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不爱红装爱武装-《工业兴国,从初级工程师开始》

  话是这么说,但有个舌头留下,还是能解决很多麻烦事。

  小六在王奎的掩护下,没费多大功夫就把卡车司机拽下来捆了个结实。这司机的运气倒是好,除了被崩飞的卡车零件划成个血葫芦,倒是没断胳膊断腿。

  嗯,说他运气好,但不如说大老王手下留情了。

  将人交给巡逻的公安后,大老王催着小六就往小院赶。

  “大老王,那人的头发是打卷的,身上的味道也比较浓!”

  “小事,耗子露了头,总能被逮着。这事先别给家里说,我自己找老板汇报去。”

  闻言,小六心中一惊。

  这是要出大事嘛?怪不得把人交给了公安,没直接往“老巢”带啊。

  到了江家小院附近,王奎又发现了不对,怎么平时冷清的巷子里不时的就有吉普驶过?

  而且佝偻着身子聚在墙角的泼皮,数量也明显多了不少。

  神经紧绷的王奎,在这些人身上发现那枚熟悉的徽章后,才放松了下来。

  “咋回事?家里的人都没事干了吗?”

  小六抓抓脑袋:“这事吧,解释起来有点麻烦,还不是你护着的那个崽子闹出来的,要不你自己去问问?”

  江夏?那小子现在东北玩蛋蛋,咋又和他扯上关系了。

  嗯?

  江奶奶和两个小丫头怎么不在家里?

  大老王有些焦急,人哪?

  呃,去聂帅家里了?聂帅说要招待老战友?

  那没事了。

  正好趁着这时间,好好打扫下房子。

  大老王又挂上了冷冷的笑容。

  可惜这摆谱的面容还没挂上几分钟,就被急匆匆赶来的人打断了。

  “同志,你是带货的吧?”

  得到肯定答复后,来人抢下了那一包大地图,不顾自己被背包的重量拽了个踉跄,拖着背包就往小呆毛屋里跑。

  “老师!货到了!”

  刷啦~

  十多口人从小屋里挤了出来,每人抢过一份就开始研读起来。

  其中一个中年人看了几眼地图背面记录的编译库后,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江夏手写的一份命令语总纲上来。

  一边看,一边手上还在比划着什么。

  最后一拍大腿:

  “明白了!这个FoRtRAN语言就是靠着命令语来调取编译库里的相关机器语的!”

  “不止,你看这,江工连基本语句都给出了,不外乎就是LEt,Goto这样的基本单词。”

  另外一个中年人拿着江夏现写的一个简短程序,逐字逐句的分析着。

  “嗨!这么基本的东西,这不是一眼懂,诶,云贵,咱的小师弟为啥非要拉个人进来教我们英语?”

  嗯,都是五道口职业学院的,叫声小师弟,也没问题。

  云贵听着来人这么说,颇有些不悦的骂道:

  “那你说这dI啥意思?这dEF是啥意思!懂了点日常用语就飘了不是!告诉你们啊,一会要来的佩老师,可是咱们的小师弟亲自指派的,都给老子恭敬点!听明白了没!”

  “明白!”

  “好,别愣着了,现在就开始动作,按地图编号开始输入编译库!弄完了我们先跑个圆周率看看!”

  云贵一挥手,这群科学院的牛人又涌进了小屋开始工作。

  “常数的,先来输入常数的编译库。小师弟的手写稿太潦草,我建议,经过四个组长核对后再进行输入!”

  呃,好吧。说是潦草都算是抬举了,换个地方,说不定都有人能用这玩意召唤天雷了。

  看着小屋里忙忙碌碌的人群,王奎拉着一旁的“大个”就问:

  “咋回事,这机子不是说要整体搬迁?”

  “大个”摇头苦笑:“是准备搬的,可江秋那个丫头说不能断电,一断里面那个啥bIoS就没了!”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罢了。重新录入就行,但这帮子专家说江工的焊接手艺太潮,走线也比较奔放……,搬迁的时候指不定就把哪个连线碰到了,到时候没人会修!”

  王奎探头看了看机柜上面那些飞来飞去的线缆,嘿,这线搭的,估计让小呆毛自己回来拆都要掉一地的头发。

  “那这些人就住这了?江奶奶他们怎么办?”

  “大个”晃了晃头:“不知道,她们的行踪由‘老板’亲自安排!”

  王奎听到这,还在半悬着的心,终究是落了下来:老板都多久没亲自出手了,这下算是稳妥了。

  点点头:“行,你看着吧,我去找点事做。”

  “要打扫了?”

  “嗯!”

  “稍上一个?”

  “啧,要不你带着练练再说?远了不知道,反正东北传遍了!”

  “他大爷!”大个郁闷,一世英名啊~

  “别误会,传的是飒爽英姿的小英雄逮了两只大耗子!”

  ……

  不知道过了多久,江夏小屋里又传来闷沉的呼声。

  从隔壁仓库牵来的保密电话被云贵匆匆拿起。

  “报告!”

  “情况怎么样?”

  “汇编程序输入完成,已经通过计算圆周率统计了总体性能!”

  “结论!”

  “运算速度和现有的电子管机体不相上下,但操作的便利性要大大超出!其实,要我说,江工这台机子最大的贡献就是简化了计算机的输入和输出……”

  “乱说!云贵你个呆鸟,小师弟的这台机器,最主要的就是这套可编程语言!”另一个人不顾云贵手里还拎着电话,嘴上就开始喷了起来。

  结果没等这人多说两句,一个蹦豆子似的声音又插了进来:

  “你们都是傻的!看架构,看架构!江工这个能跑起来的才多少个晶体管,告诉你们,我数了两遍,一共才5964个!”

  “这器件成本才多少?我们那个电子管的计算机又花了多少!”

  “性价比啊,同志们!”

  一位女同志越说越兴奋,干脆把电话抢在手里:“聂老!我计算了器件成本,现在晶体管大概三十多块一个,再加上相应的电容和电线,都取整数来计算,那就该是6000*30 6000*2=”

  说着,这名女同志对着打字机前坐着的人投去了询问的眼神。

  “佩姐?”

  李老师也不含糊,啪啪啪的就输入一串数据,计算机的屏幕马上给出了得数:“元!”

  “哈哈哈,云贵!我们的103花了多少,正在弄的104又花了多少?”

  “兰英说的对!”话筒里传来聂老铿锵的声音。

  “那一帮老爷们看不清事情的关键!还得是你啊,兰英。对了,你带回来的那两个小药瓶里的东西做出来了嘛?是不是有了那个东西,我们自己也能做晶体管了?”

  “对!聂老,您还记得我啊!”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哪个能忘了你哦,我的兰英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