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打不垮,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2-《工业兴国,从初级工程师开始》

  郑爱国看着江夏所指的方向,顿时来了兴趣。

  “来,说说,这块应该是啥?”

  江夏指了指驾驶室后面的一处铁板:“这下面该有个管路通过来。炉子盖板后面还应该有个吹气式分煤装置吧!”

  “这条管子应该直通后面的煤箱。这套机器应该是自动送煤器!”

  “哟呵!全对!你小子以前进过司机楼?”

  郑爱国狐疑的看了江夏一眼,

  江夏摆摆手,“这是老大哥低价卖我们的131型吧,以前在五道口职业学校图书馆看过介绍,上面就说了这种131有个螺杆送煤器。”

  “就是不知道,这辆车咋没有,是那边给拆了嘛?”

  驾驶室三人对视一眼,司炉工老赵咂咂嘴:“嘿,还真是个有文化的。”

  “这东西,就上战场的时候用过,回来了我们自己就都给拆了。

  “没办法,那个吹气分煤屁用不顶,白白浪费蒸汽,送进去的煤经常堵在进煤口那,根本就不能洒在炉床上。浪费老大了!”

  江夏一听就明白了,这哪是分煤器不好用,是这套自动送煤器水土不服罢了。

  老毛子用的都是精煤,哪像我们,一等煤,二等煤混着用。

  没办法,老毛子那边露天煤矿太多了,而且质量奇高,随便他们造。

  我们哪?现在的家底薄,开采手段也有限,自然得省着用。

  一锹锹的铲煤,看似落后,其实更能将每一块煤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更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

  想通这些后,江夏也就绝了重新弄个自动加煤器的心思。

  看来,每一种看似落后的方式,也许都有相应的合理解释。

  不过,那个东西是一定要弄出来的,而且优先度第一!

  老首长,您一定要给力啊!

  您的经济眼光一向独特,赶紧去把那帮毛子忽悠瘸了才好。

  诶,也不一定非要走联盟的路线啊。要不回去了找那个小本子勾搭一下?

  那块破石头,好像还没给他吧?

  石棉的电饭锅、电炒锅都给安排上了才行啊。

  看着发呆的江夏,李铁军低声对着驾驶三人组说道:“嘘~我这兄弟估计又有啥新点子了,几位师傅多包涵!”

  刘红旗“哦”了一声:“懂!顿悟!”

  郑爱国咧咧嘴:“好嘛,人一大小伙,被你们弄成和尚了。顿悟,还不如炖鸡,说的我都饿了。”

  ……

  江夏的头顶,7000米的高空,老首长突然打了个喷嚏。

  挥手制止了想来查看情况的秘书,扭头对着一个中年人说道:“食谱都翻译完了吧!”

  “嗯,不过里面有些香料的名称,实在不好翻译。对面没有对应的名词。”

  “哈,这不正好了。没有,就拿点东西和我们交换嘛!”

  “首长,咱真要这么干?总觉得~~”

  “诶,怕啥子。脸皮能当饭吃嘛!到时候老刘同志去跟他们吵架,我就请他们吃红烧肉,一刚一软,多好!”

  “对咯,你说我亲自做嘞东西,价格是不要高一点……”

  中年人差点拿头磕地,敢情您还想着收费啊!

  自从见了那几口锅后,老首长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激发了做饭的爱好,连素来喜欢的桥牌都少打了。

  海子里的保险丝都被烧过两回。

  什么东西都放进那个空气炸锅烤过。

  有次还弄了一串蚂蚱,哄教员说是川省小酥肉……

  只不过这有什么好惊讶的。

  不会做饭的川省男人,不是好男人。

  老首长只是基因锁被激活了而已。

  ……

  饿了的驾驶室三人组准备开饭。

  刘红旗攀着司机楼的栏杆,从车头底部的“蒸箱”里摸出三个牛肝一样的饭盒。

  老赵也抓着栏杆,从煤车下的一个隔板里翻出了一听罐头。

  放在车炉前的地板上热了会,打开饭盒,拿出窝头,把罐头里的东西倒了进去。

  “来!吃!这罐头可是我们压箱底的好东西。看你俩顺眼,给你们分享下!”

  刘红旗坐上了司机位,暂时顶替吃饭的郑爱国。

  罐头打开,倒进饭盒,散发出一股怪异的味道。

  一看,这褐色的酱汁里居然还裹着一堆大豆,几粒手指头大的块状物夹杂在其中。

  看着银色罐身上的U.S AR,江夏愣住了。

  “您上过战场?”

  “哈哈哈,我不算,虽然过了江但大部分时间在和煤堆打交道,不过你眼前这个阴阳脸可是真上过。”

  “诶,老郑,你好像还拿了个荣誉勋章吧,是英雄嘞!”

  郑爱国低头应了下,把窝头掰开,蘸了些汤汁塞进嘴里,含糊不清道:“屁的英雄,没回来的才~~”

  “郑师傅,讲讲呗。老听着他们说战士的事了,但我知道,你们肯定也不轻松吧!”

  郑爱国一听,手上的窝头又重重的按进饭盒,顿了顿道:

  “咋不轻松,我们是坐在车里,战士可是凭脚底板跑。我们守着个炉子冷不着饿不着的,战士们可没有炉子烤……”

  “快吃,快吃。慢了我可不等你们!”说着一大坨窝窝被他塞进嘴巴。

  许是被噎着了,郑爱国转身拿水,黝黑的脸庞不经意在衣袖上蹭了蹭。

  老赵笑了笑,对着江夏示意了下,指了指车顶棚和一处地板。用手比了碗口大的一个圈。

  江夏这才发现,整个驾驶室内有着十几处铁褐色的补丁。就连他身后的车厢墙壁上都有一块。

  火车继续前行,钻进一个隧道,光线顿时暗了下来。一股烟雾反灌进驾驶室。

  间断打开的炉门,不时的透出耀眼的红光,就像黑暗中的烛火,一闪一闪的。

  “晚上的时候,这个光是最要命的!”

  郑爱国的话,打破了驾驶室的沉默。

  “那时候大鼻子盯得紧,我们白天就把车停在这样的隧道里,晚上才开出去。”

  “一开始挺顺畅的,我们按这种方法,抓紧抢运了不少东西。”

  “可那些大鼻子精的很,见白天发现不了我们的火车了,专门晚上出动。”

  “就盯着有火光的地方打,老田、小王,曲哥……就是这么折进去的……”

  火车出洞,驾驶室重见光明。

  江夏听得入神,举起窝头本想咬一口。

  定睛一看,好家伙,黑黑的煤灰已经粘满了整个窝头。

  随手拍拍,在罐头汁里面滚一圈,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见江夏吃下着黑漆漆的窝头,郑爱国黢黑的脸庞又扯出一道弧线。

  “那您是怎么解决的呢?”

  郑爱国眯了眯眼:“如果换做你,你想怎么办哪?”

  江夏吞下窝头,认真的思索起来。

  “首先拿东西把驾驶室封起来,让火光透不出去,这个简单,拿钢板焊上就行。烟囱那就不好弄了,如果时间够,可以加装一个烟火收集器,里面放上水和活性炭……”

  “对,就是这样!这样水能给冒出烟囱的气体降温,活性炭能吸附煤灰,这样黑烟就能变成白烟了,在寒冷的条件下,白烟和雪地融为一体,他们在空中应该很难发现了!”

  “您说对嘛?”江夏抬头,眼睛亮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