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衍小心翼翼地走向案桌,熊克紧随其后。火把的光芒在这个诡异的密室中摇曳着,将墙壁上那些扭曲的异兽雕刻映得如同活物一般。
案桌上的第一卷竹简用黑色丝带紧紧捆扎,上面还盖着一个特殊的印章。李明衍认出这是春申君的私印,但颜色却是不祥的暗红色,仿佛用血浸染过一般。
"这些文献的封印方式都很特殊,"李明衍观察着说道,"看来春申君对这些秘密极为重视,生怕被人发现。"
熊克的手有些颤抖,但还是解开了第一卷竹简的丝带。展开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份用楚文写成的协议,虽然文字艰涩,但大意还是能够看懂的。
"这是...与秦国的秘密协议?"熊克的声音在颤抖。
李明衍凑近一看,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这份协议的内容令人震惊:春申君同意将楚国东部的三个县城割让给秦国,作为交换,秦国承诺在春申君攻打鲁国时保持中立,并暗中提供军事支持。
"这不可能..."熊克难以置信地说道,"春申君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但协议上春申君的印章和签字都是真的,而且还有秦国使者的联合签署。更令人心寒的是,协议的最后还详细记录了割让土地的具体范围和时间安排。
李明衍继续翻阅,发现还有后续的通信记录。其中一封信是春申君写给秦王的,内容更是令人发指:
"...为表诚意,臣愿献楚东三县于秦,此地民淳物阜,足可安秦东南之忧。他日臣若得鲁地,愿与秦王共享太平..."
"他为了自己的封地,竟然出卖国土!"熊克愤怒地说道,拳头紧握。
但更令人震撼的还在后面。李明衍发现了一份详细的收益计算书,上面清楚地记录着春申君从这次交易中获得的好处:
割让给秦国的三个县城,人口约十万,年收入约三千金;而通过灭鲁国获得的封地,人口超过五十万,年收入高达两万金。从纯粹的经济角度看,这确实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原来灭鲁一战的胜利,是建立在出卖国土的基础上的,"李明衍叹息道,"春申君的丰功伟绩,竟然有着如此阴暗的一面。"
第二卷,则是春申君的亲笔,墨迹较前面新了一些。
李明衍凑近一看,发现这份文献的笔迹透着深深的愤怒和不甘,字字如刀,刻入竹简。
竹简的开头就充满了怒火:
"吾纵横政坛数十年,自诩天下无人能算计于我,却不料在秦国手中栽了如此大的跟头!此耻此恨,不报不为人!"
春申君在自述中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
"...灭鲁一战,吾以为与秦国的交易天衣无缝,谁知这群秦犬竟将此事当作要挟吾的把柄!吾堂堂春申君,竟被这群蛮夷小儿玩弄于股掌之间,想起来就恨得咬牙切齿!"
"秦使来见吾时,那副得意洋洋的嘴脸,吾至今记得清清楚楚。他们说:'春申君与我大秦有旧,想必不会让故友失望吧?'这话听起来客气,实则是在羞辱吾!"
李明衍读到这里,能感受到春申君那种被羞辱后的暴怒。这不是道德上的忏悔,而是自尊心被践踏后的疯狂。
接下来的内容更加令人不寒而栗:
"...那些君主,一个个在吾面前称兄道弟,尊吾为盟主。然吾被逼撤军后,他们竟敢指责吾!他们算什么东西?若非吾多年经营,他们连合纵的勇气都没有!"
"胆怯?无能?我春申君征战半生,何时怯过?我灭鲁国,我建水利,我纵横六国,哪一件不是丰功伟绩?这些庸主竟敢质疑我的能力?!"
"最可恨的是,吾辛苦经营的声誉毁于一旦!吾原本是天下眼中的英雄,合纵的领袖,一夜之间却成了笑柄!吾的政治生涯因此蒙尘,吾的地位因此下降,这口气吾如何能咽得下?"
"更可恨的是,连楚王都对我有了猜疑,夺我令尹之位,朝中那些宵小更是趁机攻击于我。我为楚国立下汗马功劳,他们竟敢如此对我!"
熊克读到这里,脸色变得苍白。春申君的笔触变得越来越阴森:
"吾不后悔做过的任何事情,吾只后悔当初还不够狠辣!如果吾从一开始就用最阴毒的手段对付所有人,又怎么会落到被人算计的地步?"
"吾要让后人知道,吾黄歇虽然一时受挫,但吾的报复将百倍奉还!吾要让秦国永远记住,得罪吾的下场究竟有多可怕!"
熊克读完这份自述,整个人都在颤抖。他原本以为春申君只是个被利益腐蚀的政客,现在却发现他完全是个扭曲的疯子。
春申君没有丝毫悔恨,没有一点人性,有的只是被羞辱后的疯狂报复欲望。
案桌上的第一卷竹简用黑色丝带紧紧捆扎,上面还盖着一个特殊的印章。李明衍认出这是春申君的私印,但颜色却是不祥的暗红色,仿佛用血浸染过一般。
"这些文献的封印方式都很特殊,"李明衍观察着说道,"看来春申君对这些秘密极为重视,生怕被人发现。"
熊克的手有些颤抖,但还是解开了第一卷竹简的丝带。展开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份用楚文写成的协议,虽然文字艰涩,但大意还是能够看懂的。
"这是...与秦国的秘密协议?"熊克的声音在颤抖。
李明衍凑近一看,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这份协议的内容令人震惊:春申君同意将楚国东部的三个县城割让给秦国,作为交换,秦国承诺在春申君攻打鲁国时保持中立,并暗中提供军事支持。
"这不可能..."熊克难以置信地说道,"春申君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但协议上春申君的印章和签字都是真的,而且还有秦国使者的联合签署。更令人心寒的是,协议的最后还详细记录了割让土地的具体范围和时间安排。
李明衍继续翻阅,发现还有后续的通信记录。其中一封信是春申君写给秦王的,内容更是令人发指:
"...为表诚意,臣愿献楚东三县于秦,此地民淳物阜,足可安秦东南之忧。他日臣若得鲁地,愿与秦王共享太平..."
"他为了自己的封地,竟然出卖国土!"熊克愤怒地说道,拳头紧握。
但更令人震撼的还在后面。李明衍发现了一份详细的收益计算书,上面清楚地记录着春申君从这次交易中获得的好处:
割让给秦国的三个县城,人口约十万,年收入约三千金;而通过灭鲁国获得的封地,人口超过五十万,年收入高达两万金。从纯粹的经济角度看,这确实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原来灭鲁一战的胜利,是建立在出卖国土的基础上的,"李明衍叹息道,"春申君的丰功伟绩,竟然有着如此阴暗的一面。"
第二卷,则是春申君的亲笔,墨迹较前面新了一些。
李明衍凑近一看,发现这份文献的笔迹透着深深的愤怒和不甘,字字如刀,刻入竹简。
竹简的开头就充满了怒火:
"吾纵横政坛数十年,自诩天下无人能算计于我,却不料在秦国手中栽了如此大的跟头!此耻此恨,不报不为人!"
春申君在自述中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
"...灭鲁一战,吾以为与秦国的交易天衣无缝,谁知这群秦犬竟将此事当作要挟吾的把柄!吾堂堂春申君,竟被这群蛮夷小儿玩弄于股掌之间,想起来就恨得咬牙切齿!"
"秦使来见吾时,那副得意洋洋的嘴脸,吾至今记得清清楚楚。他们说:'春申君与我大秦有旧,想必不会让故友失望吧?'这话听起来客气,实则是在羞辱吾!"
李明衍读到这里,能感受到春申君那种被羞辱后的暴怒。这不是道德上的忏悔,而是自尊心被践踏后的疯狂。
接下来的内容更加令人不寒而栗:
"...那些君主,一个个在吾面前称兄道弟,尊吾为盟主。然吾被逼撤军后,他们竟敢指责吾!他们算什么东西?若非吾多年经营,他们连合纵的勇气都没有!"
"胆怯?无能?我春申君征战半生,何时怯过?我灭鲁国,我建水利,我纵横六国,哪一件不是丰功伟绩?这些庸主竟敢质疑我的能力?!"
"最可恨的是,吾辛苦经营的声誉毁于一旦!吾原本是天下眼中的英雄,合纵的领袖,一夜之间却成了笑柄!吾的政治生涯因此蒙尘,吾的地位因此下降,这口气吾如何能咽得下?"
"更可恨的是,连楚王都对我有了猜疑,夺我令尹之位,朝中那些宵小更是趁机攻击于我。我为楚国立下汗马功劳,他们竟敢如此对我!"
熊克读到这里,脸色变得苍白。春申君的笔触变得越来越阴森:
"吾不后悔做过的任何事情,吾只后悔当初还不够狠辣!如果吾从一开始就用最阴毒的手段对付所有人,又怎么会落到被人算计的地步?"
"吾要让后人知道,吾黄歇虽然一时受挫,但吾的报复将百倍奉还!吾要让秦国永远记住,得罪吾的下场究竟有多可怕!"
熊克读完这份自述,整个人都在颤抖。他原本以为春申君只是个被利益腐蚀的政客,现在却发现他完全是个扭曲的疯子。
春申君没有丝毫悔恨,没有一点人性,有的只是被羞辱后的疯狂报复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