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门缓缓开启,一股古老沧桑的气息扑面而来。李明衍和熊克跟随着老朱踏入密室,眼前的景象让两人都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这座水下密室比想象中还要宏大。整个空间呈圆形,直径足有十丈,高度也有一人多高。四周的墙壁都是用上等的青石砌成,工艺精湛,没有一丝水汽渗入的痕迹。头顶的穹顶呈拱形,中央悬挂着一盏巨大的青铜灯,虽然已经熄灭多年,但依然可以想象当年灯火通明的景象。
老朱熟练地点燃了密室中预备的几盏油灯,顿时整个空间明亮如昼。借着灯光,李明衍终于看清了密室的全貌,心中的震撼更是无以复加。
映入李明衍眼帘的,首先是左侧整面墙的巨大书架。这些书架全部用上等的紫檀木制成,分为七层,每层都有精细的分隔,井然有序地摆放着无数的竹简、绢帛和木牍。
"这...这简直是一座文献宝库,"李明衍不禁感叹道,走向最近的书架。
书架的最上层贴着精美的标签,上面用工整的小篆写着"楚国朝政"四个字。李明衍随手取下一卷竹简,小心翼翼地展开,瞬间被其中的内容震撼了。
这是一份关于楚国大司马昭阳的详细档案。档案中不仅记录了昭阳的出身、履历、政治倾向,更令人惊异的是,连他的个人喜好、家庭关系、甚至私人恩怨都记录得一清二楚:
"昭阳,字子明,出身昭氏旁支,素有军功,但性情骄横,喜好田猎,与景氏有姻亲关系...其人贪财好色,曾因一舞姬与族兄生隙...可用其对李园之不满,然需防其反复..."
"春申君的情报网络竟然如此强大,"李明衍心中暗道,"连朝中大臣的私密都了解得如此详细。"
他又取出几卷文献,发现每一份都是如此详尽。不仅有楚国朝中的文武百官,连各地的郡守、县令,甚至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吏,都有专门的档案记录。
第二排书架上标注着"六国要员"。李明衍好奇地取下一卷,展开后发现记录的竟然是齐国相国后胜的详细资料:
"后胜,齐王舅氏,掌齐国朝政,其人贪财,可以重利诱之...曾与燕国密使有往来,疑有异心...其子在燕为质,可为要挟之资..."
"连其他国家的重臣信息都收集得如此详细!"李明衍越看越惊讶。
他继续查看,发现这一排书架上竟然有六国几乎所有重要人物的档案。从各国的王室成员到朝中重臣,从军队将领到地方豪强,无不记录在案。更令人震撼的是,连秦国的一些重要人物都有详细记录。
第三排书架标注的是"军事情报"。李明衍取出其中一卷,发现记录的是各国军队的详细编制:
"秦军:步兵二十万,骑兵三万,战车五千乘...主力驻关中,精锐为老秦人...将领中王翦最为能干,可重点提防...其新式兵器有连弩、抛石机..."
这些军事情报的详细程度令人咋舌。不仅有各国的兵力数量、装备情况,连主要将领的能力评估、战术偏好都有详细分析。甚至连一些军事机密,如秦国的新式武器、赵国的骑兵训练方法等,都有涉及。
第四排书架的标签是"外交密档"。李明衍翻开其中一卷,竟然是一份秦楚之间的秘密协议草案,上面详细记录了双方在某些问题上的秘密谅解。
"这些如果公布出去,足以引起外交风波,"李明衍心中暗想。
他继续查看,发现这里收藏的外交文件涵盖了各国之间的秘密协议、暗中勾连、以及一些见不得光的交易。有些协议甚至连签约双方的君主都未必完全知情,却被春申君一一收集在此。
最下面两排书架分别标注着"商贸情报"和"人事档案"。商贸情报记录了各国的经济状况、贸易路线、重要商人的背景等信息。而人事档案则更为珍贵,详细记录了春申君在各地安插的暗桩、收买的官员、以及可以信任的盟友。
"这份名单如果落入有心人手中,将是一笔巨大的政治财富,"李明衍一边翻阅一边感叹,"春申君真是将情报工作做到了极致。"
熊克也在另一侧的书架前震撼不已。他拿起一卷关于楚国财政的档案,发现里面不仅有详细的收支记录,还有各种开源节流的建议,以及对未来财政状况的预测。
"春申君不仅是个政治家、军事家,更是个卓越的管理者,"熊克感叹道,"这些资料的价值简直无法估量。"
···
看完了文献区域,李明衍的目光被密室右侧的景象吸引了。那里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沉重的青铜箱,每个箱子都有特殊的封印,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这些是..."李明衍走近观察。
老朱跟了过来,平静地说道:"这是春申君多年积累的财富。"
说着,他取出一把特制的钥匙,打开了其中一个青铜箱。瞬间,金光四射,整个密室都被照得金辉灿烂。
李明衍瞪大了眼睛。箱子里整整齐齐地码放着精美的楚国金币,每一枚都是纯金铸造,上面刻着精美的纹饰。这些金币在灯光下闪闪发光,如同一颗颗小太阳。
"这一箱大概有多少?"李明衍惊讶地问道。
"每箱一千金,"老朱回答道,"这里共有一百个箱子。"
"一百箱...那就是十万金!"熊克倒吸了一口凉气。
十万金!这在当时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要知道,即便是富庶如楚国,国库中的黄金也未必有这么多。一个普通农民一年的收入不过几十钱,十万金足够养活数万人一年!
李明衍走向其他的箱子,发现它们的封印都完好无损。显然,春申君对这些财富极为重视,采用了最严密的保护措施。
"春申君积累这么多财富是为了什么?"李明衍疑惑地问道。
老朱意味深长地说道:"公子稍后就会明白了。"
在金币箱子的旁边,还有几个较小的箱子,里面装的是各种珍贵的宝物:和氏璧的仿制品、稀世的珍珠、精美的玉器、以及一些来自远方的奇珍异宝。这些宝物虽然数量不多,但每一件都价值连城。
"这些宝物可以用来收买关键人物,"李明衍心中分析着,"在必要的时候,一件珍贵的礼品往往比千军万马更有效。"
更让李明衍震撼的是,在财宝区域的一角,还摆放着几个装满各国货币的箱子。秦国的半两钱、齐国的刀币、燕国的明刀、韩国的布币...几乎各国的货币都有收藏。
"这是为了在各国活动时使用,"老朱解释道,"春申君的人遍布六国,需要用当地的货币才不会引起怀疑。"
李明衍不禁感叹春申君思考问题的周密。连这样的细节都考虑到了,可见其心思之缜密,布局之深远。
这座水下密室比想象中还要宏大。整个空间呈圆形,直径足有十丈,高度也有一人多高。四周的墙壁都是用上等的青石砌成,工艺精湛,没有一丝水汽渗入的痕迹。头顶的穹顶呈拱形,中央悬挂着一盏巨大的青铜灯,虽然已经熄灭多年,但依然可以想象当年灯火通明的景象。
老朱熟练地点燃了密室中预备的几盏油灯,顿时整个空间明亮如昼。借着灯光,李明衍终于看清了密室的全貌,心中的震撼更是无以复加。
映入李明衍眼帘的,首先是左侧整面墙的巨大书架。这些书架全部用上等的紫檀木制成,分为七层,每层都有精细的分隔,井然有序地摆放着无数的竹简、绢帛和木牍。
"这...这简直是一座文献宝库,"李明衍不禁感叹道,走向最近的书架。
书架的最上层贴着精美的标签,上面用工整的小篆写着"楚国朝政"四个字。李明衍随手取下一卷竹简,小心翼翼地展开,瞬间被其中的内容震撼了。
这是一份关于楚国大司马昭阳的详细档案。档案中不仅记录了昭阳的出身、履历、政治倾向,更令人惊异的是,连他的个人喜好、家庭关系、甚至私人恩怨都记录得一清二楚:
"昭阳,字子明,出身昭氏旁支,素有军功,但性情骄横,喜好田猎,与景氏有姻亲关系...其人贪财好色,曾因一舞姬与族兄生隙...可用其对李园之不满,然需防其反复..."
"春申君的情报网络竟然如此强大,"李明衍心中暗道,"连朝中大臣的私密都了解得如此详细。"
他又取出几卷文献,发现每一份都是如此详尽。不仅有楚国朝中的文武百官,连各地的郡守、县令,甚至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吏,都有专门的档案记录。
第二排书架上标注着"六国要员"。李明衍好奇地取下一卷,展开后发现记录的竟然是齐国相国后胜的详细资料:
"后胜,齐王舅氏,掌齐国朝政,其人贪财,可以重利诱之...曾与燕国密使有往来,疑有异心...其子在燕为质,可为要挟之资..."
"连其他国家的重臣信息都收集得如此详细!"李明衍越看越惊讶。
他继续查看,发现这一排书架上竟然有六国几乎所有重要人物的档案。从各国的王室成员到朝中重臣,从军队将领到地方豪强,无不记录在案。更令人震撼的是,连秦国的一些重要人物都有详细记录。
第三排书架标注的是"军事情报"。李明衍取出其中一卷,发现记录的是各国军队的详细编制:
"秦军:步兵二十万,骑兵三万,战车五千乘...主力驻关中,精锐为老秦人...将领中王翦最为能干,可重点提防...其新式兵器有连弩、抛石机..."
这些军事情报的详细程度令人咋舌。不仅有各国的兵力数量、装备情况,连主要将领的能力评估、战术偏好都有详细分析。甚至连一些军事机密,如秦国的新式武器、赵国的骑兵训练方法等,都有涉及。
第四排书架的标签是"外交密档"。李明衍翻开其中一卷,竟然是一份秦楚之间的秘密协议草案,上面详细记录了双方在某些问题上的秘密谅解。
"这些如果公布出去,足以引起外交风波,"李明衍心中暗想。
他继续查看,发现这里收藏的外交文件涵盖了各国之间的秘密协议、暗中勾连、以及一些见不得光的交易。有些协议甚至连签约双方的君主都未必完全知情,却被春申君一一收集在此。
最下面两排书架分别标注着"商贸情报"和"人事档案"。商贸情报记录了各国的经济状况、贸易路线、重要商人的背景等信息。而人事档案则更为珍贵,详细记录了春申君在各地安插的暗桩、收买的官员、以及可以信任的盟友。
"这份名单如果落入有心人手中,将是一笔巨大的政治财富,"李明衍一边翻阅一边感叹,"春申君真是将情报工作做到了极致。"
熊克也在另一侧的书架前震撼不已。他拿起一卷关于楚国财政的档案,发现里面不仅有详细的收支记录,还有各种开源节流的建议,以及对未来财政状况的预测。
"春申君不仅是个政治家、军事家,更是个卓越的管理者,"熊克感叹道,"这些资料的价值简直无法估量。"
···
看完了文献区域,李明衍的目光被密室右侧的景象吸引了。那里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沉重的青铜箱,每个箱子都有特殊的封印,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这些是..."李明衍走近观察。
老朱跟了过来,平静地说道:"这是春申君多年积累的财富。"
说着,他取出一把特制的钥匙,打开了其中一个青铜箱。瞬间,金光四射,整个密室都被照得金辉灿烂。
李明衍瞪大了眼睛。箱子里整整齐齐地码放着精美的楚国金币,每一枚都是纯金铸造,上面刻着精美的纹饰。这些金币在灯光下闪闪发光,如同一颗颗小太阳。
"这一箱大概有多少?"李明衍惊讶地问道。
"每箱一千金,"老朱回答道,"这里共有一百个箱子。"
"一百箱...那就是十万金!"熊克倒吸了一口凉气。
十万金!这在当时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要知道,即便是富庶如楚国,国库中的黄金也未必有这么多。一个普通农民一年的收入不过几十钱,十万金足够养活数万人一年!
李明衍走向其他的箱子,发现它们的封印都完好无损。显然,春申君对这些财富极为重视,采用了最严密的保护措施。
"春申君积累这么多财富是为了什么?"李明衍疑惑地问道。
老朱意味深长地说道:"公子稍后就会明白了。"
在金币箱子的旁边,还有几个较小的箱子,里面装的是各种珍贵的宝物:和氏璧的仿制品、稀世的珍珠、精美的玉器、以及一些来自远方的奇珍异宝。这些宝物虽然数量不多,但每一件都价值连城。
"这些宝物可以用来收买关键人物,"李明衍心中分析着,"在必要的时候,一件珍贵的礼品往往比千军万马更有效。"
更让李明衍震撼的是,在财宝区域的一角,还摆放着几个装满各国货币的箱子。秦国的半两钱、齐国的刀币、燕国的明刀、韩国的布币...几乎各国的货币都有收藏。
"这是为了在各国活动时使用,"老朱解释道,"春申君的人遍布六国,需要用当地的货币才不会引起怀疑。"
李明衍不禁感叹春申君思考问题的周密。连这样的细节都考虑到了,可见其心思之缜密,布局之深远。