惨案既然我知晓,就不能当不知道,陛下那里叔父如实说就好,相信陛下英明,必然能体谅小侄的苦衷”

  吴锦深深看了他半晌,越发觉得这个外甥与以往的不同,难道大仇得报,还真能性情大改不成?

  陈忠义,还真忠义了。

  咄咄怪事。

  “也好,那她就随咱家进京,到时候咱家会先行禀报陛下,一旦批准便命人带他去敲登闻鼓,但是若陛下雷霆震怒,连咱家也要受其连累,这女子我也保不住”

  “叔父放心,我这有个好宝贝,必然能哄的陛下龙心大悦”

  说话间陈牧从怀中取出彻辰汗写来那信,双手展开给其查看。

  “嗯?”

  “嘶,这是?”

  吴锦直勾勾的盯着那印章,一瞬间仿佛看见了无数的宝贝。

  关于传国玉玺的失传,天下间传言极多,不过最多的便是两类。

  其一毁于后唐末代皇帝李从轲之手。

  其二便是被元顺帝带去了北元,可谁也没见过。

  不管是哪种,都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世人知道的是,大明开国肯定是没有传国玉玺的。

  洪武大帝一个破碗起家,十余年间驱逐鞑虏,克定中原,收服燕云十六州,古来得位之正,未尝有也,

  可缺少了传国玉玺,在世人心中,总觉得差了那么一块。

  如今准确消息突如其来,吴锦都能想象得到皇帝陛下狂喜的表情。

  “忠义,这是真的?”

  陈牧点头又摇头,道:“叔父,信是真的,印是真的,然而是不是真正的传国玉玺,小侄不敢妄加评论”

  “是啊,这等大事,岂可轻言而定呀”

  “多谢叔父体谅”

  陈牧见其从狂喜中恢复过来,立刻进言道:“如今此玺就在彻辰汗大帐之中,叔父回京后可面禀陛下,如果能再派二十万援军,我陈牧有五成把握将彻辰汗留在山西”

  说来说去,话题又转了回来,陈牧还是放不下他那个立下盖世奇功的想法。

  在草原上,想抓住蒙古大汗,不说天方夜谭,也堪比痴人说梦。

  如今这位没去一马平川的京畿重地而是选在了山西,实乃天赐良机,陈牧左思右想,还是想再努力一把。

  吴锦闻言脸色一沉,手掌颤抖一下,真想扇他一巴掌

  “五成?还要二十万?

  “你也真敢张嘴!不怕撑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