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智多星献招安策-《水浒:我在梁山当绿茶》

  随着李文博的身死,梁山上着实平静了一段时间。而梁山的许多子弟也开始到梁山书院上学。

  赵妍儿是个好老师,毕竟她上大学后没少出去当家教骗钱。

  呃,不对,是当家教辅导各年龄段的孩子们学习。

  他可没有带着孩子们打游戏,也没有给孩子们的青涩恋情出谋划策。

  与后世的小祖宗们比起来,梁山上的这些孩子简直就是福报。这个时代的人对读书这件事情总是有一种神圣感。

  即便是土匪的后代也一样。

  他们之中年龄大一些的像郭啸天这种已经杀过人了,但是面对赵妍儿还是客客气气的喊先生。

  尽管赵妍儿说书院里不用拘束,但一个个弟子之礼执的规规矩矩。上课更是没有人敢捣乱胡闹。

  赵妍儿只开了语文和数学两科,只上半天的课,上两天休息一天。

  赵妍儿也不累,没事的时候就继续组织妇女活动。

  这些内宅女子,自从一同骂退过李逵后,变得越来越团结了。尤其是扈三娘和程婉儿,这两位也是有趣。

  按理说,程婉儿的未婚夫董平杀了扈三娘的丈夫王英。两人应该算是仇家。结果没了男人束缚的两人,关系更近了。整日腻味在一起。

  若是不知内情的,还以为这两人是产生了什么特别的感情,从而谋算了董平杀王英一事。

  而杀害王英的真正凶手杨真儿,觉得自己让扈三娘和程婉儿获得自由乃是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每次看到两人亲切的挽着手说话,就会露出莫名的姨母笑。

  赵妍儿觉得她要是在后世,绝对是个嗑CP的好手。

  赵妍儿在山上的生活并不无聊,只是无论是赵妍儿还是宋江,好像都忘记了赵妍儿上山的理由。

  彼此不提及的默契,仿佛是等着对方先开口说出自己的目的。后开口的则能够因此掌握主动权。

  然而,实际两方人都不缺时间等待,又都在等待着真正能够决定双方态势的契机。

  这个契机在梁山初雪时,陡然降临。

  今冬的初雪并不算大。白雪落地还未成皑皑之势。因着雪层太薄,便被人踩化入泥土。使得原本不好走的山路更加泥泞。

  柴进就是在这样的日子,收到了宿太尉打算招安梁山的消息。

  消息很快由柴进转告宋江与吴用。

  近日,朝廷决定兴兵讨伐方腊,宿太尉有练兵之责,愿意将梁山编成一军,充作朝廷大军先锋。到时候梁山诸位好汉,能立多大功勋,全看自己本领。

  梁山好汉有本领吗?

  至少他们自认为自己本领能把天都捅出个窟窿来。

  宋江听完柴进陈述,便拍着桌子叫道:“好,好,好。这是好事啊。咱们兄弟各个身怀绝技。一旦投效朝廷还怕不愁建功立业,得个封妻荫子吗?”

  柴进看宋江高兴,便恭维道:“全靠公明哥哥领导有方。”

  宋江受了这声恭维,吴用则见缝插针道:“福柔帝姬那边能给出的筹码无非就是将咱们弟兄编入厢军,供佘彦质驱使。 ”

  宋江还有些犹豫,说道:“我也偏向宿太尉一边,只是福柔帝姬圣宠在握,若是恶了她,只怕大事波折。”

  柴进道:“福柔帝姬纵然得宠,但天家之事阴雨难测。她久不在皇帝身边,现在说话的分量未必比得过宿太尉。”

  吴用点点头,只说:“我等入了禁军,正管就是宿太尉。所谓县官不如现管,还是仰仗宿太尉比较合适。”

  又说:“那福柔帝姬千不该万不该跟着夫君上任,离了东京,就远离内廷。皇帝身边多少人等着上位,怕是早把她忘了。”

  吴用的潜台词是帝姬的谋主失算,就是在贬低宋铁。

  宋江终于下定决心,肯定的对柴进说道:“我等愿跟随宿太尉建功立业,不知接下来要如何去做?”

  柴进道:“宿太尉自会派特使前来,到时候我们与那特使商定计划,宿太尉上报官家,圣旨一下,我等便反正了身份。”

  宋江点头:“有了清白之身,才是对后代子孙的交代。”

  柴进道:“我这就和朋友定下此事,特使半月内准到。只是不知会不会有人从中破坏。”

  宋江明白柴进意思,现今会破坏招安的人,一是宋铁,二是有些不想招安的弟兄。

  宋铁严加防范即可,但山上的弟兄却不好对付。

  反对招安的弟兄,以鲁智深、武松为首。两人都是对朝廷死心的人,宋江曾在饮宴中出言说要招安试探。

  鲁智深稳坐幕后,却是武松出来说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却冷了弟兄们的心。”

  当场就有不少人应和。鲁智深见时机成熟便嚷嚷散伙。好在李逵那厮莽撞,看众人之间气氛紧张,便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然后一脚踢碎了一张桌子。

  宋江非要怪罪于他,一番吵闹,这才揭过了话茬。但众人也侧面表明了态度。

  宋江觉得真正的阻力在此,兄弟内部不少人反对招安,此种状态下,官家派下天使,这些兄弟怕也会从中作怪。到时候恶了天使,只会增加招安的难度。

  这些算计就不好跟柴进说了,等柴进告辞,宋江才对吴用提出忧虑。吴用早有准备,说道:“小生倒有一计。”

  宋江赶忙问道:“计将安出?”

  吴用道:“鲁智深、武松等人,虽颇有些人缘,却不及哥哥万分。况且对于招安一事的态度,却不应以亲疏关系来定。”

  宋江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他明白吴用的意思。好比李逵,本心也是反对招安的,若不是事事以宋江马首是瞻,绝对不会同意招安。

  如此一想,鲁智深的身边也一定有赞成招安的人。

  吴用道:“别人不说,我觉得杨志就是赞成招安的。”

  杨志是真正的逼上梁山,他原本是官身,因为失了花石纲潜逃,后来遇大赦回京又害了人命,恶了高衙内。

  被发配大名府后,他又受梁中书赏识,奉命押送生辰纲,却被晁盖等人劫了生辰纲。于是杨志又来了个畏罪潜逃。

  半路遇到林冲徒弟操刀鬼曹正,二人一起投了鲁智深的二龙山。三山聚义后又上了梁山。

  杨志自称是杨家将的后人,之前十分看重自己的清白之身,只想着封妻荫子出人头地。现在有机会招安,他怎会不同意?

  于是宋江点点头:“看来咱们招安的大事还要着落在杨志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