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东风113项目指挥部会议室。
气氛严肃。墙上挂着东风113的气动布局示意图和结构分解图。
杨佑宁坐在主位,面无表情地听着带头的干部汇报总体进展、技术难点和资源调配情况。
“项目整体推进顺利,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负责人声音洪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得:“例如,高空高速下的气动热问题、发动机高空再点火可靠性、新型耐高温材料应用等方面,我们都取得了显着成果!特别是我们自主研发的‘Gh-7’高温合金,性能优异,解决了核心热端部件的材料瓶颈!”
杨佑宁面无表情地听着,但当听到新型耐高温材料时,他放在膝盖上的手指微不可察地蜷缩了一下。
拿起那份关于“Gh-7”合金的汇报文件,目光扫过上面的成分分析、热处理工艺和性能数据图表,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嘴角甚至几不可查地抽搐了一下!
“一种Fe-Ni-cr 基沉淀硬化型变形高温合金”……
这不是我家崽子弄的Gh2747嘛!
槽,怎么就成你们弄的了?
你当112旁边的410没有给我们厂发内部表扬函的嘛!
为了确保没看走眼,杨佑宁耐着性子看了看其中的内容,凸(艹皿艹 )!
这配方、这性能参数,跟江夏提交的 Gh2747 一模一样,连数据小数点后的保留位数都没改,甚至文件末尾 “室温拉伸强度≥1200a” 的笔误都原封不动抄了过来。
江夏后来特意跟他说过,那是脑袋抽抽写错了单位,实际该是1200N\/2。
你他娘的倒是把我们家崽子惯用的格式改一改啊!
只是改了个代号,就敢堂而皇之地写在项目报告里,当成自己的功劳?
一想到面前这人居然大摇大摆的冒领自家孩子的功劳,杨佑宁眼睛忒一下就红了。
坐在旁边的李怀德一直用余光关注着杨佑宁的神色。
眼见杨佑宁眼神不对,他立刻端起茶杯,身体微微前倾,巧妙地挡在了杨佑宁和汇报人之间,脸上堆起热情洋溢的笑容,插话道:
“哈哈哈!我说,你们这暖气烧得可真足啊!热得我们杨组长鼻尖都冒汗了,差点要流鼻血!东北的煤,就是管够哈!”
那位负责人被打断,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脸上也堆起笑容,顺着话茬接道:“李同志说笑了!咱们东北资源丰富,这点煤不算啥!天寒地冻的,可不能冻着了检查组领导!我们这还有从老大哥那边引进的StU-2型除雪推土机,一铲子下去就是小半吨煤,省事得很!”
“哦?StU-2”李怀德眉毛一挑,仿佛很感兴趣。
“那家伙力气是挺大!不过,我记得四九城机械厂不是搞出了国产的‘推土机了吗?怎么,你们没配上?不应该啊,这种好设备应该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嘛!”
负责人脸上笑容不变,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语气轻松:“呵呵,国产的和老大哥的,在特定工况下还是有点区别,各有千秋嘛。我们这边雪大,老设备用顺手了。”
“是吗?那倒是……”李怀德笑嘻嘻地应和着,掏出烟盒散了一圈烟,巧妙地转移了话题,也给了杨二愣子几秒钟平复情绪的时间。
可惜,杨二愣子不领情,对着桌子上的记录表就是一阵猛翻。
“老设备用顺手了?怎么我看记录,这个StU-2犁是前不久刚引进的?”
杨佑宁盯着说话那人,眼神都快蹦出刀子来了:“你们门路挺广啊!这时候了还能从那边淘换东西……”
“呵呵,实际需要嘛。StU-2能推土,又能铲雪。那可是两用机!”
这话一出,杨佑宁和李怀德都懵了。
这大聪明……当我们是白痴嘛?
杨佑宁气的脑袋顶能烧开水了,李怀德却是挑了挑眉,看着接话那人笑得有些不怀好意!
突破的口子!
想到这,李怀德又一脚精准的踩中了杨佑宁的小脚趾。
“嘶……”
“好了!”杨佑宁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怒火,声音冷硬地打断了这脑残的解释,“工作要紧!继续汇报!”
“老杨你慢点,让同志们喘口气。”
“汇报完了,慢慢喘!”
李怀德无奈地耸耸肩,对着负责人和其他几位领导做了个“请继续”的手势:“领导发话了,大家继续,继续……”
被审核的几人看着李怀德洋气的动作和语气,倒是眼睛一亮。看向李怀德的目光居然透出一种遇见同类的欣喜。
几人互看一眼后,又拿起稿子,开始了冗长的汇报。
…………
那几名曾护送IEc邀请函的徽章战士,此刻换上了普通工作人员的制服,安静地坐在后排,目光锐利地扫视着会场和材料。
汇报结束,进入材料核查阶段。
项目进度报告、技术攻关记录、风洞试验数据汇总、特种材料采购清单、精密仪器使用记录、外协加工单及验收单……厚厚一摞材料被搬了上来。
杨佑宁亲自翻阅,看得极其仔细,不过,他看的大部分都是引进的设备状况。
李怀德则拿起一本厚厚的劳保用品发放登记簿,一边漫不经心的翻看着,一边和旁边的后勤负责人闲聊:
“刘科长是吧?你们这耐高温石棉手套领得挺勤啊?型号还挺全。以前我待的轧钢厂可没这么好的条件!”
后勤科刘科长是个圆脸胖子,闻言立刻堆起笑容:“李同志,您真是行家!三号实验室环境苛刻,手套损耗特别大!特别是做长时间热冲击试验的时候,手套很容易脆化开裂!所以领得勤了点。”
“哦?长时间热冲击试验?”李怀德笑眯眯地点头,“那确实费手套。这个试验……去年十月做得挺多吧?我看领用量激增啊。”
“就……就是去年十月!那会儿在攻关发动机尾喷管热障涂层的耐受性,试验排得满!”刘科长回答得有点快。
李怀德“哦”了一声,没再追问,继续翻看登记簿,手指却在一个地方停了下来。他看似随意地指着登记簿上去年十月的记录:“刘科长,你看这个月的领用记录,签收人……张建国?我记得前面写的三号实验室的负责人不是姓王吗?王工?”
刘科长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啊……这个……张建国是实验室的技术骨干,有时候……有时候也帮忙领一下……”
“哦,技术骨干还管领劳保?”李怀德依旧笑眯眯的,但眼神却渐渐锐利起来,“那麻烦你,把去年十月三号实验室所有热冲击试验的原始记录,还有这个张建国的出勤记录和岗位职责说明,都调出来看看。对了,还有劳保仓库的耐高温手套入库单和对应的采购发票。”
他手指轻轻点了点登记簿上那个签名:“这签名的笔迹……看着有点眼生啊。我记得咱们这种特种劳保领用,不是都得用复写纸一式三联,实验室负责人或指定专人签字确认吗?怎么这本登记簿上,只有签名,没有复写痕迹?是单独抄录的?这流程……好像不太规范啊?”
刘科长的嘴唇哆嗦着,一时说不出话来。
杨佑宁虽然没有抬头,但翻动材料的动作明显慢了下来,冰冷的眼神如同实质般扫过刘科长。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几个被审核的干部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冒领这个问题可大可小……
“嗨……不就是手套嘛!看把你们吓得。”李怀德对着几人挤了挤眉毛,“咱以前也在后勤干过……”
“总有那么一小撮人想占公家便宜!”
“虽然组织上要求我们加强教育,但,我们总不能把他们的脑瓜扒开看看都有啥不是?”
“对!是这么个理!怀德同志是从基层上升的吧……”
李怀德的一番言论,吸引了在座一堆人的目光,这些松了口气的人都挤到了他的身边,一个个抢着露脸。
“哈哈哈,看见这么多‘好’同志,真是吾心甚慰,不如把联系方式写一下,我们下来慢慢交流……”
“好的!好的!”
就在李怀德吸引了大部分目光的时候,杨佑宁把设备清单揣了一份进怀里,对着李怀德暗示了一下。
李怀德会意拍拍手:“诶呀,做个火车,腰酸背痛的,也饿的不行。要不,今天就……”
“好的,好的!已经准备好了酒宴,就等工作组的同志入席了!”
气氛严肃。墙上挂着东风113的气动布局示意图和结构分解图。
杨佑宁坐在主位,面无表情地听着带头的干部汇报总体进展、技术难点和资源调配情况。
“项目整体推进顺利,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负责人声音洪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得:“例如,高空高速下的气动热问题、发动机高空再点火可靠性、新型耐高温材料应用等方面,我们都取得了显着成果!特别是我们自主研发的‘Gh-7’高温合金,性能优异,解决了核心热端部件的材料瓶颈!”
杨佑宁面无表情地听着,但当听到新型耐高温材料时,他放在膝盖上的手指微不可察地蜷缩了一下。
拿起那份关于“Gh-7”合金的汇报文件,目光扫过上面的成分分析、热处理工艺和性能数据图表,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嘴角甚至几不可查地抽搐了一下!
“一种Fe-Ni-cr 基沉淀硬化型变形高温合金”……
这不是我家崽子弄的Gh2747嘛!
槽,怎么就成你们弄的了?
你当112旁边的410没有给我们厂发内部表扬函的嘛!
为了确保没看走眼,杨佑宁耐着性子看了看其中的内容,凸(艹皿艹 )!
这配方、这性能参数,跟江夏提交的 Gh2747 一模一样,连数据小数点后的保留位数都没改,甚至文件末尾 “室温拉伸强度≥1200a” 的笔误都原封不动抄了过来。
江夏后来特意跟他说过,那是脑袋抽抽写错了单位,实际该是1200N\/2。
你他娘的倒是把我们家崽子惯用的格式改一改啊!
只是改了个代号,就敢堂而皇之地写在项目报告里,当成自己的功劳?
一想到面前这人居然大摇大摆的冒领自家孩子的功劳,杨佑宁眼睛忒一下就红了。
坐在旁边的李怀德一直用余光关注着杨佑宁的神色。
眼见杨佑宁眼神不对,他立刻端起茶杯,身体微微前倾,巧妙地挡在了杨佑宁和汇报人之间,脸上堆起热情洋溢的笑容,插话道:
“哈哈哈!我说,你们这暖气烧得可真足啊!热得我们杨组长鼻尖都冒汗了,差点要流鼻血!东北的煤,就是管够哈!”
那位负责人被打断,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脸上也堆起笑容,顺着话茬接道:“李同志说笑了!咱们东北资源丰富,这点煤不算啥!天寒地冻的,可不能冻着了检查组领导!我们这还有从老大哥那边引进的StU-2型除雪推土机,一铲子下去就是小半吨煤,省事得很!”
“哦?StU-2”李怀德眉毛一挑,仿佛很感兴趣。
“那家伙力气是挺大!不过,我记得四九城机械厂不是搞出了国产的‘推土机了吗?怎么,你们没配上?不应该啊,这种好设备应该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嘛!”
负责人脸上笑容不变,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语气轻松:“呵呵,国产的和老大哥的,在特定工况下还是有点区别,各有千秋嘛。我们这边雪大,老设备用顺手了。”
“是吗?那倒是……”李怀德笑嘻嘻地应和着,掏出烟盒散了一圈烟,巧妙地转移了话题,也给了杨二愣子几秒钟平复情绪的时间。
可惜,杨二愣子不领情,对着桌子上的记录表就是一阵猛翻。
“老设备用顺手了?怎么我看记录,这个StU-2犁是前不久刚引进的?”
杨佑宁盯着说话那人,眼神都快蹦出刀子来了:“你们门路挺广啊!这时候了还能从那边淘换东西……”
“呵呵,实际需要嘛。StU-2能推土,又能铲雪。那可是两用机!”
这话一出,杨佑宁和李怀德都懵了。
这大聪明……当我们是白痴嘛?
杨佑宁气的脑袋顶能烧开水了,李怀德却是挑了挑眉,看着接话那人笑得有些不怀好意!
突破的口子!
想到这,李怀德又一脚精准的踩中了杨佑宁的小脚趾。
“嘶……”
“好了!”杨佑宁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怒火,声音冷硬地打断了这脑残的解释,“工作要紧!继续汇报!”
“老杨你慢点,让同志们喘口气。”
“汇报完了,慢慢喘!”
李怀德无奈地耸耸肩,对着负责人和其他几位领导做了个“请继续”的手势:“领导发话了,大家继续,继续……”
被审核的几人看着李怀德洋气的动作和语气,倒是眼睛一亮。看向李怀德的目光居然透出一种遇见同类的欣喜。
几人互看一眼后,又拿起稿子,开始了冗长的汇报。
…………
那几名曾护送IEc邀请函的徽章战士,此刻换上了普通工作人员的制服,安静地坐在后排,目光锐利地扫视着会场和材料。
汇报结束,进入材料核查阶段。
项目进度报告、技术攻关记录、风洞试验数据汇总、特种材料采购清单、精密仪器使用记录、外协加工单及验收单……厚厚一摞材料被搬了上来。
杨佑宁亲自翻阅,看得极其仔细,不过,他看的大部分都是引进的设备状况。
李怀德则拿起一本厚厚的劳保用品发放登记簿,一边漫不经心的翻看着,一边和旁边的后勤负责人闲聊:
“刘科长是吧?你们这耐高温石棉手套领得挺勤啊?型号还挺全。以前我待的轧钢厂可没这么好的条件!”
后勤科刘科长是个圆脸胖子,闻言立刻堆起笑容:“李同志,您真是行家!三号实验室环境苛刻,手套损耗特别大!特别是做长时间热冲击试验的时候,手套很容易脆化开裂!所以领得勤了点。”
“哦?长时间热冲击试验?”李怀德笑眯眯地点头,“那确实费手套。这个试验……去年十月做得挺多吧?我看领用量激增啊。”
“就……就是去年十月!那会儿在攻关发动机尾喷管热障涂层的耐受性,试验排得满!”刘科长回答得有点快。
李怀德“哦”了一声,没再追问,继续翻看登记簿,手指却在一个地方停了下来。他看似随意地指着登记簿上去年十月的记录:“刘科长,你看这个月的领用记录,签收人……张建国?我记得前面写的三号实验室的负责人不是姓王吗?王工?”
刘科长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啊……这个……张建国是实验室的技术骨干,有时候……有时候也帮忙领一下……”
“哦,技术骨干还管领劳保?”李怀德依旧笑眯眯的,但眼神却渐渐锐利起来,“那麻烦你,把去年十月三号实验室所有热冲击试验的原始记录,还有这个张建国的出勤记录和岗位职责说明,都调出来看看。对了,还有劳保仓库的耐高温手套入库单和对应的采购发票。”
他手指轻轻点了点登记簿上那个签名:“这签名的笔迹……看着有点眼生啊。我记得咱们这种特种劳保领用,不是都得用复写纸一式三联,实验室负责人或指定专人签字确认吗?怎么这本登记簿上,只有签名,没有复写痕迹?是单独抄录的?这流程……好像不太规范啊?”
刘科长的嘴唇哆嗦着,一时说不出话来。
杨佑宁虽然没有抬头,但翻动材料的动作明显慢了下来,冰冷的眼神如同实质般扫过刘科长。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几个被审核的干部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冒领这个问题可大可小……
“嗨……不就是手套嘛!看把你们吓得。”李怀德对着几人挤了挤眉毛,“咱以前也在后勤干过……”
“总有那么一小撮人想占公家便宜!”
“虽然组织上要求我们加强教育,但,我们总不能把他们的脑瓜扒开看看都有啥不是?”
“对!是这么个理!怀德同志是从基层上升的吧……”
李怀德的一番言论,吸引了在座一堆人的目光,这些松了口气的人都挤到了他的身边,一个个抢着露脸。
“哈哈哈,看见这么多‘好’同志,真是吾心甚慰,不如把联系方式写一下,我们下来慢慢交流……”
“好的!好的!”
就在李怀德吸引了大部分目光的时候,杨佑宁把设备清单揣了一份进怀里,对着李怀德暗示了一下。
李怀德会意拍拍手:“诶呀,做个火车,腰酸背痛的,也饿的不行。要不,今天就……”
“好的,好的!已经准备好了酒宴,就等工作组的同志入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