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朝局脉络-《大明伪君子》

  陈牧在家休息一天,仔细怀念了一丝余味。

  因为这个事,青儿离去的愁绪都消解了不少。

  第二日他到吏部销假后,便来到翰林院。

  翰林院掌院学士宋齐,如今已经六十五岁了。

  这位着实个狠人,任翰林学士一职整整二十三年。

  曾有先帝特简入阁都不去,一心为国养才。

  二十三年来,可谓真正的桃李遍天下。

  然而陈牧到翰林院却不能先拜见宋齐

  因为国朝的特殊规矩,大学士都兼着学士的职衔。

  故此先要入内阁值庐拜会首辅李承宗以及诸位阁老。

  官本位就是如此,哪怕温玉汝是宋齐的门生。

  在一声声“忠义”的训勉后,陈牧才一一拜会了掌院学士宋齐以及侍读侍讲等前辈官员。

  其中自然也包括自己的准岳丈苏昙。

  苏学士如今四十岁许,长的浓眉大眼很是方正。

  都说女儿像爹

  就冲这位的长相,陈牧对素未谋面的苏小姐便很是期待。

  俩人的关系翰林院中人也都清楚,宋齐便把安排陈牧的事交给了苏学士。

  “忠义,跟我来吧”

  “是”

  苏学士领陈牧来到一间值房,指了指满满一屋的书架。

  “翰林修撰的职责很多,如今你刚刚履任,便从最简单开始着手”

  “如今翰林院修的主要还是泰始朝和洪德朝的实录”

  “此即是泰始朝的起居注,你有一个月的时间阅览一遍,之后便开始与其他同僚一起修订泰始实录”

  陈牧听完不禁疑惑道:“泰始朝距今已过三十年,实录居然还未修订完?”

  “先帝时便修订完成了”

  苏学士脸上露出一抹笑意,微微提点道:“只是今上登基后,决定重修实录,如今四年过去,几经增删依旧未能令陛下满意”

  “如今这个差事,大概率是你的了”

  陈牧明白了,这个差事很烫手!

  但是做好了也是一件大功劳,修实录不难。

  难的是如何能让今上满意。

  “多谢伯父,忠义记下了”

  ……

  从这日起,陈牧便算正式上任。

  每日的差事就是在值房里看数十年前的皇帝起居注。

  在旁人看来枯萎至极的东西,陈牧却看的津津有味。

  他最缺的便是朝中的见识。

  因为出身原因,这是他根本不曾接触的层次。

  如今有着泰始皇帝十年的起居注在手,结合后来的朝局,一条条朝争的脉络在他脑海中开始成型。

  如今国朝纷乱党争的源头就在泰始帝和老太师头上。

  昔年泰始皇帝纵情声色,崇佛信教,大兴土木,搜刮天下奇珍异宝。

  也就是没亡国,否则基本会排在隋炀帝后面,称为千古“美谈”

  泰始皇帝做这些,每样都需要银子。

  国库自然是不够的。

  他想到了太监。

  于是短短数年间便出现了三位大太监,舞弄朝局兴风作浪,一派晚唐气象。

  面对如此形势,朝臣们以地域、同年等等关系为纽带组合起来,形成了文官集团与之对抗。

  后来终于白莲教第一次起事之际,文官集团覆灭了阉党。

  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

  党派一旦出现,便很难自然消解。

  宦官集团消灭之后,整个文官集团共同的敌人失去后,渐渐以当时内阁大学士中的三位形成了三大党

  楚党,晋党,浙党。

  三党争斗不休,朝政一片混乱

  终于老太师赵昇爆发了。

  赵昇通过多年经营的人脉以及手段,笼络了近乎所有对党争厌恶至极的中立派以及三党中的部分人员组成了太师党。

  一举清除三党,成为内阁首辅。

  可惜老太师终究过于仁厚,并未下死手。

  导致洪德年间他暂时退出朝局之时,三党死灰复燃。

  后来朝中巨变,太师党力保的太子病薨。

  三党便与三位皇子勾结在了一起,与太师党余部支持的三皇子展开夺位大战。

  此时复出的老太师已经地位超然,并未明确参与党争。

  但在最后时刻一锤定音亲自支持了三皇子,也就是如今的陛下。

  今上登基之后,历经三十年太师党已经一家独大。

  鉴于往昔教训,这次老太师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几乎将楚、晋两党骨干彻底赶出朝堂。

  朝中剩下的除了太师党,便是原本的中立派。

  譬如一直养病的周阁老,李阁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